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 学案 练习)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 学案 练习)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目题逐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理清主干知识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角度 内涵
伟大事业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        伟大胜利的时代
奋斗目标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          的时代
人民期待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的时代
历史使命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时代
国际地位 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   的时代
|微|观|察|
  “中国新时代/跟着你初心不改/中国新时代/跟着你开创未来/中国新时代/奋进在我们这一代”,这是歌曲《奋进新时代》的歌词,这其中描述的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角度 意义
国家民族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      的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 意味着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         伟大旗帜
世界发展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    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      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     和中国方案
|微|点|拨|
  我们强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并不是要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强加于人。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尊重各个国家自主选择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取得宝贵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回应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呼吁请求,把宝贵经验拿出来公开分享,为他们提供思路与方法启迪,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  )
(3)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时代。 (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梦想。 (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2“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拓宽了途径和提供了全新选择 ④表明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教材P43“专家点评”改编题)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
B.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
C.体现了彻底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D.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三、情境迁移应用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的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神舟飞船“苍穹会师”,中国太空站翱翔寰宇,C919大飞机逐梦蓝天,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冬奥盛会非凡卓越,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
①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②是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时代 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④是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部分图片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归纳材料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并说一说新时代的内涵。
目题逐解(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理清主干知识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时代背景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      需要日益广泛,社会    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发展的        ,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微|点|拨|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特殊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程度,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及要求
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       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要求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     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微|点|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是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长征。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而奋斗。
释解核心要点
[议题材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历史性飞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凸显。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依据时代的变化,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问题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否也要随之变化
认知生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
(1)1919年—1949年
时代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949年—1956年
时代背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过渡时期
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1956年(党的八大)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代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行改革开放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2017年(党的十九大)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  )
(2)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  )
(5)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4“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我国已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④我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教材P44“相关链接”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 (  )
①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更好满足人民在高福利方面的需要
③着力解决好发展规模不大的问题
④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情境迁移应用
3.如图漫画反映了 (  )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的民生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③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
①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③立足“未变”,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立足“未变”,牢牢坚持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目题逐解(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理清主干知识
1.原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    ,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     ,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要求
(1)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      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特色、      、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      、建设者。
(3)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      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       ,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释解核心要点
[议题材料]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必须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认识。
认知生成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
(1)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 (  )
(3)新时代属于能力卓越的人,他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  )
(4)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超越时代”的伟大跨越。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 (  )
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④把政治建设作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教材P47“专家点评”改编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三个“决不”,即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这启示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 (  )
A.坚持“五位一体”,实现均衡发展
B.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D.增强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国
三、情境迁移应用
3.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一以贯之 (  )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③保持奋斗姿态,做世界的领导者 ④继承传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共产党人写好这篇大文章需要 (  )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和时代特色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同世界 ④在历史和实践中确立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框内综合——由中共中央决议的论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议题驱动]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问题探究]
1.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我们新青年碰上新时代,结合实例思考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有新作为。
[综合融通]
  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的丰富内涵
发展阶段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目标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凸显公平、正义
主要矛盾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面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人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时代特色,也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奋斗目标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迈向“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标注了历史新节点,在新的坐标系上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应用拓展]
                
1.(2024·河北邯郸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
①我国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山东临沂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这里所指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024·吉林延边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 (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④在实践中固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惠民政策不断取得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原因有 (  )
①中国共产党全面履行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②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目题逐解(一)
理清主干知识 
1.新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共同富裕 中国梦 贡献
微观察
提示: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3.强起来 伟大复兴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自身独立性 中国智慧
即时训练评价
一、(1)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提示:× 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1.选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①②正确。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途径和提供了全新选择,但不一定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③错误。我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
2.选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C错误但符合题意。
三、3.选D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①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错误。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答案示例: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内涵: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目题逐解(二)
理清主干知识 
1.美好生活 生产力 不平衡不充分 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2.初级阶段 发展中国家 基本国情 基本路线
3.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现代化强国
释解核心要点
提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即时训练评价
一、(1)提示:× 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2)提示:×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提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4)提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5)提示:×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二、1.选C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错误。④说法不符合现实,排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③正确。
2.选B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④正确。应当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错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错误。
三、3.选D 漫画反映了我国民生工作得到蓬勃发展,这说明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我国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但“民生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的表述不准确,②不选。③的表述不准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任务出现,排除。故本题选D。
4.选D 我们要顺应“已变”,继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要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②④正确。我国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排除。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③错误。
目题逐解(三)
理清主干知识 
1.成果 继续 2.(1)社会革命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2)开创者 (3)精神状态 伟大工程 自我革命
释解核心要点
提示: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②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时训练评价
一、(1)提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
(3)提示:×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4)提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二、1.选A 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①②正确。材料不涉及党的建设,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④排除。
2.选C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决不”启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C正确,A、B、D排除。
三、3.选A 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①②正确。我们要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世界的领导者,③错误。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④错误。
4.选A 中国共产党人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和时代特色,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同世界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无关,③④排除。
框内综合
议题驱动
1.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提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3.提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应用拓展
1.选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错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④错误。
2.选D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A、B属于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C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
3.选A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①②正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③错误。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④错误。
4.选C 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①不选。材料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积极实施惠民政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这表明2023年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原因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④正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③不选。故本题选C。
17 / 18(共118张PPT)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课内容
  本课是全书的落脚点。本课从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此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承担新时代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课标要求
①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②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框
CONTENTS
目录
1
2
4
5
目题逐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目题逐解(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框题跟踪检测
框内综合——由中共中央决议的论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
目题逐解(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NO.1
目题逐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理清主干知识
新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角度 内涵
伟大事业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_________________伟大胜利的时代
奋斗目标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时代
人民期待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__________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共同富裕
角度 内涵
历史使命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______的时代
国际地位 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_____的时代
中国梦
贡献
[微观察]
“中国新时代/跟着你初心不改/中国新时代/跟着你开创未来/中国新时代/奋进在我们这一代”,这是歌曲《奋进新时代》的歌词,这其中描述的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提示: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角度 意义
国家民族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_______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的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 意味着_____________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_________________伟大旗帜
世界发展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_______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___________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_________和中国方案
强起来
伟大复兴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自身独立性
中国智慧
[微点拨]
我们强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并不是要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强加于人。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尊重各个国家自主选择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取得宝贵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回应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呼吁请求,把宝贵经验拿出来公开分享,为他们提供思路与方法启迪,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即时训练评价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3)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时代。(  )
提示: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梦想。(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  )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2“探究与分享”改编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拓宽了途径和提供了全新选择 
④表明我国成为世界强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①②正确。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途径和提供了全新选择,但不一定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③错误。我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排除。
2.(教材P43“专家点评”改编题)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回顾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历程,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都经历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不同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
B.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
C.体现了彻底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D.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C错误但符合题意。

三、情境迁移应用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的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神舟飞船“苍穹会师”,中国太空站翱翔寰宇,C919大飞机逐梦蓝天,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京冬奥盛会非凡卓越,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①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②是我国所处历史阶段和国际地位发生变化的时代 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④是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①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错误。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在新征程上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从“奋进新时代”
主题成就展的部分图
片中,我们可以深刻
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
成就。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归纳材料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并说一说新时代的内涵。
答案示例: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内涵:这些成就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目题逐解(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NO.2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理清主干知识
时代背景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人民_________需要日益广泛,社会_______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发展的_____________,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
生产力
不平衡不充分
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微点拨]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特殊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程度,会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及要求
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____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___________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要求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_________,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_________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初级阶段
发展中国家
基本国情
基本路线
[微点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1世纪中叶,是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长征。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_而奋斗。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现代化强国
[议题材料]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历史性飞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并呈现多样化、
释解核心要点
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凸显。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党的十九大依据时代的变化,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我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问题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否也要随之变化?
提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变化
(1)1919年—1949年
|认知生成|
时代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949年—1956年
时代背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过渡时期
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1956年(党的八大)
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代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行改革开放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2017年(党的十九大)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微点澄清判断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进入世界前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  )
提示: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
即时训练评价
(2)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提示: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提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
提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5)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
提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4“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④我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错误。④说法不符合现实,排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③正确。

2.(教材P44“相关链接”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  )
①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②更好满足人民在高福利方面的需要 ③着力解决好发展规模不大的问题 ④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④正确。应当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错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错误。
三、情境迁移应用
3.如图漫画反映了(  )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的民生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③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任务已经彻底完成 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漫画反映了我国民生工作得到蓬勃发展,这说明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我国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但“民生问题都已得到解决”的表述不准确,②不选。③的表述不准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会有新的任务出现,排除。故本题选D。

4.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
①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③立足“未变”,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立足“未变”,牢牢坚持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们要顺应“已变”,继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要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②④正确。我国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排除。要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③错误。
目题逐解(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NO.3
1.原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_____,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_____,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理清主干知识
继续
成果
2.要求
(1)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__________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理论特色、_________、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社会革命
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2)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_______、建设者。
(3)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________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________,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________,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开创者
精神状态
伟大工程
自我革命
[议题材料]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必须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释解核心要点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认识。
提示: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②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③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因
(1)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知生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微点澄清判断
(1)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
提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
即时训练评价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  )
(3)新时代属于能力卓越的人,他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
提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

(4)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超越时代”的伟大跨越。(  )
提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改编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  )
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④把政治建设作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①②正确。材料不涉及党的建设,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④排除。
2.(教材P47“专家点评”改编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三个“决不”,即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这启示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  )
A.坚持“五位一体”,实现均衡发展
B.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D.增强法治思维、推进依法治国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决不”启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C正确,A、B、D排除。
三、情境迁移应用
3.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必须一以贯之(  )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③保持奋斗姿态,做世界的领导者 ④继承传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①②正确。我们要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世界的领导者,③错误。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引进外来文化,④错误。
4.“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地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共产党人写好这篇大文章需要(  )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和时代特色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同世界 ④在历史和实践中确立党的执政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人写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和时代特色,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同世界以及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无关,③④排除。
框内综合——由中共中央决议的论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NO.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议题驱动]
[问题探究]
1.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3.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当我们新青年碰上新时代,结合实例思考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有新作为。
提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深刻理解新时代“新”的丰富内涵
[综合融通]
发展阶段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目标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发展起来以后”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凸显公平、正义
续表
主要矛盾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面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人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时代特色,也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奋斗目标 新时代之“新”,在于我们迈向“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标注了历史新节点,在新的坐标系上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1.(2024·河北邯郸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我国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应用拓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错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④错误。

2.(2024·山东临沂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再出发的起点。这里所指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A、B属于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C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
3.(2024·吉林延边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  )
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③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④在实践中固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①②正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③错误。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④错误。

4.202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种种困难,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惠民政策不断取得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原因有(  )
①中国共产党全面履行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②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①不选。材料指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积极实施惠民政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这表明2023年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原因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④正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③不选。故本题选C。
框题跟踪检测
NO.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浙江嘉兴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  )
①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④排除。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4·河南漯河期末)古语说“辨方位而正则”,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研判国家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下列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创造美好生活、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时代 
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的时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③错误。新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的时代,②④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024·咸阳实验中学校考)新时代中国走过非凡十年。我国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升到114.4万亿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0 000公里;医疗保障体系人口超过13.6亿……由此可见(  )
①新时代十年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新时代十年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的十年 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完善的十年 ④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新时代十年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①错误。材料说明新时代十年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的十年,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④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2024·贵州毕节期末)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
①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 ②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③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①错误。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②③正确。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4·云南昭通期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要(  )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人民的生命线不动摇 ②坚持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中心 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④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①错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面对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④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一变化,没有改变(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 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没有改变,②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正确。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错误。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④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必须(  )
A.调整生产关系
B.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D.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C正确。调整生产关系以及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不是根本措施,A、B排除。改革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且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不是根本措施,D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B.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
C.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没有变
D.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D正确,B错误。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而不是处于不发达阶段,A错误。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C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  )
①我国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④我国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新时代,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①错误。新时代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我国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④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③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原因是(  )
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 ④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制度自信,不能借鉴西方国家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①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最完美”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不能借鉴”说法错误,④排除。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4·四川凉山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两个“不容置疑”的理解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第一个“不容置疑”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可结合本国实际改变根本发展方向 ③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已经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①符合题意。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发展方向,②说法错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符合题意。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说明我国还不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还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②④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改革开放的决定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③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24·河南开封期末)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比喻有恒心和有毅力。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党要(  )
①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③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而不是固化,①错误。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②④正确。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回望过往,党坚守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特色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中国人民面对磨难永不屈服的信念和奋斗将使我们继续取得辉煌的成就。
时代造就英雄,新时代是新的历史起点,是大有可为的时代。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孤岛三十年,“最美校长”张桂梅坚守初心、无私奉献,身边榜样的动人事迹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现在常说的“躺平”不过是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奋斗”才是新时代青年的主流倾向。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继往开来,直面当下我国国情现实和中国在世界处境中的“变与不变”,以一以贯之的姿态,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我们必然的时代选择。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新时代——坚持一以贯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论。
要求:①结合材料,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本题是开放试题,要求以“新时代——坚持一以贯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论,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知识来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初心使命、青年人奋斗进取等。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一以贯之,继续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在新时代全新历史方位,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向前推进,践行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要一以贯之保持人民奋斗进取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青年人应奋斗进取,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2
3
4框题检测(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本试卷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浙江嘉兴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  )
①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河南漯河期末)古语说“辨方位而正则”,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研判国家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下列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 ③是全体中华儿女创造美好生活、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时代 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的时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24·咸阳实验中学校考)新时代中国走过非凡十年。我国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升到114.4万亿元,多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0 000公里;医疗保障体系人口超过13.6亿……由此可见(  )
①新时代十年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新时代十年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的十年 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完善的十年 ④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贵州毕节期末)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
①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 ②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③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云南昭通期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要(  )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人民的生命线不动摇 ②坚持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中心 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④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一变化,没有改变(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
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必须(  )
A.调整生产关系
B.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D.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我国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B.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
C.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没有变
D.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9.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  )
①我国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中心工作
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④我国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的原因是(  )
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 ④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制度自信,不能借鉴西方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四川凉山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两个“不容置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第一个“不容置疑”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可结合本国实际改变根本发展方向 ③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已经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河南开封期末)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比喻有恒心和有毅力。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我们党要(  )
①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 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③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
得分
(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望过往,党坚守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特色发展之路。展望未来,中国人民面对磨难永不屈服的信念和奋斗将使我们继续取得辉煌的成就。
时代造就英雄,新时代是新的历史起点,是大有可为的时代。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孤岛三十年,“最美校长”张桂梅坚守初心、无私奉献,身边榜样的动人事迹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现在常说的“躺平”不过是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奋斗”才是新时代青年的主流倾向。
继往开来,直面当下我国国情现实和中国在世界处境中的“变与不变”,以一以贯之的姿态,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我们必然的时代选择。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新时代——坚持一以贯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论。要求:①结合材料,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框题检测(七)
1.选C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④排除。
2.选D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错误。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③错误。新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的时代,②④正确。
3.选C 新时代十年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①错误。材料说明新时代十年是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的十年,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④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排除。
4.选C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①错误。新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②③正确。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错误。
5.选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①错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面对新时代的变与不变,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④正确。
6.选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没有改变,②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正确。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①错误。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④错误。
7.选C 要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C正确。调整生产关系以及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不是根本措施,A、B排除。改革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且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不是根本措施,D排除。
8.选D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D正确,B错误。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而不是处于不发达阶段,A错误。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C错误。
9.选C 新时代,我国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①错误。新时代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我国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④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③排除。
10.选A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以贯之进行下去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①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最完美”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不能借鉴”说法错误,④排除。
11.选B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①符合题意。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发展方向,②说法错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符合题意。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说明我国还不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还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选C 材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②④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改革开放的决定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①③错误。
13.选C 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而不是固化,①错误。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②④正确。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错误。
14.解析:本题是开放试题,要求以“新时代——坚持一以贯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论,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知识来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初心使命、青年人奋斗进取等。
答案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一以贯之,继续坚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在新时代全新历史方位,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向前推进,践行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要一以贯之保持人民奋斗进取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青年人应奋斗进取,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