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题逐解(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理清主干知识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路线、政治路线和    路线,实现党和国家      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起步阶段
国内改革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得以推行,      迅速发展
1984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     ,      迈出重要步伐
对外开放 1980年 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     
1984年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     城市
1988年 设立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   
1992年 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    、多层次、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微|点|拨|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实行开放
多层次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不仅对商品、技术、劳务等传统产业市场开放,也对金融、电信、保险、能源、交通、房地产等领域实行开放
2.逐步深化阶段
1992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       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      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      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1年 我国成功加入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       进行了部署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      的目标
3.向纵深推进阶段(历史性伟大成就)
对内改革 我们党以巨大的      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      、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      和     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      ”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    、更宽领域、更深    对外开放格局
|微|点|拨|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变。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微|观|察|
  某中学生社团准备创作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乡村面貌的微视频,策划组的同学构思了如下镜头:
①村委会,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②电视机前,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新闻的村民;③责任田里,一个个满面笑容,忙着给庄稼锄草、施肥的村民;④炕头上,一位得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的老农。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是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合作社。 (  )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  )
(3)中国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
(4)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
(5)我国自由贸易区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3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大件”;80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大件”;90年代,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大件”。“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 (  )
A.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教材P32“相关链接1”改编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日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那一天召开的会议 (  )
①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教材P33“相关链接”改编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对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关于党的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进程对应正确的是 (  )
①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改革进入新阶段 ②十五届三中全会——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④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目题逐解(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理清主干知识
1.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的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   、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     的伟大飞跃。
(3)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和要求
地位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要求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微|观|察|
  计划经济时代的物品都是分配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再看看现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可以买到,超市里、电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可得。这体现了改革开放直接引起我国社会哪些变化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  )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
(3)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
(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
(5)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基本完成。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34“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党中央、国务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次表彰旨在通过选树褒扬改革先锋模范人物,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材料表明 (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重要转折点
②我国要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教材P34“探究与分享2”改编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段话表明 (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世界的面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教材P35“相关链接”改编题)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说明 (  )
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三、情境迁移应用
4.改革先锋奖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颁授)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获奖者砥砺奋进、披荆斩棘、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共同编织“中国梦”。其设计内涵 (  )
①标志着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②表明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③体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说明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从上海自贸区的首份“负面清单”到后来的“证照分离”改革,从“中欧班列”互通有无到“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开启贸易合作新增长点,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引领要素流动型开放,越来越多的政策便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不断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这表明改革开放 (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③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风生水起;从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一条发展新路;从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到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最壮丽的气象,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框内综合——从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变化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议题驱动]
  回首改革开放前,会发现当时需凭票购买的“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到2020年的家庭普及率已接近100%。居民代步,经历了从自行车、摩托车到汽车的快速转变,截至2023年8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8亿辆,其中汽车3.12亿辆。这一切,都与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经济高质量增长休戚相关。
在4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通过经济制度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政策体系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治体系建设,最终成就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全球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问题探究]
1.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对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意义。
[综合融通]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
(1)内容: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进程
(3)性质: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屡遭列强侵略的历史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各方面巨大成就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应用拓展]
1.(2024·广东惠州期末)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这是因为 (  )
①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贵州黔东南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中国航天、高铁、5G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电影、音乐等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和市场……由此可见 (  )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改革开放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湖北荆州期末)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体之一。其里程碑意义在于 (  )
①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各国的发展机遇
②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作为基本国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1月·安徽适应性演练)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回顾过去,我们感叹 (  )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③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 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题逐解(一)
理清主干知识 
(一)思想 组织 工作中心 伟大转折
(二)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城市 企业改革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 海南省 浦东 全方位 宽领域
2.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 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3.政治勇气 系统性重塑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一带一路 范围 层次
微观察
提示:③合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党的十八大在2012年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①②④不能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情况。
即时训练评价
一、(1)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是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
(2)提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提示:×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提示:×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提示:×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二、1.选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错误。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B错误。“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正确。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选C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正确,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排除。
3.选D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①对应错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对应错误。③④对应正确。
目题逐解(二)
理清主干知识 
1.(1)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 (2)强起来 创立 小康富裕 2.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一招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微观察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即时训练评价
一、(1)√
(2)提示:×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还没有完全实现。
(3)提示:×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提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提示:×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二、1.选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材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要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②③正确。④说法不符合现实。
2.选B 材料未体现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排除。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没有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④错误。
3.选A 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三、4.选C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①错误。改革先锋奖章的设计内涵体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②③正确。我国还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④错误。
5.选B 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④正确。我国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6.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根据材料和设问确定知识范围是改革开放的知识。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答案示例:①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③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框内综合
议题驱动
1.提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提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应用拓展
1.选C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②④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①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2.选B 材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④正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未实现,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3.选C ①夸大了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错误。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意义在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②④正确。对外开放(不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错误。
4.选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不选。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但并没有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②不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进入新时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
13 / 13(共90张PPT)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在全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框侧重从实践角度阐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意义,第二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①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②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伟大的改革开放
第一框
CONTENTS
目录
1
2
3
4
目题逐解(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目题逐解(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框题跟踪检测
框内综合——从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变化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NO.1
目题逐解(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路线、政治路线和_____路线,实现党和国家__________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
理清主干知识
思想
组织
工作中心
伟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起步阶段
国内改革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推行_________迅速发展
1984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_____,__________迈出重要步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城市
企业改革
续表
对外开放 1980年 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_________
1984年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__________城市
1988年 设立________,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______
1992年 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________、多层次、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
海南省
浦东
全方位
宽领域
[微点拨]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实行开放
多层次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宽领域 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不仅对商品、技术、劳务等传统产业市场开放,也对金融、电信、保险、能源、交通、房地产等领域实行开放
2.逐步深化阶段
1992年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__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__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____________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1年 我国成功加入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3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____________进行了部署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________的目标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
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3.向纵深推进阶段(历史性伟大成就)
对内改革 我们党以巨大的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__________、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_________和_________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对外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_________”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_____、更宽领域、更深_____对外开放格局
政治勇气
系统性重塑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一带一路
范围
层次
[微点拨]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变。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微观察]
某中学生社团准备创作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乡村面貌的微视频,策划组的同学构思了如下镜头:
①村委会,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②电视机前,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新闻的村民;③责任田里,一个个满面笑容,忙着给庄稼锄草、施肥的村民;④炕头上,一位得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的老农。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提示:③合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党的十八大在2012年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①②④不能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情况。
一、微点澄清判断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是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合作社。(  )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方面是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
×
即时训练评价
(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
提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中国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提示: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
(4)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提示: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我国自由贸易区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
提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31“探究与分享”改编题)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家庭生活的“三大件”;80年代,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成为小康家庭的“三大件”;90年代,空调、电脑、摄像机成为富裕家庭的“三大件”。“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  )
A.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错误。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B错误。“三大件”的变化和发展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正确。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教材P32“相关链接1”改编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日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那一天召开的会议(  )
①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③正确,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排除。
3.(教材P33“相关链接”改编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对改革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关于党的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进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改革进入新阶段 ②十五届三中全会——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④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推动改革向纵深推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①对应错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②对应错误。③④对应正确。
目题逐解(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NO.2
1.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_________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___________的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______、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3)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理清主干知识
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
强起来
创立
小康富裕
2.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和要求
地位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____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__,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要求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_________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_________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一招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微观察]
计划经济时代的物品都是分配
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
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生活用品
供应紧张。再看看现在,全国各地
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可以买到,超市里、电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可得。这体现了改革开放直接引起我国社会哪些变化?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微点澄清判断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提示: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还没有完全实现。
×

即时训练评价
(3)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提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提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
(5)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基本完成。(  )
提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34“探究与分享1”改编题)党中央、国务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这次表彰旨在通过选树褒扬改革先锋模范人物,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材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重要转折点 ②我国要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材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要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②③正确。④说法不符合现实。

2.(教材P34“探究与分享2”改编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 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段话表明(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④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世界的面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未体现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排除。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没有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④错误。

3.(教材P35“相关链接”改编题)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说明(  )
A.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解析: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三、情境迁移应用
4.改革先锋奖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颁授)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获奖者砥砺奋进、披荆斩棘、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共同编织“中国梦”。其设计内涵(  )
①标志着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②表明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③体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说明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①错误。改革先锋奖章的设计内涵体现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我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②③正确。我国还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④错误。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从上海自贸区的首份“负面清单”到后来的“证照分离”改革,从“中欧班列”互通有无到“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开启贸易合作新增长点,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引领要素流动型开放,越来越多的政策便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不断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③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④正确。我国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包产到户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风生水起;从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闯出一条发展新路;从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到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最壮丽的气象,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根据材料和设问确定知识范围是改革开放的知识。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回答。
答案示例:①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③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框内综合——从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变化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NO.3
回首改革开放前,会发现当时需凭票购买的“三大件”——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到2020年的家庭普及率已接近100%。居民代步,经历了从自行车、摩托车到汽车的快速转变,截至2023年8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8亿辆,其中汽车3.12亿辆。这一切,都与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经济高质量增长休戚相关。
[议题驱动]
在4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通过经济制度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政策体系上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法治体系建设,最终成就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全球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问题探究]
1.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对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
提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意义。
提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
(1)内容: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综合融通]
(2)进程
(3)性质: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屡遭列强侵略的历史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各方面巨大成就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2024·广东惠州期末)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这是因为(  )
①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应用拓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②④正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①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2.(2024·贵州黔东南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学生最多的国家;中国航天、高铁、5G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电影、音乐等在国际上赢得了口碑和市场……由此可见(  )
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改革开放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④正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未实现,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3.(2024·湖北荆州期末)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体之一。其里程碑意义在于(  )
①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各国的发展机遇 ②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作为基本国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夸大了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错误。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意义在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②④正确。对外开放(不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③错误。
4.(2024年1月·安徽适应性演练)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回顾过去,我们感叹(  )
①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③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 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不选。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但并没有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②不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华民族的面貌已经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进入新时代,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
框题跟踪检测
N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浙江联考)读下面两幅图片,图片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共同反映了(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社会主义革命历程 B.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D.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解析:图片记录的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共同反映了改革开放伟大历程,D正确。A、B、C均与图片不符,排除。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4·浙江绍兴期末)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小李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2
3
4
1984年1月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20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此推出(  )
①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改革开放的立场更加坚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④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①符合题意。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除。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立场更加坚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③符合题意。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排除。故本题选A。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024·浙江湖州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②开放浦东,标志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错误。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了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错误。③④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24·浙江台州期末)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溯源追流,就能看清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下符合改革进程实际的是(  )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B.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进行部署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A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错误。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C错误。D属于是开放,不符合题意,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4·浙江丽水期末)某地启动“影像见证改革开放”征集分享活动,鼓励广大网友用影像来分享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下列影像镜头可入选的是(  )
①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招牌的场景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巨幅口号标语高悬 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的画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①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件,不符合题意。我国 “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时尚未实行改革开放,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24·浙江金华期末)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这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成为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  )
①意味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体现了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排除。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②排除。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体现了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③④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0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征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更紧密地接轨。下面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符合题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②错误。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③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4·福建漳州期末)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全力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因为(  )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②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④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错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不是改革开放,③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4·浙江衢州期末)40多年前,星火从乡村燃起、自沿海而兴,蔓延扩张、倔强寸进,终成燎原大势。14亿多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这体现了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极大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③是决定近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排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2024·江苏扬州联考)纵观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  )
A.改革是党永葆生机的必由之路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D.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对党的影响,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排除。“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与现实不符,D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4·广西期末)改革开放前,广西凭祥是一个被称为“一条路、两排树,来到凭祥没吃住”的破旧小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已成为中国连接东盟乃至世界经济的贸易通道,已成为边境开放发展令人瞩目的“舞台”。凭祥的变化表明(  )
①只有改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凭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强起来的飞跃 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凭祥的城市面貌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凭祥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凭祥的变化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凭祥的城市面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凭祥命运的关键一招,③④正确。材料中凭祥的变化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排除。凭祥尚未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强起来的飞跃,②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2024·重庆求精中学校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改革开放(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是新时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③正确。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而不是新时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24·安徽开学联考)音乐剧《东莞东》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南下打工浪潮中,青年女孩王雪英在东莞拼搏奋斗30年的故事。她和无数产业工人、创业者们一起见证了东莞的繁荣发展,也创造了属于他们、更属于时代的辉煌和骄傲。该剧折射出,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音乐剧《东莞东》折射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③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排除。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④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非选择题
14.(2024·广西钦州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一共推出1 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根据材料可确定知识范围是改革开放的知识,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说明。结合“绘就历史画卷,谱写奋斗赞歌”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改变了“四个面貌”方面分析。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方面分析。结合“改革开放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方面分析。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示例: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
3
4框题检测(五) 伟大的改革开放
(本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浙江联考)读下面两幅图片,图片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共同反映了(  )
A.社会主义革命历程 B.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D.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2.(2024·浙江绍兴期末)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小李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信息,如下表所示。
1984年1月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5月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20日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由此推出(  )
①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改革开放的立场更加坚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④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2024·浙江湖州期末)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②开放浦东,标志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浙江台州期末)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溯源追流,就能看清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下符合改革进程实际的是(  )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B.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进行部署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2024·浙江丽水期末)某地启动“影像见证改革开放”征集分享活动,鼓励广大网友用影像来分享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下列影像镜头可入选的是(  )
①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招牌的场景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巨幅口号标语高悬 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的画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2024·浙江金华期末)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这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成为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  )
①意味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体现了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征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更紧密地接轨。下面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福建漳州期末)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全力打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因为(  )
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②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浙江衢州期末)40多年前,星火从乡村燃起、自沿海而兴,蔓延扩张、倔强寸进,终成燎原大势。14亿多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被这场激越人心的变革深度改变。这体现了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极大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③是决定近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江苏扬州联考)纵观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说明(  )
A.改革是党永葆生机的必由之路
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C.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D.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11.(2024·广西期末)改革开放前,广西凭祥是一个被称为“一条路、两排树,来到凭祥没吃住”的破旧小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已成为中国连接东盟乃至世界经济的贸易通道,已成为边境开放发展令人瞩目的“舞台”。凭祥的变化表明(  )
①只有改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凭祥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强起来的飞跃
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凭祥的城市面貌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凭祥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重庆求精中学校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使经济发展更有韧性、更有活力。改革开放(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是新时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安徽开学联考)音乐剧《东莞东》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南下打工浪潮中,青年女孩王雪英在东莞拼搏奋斗30年的故事。她和无数产业工人、创业者们一起见证了东莞的繁荣发展,也创造了属于他们、更属于时代的辉煌和骄傲。该剧折射出,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
(11分)(2024·广西钦州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一共推出1 600多项改革方案,其中许多是事关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框题检测(五)
1.选D 图片记录的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共同反映了改革开放伟大历程,D正确。A、B、C均与图片不符,排除。
2.选A 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①符合题意。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除。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立场更加坚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③符合题意。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排除。故本题选A。
3.选D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错误。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了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②错误。③④正确。
4.选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A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错误。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C错误。D属于是开放,不符合题意,排除。
5.选B ①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件,不符合题意。我国 “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时尚未实行改革开放,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6.选D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排除。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②排除。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体现了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③④正确。
7.选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符合题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②错误。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③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8.选B 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①④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错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不是改革开放,③错误。
9.选B 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排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
10.选C 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对党的影响,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排除。“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与现实不符,D排除。
11.选D 凭祥的变化表明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凭祥的城市面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凭祥命运的关键一招,③④正确。材料中凭祥的变化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①排除。凭祥尚未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强起来的飞跃,②错误。
12.选B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③正确。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而不是新时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错误。
13.选B 音乐剧《东莞东》折射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③正确。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排除。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④错误。
14.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根据材料可确定知识范围是改革开放的知识,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说明。结合“绘就历史画卷,谱写奋斗赞歌”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改变了“四个面貌”方面分析。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是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方面分析。结合“改革开放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等材料,可从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方面分析。
答案示例: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