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3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考情分析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024·广东卷,6;2024·河北卷,7;2024·浙江1月选考,7;2024·甘肃卷,18;2024·新课标卷,10;2023·湖北卷,5;2023·全国甲卷,3;2022·山东卷,23;2022·重庆卷,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024·黑吉辽卷,23;2023·北京卷,7;2022·重庆卷,7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连线)INCLUDEPICTURE"C198-.TIF" INCLUDEPICTURE "../../C198-.TIF" \* MERGEFORMAT(2)外周神经系统INCLUDEPICTURE"SW515-.tif" INCLUDEPICTURE "../../SW515-.tif" \* MERGEFORMAT(3)自主神经系统 受大脑皮层调节,并不完全自主INCLUDEPICTURE"SW516-.tif" INCLUDEPICTURE "../../SW516-.tif" \* MERGEFORMAT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INCLUDEPICTURE"C201-.TIF" INCLUDEPICTURE "../../C201-.TIF" \* MERGEFORMAT(2)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__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INCLUDEPICTURE"考点速览.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速览.tif" \* MERGEFORMAT(1)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2024·新课标卷,3A)( )(2)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2024·浙江1月选考,7D)( )(3)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2024·河北卷,7A)( )(4)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2022·湖北卷,5C)( )(5)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2023·广东卷,8D)( )(6)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2021·浙江6月选考,12A)( )(7)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2021·浙江6月选考,12B)(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考向1 结合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考查生命观念1.(2025·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都含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2.(2025·安徽蚌埠调研)当人们面对压力时机体会表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代谢速率升高等,为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能量;由压力状态平复至平静状态,主要表现为瞳孔收缩、心跳减缓、支气管收缩和肠胃蠕动加速。研究表明,瑜伽训练可改善副交感神经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B.当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缓解压力D.若机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副交感神经不活跃,可通过瑜伽训练进行调节考向2 结合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考查生命观念3.(2025·江苏徐州调研)有的动物神经元可长达数米。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树突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再生出新的分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中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C.神经的发生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D.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支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4.(2022·重庆卷,8)如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22S25.tif" INCLUDEPICTURE "../../22S25.tif" \* MERGEFORMAT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1.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在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弧(如图):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INCLUDEPICTURE"SW517-.tif" INCLUDEPICTURE "../../SW517-.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名师解读.tif" INCLUDEPICTURE "../../名师解读.tif" \* MERGEFORMAT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②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③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的完成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INCLUDEPICTURE"SW518.tif" INCLUDEPICTURE "../../SW518.tif" \* MERGEFORMAT(2)条件反射的消退原因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机理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INCLUDEPICTURE"SY626-.tif" INCLUDEPICTURE "../../SY626-.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考点速览.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速览.tif" \* MERGEFORMAT(1)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2024·新课标卷,3B)( )(2)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2023·全国甲卷,3D)( )(3)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2022·辽宁卷,5C)(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均位于脊髓中。(2020·浙江1月选考,15A)( )(5)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2020·浙江1月选考,15D)( )(6)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2020·山东卷,7D)(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考向1 围绕反射与反射的类型,考查生命观念1.(2023·北京卷,7)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2.(2024·甘肃卷,8)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先天具有的非条件反射B.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有关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D.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3.(2025·河南名校联盟)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同时脊髓也可产生被叩击的感觉B.“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效应器是唾液腺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属于反射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INCLUDEPICTURE"跳出题海.tif" INCLUDEPICTURE "../../跳出题海.tif" \* MERGEFORMAT反射≠反应≠感觉(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未参与此过程。 考向2 围绕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科学思维4.(2025·辽宁沈阳模拟)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INCLUDEPICTURE"SW519.tif" INCLUDEPICTURE "../../SW519.tif" \* MERGEFORMATA.图中B处所示的结构为感受器B.若刺激C处,兴奋传导至A、B两处所需时间相同C.若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则发生了膝跳反射D.大脑皮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5.(2025·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腿肌的力量减小,降低了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反馈性解除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SW520.tif" INCLUDEPICTURE "../../SW520.tif" \* MERGEFORMATA.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分析,高尔基腱器官属于感受器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股直肌的舒张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均属于中枢神经D.股直肌的疲劳,最终引起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缩,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INCLUDEPICTURE"跳出题海.tif" INCLUDEPICTURE "../../跳出题海.tif" \* MERGEFORMAT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INCLUDEPICTURE"C206.TIF" INCLUDEPICTURE "../../C20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关键真题必刷.tif" INCLUDEPICTURE "../../关键真题必刷.tif" \* MERGEFORMAT 1.(2024·新课标卷,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2.(2024·河北卷,7)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B.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3.(2023·全国甲卷,3)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4.(2024·重庆卷,3)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PGE2与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B.PGE与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C.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PGE2增加D.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5.(2024·甘肃卷,18)机体心血管活动和血压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血压突然升高,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图)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INCLUDEPICTURE"24GT109.tif" INCLUDEPICTURE "../../24GT109.tif" \* MERGEFORMAT(1)写出减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____传递。(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________。INCLUDEPICTURE"24GT110.tif" INCLUDEPICTURE "../../24GT110.tif" \* MERGEFORMAT(4)为了探究神经和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还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制备A、B两个离体蛙心,保留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剪断支配心脏B的全部神经;②用适当的溶液对蛙的离体心脏进行灌流使心脏保持正常收缩活动,心脏A输出的液体直接进入心脏B。刺激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心脏A的收缩变慢变弱(收缩曲线见下图)。预测心脏B收缩的变化,补全心脏B的收缩曲线,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CLUDEPICTURE"24GT111.tif" INCLUDEPICTURE "../../24GT111.tif" \* MERGEFORMATINCLUDEPICTURE"情境·探究·长句.tif" INCLUDEPICTURE "../../情境·探究·长句.tif" \* MERGEFORMAT(1)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的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儿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腿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研究小组为验证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能产生化学物质对心脏活动进行调节,设计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健康的蛙的心脏甲和乙(如图),对蛙心乙进行____________的处理,甲不做此处理。INCLUDEPICTURE"SW524.tif" INCLUDEPICTURE "../../SW524.tif" \* MERGEFORMAT②将蛙心甲和蛙心乙置于装有营养液(维持心脏跳动)的容器中,如图所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蛙心甲和蛙心乙的跳动情况。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3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考点一核心要点·再研1.(1)①—e ②—c ③—d ④—a ⑤—b (2)头面部 内脏器官 中枢神经系统 意识 (3)内脏、血管和腺体 减弱 加强2.(1)树突 轴突 (2)修复考点速览(1)× 提示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会加强。(2)× 提示 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快。(3)× 提示 消化液分泌减少。(4)× 提示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5)√(6)× 提示 并非所有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7)× 提示 树突外周没有髓鞘。典型例题·深研1.A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A错误。]2.A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没有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3.D [树突向外延伸的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并不是产生了新的细胞,故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支不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D错误。]4.B [抑制MCT,可减少乳酸进入神经元,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神经元损伤,A正确;Rheb蛋白能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而Rheb蛋白失活会导致乳酸进入神经元的量更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神经元损伤增加,B错误;图中乳酸能进入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解,产生ATP,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C正确;自由基可使蛋白质活性降低,自由基可攻击DNA分子导致DNA损伤,故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D正确。]考点二核心要点·再研1.(1)中枢神经系统 (2)分析和综合 肌肉或腺体2.(3)后天学习 条件刺激 较低级中枢考点速览(1)√(2)× 提示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仍可完成膝跳反射。(3)× 提示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 提示 膝跳反射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神经节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5)× 提示 膝跳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6)√典型例题·深研1.B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运动时大汗淋漓来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2.C [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后天性行为,需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高级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有关,B错误;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C正确;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而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3.D [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脊髓不能产生感觉,A错误;“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B错误;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可随信号的刺激消失而改变,D正确。]4.D [图中C含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B处所示的结构为效应器,A错误;刺激C处,兴奋先传导至A处,后传导至B处,B错误;若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由于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大脑皮层可通过分级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D正确。]5.C [图中兴奋的传导途径:分析题意: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腿肌的力量减小,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降低,反馈性解除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股直肌收缩,从而缓解了股直肌的疲劳,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故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则运动神经元受抑制,股直肌舒张,B、D正确;由题图可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均在脊髓,属于神经中枢,C错误。]关键·真题必刷1.A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A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B正确;胃蛋白酶需要酸性条件,故盐酸能为其提供合适的pH环境,C正确;小肠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氨基酸的,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D正确。]2.A [足球比赛中,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A错误;皮肤血流量增加和汗液分泌量增多都可以增加散热,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散热增多相关,B正确;大量出汗后,机体丢失水分的同时还丢失了大量无机盐,因此,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3.D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B正确;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C正确;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脑部受到损伤而脊髓完整时,膝跳反射也能完成,D错误。]4.D [PGE2是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EP4是感觉神经上的受体,这两个物质的合成场所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A不合理;PGE2与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这通常会导致血管扩张而不是收缩,B不合理;长时间航天飞行会导致宇航员骨量下降,会使成骨细胞分泌PGE2减少,C不合理;根据题意,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有助于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的药物可能有助于宇航员在长时间航天飞行后恢复骨量,D合理。]5.(1)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 (2)神经冲动(或电信号) 突触 (3)减弱 (4)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随灌流液在一定时间后到达心脏B,使心脏B跳动变慢解析 (1)减压反射的反射弧: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2)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减弱。(4)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可随灌流液在一定时间后到达心脏B,使心脏B跳动变慢,故心脏B的收缩曲线见答案。情境·探究·长句(1)先麻醉传入神经,后麻醉传出神经 (2)①剪断迷走神经 ③刺激蛙心脏甲的迷走神经 蛙心脏甲的跳动先减慢,蛙心脏乙的跳动后减慢解析 (1)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刺激趾尖无屈腿反射,说明可能是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被麻醉;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腹部,出现搔扒反射,说明传出神经正常,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说明传出神经被麻醉,据此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后麻醉传出神经纤维。(2)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具有抑制心脏活动的作用,其受刺激后心跳减慢。本实验验证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能产生化学物质对心脏活动进行调节,对蛙心脏乙进行剪断迷走神经的处理,甲不做此处理,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并观察蛙心脏甲和蛙心脏乙的跳动情况。蛙心脏甲的信号可以通过液体流向蛙心脏乙,说明其为化学信号;因为信号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蛙心脏甲的跳动先减慢,蛙心脏乙的跳动后减慢。(共55张PPT)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第 33 讲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考情分析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2024·广东卷,6;2024·河北卷,7;2024·浙江1月选考,7;2024·甘肃卷,18;2024·新课标卷,10;2023·湖北卷,5;2023·全国甲卷,3;2022·山东卷,23;2022·重庆卷,8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024·黑吉辽卷,23;2023·北京卷,7;2022·重庆卷,71目 录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关键 · 真题必刷3情境 · 探究 · 长句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核心要点·再研典型例题·深研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连线)(2)外周神经系统头面部内脏器官中枢神经系统意识(3)自主神经系统 受大脑皮层调节,并不完全自主内脏、血管和腺体减弱加强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2)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修复(1)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2024·新课标卷,3A)( )提示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会加强。(2)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2024·浙江1月选考,7D)( )提示 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快。(3)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2024·河北卷,7A)( )提示 消化液分泌减少。(4)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2022·湖北卷,5C)( )提示 交感神经兴奋增强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5)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2023·广东卷,8D)( )(6)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2021·浙江6月选考,12A)( )提示 并非所有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7)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2021·浙江6月选考,12B)( )提示 树突外周没有髓鞘。√××考向1 结合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考查生命观念1.(2025·江苏南通海安高级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都含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C.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解析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A错误。A2.(2025·安徽蚌埠调研)当人们面对压力时机体会表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代谢速率升高等,为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能量;由压力状态平复至平静状态,主要表现为瞳孔收缩、心跳减缓、支气管收缩和肠胃蠕动加速。研究表明,瑜伽训练可改善副交感神经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B.当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缓解压力D.若机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副交感神经不活跃,可通过瑜伽训练进行调节解析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没有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A考向2 结合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考查生命观念3.(2025·江苏徐州调研)有的动物神经元可长达数米。一个神经元可有多个树突,树突向外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再生出新的分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中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C.神经的发生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存活等D.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支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解析 树突向外延伸的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并不是产生了新的细胞,故树突向外延伸并生出新的分支不是由神经元细胞分裂形成的,D错误。D4.(2022·重庆卷,8)如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解析 抑制MCT,可减少乳酸进入神经元,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降低神经元损伤,A正确;Rheb蛋白能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而Rheb蛋白失活会导致乳酸进入神经元的量更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使神经元损伤增加,B错误;图中乳酸能进入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解,产生ATP,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C正确;自由基可使蛋白质活性降低,自由基可攻击DNA分子导致DNA损伤,故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D正确。A.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B.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C.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D.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核心要点·再研典型例题·深研1.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在_________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中枢神经系统(2)反射弧(如图):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分析和综合肌肉或腺体①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②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③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的完成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 2.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以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为例)(2)条件反射的消退原因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机理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后天学习条件刺激较低级中枢(1)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2024·新课标卷,3B)( )(2)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2023·全国甲卷,3D)( )提示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仍可完成膝跳反射。(3)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2022·辽宁卷,5C)( )提示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均位于脊髓中。(2020·浙江1月选考,15A)( )提示 膝跳反射中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神经节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5)膝跳反射的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2020·浙江1月选考,15D)( )提示 膝跳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6)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2020·山东卷,7D)( )××√考向1 围绕反射与反射的类型,考查生命观念1.(2023·北京卷,7)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B解析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运动时大汗淋漓来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2.(2024·甘肃卷,8)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先天具有的非条件反射B.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有关C.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D.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解析 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后天性行为,需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高级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有关,B错误;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使得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C正确;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而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也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3.(2025·河南名校联盟)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同时脊髓也可产生被叩击的感觉B.“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效应器是唾液腺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属于反射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D解析 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脊髓不能产生感觉,A错误;“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B错误;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学生听到铃声赶往教室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可随信号的刺激消失而改变,D正确。反射≠反应≠感觉(1)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一定条件的刺激,如用针刺脚趾引起的缩腿行为。(2)反应是指生物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如用针刺坐骨神经引起的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肌肉的收缩。(3)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未参与此过程。 考向2 围绕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科学思维4.(2025·辽宁沈阳模拟)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A.图中B处所示的结构为感受器B.若刺激C处,兴奋传导至A、B两处所需时间相同C.若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则发生了膝跳反射D.大脑皮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解析 图中C含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B处所示的结构为效应器,A错误;刺激C处,兴奋先传导至A处,后传导至B处,B错误;若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由于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大脑皮层可通过分级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D正确。A.图中B处所示的结构为感受器B.若刺激C处,兴奋传导至A、B两处所需时间相同C.若刺激C处,引起肌肉收缩,则发生了膝跳反射D.大脑皮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膝跳反射的发生5.(2025·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腿肌的力量减小,降低了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反馈性解除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从反射弧的组成角度分析,高尔基腱器官属于感受器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股直肌的舒张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均属于中枢神经D.股直肌的疲劳,最终引起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缩,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解析 图中兴奋的传导途径:分析题意: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腿肌的力量减小,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降低,反馈性解除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股直肌收缩,从而缓解了股直肌的疲劳,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故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则运动神经元受抑制,股直肌舒张,B、D正确;由题图可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均在脊髓,属于神经中枢,C错误。反射弧中各结构的判断方法关键 · 真题必刷1.(2024·新课标卷,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A解析 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A错误;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B正确;胃蛋白酶需要酸性条件,故盐酸能为其提供合适的pH环境,C正确;小肠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氨基酸的,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D正确。2.(2024·河北卷,7)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B.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A解析 足球比赛中,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A错误;皮肤血流量增加和汗液分泌量增多都可以增加散热,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散热增多相关,B正确;大量出汗后,机体丢失水分的同时还丢失了大量无机盐,因此,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D正确。3.(2023·全国甲卷,3)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D解析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B正确;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C正确;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脑部受到损伤而脊髓完整时,膝跳反射也能完成,D错误。4.(2024·重庆卷,3)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PGE2与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B.PGE与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C.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PGE2增加D.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D解析 PGE2是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EP4是感觉神经上的受体,这两个物质的合成场所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A不合理;PGE2与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这通常会导致血管扩张而不是收缩,B不合理;长时间航天飞行会导致宇航员骨量下降,会使成骨细胞分泌PGE2减少,C不合理;根据题意,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有助于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抑制交感神经活动的药物可能有助于宇航员在长时间航天飞行后恢复骨量,D合理。5.(2024·甘肃卷,18)机体心血管活动和血压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血压是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人在运动、激动或受到惊吓时血压突然升高,机体会发生减压反射(如图)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减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____传递。(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________。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神经冲动(或电信号)突触减弱(4)为了探究神经和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电信号还是化学信号,科学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制备A、B两个离体蛙心,保留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剪断支配心脏B的全部神经;②用适当的溶液对蛙的离体心脏进行灌流使心脏保持正常收缩活动,心脏A输出的液体直接进入心脏B。刺激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心脏A的收缩变慢变弱(收缩曲线见下图)。预测心脏B收缩的变化,补全心脏B的收缩曲线,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随灌流液在一定时间后到达心脏B,使心脏B跳动变慢解析 (1)减压反射的反射弧: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心血管中枢→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心脏和血管。(2)上述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传递。(3)血压升高引起的减压反射会使支配心脏和血管的交感神经活动减弱。(4)支配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可随灌流液在一定时间后到达心脏B,使心脏B跳动变慢,故心脏B的收缩曲线见答案。情境 · 探究 · 长句(1)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的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儿用稀硫酸刺激趾尖,无屈腿反射;这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腹部,将出现搔扒反射,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麻醉传入神经,后麻醉传出神经(2)某研究小组为验证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能产生化学物质对心脏活动进行调节,设计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健康的蛙的心脏甲和乙(如图),对蛙心乙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处理,甲不做此处理。②将蛙心甲和蛙心乙置于装有营养液(维持心脏跳动)的容器中,如图所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蛙心甲和蛙心乙的跳动情况。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剪断迷走神经刺激蛙心脏甲的迷走神经蛙心脏甲的跳动先减慢,蛙心脏乙的跳动后减慢解析 (1)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刺激趾尖无屈腿反射,说明可能是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被麻醉;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腹部,出现搔扒反射,说明传出神经正常,再过一段时间,搔扒反射也消失,说明传出神经被麻醉,据此推测可卡因对坐骨神经麻醉的顺序为: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后麻醉传出神经纤维。(2)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具有抑制心脏活动的作用,其受刺激后心跳减慢。本实验验证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能产生化学物质对心脏活动进行调节,对蛙心脏乙进行剪断迷走神经的处理,甲不做此处理,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并观察蛙心脏甲和蛙心脏乙的跳动情况。蛙心脏甲的信号可以通过液体流向蛙心脏乙,说明其为化学信号;因为信号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蛙心脏甲的跳动先减慢,蛙心脏乙的跳动后减慢。限时练33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点强化】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8)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B.胃肠蠕动加强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支气管收缩2.(2023·广东卷,8)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3.(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9)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自主神经可以调控大多数内脏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B.调节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C.大脑皮层调控各级中枢使自主神经不完全自主D.脊髓能调节机体运动,但不能调节内脏活动4.(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15)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成功举办,赛场上运动员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下列关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摆臂时,兴奋的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发生改变B.心率加快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C.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快和胃肠道消化腺分泌增加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2025·广东东莞中学联考)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SW525.tif" INCLUDEPICTURE "../../SW525.tif" \* MERGEFORMATA.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B.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C.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有意识地躲避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6.(2025·河南南阳一中质检)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C.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D.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7.(2025·浙江杭州期中)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人产生头晕甚至晕厥的现象,即“衣领综合征”,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NCLUDEPICTURE"SW526.tif" INCLUDEPICTURE "../../SW526.tif" \* MERGEFORMAT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B.窦神经是传出神经,心脏和血管属于效应器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D.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8.(2025·湖北荆州调研)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INCLUDEPICTURE"SW527.tif" INCLUDEPICTURE "../../SW527.tif" \* MERGEFORMAT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B.小锤敲击后,兴奋会从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C.对①和②进行适宜刺激都能引起小腿抬起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综合提升】9.(2024·山东卷,19)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脑干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10.(2025·山东泰安期中)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紧靠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其一方面可以调节脑干水平以下的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以经下丘脑上行影响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制,主要效应是抑制全身紧张。若向基底神经节输入的两种拮抗信息传出平衡受到破坏,患者可表现为运动迟缓和肌肉僵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基底神经节与运动有关,但其效应受大脑皮层控制C.输入的兴奋性信息小于抑制性信息会导致运动迟缓D.基底神经节被损毁可能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直11.(10分)(2025·河南信阳高中质检)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发生,反射弧结构中任一环节受损,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为了证明该结论,某实验小组利用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刺激前的处理 用硫酸刺激的部位 实验结果实验一 左后肢不做处理 左后肢中趾 左后肢出现屈腿实验二 环节切蛙左后肢脚趾上的皮肤 左后肢中趾 左后肢无屈腿实验三 右后肢不做处理 右后肢中趾 右后肢出现屈腿实验四 在与右后肢肌肉相连的坐骨神经处滴加麻醉剂(一次) 右后肢中趾,每隔1 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发生屈腿,但麻醉3 min后不能发生实验五 右肢背部传出神经所在位置,每隔1 min刺激一次 右后肢发生屈腿,但麻醉5 min后不能发生回答下列问题:(1)(2分)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说明,损坏反射弧的________,反射活动不能进行。(2)(2分)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麻醉效果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四、五的结果,得出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3)(2分)上述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完成右后肢屈腿反射的组别是________。(4)(4分)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时练33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C [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B错误;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与运动前相比,血糖水平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正确;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D错误。]2.D [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但不是绝对的恒定,A错误;空腹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供能不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供能,B错误;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的同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对血糖进行补充,C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3.D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属于反射,A正确;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调节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正确;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可以调节机体运动,也可调节内脏活动,D错误。]4.D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内流,从而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因此,摆臂时,兴奋的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发生改变,A正确;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控制心跳的中枢在脑干,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因此,心率加快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B正确;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C正确;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因此,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快和胃肠道消化腺分泌减弱,D错误。]5.B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缩手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A正确;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手的皮肤,效应器是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臂部肌肉,B错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脊髓)→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参与,C正确;当手受到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是在被蔷薇针刺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6.C [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其消退过程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的过程,C错误。]7.D [感受器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窦神经是传入神经,连接在感受器之后,故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A错误;由图可知,窦神经是传入神经,心脏和血管属于效应器,B错误;“衣领综合征”是颈动脉窦压力压迫引起的反射,是动脉血压下降所致,C错误;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D正确。]8.D [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A正确;在膝跳反射中,兴奋会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感觉到腿被敲击了,B正确;①是传入神经,②是支配伸肌的传出神经,对①和②进行适宜刺激均能引起小腿抬起,C正确;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二者共同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9.C [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传出神经②支配瞳孔开大肌(瞳孔扩张),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10.A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所以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而不是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皮层之下,与机体运动有关;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以基底神经节的效应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兴奋性信息可导致运动加强,抑制性信息可导致运动减弱,因此输入的兴奋性信息小于抑制性信息会导致运动迟缓,C正确;由于基底神经节能抑制全身紧张,所以损毁基底神经节可能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直,D正确。]11.(1)感受器 (2)传入神经 (3)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实验三、四 (4)实验思路:进行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预期实验结果:右后肢不出现屈腿解析 (1)实验二与实验一的不同之处是实验二蛙左后肢脚趾上缺少皮肤,结果是实验一中蛙左后肢出现屈腿,实验二中蛙左后肢无屈腿,说明损坏反射弧的感受器,反射活动不能进行。(2)实验四和实验五均在坐骨神经处滴加了麻醉剂,实验四刺激感受器,实验五刺激传出神经,实验五开始出现麻醉效果的时间晚于实验四,说明坐骨神经中先被麻醉的位置在传出神经之前,即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3)在本实验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实验三、四、五中右后肢均出现了屈腿,但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实验三、四中刺激的均是右后肢中趾,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可以完成屈腿反射;实验五刺激的是右侧背部传出神经所在位置,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4)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自变量应为有无脊髓,因此,验证的实验思路是:进行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预期实验结果为:右后肢不出现屈腿。(共24张PPT)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限时练33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8)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功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 B.胃肠蠕动加强C.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支气管收缩解析 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B错误;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与运动前相比,血糖水平下降,此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C正确;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扩张,D错误。C2.(2023·广东卷,8)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D解析 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但不是绝对的恒定,A错误;空腹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供能不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供能,B错误;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的同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对血糖进行补充,C错误;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水平升高,D正确。3.(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9)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自主神经可以调控大多数内脏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B.调节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C.大脑皮层调控各级中枢使自主神经不完全自主D.脊髓能调节机体运动,但不能调节内脏活动D解析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属于反射,A正确;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调节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具有调控作用,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正确;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可以调节机体运动,也可调节内脏活动,D错误。4.(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15)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成功举办,赛场上运动员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下列关于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摆臂时,兴奋的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发生改变B.心率加快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C.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快和胃肠道消化腺分泌增加D解析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内流,从而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因此,摆臂时,兴奋的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发生改变,A正确;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控制心跳的中枢在脑干,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因此,心率加快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B正确;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C正确;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因此,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快和胃肠道消化腺分泌减弱,D错误。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2025·广东东莞中学联考)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A.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B.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C.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有意识地躲避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缩手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A正确;缩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手的皮肤,效应器是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臂部肌肉,B错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脊髓)→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手指被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参与,C正确;当手受到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就会有意识地躲避,是在被蔷薇针刺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A.图示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神经细胞间有2个突触B.据图示可知,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手部C.手指不经意被蔷薇针刺后迅速缩回,该过程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D.被蔷薇针刺后,再看到蔷薇时会有意识地躲避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6.(2025·河南南阳一中质检)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C.条件反射消退不是简单丧失,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无关信号D.条件反射扩展了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使其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C解析 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其消退过程是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的过程,C错误。7.(2025·浙江杭州期中)动脉血压正常时,过高过紧的衣领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人产生头晕甚至晕厥的现象,即“衣领综合征”,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B.窦神经是传出神经,心脏和血管属于效应器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D.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解析 感受器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窦神经是传入神经,连接在感受器之后,故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仍可产生兴奋,A错误;由图可知,窦神经是传入神经,心脏和血管属于效应器,B错误;“衣领综合征”是颈动脉窦压力压迫引起的反射,是动脉血压下降所致,C错误;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D正确。A.窦神经受损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不能产生兴奋B.窦神经是传出神经,心脏和血管属于效应器C.“衣领综合征”是反射启动后引起血压升高所致D.产生“衣领综合征”的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8.(2025·湖北荆州调研)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B.小锤敲击后,兴奋会从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C.对①和②进行适宜刺激都能引起小腿抬起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解析 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A正确;在膝跳反射中,兴奋会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进而感觉到腿被敲击了,B正确;①是传入神经,②是支配伸肌的传出神经,对①和②进行适宜刺激均能引起小腿抬起,C正确;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收缩,屈肌舒张,二者共同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A.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B.小锤敲击后,兴奋会从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C.对①和②进行适宜刺激都能引起小腿抬起D.刺激肌梭后,引起伸肌和屈肌共同收缩,完成膝跳反射9.(2024·山东卷,19)瞳孔开大肌是分布于眼睛瞳孔周围的肌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当抓捏面部皮肤时,会引起瞳孔开大肌收缩,导致瞳孔扩张,该反射称为瞳孔皮肤反射,其反射通路如图所示,其中网状脊髓束是位于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C.传出神经②属于躯体运动神经D.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该反射不能完成解析 该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由脑发出的神经为脑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故传入神经①属于脑神经,B正确;传出神经②支配瞳孔开大肌(瞳孔扩张),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完全阻断脊髓(颈段)中的网状脊髓束,则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反射不能完成,D正确。10.(2025·山东泰安期中)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层之下,紧靠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其一方面可以调节脑干水平以下的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另一方面可以经下丘脑上行影响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制,主要效应是抑制全身紧张。若向基底神经节输入的两种拮抗信息传出平衡受到破坏,患者可表现为运动迟缓和肌肉僵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基底神经节与运动有关,但其效应受大脑皮层控制C.输入的兴奋性信息小于抑制性信息会导致运动迟缓D.基底神经节被损毁可能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直A解析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所以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而不是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A错误;基底神经节位于大脑皮层之下,与机体运动有关;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以基底神经节的效应受大脑皮层控制,B正确;兴奋性信息可导致运动加强,抑制性信息可导致运动减弱,因此输入的兴奋性信息小于抑制性信息会导致运动迟缓,C正确;由于基底神经节能抑制全身紧张,所以损毁基底神经节可能会导致全身肌肉僵直,D正确。11.(2025·河南信阳高中质检)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发生,反射弧结构中任一环节受损,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为了证明该结论,某实验小组利用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说明,损坏反射弧的________,反射活动不能进行。(2)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麻醉效果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四、五的结果,得出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3)上述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完成右后肢屈腿反射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实验三、四(4)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思路:进行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预期实验结果:右后肢不出现屈腿解析 (1)实验二与实验一的不同之处是实验二蛙左后肢脚趾上缺少皮肤,结果是实验一中蛙左后肢出现屈腿,实验二中蛙左后肢无屈腿,说明损坏反射弧的感受器,反射活动不能进行。(2)实验四和实验五均在坐骨神经处滴加了麻醉剂,实验四刺激感受器,实验五刺激传出神经,实验五开始出现麻醉效果的时间晚于实验四,说明坐骨神经中先被麻醉的位置在传出神经之前,即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3)在本实验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实验三、四、五中右后肢均出现了屈腿,但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实验三、四中刺激的均是右后肢中趾,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可以完成屈腿反射;实验五刺激的是右侧背部传出神经所在位置,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4)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自变量应为有无脊髓,因此,验证的实验思路是:进行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预期实验结果为:右后肢不出现屈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3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doc 第33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pptx 限时练33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doc 限时练33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