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罗马城邦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
(前1000年起逐渐形成)
(前509年)
(前27年)
(395年)
东罗马帝国
(395-476年)
(395-1453年)
拜占庭帝国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1.版图范围:
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帝国梦想-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地跨欧、亚、非
Q一:拜占庭帝国的基本概况?
2.首都:
★东西方交汇处
3.经济情况:
海外贸易繁荣
农业发达
经济比较活跃
社会比较稳定
“黄金时代”
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基督教、文化上承袭古希腊,政府结构原则大致源于古罗马..法律和官僚是从罗马晚期直接演化而来。
——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界史》
二、黄金时代:查士丁尼的统治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Q二:拜占庭帝国何以进入“黄金时代”?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西方交汇处
②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和保存,文化繁荣
③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人物简介:
查士丁尼出生贫贱,是个农民,跟着叔父四处南征北战,后叔父成为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也就身居要职。 527年,查士丁尼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叔父共同执政。同年,叔父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部施政方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重振皇权的威势。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
一世
(约482-565)
通过视频和材料,查士丁尼认为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帝国的荣光?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1)武功:军事征服,查士丁尼积极进行对外扩张,扩大领土。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目的:
法典构成: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2)文治:编纂法典,查士丁尼设立了法典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特点)
529年《查士丁尼法典》
533年《法学汇纂》
533年《法理概要》
565年《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剔除矛盾的条例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二 走进帝国法制时代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根据材料一、二,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二 走进帝国法制时代
评价:
①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继承了《法理概要》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系;1896年制定的《德国民法典》则以《法学汇纂》为蓝本并加以发展,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和继承法的编纂体系。法国、德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加以仿效。 ——林榕年、叶秋华主编《外国法制史》
②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帝国辉煌-查士丁尼

第一部成文法,法制建设第一步,法学渊源
《十二铜表法》
适用于贵族和平民之间
《公民法》
适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
《万民法》
适用于公民和外邦人之间
国家发展,疆域扩大
《罗马民法大全》
标志罗马法律体系的成熟(或完备)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拜 占 庭 帝 国






6世纪中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拜占庭帝国疆域
奥 斯 曼 帝 国
Q3:拜占庭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看一看:帝国版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教材, 梳理这种变化的历程。
帝国落幕-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帝国落幕-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9世纪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1世纪
多个军事势力进攻
476
十字军东征
奥斯曼土耳其人不断进攻
14世纪初
西罗马灭亡
1.帝国灭亡的过程







十字军东征(1096—1270)是一场罗马教皇、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先后共8次,历时近200年。
帝国落幕-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2.帝国灭亡的标志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军队重炮轰城……攻陷君士坦丁堡。
3.帝国灭亡的原因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材料: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淹没于十字军的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展之中。
(1)十字军的打击;
(2)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
(3)骄傲自大,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4)奥斯曼人的进攻;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马克思
帝国余晖-拜占庭帝国的文明

观察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它的统治范围囊括了哪些古老文明?这使得拜占庭文明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
Q四:拜占庭文明有何历史影响?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空间
材料一 “战乱迫使大批拜占庭学者和工匠逃离家园,移居到相对安定的西欧,推动了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的热潮…拜占庭古代手稿、书籍、文物带到意大利,激发了文艺复兴作家热潮…”—陈志强《盛世余晖:拜占庭文明探索》
帝国余晖-拜占庭帝国的文明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图腾
保存大量希腊、罗马书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今日许多国家国徽上的双头鹰都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徽章。
材料二
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拜占庭文化
一个兼收并蓄历经千年的文明
一个跨越时空链接文明的桥梁
拜占庭文明
东欧文化
文艺复兴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东方文明
基督教文化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兼收并蓄
承前
启后
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2.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3.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课堂小练
1.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制传统 D.已经具有一定契约精神
2.528年,东罗马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