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我叫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法兰西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我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大部分时间我都得跟着父亲去给庄园主做苦力,有时候还要忍受侮辱谩骂,即使辛苦劳作,我们生活仍旧十分贫困,今年我20岁了,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悲惨生活,我想逃离庄园,我想改变。请同学们给乔治出出主意,他怎样才可以改变现状?逃去城市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一)城市的重新兴起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中世纪盛期的欧洲》10世纪起,西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城市,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威尼斯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一)城市的重新兴起从1000年开始,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从约3500万增加到约8000万。……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圃制种植到三圃制种植的变化。——《中世纪盛期的欧洲》1.农业技术提高剩余产品增加人口增长商业贸易发展旧城市复兴新城市形成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一、自由城市和自治的城市阅读相关史事,思考:西欧城市的特点?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以下。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2.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城市的规模小、人口较少。同一时期的中国临安,人口达到了一百二十万我逃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琅城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贪得无厌,对居民随意征税,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挥霍金钱后,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愤怒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我加入这次斗争,我们杀死主教,成立了“公社”。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琅城终于取得自治地位。后来,许多城市纷纷效仿。结合材料和教材43页思考以下问题:(1)争取城市自由自治的原因?(2)城市争取自由自治权的手段有哪些?(3)争取城市自治斗争的结果?(4)城市成功取得自治权形式是什么?(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3)结果:13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治城市、自由城市。(4)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1)原因:城市坐落于封建主领地上,受领主控制,城市居民遭受领主剥削。特许状(二)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进步性:国王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促进工商业发展。局限性:自治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区分西欧自由城市与自治城市,并对其进行评价。名称自由城市自治城市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权利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和任意征税。国王和领主不干涉城市的管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自主管理城市。经济自由经济、政治自由自由和自治城市关系:自治城市一定是自由城市,自由城市不一定是自治城市。中世纪流行这样一句话“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乔治十分高兴来到城市,城市里非常热闹繁荣,街道两侧有许多店铺,有一家面包店,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有一家理发店,还有一家杂货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一家做衣服的,店内挂满了精致漂亮的衣服,引的行人驻足观看。乔治虽然有一手剪裁的手艺,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在城市里生存下去吗?材料: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納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不利于彼之异议,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之林肯城中。——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材料 巴黎上层市民们大都靠经商发家,他们都有自己的房产,这栋房子“是一座宽广华丽的住宅,里面装饰着贵重的家具,银质的器皿和绣帷” ……巴黎普通市民大多从事手工业……房子不大,房间数量少,甚至只有一个房间,一家大小的日常生活都挤在小小的房间里。——黄倩《中世纪晚期巴黎市民生活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农民和农奴如何拥有自由?他们进入城市之后如何生活和生产?在自由的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为农民和农奴。手工业者: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手工业者商人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普通手工业者富裕大手工业作坊主富商银行家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阶级条件中世纪西欧的农村和城市、农奴和市民的区别?农村和城市:农村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有一定的封闭性;城市工商业发达。贸易繁荣,比较开放。农奴与市民:农奴缺乏人身自由,与封建主存在依附关系;市民有人身自由。为了更好的在城市生活,我打算凭借自己的手艺闯出一番事业,我准备开一家裁缝店,结果初来乍到的我,四处碰壁。同学们给乔治想想办法?他怎样才可以自己开裁缝店?他不能随意开店,需要加入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乔治需要从学徒做起,期满后可升为帮工。帮工要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三)行会的出现材料:“行会经济政策的最大特征就是反竞争,一方面禁止外地手工业者或其他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参加竞争,另方面压制行会内部的竞争。行会通过市政当局阻挠外来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活动,又严格规定本行业的制造工艺、产品价格、原料的质地和用量,各作坊人手的多寡,目的是防止有人上升或沦落。”——选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工业品的制造工艺、价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各类行会的标志加入行会后,我认真学习技艺,终于取得资格开了一家裁缝店,凭着我精湛的技术生意越来越好。12世纪,我又开了几家裁缝店,曾经的一些邻居都逃到了城市,他们都在我的裁缝店帮工,生意越做越大,我需要能写会算,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也想去学习来弥补曾经的遗憾。我加入了教师学生行会。请同学们思考:教师学生行会出现反映什么的兴起?大学的兴起1.时间:大学的含义:“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12世纪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三、大学的兴起2.原因:材料一: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法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使大学的创办有了社会基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古典文明的传播,东方文化和教育的传入,为大学充实了学习的内容。3.早期大学: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①前提:不违反正统教义②自治权: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等。三、大学的兴起4.发展历程:5.自治地位: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许可证阅读材料分析大学有哪些特权?材料9:1231年1月12日,英王首次认可牛津大学,并授予其特权。1254年9月27日,教会以信件形式写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受教皇的保护,大学有免役权和免税权特权。1254年10月6日,(教皇“特许状”)确认了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既有法规,这意味着牛津大学拥有学术特权,牛津大学可以制定法规,自我管理,完全是一个法人团体。1406年,亨利四世干脆取消了民事和刑离限制,凡是在牛津发生的有关学者的任何案件,即使是谋杀罪和故意杀人罪也可以自行处理。——曹汉斌《牛津大学自治史研究》司法特权免赋税特权教育自主权三、大学的兴起①基础课程: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阅读教材思考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并分析课程特点?材料:从人才培养上看,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他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杨天平、潘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色》材料:城市工商业作为世俗职业活动,需要各种实用的社会知识、地理知识,需要人掌握读、写、算基本能力,需要进行行业技巧训练,还需要大量为工商业服务的管理者、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员。——侯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受基督教会的影响适应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材料一: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西欧工商业发展,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与封建势力相抗衡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材料三: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的摇篮,大学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和学术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政治: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促使早期资产阶级出现,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思想文化:城市发展推动大学出现,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学法指导: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抓材料关键字句)合作探究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推动大学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市民争取自由自由自治市民形成市民分化行会出现大学形成大学自治课程设置分化产生推动早期资产阶级自治意识文化教育发展课堂小结赎买、斗争商人和手工业者随堂训练1.202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56.84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欧洲 D.古代罗马2.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西欧城市的复苏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大学的兴起CD3.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 )A.市民 B.领主C.佃户 D.资产阶级A随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