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质量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07
1.(1)搏(2)gn(每空1分,共2分)
2.:或分号(2分)
3.奋斗是底色(2分)
4.D(2分,过程是中性词)
5.(1)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笔之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殿愿天寒。(7分,
每空1分,错学、别字、漏字不得分)
6.词多义:舍、寻、志等: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姜子、绝境、无论、如此(2分,
每空0.5分)
7.“桃”在传统文化中是长寿、正义、关好、富足的象征。陶渊明营造“桃花源”这个环
境,正是想要表达对“桃”所象征的美好生活(生活富足、和平安定、和谐愉快)的向往。
(2分,意思对即可)
8.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暗示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想要寻找幸福自由的生活是
不可能的,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讽。(3分,写出3点,意思对即可)
9.山中人王维/白。(2分)
10.
示例一:虚实结合:短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实写作者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如“北涉玄满,清月
映郭”“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半部
分则虚写作者对春天山中景色的想象,如“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
湿青皋,岁陇朝雏”,对想象中的景物进行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示例二:动静结合:“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问”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用“夜春”和
“疏钟”的声响反衬冬夜空寂,表达出作者对山村美景喜爱与欣赏之悄。
示例三:运用修辞手法:
(1)比喻。如“吠声如豹”,将犬吠声比作豹的叫声,突出了犬吠声的洪亮和有力,让读
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特点。
(2)拟人:如“草木蔓发”,“蔓发”一词赋予了草木以人的生长动作,使草木显得更有
生机和活力。
(3)排比:如“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炎陇朝雊”,通过排比列举了春天山中
的各种景色,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4)对偶:如“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
口,富有节泰感,同时也能使景物描写更加鲜明。(3分,任选一种方法,举例及分析一致,
表述清晰即可)
11.从文中“足下方温经”可知,裴迪致力于功名,从“倘能从我游乎”,可知作者希望友人
能淡泊名利,回归自然。(3分)
【参考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
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住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等到浪过玄渐河时,饺洁的月光映照着城郭。夜里登上华子冈,只见辋水泛起涟渐,波
光与月光一同荡漾。寒冷的山峦间有远处的灯火,在树林外忽明忽暗。深巷中的寒犬,叫声
如豹般响亮。村落里夜间春米的声音,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此时独自静坐,位仆都已
入睡,常常想起往日,我们携手赋诗,漫步在秩窄的小路上,而对着清澈的溪流的情景。
等到春季来临,草木芝延生长,春天的山峦可以观赏:轻捻的鲦鱼跃出水面,白鸣展翅
飞翔,露水打湿青草地,麦田里济展野鸡鸣叫一这些杀象不久就会到来,您能否跟随我一
起游玩呢?若不是您天性清新高雅,我怎会用这无关紧要的闲事相巡?然而这其中有深厚的
趣味啊!不要忽略。借运送黄柴的人前往之便带信,不再详述。山中人玉维告知。八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2025.07
温馨提示:访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一代青年人有一代青年人的使命。青春的接力,亦是使命的接力。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亿万中
国人民,特别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平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
现中华民族佛大复兴的明天。当青年读懂前章的使命时,就成长了口扛起自己的使命时,就成熟了。
奋斗是青靠屁光丽的底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晴发观中国精种,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
内心感应时代脉b6①,广大青年把祖回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愁贯穿学业全过程、
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方能不负韶华,绽放青春光彩,而接续奋斗正是亘
②古不变的主题。
1.给文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2分)
脉b6(
亘(
)古不变
2.
语段中口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一。(2分)
3。写出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2分)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祖国大地”“中国青年”“奋力奔跑”“青春光彩”这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使命”“最”“广大”“绽放”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副词、形容词、动词。
C.语段中的“亘古不变”可以用“永恒不变”来替换。
D。文段中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伟大”“过程”都是袭义词。·
5.名篇名句默写。(7分)
(1)《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诗歌的多个章节结构相同,仅通过替换少量关键
词(如动词、方位词等)实现语义递进或场景转换。如《关雎》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三句中三个动词是采摘荇菜的系列动作,句子形式虽相同,却表现了流动的画面。
(2)《卖炭翁》一诗运用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突出了人物特点。其中“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老翁的外貌,概括了一个悲苦伶仃、饱受折磨的卖炭老人形象:
“口口口口 口口, 口 口口 口”运用理描写,表现出奕炭翁生活的艰辛与谋生的不易。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7页)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宫文,完成6~8题。(7分)
桃花源记
吻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练溪行,忘路之远近。忽违桃花林,央岸数面步,中无杂树,芳
草抖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金船,从口入。初极 ,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仔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农着,悉如外人。黄发垂慰,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佣,皆叹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件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
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眠,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术果,寻病终。后遵无问津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文言词语释义有奥妙。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是不一样的,如(1)“
等,我们通常称这种语言现象为“一词多义”·怀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意
思是不一样的,如(2)“
这种语自现象则被称为“古今异义”。
7.“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又自号“五柳先生”,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不营造一个菊花源或柳
源?谐从“桃”的独特寓意入手,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2分)
8.文章结尾作者设计了“高尚士”刘子飘再寻桃源“未果”,“后遂无问津者”的结局。你如何理
解这个结局?(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官文,完成9~11题。(8分)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狼”不敢相顷,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
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满,清月映郭。夜盛华子岗,烟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
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蔬钟相何。此时独坐,使仆静欧,多思爱“昔,携手败诗,步仄径,临
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鸣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咖,斯之不远,
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步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湘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架
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故山:I旧居的山.②狠:自谦之词。③骚(nng):从前。④轻敞(ti6o):即白敞,鱼名。身体狭
长,游动轻提。⑤朝雏(gu):早屣野鸡鸡叫。雏,野鸡鸣叫。 倘:或许。⑦天机:天性。⑧资檗(bò):一
种中药。
9.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一处)(2分)
山中人王维白
10.这篇短又运用了多种写景方法,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的景色。请从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或运
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举例加以赏析。(3分)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王维给裴迪写这封书信的目的。(3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