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肥百花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8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由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追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此。8.非选择题必展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成内相近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输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最后要求的。1.某古代文明发源于一个狭长的带状区域,该区域沿河槽向北一直延伸到地中海,这里拥有水源-虽然随季节而变化,却能保持长流不断,而且两侧还受到沙漠的保护。该文明是A.古代西亚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2、封建领主从城市挪取大量财富导致了城市自治运动的爆发。一开始,市民是为摆脱繁重的封建压迫、削减封建赋税、争取商业特权而斗争,到后来,他们提出了政治主张,即争取城市自治。这些斗争A.严重冲击了西欧的封建王权势力B.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政治进步C.大大削弱了封建领主的经济实力D.使城市彻底摆脱了封建领主的束缚3.西班牙殖民者到达美洲,对某城市的印象:“在这座城市和建立在湖土的其他所有城镇里,家家户户仅以吊桥放小船作为交通工具......一座座涂有白色胶泥美丽的庙宇,从小建筑群中拔地而起......这是多么壮丽的景象。”据此判断,该城市所属文明A.对外出口以黄金和象牙为主B.拥有量上最古老的文字C.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D.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4.16世纪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等作物通过新航路传入欧洲,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的主食.一位英国旅行者在笔记中写道:“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出饱满的块茎,农夫不再因小麦歉收而挨饿,”由此可推知,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欧洲农业资本主义化B.丰富了欧洲社会的饮食结构C.加速子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D.彻底消除了欧洲的饥荒问题5.达·芬奇认为“凡是不由经验即一切可靠性之父所产生的科学,凡是不以明显的经验来结束的科学,在就是说,凡是在开端、中途和终结这三个阶段上都没有通过任何一个感官的科学,都是空洞的,极端错误的”。这一认识A.蕴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B.开启了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重大成果6.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 情论A 1689年英国汉会通过《权利法案》 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B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 成为欧美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C 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英国进入君主立宪时期D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7.18世纪的英国,河边出现了轰鸣着机器的厂房,从棉纺织到形形色色的行业,开始用水力驱动机器生产商品,奔流的河水带来大把的金钱,也诅咒着工厂不得离开河流。碾碎这个“诅咒”的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B.水力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改良蒸汽机8.“(巴黎)公社是国家向社会的复归,一切源于社会机体的公共资源都反哺社会,以促进劳动人民的自由发展。在制度设计层面,公社委员会是一套真实的人民民主制度,它保障了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切实防止国家再次异化为社会压迫的主体。”这些可以说明,巴黎公社A.推行了无产阶级专政B.用暴力方式推翻旧政权C.进行了分配方式改革D.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尝试9.柏林会议后,英国制订了从开罗到开普敦的连贯非洲的“2C计划”,该国制订了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横贯非衡的“2S计划”、德国制定了从西南非洲到东非的计划,比利时制订了扩大“刚果自由邦”的计划等。这些计划的制订A.体现了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企图B.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C.缓和了欧洲殖民国家之同的矛盾D.有利于非洲大陆统一市场形成10.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和法国人担任了埃及政府的要职,控制了埃及的财政和内阁。1879年埃及资产阶级政党祖国党成立、阿拉比任党主席。祖国党敢力于“把祖国从屈辱、贫困、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一口号旨在A.倡导和平斗争B.发展埃及经济C.唤起民族意识D.赢得国际支持11.一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盟约规定:“除本盟约成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这一规定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B.满足了各国的共同利益C.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D.无法有效制止战争发生12.1924年,苏联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8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这反映出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B.苏联工农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C.苏联新经济政策挫伤了生产积极性D.西方国家对苏联封锁影响巨大13.自1969年11月始,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拉开序幕,先后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表明A.美苏关系走向和解B.美苏国家利益的一致性C.苏联处于守势地位D.美苏两极对峙中的克制14.海湾地区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中激增,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10%~20%。然而1980~1986年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他们的石油收入悦减、国内生产品值也迅速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上述产油国A.区域合作机制失效B.缺乏经济自主权C.产业结构相对单一D.国内政局不稳定13.有学者认为:由于共同敌人的消灭、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挪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该学者意在强调A.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B.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C.第三世界力量逐步崛起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6.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缓款倡议,已宣布向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在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医疗援助物资,派出7个医疗专家组的基础上,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援非抗疫力度,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说明中国A、亟待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B.与非洲国家具有共同利益C、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D.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二、单选择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艺复兴的发生,彰显了新兴资产阶级希望打破封建生产关系对追求财富的限制。其对封建社会的批评大多限于具体的人和事,宗教改革则直指罗马教廷。科学革命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知识领域的延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从多个方面冲击了中古时期以来传统的世界观,也开始构建新的世界体系。启蒙思想家最大的贡献,正是对新时代的设想和新制度的设计,我们需以此视角观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而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结果之一,就是资本立义在西欧获得快速发展。—摘练自晏绍祥、苏新欢《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价确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制度变革”自拟论题,并争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期间,一系列重大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使得纺织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随后,瓦特改良蒸汽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动力来源。蒸汽机不仅被应用于纺织工厂,还推动了煤矿开采、冶金等行业的发展。工厂制度也逐渐确立,生产过程实现了集中化和规模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以曼彻斯特为例,它原本只是一个小镇,随着工业的发展、迅速崛起为英国的重要工业城市,城中人口从18世纪初的1万余人增长到19世纪中期的40余万人。同时,铁路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产品项目 1928年产量 1082年严量煤炭/万吨 3550 6400石油/万吨 1160 2100钢/万吨 530 592汽车/万辆 0.07 2.93拖拉机/万白 0.13 4.89棉织品/亿米 26.78 26.94粮食/万吨 12380 1114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工业革命对重要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积极作用。(10分)19.(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时,美国与协约国在战争目标上的分歧逐渐暴露出来,美国也就相应调整政策,开始了有利于美国的计划,了解到协约国已经签订了瓜分德国领土、包括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均必由条约,威尔逊声称“美国不能为盟国的秘密条约而战,为它们瓜分世界的目的而作战,美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必须使盟国屈服于它的压力之下,从而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十四点原则”构成了威尔逊政府战后对国际秩序安排的基础,“其内容涉及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联盟、裁军非战、贸易平等、航海自由、公理正又等苓”,威尔逊的影响与日俱增、十四点和平纲领为他赢得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十四点原则”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它允诺给予民族自决、维护弱小民族利益......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外交常带有孤立主义的特点,孤立主义转向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关键人的威尔逊总统,他的理想主义激发了美国人在国际层面的道德热情,抛弃了原有的孤立主义政策,卷入世界大战直至形成一种干预主义的政策。—摘编自张志娟(试析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外交思想)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进行了全球战略的大调整,实现了外交政策的转变,使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的分水岭。美国这次外交政策调整的重心不在欧洲,而在亚洲,是以结束越南战争为核心,制衡苏联为重点,和解中国为突破,希望以最小代价的壮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结果,尼克松以外交成就卓著而取入史册。其中,他的对华效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与中国领导人一起,打破了彼此长达二十多年的敌对与隔阂、共同写下两国关系辉煌的新篇章,成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十四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亚洲战略大调整的内容及产生的国际影响。(10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B A B D A A C D A D C D 017.示例一:论题: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奠定基础。(2分)阐述:文艺复兴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借复兴古典文化宣扬人文主义,冲击封建神学,肯定了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的正当性,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思想氛围。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廷权威,新教伦理将获取财产合法化,英国清教徒海外扩张推动资本积累。科学革命动摇神学世界观,为启蒙运动提供理性基础。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人民主权”等理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美国1787年宪法践行三权分立原则,法国《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平等,均是启蒙思想的实践。总之,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不断冲击封建传统,为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动力,推动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确立与发展,印证了精神变革对制度演进的重要作用。(10分)示例二:论题:思想解放与生产力的协同演进推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阐述:14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意大利率先兴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批判封建神权,倡导人性解放与理性探索,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道德基础。文艺复兴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更通过推崇商业和财富积累,颠覆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宗教改革进一步打破罗马教廷的权威,新教伦理将财富获取与道德正当性结合,为资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合法性。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系统设计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蓝图。思想家们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论,为推翻封建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率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相继建立共和政体,资产阶级通过代议制民主巩固了政治权力。这些革命不仅终结了封建等级制度,也为近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思想解放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协同作用,不仅塑造了近代西方的政治经济结构,更通过阶级斗争推动制度调整,推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与经济的深层互动,为现代化提供了历史范式。(10分)(注:示例仅供参考,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8.(1)主要表现:新的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器的发明;工厂制度的确立;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4分)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6分)特点:经济增长迅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发展不均衡;实行计划经济体制。6分,答出三点即可)积极作用: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4分,答出两点即可)19.(1)特点:持续时间长;领导力量多元化(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参与);斗争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爱国性(爱国阶层逐渐实现联合);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6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6分,答出三点即可)(2)表现:独立国家数量增多;新兴政治力量崛起;从争取政治独立转向争取经济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深远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促进国际秩序向民主化、多元化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