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七: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2讲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概念七: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2讲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生物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42讲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概述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考情分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024·贵州卷,9;2023·广东卷,9;2023·福建卷,8;2023·辽宁卷,12、14;2023·北京卷,8;2023·湖北卷,12;2022·山东卷,10;2022·辽宁卷,11;2022·湖北卷,8;2022·海南卷,7
2.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024·安徽卷,9;2023·重庆卷,11;2023·浙江6月选考,15;2023·广东卷,15;2023·新课标卷,2、31;2022·北京卷,7
考点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INCLUDEPICTURE"C391-.TIF" INCLUDEPICTURE "../../C391-.TIF" \* MERGEFORMAT
(1)应用实例(连线)
INCLUDEPICTURE"C392-.TIF" INCLUDEPICTURE "../../C392-.TIF" \* MERGEFORMAT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①注意事项: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考虑施用目的、效果、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②影响施用效果的因素:施用    、时间、    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
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的    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②用    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③存在一个    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方法
方法 对象 溶液深度 溶液浓度 时间 条件
浸泡法 插条②____部 约3 cm ③_____ 几个小时至一天 遮阴、空气湿度较高
①_____法 约1.5 cm 较高 约5 s —
(3)实验步骤
INCLUDEPICTURE"SY732-.tif" INCLUDEPICTURE "../../SY732-.tif" \* MERGEFORMAT
(4)关键点拨
INCLUDEPICTURE"SY733+.tif" INCLUDEPICTURE "../../SY733+.tif" \* MERGEFORMAT
3.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INCLUDEPICTURE"SY735.tif" INCLUDEPICTURE "../../SY73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考点速览.tif" INCLUDEPICTURE "../../考点速览.tif" \* MERGEFORMAT
(1)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2024·贵州卷,9A)(  )
(2)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2024·安徽卷,9C)(  )
(3)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2023·广东卷,9C)(  )
(4)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2023·广东卷,9A)(  )
(5)用一定浓度的6-BA(细胞分裂素类)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2021·辽宁卷,7B)(  )
(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2020·山东卷,9B改编)(  )
(7)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2020·浙江7月选考,22A)(  )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1 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考查社会责任
1.(2024·贵州卷,9)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147.tif" INCLUDEPICTURE "../../24GT147.tif" \* MERGEFORMAT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 mg·L-1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2.(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10)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6-BA浸种一段时间后检测部分指标,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浸种浓度/(mg·L-1)检测指标         0 50 100 200
发芽率/% 22.2 46.7 40.0 26.7
赤霉素含量/(ng·g-1) 180 305 305 253
脱落酸含量/(ng·g-1) 530 380 390 340
A.6-BA是通过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来打破种子的休眠
B.6-BA能通过影响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影响月季种子发芽率
C.6-BA浸种浓度增至200 mg·L-1,会对月季种子萌发产生抑制
D.探究6-BA最佳浸种浓度,应在50~100 mg·L-1增设浓度梯度
考向2 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实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
3.(2023·广东卷,9)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4.(2024·江苏卷,5)关于“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没有芽的枝条进行扦插,以消除枝条中原有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B.扦插枝条应保留多个大叶片,以利用蒸腾作用促进生长调节剂的吸收
C.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用等体积的泥炭土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
考点二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INCLUDEPICTURE"核心要点再研.tif" INCLUDEPICTURE "../../核心要点再研.tif" \* MERGEFORMAT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光敏色素INCLUDEPICTURE"JT5-.tif" INCLUDEPICTURE "../../JT5-.tif" \* MERGEFORMAT 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之一
INCLUDEPICTURE"C406-.TIF" INCLUDEPICTURE "../../C406-.TIF" \* MERGEFORMAT
(2)调控机制
INCLUDEPICTURE"C407.TIF" INCLUDEPICTURE "../../C407.TIF" \* MERGEFORMAT
2.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INCLUDEPICTURE"C408-.TIF" INCLUDEPICTURE "../../C408-.TIF" \* MERGEFORMAT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INCLUDEPICTURE"P574.TIF" INCLUDEPICTURE "../../P57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典型例题深研.tif" INCLUDEPICTURE "../../典型例题深研.tif" \* MERGEFORMAT
考向 围绕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环境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1.(2024·安徽卷,9)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2.(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11)“草长莺飞”“春华秋实”,处处体现出激素调节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萌动,种子吸水后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升高,利于种子萌发
B.农历二月,日照延长,鸟类分泌激素促进性腺发育,该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C.阳春三月,山花烂漫,长日照使植物光敏色素结构改变,催化开花相关激素的合成
D.金秋八月,硕果累累,植物果实中乙烯和生长素合成增多,促进果实成熟
3.(2025·江苏徐州调研)冬小麦需经历一段时间低温后才能抽穗开花,这种低温诱导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处理的含水量正常的冬小麦种子,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是诱导植物开花的一种环境因素
B.生产上可用GA处理种子实现在春天补种冬小麦的目的
C.经历低温后才会开花是冬小麦适应环境的结果
D.GA处理和低温诱导在调控植物生命活动时所起的作用相同
4.(2025·山东青岛期中)“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该假说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B.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会增大
C.太空微重力下,横放玉米根部的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
D.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INCLUDEPICTURE"关键真题必刷.tif" INCLUDEPICTURE "../../关键真题必刷.tif" \* MERGEFORMAT 1.(2022·北京卷,7)2022年2月下旬,天安门广场各种盆栽花卉凌寒怒放,喜迎冬残奥会的胜利召开。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常用措施不包括(  )
A.置于微重力场 B.改变温度
C.改变光照时间 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2.(2023·福建卷,8)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橄榄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不同时长的浸泡处理,移栽一段时间后,测定生长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13KTS257.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57.TIF" \* MERGEFORMAT
A.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
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会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
C.相同浓度浸泡1 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
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
3.(2023·广东卷,15)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4.(2024·黑吉辽卷,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5.(2024·海南卷,8)6-苄基腺嘌呤(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某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对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4GT207.tif" INCLUDEPICTURE "../../24GT207.tif" \* MERGEFORMAT
A.未添加6-BA时,三种油茶的花粉萌发率相同
B.6-BA诱导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相同
C.不同浓度的6-BA对三种油茶花粉的萌发均起促进作用
D.与对照组相比,最佳诱导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增加倍数最大的是油茶A
INCLUDEPICTURE"情境·探究·长句.tif" INCLUDEPICTURE "../../情境·探究·长句.tif" \* MERGEFORMAT
探究植物激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探究植物激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在调控棉花纤维生长方面的上下游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
INCLUDEPICTURE"SW610.tif" INCLUDEPICTURE "../../SW610.tif" \* MERGEFORMAT
由图1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还应检测4组和5组的        。
(2)为了探究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生长素响应因子ARF过量表达植株和ARF敲除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进行赤霉素含量的比较,结果如图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可通过    与ARF结合,使赤霉素含量    。
INCLUDEPICTURE"SW609.tif" INCLUDEPICTURE "../../SW609.tif" \* MERGEFORMAT
(3)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基因启动子中包含A序列(ARF结合位点),请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阐明生长素通过赤霉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2讲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考点一
核心要点·再研
1.生长 发育 调节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1)A—d B—a C—b D—c E—e (2)②浓度 部位
2.(1)①生根 ②不同浓度 ③最适 (2)沾蘸 基 较低 (3)一系列浓度 生长状况相同 枝条生根状况
考点速览
(1)× 提示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 提示 比值低时诱导根的分化。
(3)× 提示 较高浓度的NAA可以选用沾蘸法。
(4)× 提示 插条一般应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
(5)× 提示 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而非细胞分裂素类,6-BA可促进马铃薯发芽。
(6)√ (7)√
典型例题·深研
1.D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草莓总产量是判断矮壮素使用浓度的重要参考标准,依据矮壮素浓度与总产量的关系可知,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约为200 mg·L-1,B错误;由株高和矮壮素浓度关系曲线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对比矮壮素浓度对草莓地上部鲜重和总产量的影响可知,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D正确。]
2.B [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长,不能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A错误;从表格中看出,添加6-BA浓度的不同,种子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不同,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不同,可以推测6-BA能通过影响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影响月季种子发芽率,B正确;6-BA浸种浓度增至200 mg·L-1,种子发芽率比不添加6-BA高,因此此时还是说明6-BA对月季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C错误;种子发芽率最高是在6-BA浓度为50 mg·L-1时,所以为探究6-BA最佳浸种浓度,应在0~100 mg·L-1增设浓度梯度,D错误。]
3.B [为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插条一般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A错误;当插条上叶片较多时,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插条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B正确;较高浓度的NAA可以选用沾蘸法,低浓度NAA可以选用浸泡法,C错误;为降低插条的蒸腾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常常在弱光下进行扦插,D错误。]
4.D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选用扦插的枝条长势和带有幼芽数量应大致相同,即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通常不用没有芽的枝条,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错误;扦插枝条应不带有叶片,这样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导致的枝条中水分过快减少,B错误;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也应该用等体积的珍珠岩,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错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最适浓度两侧有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表现相同的两个浓度,D正确。]
考点二
核心要点·再研
1.(1)蛋白质
2.低温 发育 形态建成
典型例题·深研
1.D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光照时长短于某个时间长度才能开花,遮光处理可使其提前开花,A错误;玉米倒伏后,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与根相比,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使茎表现出背地生长,B错误;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C错误;干旱会导致植物缺水,根冠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至叶片,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
2.B [种子中脱落酸含量降低,有利于种子萌发,A错误;农历二月,日照延长,鸟类接收到相关信息,经过综合分析,鸟类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发育,这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调节的,B正确;长日照使植物光敏色素结构改变,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将信息传递至细胞核,引起相关基因表达,光敏色素不能起催化作用,C错误;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果实成熟期间,生长素合成不会增多,D错误。]
3.D [根据题干“冬小麦需经历一段时间低温后才能抽穗开花”可知,温度是诱导植物开花的一种环境因素,A正确;根据题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处理的含水量正常的冬小麦种子,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可知,生产上可用GA处理种子实现在春天补种冬小麦的目的,B正确;春化作用是植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即经历低温后才会开花是冬小麦适应环境的结果,C正确;赤霉素处理和低温诱导在调控冬小麦开花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但是对于植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二者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D错误。]
4.B [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横放时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A正确;根横放时,在重力作用下,植物根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离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低,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根向地生长。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的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导致细胞下侧积累的生长素较正常减少,植物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降低,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小,根向地性程度将减小,B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在太空中仍能进行;在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横放时,根两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大,根生长失去向地性,C正确;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含量增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导致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D正确。]
关键·真题必刷
1.A [微重力场不影响植物的开花,不能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A错误;温度可以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B正确;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可通过改变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C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D正确。]
2.B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等可知,该实验的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A正确;由题图可知,低浓度IBA处理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可以促进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B错误;分析柱状图可知,相同浓度浸泡1 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C正确;由题图可知,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D正确。]
3.A [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照强度减弱,D错误。]
4.B [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生长旺盛,分裂能力较强,适合用作外植体,A正确;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细胞分裂素,不能加入脱落酸,B错误;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以便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正确;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推测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的合成速率,D正确。]
5.D [据图可知,未添加6-BA时(浓度为0),三种油茶的花粉萌发率不同,其中油茶A的萌发率最高,A错误;6-BA诱导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不同:实验范围内,诱导油茶A的最适浓度是10 mg·L-1,诱导油茶B的最适浓度是0.5 mg·L-1,诱导油茶C的最适浓度是5 mg·L-1,B错误;据图可知,浓度为15 mg·L-1的6-BA对油茶C花粉的萌发起抑制作用,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最佳诱导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增加倍数最大的是油茶A(对照组为20%,最佳浓度下为60%),D正确。]
情境·探究·长句
(1)对比4组和7组,加入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后,棉花纤维大小明显下降 赤霉素含量 (2)生长素 提高 (3)生长素与ARF结合,通过A序列结合在赤霉素基因的启动子上,调控赤霉素基因转录,促进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棉花纤维的生长
解析 (1)通过分析各组对照实验,发现4组有生长素时和7组有生长素但加上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时对比,棉花纤维变化明显,7组明显变小(不能合成赤霉素),从而说明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为进一步验证“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这一结论,观察指标应该是赤霉素含量,因此还应检测4组和5组的赤霉素含量。(2)由图2可知,ARF过量表达植株中赤霉素含量最高,ARF敲除的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含量最少,野生型植株中赤霉素含量居中,由此可知可通过生长素与ARF结合,使赤霉素含量提高。(3)启动子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由于赤霉素基因启动子中包含A序列,因此生长素通过赤霉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是生长素与ARF结合,通过A序列结合在赤霉素基因的启动子上,调控赤霉素基因转录,促进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棉花纤维的生长。(共51张PPT)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第 42 讲
课标 要求 1.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2.概述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考情 分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024·贵州卷,9;2023·广东卷,9;2023·福建卷,8;2023·辽宁卷,12、14;2023·北京卷,8;2023·湖北卷,12;2022·山东卷,10;2022·辽宁卷,11;2022·湖北卷,8;2022·海南卷,7
2.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024·安徽卷,9;2023·重庆卷,11;2023·浙江6月选考,15;2023·广东卷,15;2023·新课标卷,2、31;2022·北京卷,7
1
目 录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2
4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关键 · 真题必刷
3
情境 · 探究 · 长句
考点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生长
发育
调节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1)应用实例(连线)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①注意事项: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要考虑施用目的、效果、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②影响施用效果的因素:施用______、时间、______以及施用时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
浓度
部位
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的______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②用__________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③存在一个______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生根
不同浓度
最适
(2)实验方法
方法 对象 溶液深度 溶液浓度 时间 条件
浸泡法 插条②____部 约3 cm ③______ 几个小时至一天 遮阴、空气湿度较高
①______法 约1.5 cm 较高 约5 s —
沾蘸

较低
(3)实验步骤
一系列
浓度
生长状
况相同
枝条
生根
状况
(4)关键点拨
3.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1)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2024·贵州卷,9A)( )
提示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2024·安徽卷,9C)( )
提示 比值低时诱导根的分化。
(3)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2023·广东卷,9C)( )
提示 较高浓度的NAA可以选用沾蘸法。
×
×
×
(4)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2023·广东卷,9A)( )
提示 插条一般应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
(5)用一定浓度的6-BA(细胞分裂素类)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2021·辽宁卷,7B)( )
提示 延长贮藏期的激素是脱落酸而非细胞分裂素类,6-BA可促进马铃薯发芽。
(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2020·山东卷,9B改编)( )
(7)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2020·浙江7月选考,22A)( )
×
×


考向1 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考查社会责任
1.(2024·贵州卷,9)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
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
最适浓度为400 mg·L-1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解析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
草莓总产量是判断矮壮素使用浓度的重要参考标准,依据矮壮素浓度与总产量的关系可知,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约为200 mg·L-1,B错误;
由株高和矮壮素浓度关系曲线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逐渐增强,C错误;
对比矮壮素浓度对草莓地上部鲜重和总产量的影响可知,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D正确。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 mg·L-1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2.(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10)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对月季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6-BA浸种一段时间后检测部分指标,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浸种浓度/(mg·L-1) 检测指标         0 50 100 200
发芽率/% 22.2 46.7 40.0 26.7
赤霉素含量/(ng·g-1) 180 305 305 253
脱落酸含量/(ng·g-1) 530 380 390 340
A.6-BA是通过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来打破种子的休眠
B.6-BA能通过影响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影响月季种子发芽率
C.6-BA浸种浓度增至200 mg·L-1,会对月季种子萌发产生抑制
D.探究6-BA最佳浸种浓度,应在50~100 mg·L-1增设浓度梯度
解析 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生长,不能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A错误;
从表格中看出,添加6-BA浓度的不同,种子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不同,从而导致种子发芽率不同,可以推测6-BA能通过影响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影响月季种子发芽率,B正确;
6-BA浸种浓度增至200 mg·L-1,种子发芽率比不添加6-BA高,因此此时还是说明6-BA对月季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C错误;
种子发芽率最高是在6-BA浓度为50 mg·L-1时,所以为探究6-BA最佳浸种浓度,应在0~100 mg·L-1增设浓度梯度,D错误。
考向2 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实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
3.(2023·广东卷,9)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B
解析 为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插条一般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A错误;
当插条上叶片较多时,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插条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B正确;
较高浓度的NAA可以选用沾蘸法,低浓度NAA可以选用浸泡法,C错误;
为降低插条的蒸腾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常常在弱光下进行扦插,D错误。
4.(2024·江苏卷,5)关于“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没有芽的枝条进行扦插,以消除枝条中原有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B.扦插枝条应保留多个大叶片,以利用蒸腾作用促进生长调节剂的吸收
C.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用等体积的泥炭土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
D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选用扦插的枝条长势和带有幼芽数量应大致相同,即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通常不用没有芽的枝条,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错误;
扦插枝条应不带有叶片,这样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导致的枝条中水分过快减少,B错误;
对照组的扦插基质用珍珠岩,实验组的扦插基质也应该用等体积的珍珠岩,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错误;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枝条,也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最适浓度两侧有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表现相同的两个浓度,D正确。
考点二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核心要点·再研
典型例题·深研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光敏色素 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之一
蛋白质
(2)调控机制
2.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低温
发育
形态建成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
考向 围绕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环境因素,考查科学思维
1.(2024·安徽卷,9)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D
解析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在光照时长短于某个时间长度才能开花,遮光处理可使其提前开花,A错误;
玉米倒伏后,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与根相比,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使茎表现出背地生长,B错误;
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时,有利于根的分化,C错误;
干旱会导致植物缺水,根冠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至叶片,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环境,D正确。
2.(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11)“草长莺飞”“春华秋实”,处处体现出激素调节的重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萌动,种子吸水后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升高,利于种子萌发
B.农历二月,日照延长,鸟类分泌激素促进性腺发育,该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C.阳春三月,山花烂漫,长日照使植物光敏色素结构改变,催化开花相关激素的合成
D.金秋八月,硕果累累,植物果实中乙烯和生长素合成增多,促进果实成熟
B
解析 种子中脱落酸含量降低,有利于种子萌发,A错误;
农历二月,日照延长,鸟类接收到相关信息,经过综合分析,鸟类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发育,这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调节的,B正确;
长日照使植物光敏色素结构改变,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将信息传递至细胞核,引起相关基因表达,光敏色素不能起催化作用,C错误;
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果实成熟期间,生长素合成不会增多,D错误。
3.(2025·江苏徐州调研)冬小麦需经历一段时间低温后才能抽穗开花,这种低温诱导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处理的含水量正常的冬小麦种子,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度是诱导植物开花的一种环境因素
B.生产上可用GA处理种子实现在春天补种冬小麦的目的
C.经历低温后才会开花是冬小麦适应环境的结果
D.GA处理和低温诱导在调控植物生命活动时所起的作用相同
D
解析 根据题干“冬小麦需经历一段时间低温后才能抽穗开花”可知,温度是诱导植物开花的一种环境因素,A正确;
根据题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处理的含水量正常的冬小麦种子,不经过低温处理也可以抽穗开花”可知,生产上可用GA处理种子实现在春天补种冬小麦的目的,B正确;
春化作用是植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即经历低温后才会开花是冬小麦适应环境的结果,C正确;
赤霉素处理和低温诱导在调控冬小麦开花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但是对于植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二者所起的作用存在差异,D错误。
4.(2025·山东青岛期中)“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该假说表明:根横放时,根冠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沉降到细胞下侧,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与钙调素结合激活细胞下侧的钙泵和生长素泵,于是细胞下侧积累过多生长素,影响该侧细胞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B.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会增大
C.太空微重力下,横放玉米根部的生长素仍能进行极性运输,但根生长失去向地性
D.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B
解析 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横放时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A正确;
根横放时,在重力作用下,植物根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远离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低,生长较快,从而导致植物根向地生长。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当内质网中初始Ca2+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内的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导致细胞下侧积累的生长素较正常减少,植物靠近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含量降低,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小,根向地性程度将减小,B错误;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在太空中仍能进行;在太空微重力下,玉米横放时,根两侧的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大,根生长失去向地性,C正确;
根部细胞内淀粉体影响生长素运输,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含量增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导致近地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D正确。
关键 · 真题必刷
1.(2022·北京卷,7)2022年2月下旬,天安门广场各种盆栽花卉凌寒怒放,喜迎冬残奥会的胜利召开。为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园艺工作者需对植株进行处理,常用措施不包括(  )
A.置于微重力场 B.改变温度
C.改变光照时间 D.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A
解析 微重力场不影响植物的开花,不能使植物在特定时间开花,A错误;
温度可以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B正确;
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可通过改变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开花,C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物高度、形状等,D正确。
2.(2023·福建卷,8)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橄榄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不同时长的浸泡处理,移栽一段时间后,测定生长指标,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A.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
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会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
C.相同浓度浸泡1 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
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
解析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等可知,该实验的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A正确;
由题图可知,低浓度IBA处理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可以促进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B错误;
分析柱状图可知,相同浓度浸泡1 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C正确;
由题图可知,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D正确。
A.对照组应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清水对橄榄幼苗根系进行浸泡
B.低浓度IBA处理时,延长浸泡时间会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积累
C.相同浓度浸泡1 h的情况下,NAA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优于IBA
D.用高浓度IBA或NAA处理时,适当缩短浸泡时间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长
3.(2023·广东卷,15)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A
解析 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
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
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
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照强度减弱,D错误。
4.(2024·黑吉辽卷,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B
解析 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生长旺盛,分裂能力较强,适合用作外植体,A正确;
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细胞分裂素,不能加入脱落酸,B错误;
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以便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正确;
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推测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的合成速率,D正确。
5.(2024·海南卷,8)6-苄基腺嘌呤(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某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6-BA对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未添加6-BA时,三种油茶的花粉萌发率相同
B.6-BA诱导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相同
C.不同浓度的6-BA对三种油茶花粉的萌发均起
促进作用
D.与对照组相比,最佳诱导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增加倍数最大的是油茶A
解析 据图可知,未添加6-BA时(浓度为0),三种油茶的花粉萌发率不同,其中油茶A的萌发率最高,A错误;
6-BA诱导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不同:实验范围内,诱导油茶A的最适浓度是10 mg·L-1,诱导油茶B的最适浓度是0.5 mg·L-1,诱导油茶C的最适浓度是5 mg·L-1,B错误;
据图可知,浓度为15 mg·L-1的6-BA对油茶C花粉的萌发起抑制作用,C错误;
与对照组相比,最佳诱导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增加倍数最大的是油茶A(对照组为20%,最佳浓度下为60%),D正确。
A.未添加6-BA时,三种油茶的花粉萌发率相同
B.6-BA诱导三种油茶花粉萌发的最佳浓度相同
C.不同浓度的6-BA对三种油茶花粉的萌发均起促进作用
D.与对照组相比,最佳诱导浓度下花粉萌发率增加倍数最大的是油茶A
情境 · 探究 · 长句
探究植物激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探究植物激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在调控棉花纤维生长方面的上下游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1。
由图1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还应检测4组和5组的________________。
对比4组和7组,加入生长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后,棉花纤维大小明显下降
赤霉素含量
(2)为了探究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生长素响应因子ARF过量表达植株和ARF敲除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进行赤霉素含量的比较,结果如图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可通过________与ARF结合,使赤霉素含量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赤霉素基因启动子中包含A序列(ARF结合位点),请综合上述研究成果,阐明生长素通过赤霉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
提高
生长素与ARF结合,通过A序列结合在赤霉素基因的启动子上,调控赤霉素基因转录,促进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棉花纤维的生长
解析 (1)通过分析各组对照实验,发现4组有生长素时和7组有生长素但加上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时对比,棉花纤维变化明显,7组明显变小(不能合成赤霉素),从而说明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为进一步验证“生长素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棉花纤维生长”这一结论,观察指标应该是赤霉素含量,因此还应检测4组和5组的赤霉素含量。
(2)由图2可知,ARF过量表达植株中赤霉素含量最高,ARF敲除的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含量最少,野生型植株中赤霉素含量居中,由此可知可通过生长素与ARF结合,使赤霉素含量提高。
(3)启动子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的起始位点,由于赤霉素基因启动子中包含A序列,因此生长素通过赤霉素调控棉花纤维生长的机制是生长素与ARF结合,通过A序列结合在赤霉素基因的启动子上,调控赤霉素基因转录,促进赤霉素的合成,进而促进棉花纤维的生长。限时练4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选择题1~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对点强化】
考点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1.(2025·江苏南通模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大麦种子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其产生α-淀粉酶
B.对西瓜、草莓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处理,会使得水果的长势加快
C.对棉花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D.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类调节剂浸泡可以促进其萌发
2.(2025·山东聊城模拟)植物激素突变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基因突变影响了激素合成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导致激素无法合成,称为合成型突变体;二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称为敏感型突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表现出生长缓慢,单侧光照射失去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
B.若某突变体的细胞分裂素运输受阻,即使激素含量正常也可出现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
C.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产生敏感型突变体,其果实成熟延缓可通过喷洒乙烯缓解
D.若需研究某植物激素的功能,可通过X射线、化学试剂等诱导产生植物激素突变体
3.(2025·辽宁沈阳质量监测)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正确的实验操作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以便确定最适浓度
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枝条细胞分裂能力强、易成活
C.枝条保留少量幼叶和芽,幼叶和芽产生生长素可促进插条生根
D.用沾蘸法处理枝条要求溶液浓度小且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考点二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4.(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1)植物具有接收光信号的分子,这些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光敏色素是其中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
B.光敏色素在植物分生组织中含量丰富
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蓝光、红光和远红光
D.光敏色素将光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5.(2024·九省联考河南卷,3)种子休眠是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现象。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可受光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13kts201.tif" INCLUDEPICTURE "../../13kts201.tif" \* MERGEFORMAT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可调节莴苣种子的萌发
B.光调节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光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C.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
D.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维持种子休眠
6.(2025·江苏苏州期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日照长短对菊花开花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与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SW612.tif" INCLUDEPICTURE "../../SW612.tif" \* MERGEFORMAT
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叶片
B.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菊花不能开花
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一定能开花
D.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人工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夏季赏菊
7.(2025·广东肇庆调研)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研究发现,在白光照射环境中种植的野生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高于突变型,野生型种子内脱落酸的含量远低于突变型。已知该突变型是由与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发色团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于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是因为光照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
C.烟草细胞能通过调控与脱落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决定光敏色素的结构
D.突变型烟草的光敏色素合成异常,脱落酸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综合提升】
8.(2025·辽宁辽阳模拟)研究发现,在黑暗和远红光照射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萌发;在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萌发。进一步研究发现,光敏色素通过与PIF1蛋白相互作用,促进PIF1的水解进而参与莴苣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已知PIF1蛋白通过直接与SO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转录,进而影响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合成,最终抑制种子的萌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只分布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
B.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后可以促进SOS基因的转录
C.SOS蛋白的积累可促进脱落酸的合成、抑制赤霉素的合成
D.为了延长莴苣种子的储藏期,可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红光照射
9.(2025·河北邢台一中质检)已知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调节种子萌发的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B、D、G均表示植物体内的基因,B基因表达会导致种子休眠。基因表达产物对相关基因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图中“-”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SW611.tif" INCLUDEPICTURE "../../SW611.tif" \* MERGEFORMAT
A.细胞分裂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
B.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糖的含量
C.脱落酸通过抑制B、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
D.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10.(12分)(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2分)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_。
(2)(2分)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INCLUDEPICTURE"SW616.tif" INCLUDEPICTURE "../../SW616.tif" \* MERGEFORMAT
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35 ℃。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 ℃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 ℃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SW617.tif" INCLUDEPICTURE "../../SW617.tif" \* MERGEFORMAT
(5)(3分)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时练4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B [对大麦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其产生α-淀粉酶,A错误;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对西瓜、草莓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处理,会使得水果的长势加快,B正确;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棉花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2,4-D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不能解除顶端优势,C错误;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类调节剂浸泡不能促进其萌发,D错误。]
2.C [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无法合成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植物的向光弯曲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有关,所以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表现出生长缓慢,单侧光照射培养后失去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A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若在植物体内运输受阻,则会出现虽然激素含量正常,但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B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则说明乙烯受体不能发挥作用,喷洒乙烯后仍无法恢复正常,C错误;通过X射线、化学试剂等方法诱导植物产生基因突变,以此获得植物激素突变体,可用来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D正确。]
3.D [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D错误。]
4.C [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B正确;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C错误;植物中的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后,其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信息能够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正确。]
5.B [由题干信息“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可受光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可知,光照能调节种子萌发,而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因此可调节莴苣种子的萌发,A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错误;据图分析,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均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因此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维持种子休眠,D正确。]
6.C [菊花在短日照下开花,菊花植株下部的叶片接受短日照、顶端接受长日照时植株开花,下部叶片接受长日照、顶端接受短日照时植株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植株下部的叶片,A正确;菊花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接受短日照开花,说明菊花是短日植物,如果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则菊花不能开花,B正确;在短日照的情况下,光照打断暗期,植株不开花,说明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也不一定能开花,C错误;该研究表明,菊花的开花与不开花和光照时间长短有关,所以可通过调控菊花光照时间,人工调控花期实现夏季赏菊,D正确。]
7.D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于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A错误;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光的作用,因为光照可以引起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导致种子萌发,光在该情况下主要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B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突变型烟草是由与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发色团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的,据此推测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脱落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C错误;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突变型烟草细胞的光敏色素合成异常,且脱落酸含量高于野生型,脱落酸含量的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D正确。]
8.B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错误;根据题意可判断,红光能促进种子萌发,故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后促进PIF1蛋白的水解,从而解除其对SOS基因表达的抑制,促进SOS基因的转录,B正确;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已知PIF1蛋白通过直接与SO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转录,进而影响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合成,最终抑制种子的萌发,故SOS蛋白的积累可抑制脱落酸的合成、促进赤霉素的合成,C错误;已知在黑暗和远红光照射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萌发,为了延长莴苣种子的储藏期,防止种子萌发,可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远红光照射,并将其置于黑暗条件下储藏,D错误。]
9.C [分析题图可知,B基因表达会导致种子休眠,细胞分裂素(CTK)可以引起A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B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A正确;赤霉素可以抑制D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D基因的表达产物对G基因的抑制作用,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糖的含量,B正确;脱落酸通过促进B基因表达、抑制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C错误;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效果相反,D正确。]
10.(1)有机物 (2)野生型叶片中ABA的含量低于突变体,野生型颖果中ABA的含量高于突变体 (3)将等量3H标记的ABA涂抹在野生型、D基因突变体的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水稻颖果中的放射性强度 (4)温度升高促进D基因转录 (5)高温下D基因转录量增加,D蛋白合成增多,促进ABA从叶片转运到颖果。颖果中ABA含量增加,激活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合成淀粉,从而确保水稻籽粒正常灌浆
解析 (1)ABA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图2显示,野生型叶片中ABA的含量低于突变体,野生型颖果中ABA的含量高于突变体,而突变体是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D基因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故可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3)实验是为了验证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等量3H标记的ABA涂抹在野生型、D基因突变体的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水稻颖果中的放射性强度,预期野生型的放射性强度高于突变体。(4)图3的自变量是温度,35 ℃条件下D基因的转录量相对值远高于24 ℃条件下D基因的转录量相对值,说明温度升高促进D基因转录。(5)综合题目信息可知,高温能促进D基因转录,D基因转录量增加,D蛋白合成增多,D蛋白促进ABA从叶片转运到颖果。颖果中ABA含量增加,激活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合成淀粉,从而确保高温下野生型水稻正常灌浆。(共25张PPT)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限时练42 
(时间:30分钟 分值:30分)
考点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1.(2025·江苏南通模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大麦种子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可以促进其产生α-淀粉酶
B.对西瓜、草莓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处理,会使得水果的长势加快
C.对棉花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2,4-D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D.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类调节剂浸泡可以促进其萌发
B
解析 对大麦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其产生α-淀粉酶,A错误;
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对西瓜、草莓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处理,会使得水果的长势加快,B正确;
2,4-D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棉花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2,4-D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不能解除顶端优势,C错误;
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对欲播种的种子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类调节剂浸泡不能促进其萌发,D错误。
2.(2025·山东聊城模拟)植物激素突变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基因突变影响了激素合成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导致激素无法合成,称为合成型突变体;二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称为敏感型突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表现出生长缓慢,单侧光照射失去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
B.若某突变体的细胞分裂素运输受阻,即使激素含量正常也可出现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
C.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产生敏感型突变体,其果实成熟延缓可通过喷洒乙烯缓解
D.若需研究某植物激素的功能,可通过X射线、化学试剂等诱导产生植物激素突变体
C
解析 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无法合成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而植物的向光弯曲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有关,所以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表现出生长缓慢,单侧光照射培养后失去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A正确;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若在植物体内运输受阻,则会出现虽然激素含量正常,但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B正确;
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则说明乙烯受体不能发挥作用,喷洒乙烯后仍无法恢复正常,C错误;
通过X射线、化学试剂等方法诱导植物产生基因突变,以此获得植物激素突变体,可用来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D正确。
3.(2025·辽宁沈阳质量监测)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正确的实验操作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以便确定最适浓度
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枝条细胞分裂能力强、易成活
C.枝条保留少量幼叶和芽,幼叶和芽产生生长素可促进插条生根
D.用沾蘸法处理枝条要求溶液浓度小且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
解析 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即可,D错误。
D
考点二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4.(2024·九省联考甘肃卷,11)植物具有接收光信号的分子,这些分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光敏色素是其中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
B.光敏色素在植物分生组织中含量丰富
C.光敏色素主要吸收蓝光、红光和远红光
D.光敏色素将光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
解析 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B正确;
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C错误;
植物中的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后,其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信息能够传递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正确。
5.(2024·九省联考河南卷,3)种子休眠是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现象。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可受光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可调节莴苣种子的萌发
B.光调节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光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C.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
D.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维持种子休眠
解析 由题干信息“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可受光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可知,光照能调节种子萌发,而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因此可调节莴苣种子的萌发,A正确;
种子萌发过程中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光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B错误;
据图分析,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均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
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因此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维持种子休眠,D正确。
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可调节莴苣种子的萌发
B.光调节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光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C.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
D.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维持种子休眠
6.(2025·江苏苏州期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日照长短对菊花开花的影响,实验分组处理与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叶片
B.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
菊花不能开花
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
菊花一定能开花
D.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人工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夏季赏菊
解析 菊花在短日照下开花,菊花植株下部的叶片接受短日照、顶端接受长日照时植株开花,下部叶片接受长日照、顶端接受短日照时植株不开花,说明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植株下部的叶片,A正确;
菊花植株接受长日照不开花,接受短日照开花,说明菊花是短日植物,如果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则菊花不能开花,B正确;
在短日照的情况下,光照打断暗期,植株不开花,说明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也不一定能开花,C错误;
该研究表明,菊花的开花与不开花和光照时间长短有关,所以可通过调控菊花光照时间,人工调控花期实现夏季赏菊,D正确。
A.菊花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部位是叶片
B.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超过临界日长,菊花不能开花
C.持续每天光照总时长小于临界日长,菊花一定能开花
D.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人工花期调控技术实现夏季赏菊
7.(2025·广东肇庆调研)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研究发现,在白光照射环境中种植的野生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高于突变型,野生型种子内脱落酸的含量远低于突变型。已知该突变型是由与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发色团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于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是因为光照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
C.烟草细胞能通过调控与脱落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决定光敏色素的结构
D.突变型烟草的光敏色素合成异常,脱落酸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
D
解析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于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A错误;
烟草种子萌发需要光的作用,因为光照可以引起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导致种子萌发,光在该情况下主要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B错误;
由题中信息可知,突变型烟草是由与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发色团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的,据此推测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脱落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C错误;
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突变型烟草细胞的光敏色素合成异常,且脱落酸含量高于野生型,脱落酸含量的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D正确。
8.(2025·辽宁辽阳模拟)研究发现,在黑暗和远红光照射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萌发;在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萌发。进一步研究发现,光敏色素通过与PIF1蛋白相互作用,促进PIF1的水解进而参与莴苣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已知PIF1蛋白通过直接与SO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转录,进而影响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合成,最终抑制种子的萌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只分布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
B.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后可以促进SOS基因的转录
C.SOS蛋白的积累可促进脱落酸的合成、抑制赤霉素的合成
D.为了延长莴苣种子的储藏期,可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红光照射
B
解析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错误;
根据题意可判断,红光能促进种子萌发,故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后促进PIF1蛋白的水解,从而解除其对SOS基因表达的抑制,促进SOS基因的转录,B正确;
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已知PIF1蛋白通过直接与SOS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转录,进而影响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的合成,最终抑制种子的萌发,故SOS蛋白的积累可抑制脱落酸的合成、促进赤霉素的合成,C错误;
已知在黑暗和远红光照射条件下,莴苣种子不萌发,为了延长莴苣种子的储藏期,防止种子萌发,可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远红光照射,并将其置于黑暗条件下储藏,D错误。
9.(2025·河北邢台一中质检)已知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调节种子萌发的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B、D、G均表示植物体内的基因,B基因表达会导致种子休眠。基因表达产物对相关基因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图中“-”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细胞分裂素可解除种子休眠,
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
B.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淀粉酶的
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糖的含量
C.脱落酸通过抑制B、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
D.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B基因表达会导致种子休眠,细胞分裂素(CTK)可以引起A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B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A正确;
赤霉素可以抑制D基因的表达,从而解除D基因的表达产物对G基因的抑制作用,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糖的含量,B正确;
脱落酸通过促进B基因表达、抑制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C错误;
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效果相反,D正确。
A.细胞分裂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
B.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糖的含量
C.脱落酸通过抑制B、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
D.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10.(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水稻籽粒灌浆是否充实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D基因在水稻叶片、茎和颖果中都有表达,其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籽粒灌浆缺陷,导致种子饱满程度降低,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
(1)ABA是在植物一定部位合成,运输到特定器官,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微量________。
有机物
(2)图1为水稻植株的器官示意图,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授粉5天后不同器官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科研人员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生型叶片中ABA的含量低于突变体,野生型颖果中ABA的含量高于突变体
(3)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ABA验证了上述推测,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等量3H标记的ABA涂抹在野生型、D基因突变体的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水稻颖果中的放射性强度
(4)水稻灌浆结实的最高温度为35 ℃。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温下突变体灌浆缺陷较野生型的差距更为显著。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将24 ℃生长的野生型水稻转入35 ℃培养2小时,分别检测不同温度下颖果中D基因的转录量,结果如图3。据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促进D基因转录
(5)ABA可以激活颖果中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高温下野生型水稻确保正常灌浆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下D基因转录量增加,D蛋白合成增多,促进ABA从叶片转运到颖果。颖果中ABA含量增加,激活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合成淀粉,从而确保水稻籽粒正常灌浆
解析 (1)ABA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图2显示,野生型叶片中ABA的含量低于突变体,野生型颖果中ABA的含量高于突变体,而突变体是D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体,D基因编码的转运蛋白D可运输脱落酸(ABA),故可推测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
(3)实验是为了验证颖果中的ABA主要是由叶片合成后通过D蛋白转运过来的,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将等量3H标记的ABA涂抹在野生型、D基因突变体的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水稻颖果中的放射性强度,预期野生型的放射性强度高于突变体。
(4)图3的自变量是温度,35 ℃条件下D基因的转录量相对值远高于24 ℃条件下D基因的转录量相对值,说明温度升高促进D基因转录。
(5)综合题目信息可知,高温能促进D基因转录,D基因转录量增加,D蛋白合成增多,D蛋白促进ABA从叶片转运到颖果。颖果中ABA含量增加,激活淀粉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合成淀粉,从而确保高温下野生型水稻正常灌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