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唐初实行三省制,由于事权分立,三省之间时常互相推诿。高祖武德年间遂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于门下省设置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此举旨在()A.提高工作效率 B.加强中央集权C.削弱丞相权力 D.减少财政开支2.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次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B.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C.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 D.主张与国民党开展合作3.《明史·烈女传》记载;胡氏27岁时丈夫去世便开始守节,不与男人打交道,直至51岁生病去世;陈氏刚出嫁不久丈夫就去世,她在家守寡30余年未出家门一步,临死时还要求死后不要用男人来抬棺。这些现象()A.反映出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有效提高了社会的道德水平C.佐证了封建纲常对女性的压迫 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4.甲午战后至庚子事变前,清政府不仅在开封、太原、西安等地纷纷建立军事工厂,东北的奉天、西北的新疆、西南的广西、贵州等边远地区也开始兴建近代军事工厂。这表明()A.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B.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C.洋务企业布局得以调整 D.清政府的国防意识增强5.下面为1928~1936年中国进口商品的占比情况(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年份 棉制品 面粉 糖 烟叶 液体燃料 交通器材 化学燃料及颜料 钢铁及其他金属制品 机械1928 14.2 2.6 8.3 5.1 1.4 2.3 7.5 5.4 1.81931 7.6 2.0 6.0 4.4 1.8 2.3 8.0 6.2 3.11936 1.5 0.5 2.2 1.8 4.1 5.6 10.8 13.2 6.4A.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一定优化 B.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体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重心转变 D.经济建设围绕抗战而开展6.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格兰神学家威克里夫提出,教廷对救济金和对土国财富的一切要求,在英格兰目前需要的情况下应该停止。既然一切慈善事业始于国内,那么,当王国本身处在需要金钱的情况下,要把这个王国的救济金送往国外,那不是慈善而是愚蠢”。这表明()A.宗教改革促进了王权加强 B.英格兰的民族意识增强C.英格兰财政危机愈发严重 D.天主教会统治地位动摇7.进入17世纪,“欧洲扩张的主导的地位从伊比利亚诸强那里转入西北欧人手里”。从经济史角度看,这一转换的出现并不偶然,甚至可以说是各种关系的正常化,“正常化”主要是指西北欧()A.确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 B.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幕C.掌握了世界贸易主导权 D.掀起了思想解放的热潮8.16世纪初,文艺复兴影响下的西欧社会,在婚姻方面的风气大体上是“奔放的(或宽松的),而宗教改革后的17世纪初,这一风气则被认为是“严厉的”。如马丁·路德就认为,择偶应由父母来做,但不应强行撮合;同样地,儿女也不应拒绝长辈为其作出的合理选择。这可用于说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A.均维护家长制传统 B.价值取向存在差异C.颠覆了禁欲的教条 D.倡导理性生活态度9.地球逐渐形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A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10.“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 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D.“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1.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12学完《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课后,一位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 B.英、美、德、法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13.如图是1906年创作的漫画《婴儿赫拉克勒斯和标准石油公司巨蛇》:西奥多罗斯福紧紧抓住政客尼尔森的头和洛克菲勒的身子,尼尔森靠内幕交易获得巨额利润,并通过子女联姻与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结为亲家。罗斯福正咬紧牙关,努力压制这两个危险人物。该画作揭示了美国()A.“大萧条”加剧社会危机 B.国家干预得到强化C.垄断资本力量日益强大 D.三权分立受到挑战14.1871年4月15日,巴黎公社颁布法令,把反动政府走狗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成立商业部、工部局、税务总局等专门办事机构,负责公社对粮、煤和各种日常用品的来源和供销。这些举措()A.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 B.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尝试改造了私有制经济15.19世纪20年代的墨西哥独立战争中,出现了“三保证军”。所谓“三保证”即保证任何种族的人都能在政府中任职,保证所有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神职人员的权益。“三保证军”很快控制了墨西哥局面,赢得了国家独立。这一做法反映了墨西哥独立战争()A.广泛发动了人民群众 B.具有保守性与妥协性C.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D.实现了政局长期稳定16.1916年2月,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它是骄傲地面对梅斯(洛林地区的首府)的伟大要塞,它的名字许多世纪以来不停地萦绕在德国人的脑海中,它是法国最进步的城堡,是法国东部边境的主要堡垒,它的陷落将在整个欧洲产生影响,”与“它”相关的战役说法正确的是()A.该战役的结束标志“速决战”的破产 B.此役后德国成功突破英法的海上封锁C.此战役发生于法国东北部索姆河流域 D.该战役所在战线为一战的决定性战场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根本方针。陈云提出要将农产品收上来,同时把城市工业品销下去。从 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中央提出“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战略,通过实施“统购统销”发展农业合作社”等政策来集中和扩大农业剩余,并于 1958年实施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主要方向,1985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并“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同时鼓励“城市的各类科学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停薪留职,应聘到农村工作”。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为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现代化水平不高”这个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任务。-摘编自年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战略的演进特征及其内在机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特征。(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作用。(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恩格斯指出,黄金是驱使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但西方国家从非洲和美洲获取的包括金银在内的资源并不是平等交换的,“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西方各国的殖民者以宗主国为强有力的后盾,在当地建立了殖民地。殖民者任意杀戮土著居民、疯狂掠夺当地的黄金等贵金属和开发当地的金银矿。此外,欧洲殖民者在当地占领了大量的土地,建立了众多的种植园,并且实行黑奴贸易,迫使黑奴在种植园劳动,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亦被殖民者无偿占有。材料二殖民地的出现不仅使欧洲工场手工业的产品销售有了充足的保障,而且“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促使欧洲的商业、航海业和工业蒸蒸日上,“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封建社会正快速走向灭亡。殖民主义为早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促使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成以机器为核心的现代大工业,而进入了工业资本主义的欧洲对殖民地的剥削日益加深。-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秋生张婧《马克思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目的和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世界历史出现了大变局,历史学家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发现了绕过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些发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西方历史学家把它作为中世纪与近代划分的里程碑。这一转折,最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化”初露端倪。从此,人类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洲,而是全球各大洲;人类的视野不再是半个地球,而是整个地球。-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结合材料与所学15-16世纪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大变局”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9年,随着两个德国相继成立,德国内部区域贸易得到了继承和发展。1951年,双方代表共同签订《柏林协定》:根据协议所拟定的货品清单进行货物交易;在联邦德国境内,凡属德国内部贸易的交易,都要经过有关部门的“许可程序”;两德之间的货物交易并非以现金支付,而是由联邦德国中央银行与民主德国中央银行以固定的“结算单位”进行结算。在《柏林协定》签订之后,联邦德国政府全权代表福克尔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联邦德国政府强调,发展德国内部贸易有其政治与经济上的目标:政治上的目标在于巩固柏林的地位以及维持其对外交通的通畅;经济上的目标在于维持德国两部分的技术交流,改善德国另一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民主德国在其1949年公布的宪法中也视整个德国为“一个有着共同关卡边界的统一的关税区和通商区”。-摘编自王超《阿登纳时期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经济政策(1949-1963)》材料二 1990年,两德政府签署以货币联盟为核心的《两德建立货币、经济与社会联盟条约》,决定于当年7月1日向东德提供西德马克。根据条约,东德工资、奖学金、退休金和租金等经常性收入按1比1,债务与债权原则上按2比1转换为西德马克。随着西德马克的引入和账户转换的启动,东德所有信贷机构和居民账户自动地整合进联邦银行体系。1992年,东德金融体系完全融入西德。货币联盟建立后,东德物价稳定,人口流失缓解,稳定的德国马克和来自西德的财政补贴缓解了两德统一对东德的冲击,确保了东德经济在过渡期的稳定运行与顺利转轨。原东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2017年已达原西德地区水平的78%,居民人均收入则是原西德地区的5%,出口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从991年的8.2%上升至2017年的25.9%,较好地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摘编自胡琨《德国统一进程中两德经济统一模式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推动德国统一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德国统一进程的特点及德国统一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1-10ACCDABCBBA11 -16DBCDBD17.(1)阶段特征:1949-1952年,城乡平等互助、经济交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1953-1978年,农村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服务、城乡二元分割(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1978年以来,逐步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0分)(2)历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条件;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4分)18.(1)主要目的:获得经济利益(掠夺财富)。特征:对殖民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殖民手段野蛮暴力;殖民国家以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和美洲等地区。(6分)(2)关系: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本和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方式和目的)。(分)19.【答案】示例一:论题: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历史出现大变局。(2分)阐述:首先是新的全球性视野。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形状首次被了解和绘人地图。(2分)其次,推动人口的迁徙,种族隔离被打破,形成新的民族,如18世纪中叶美利坚民族的形成。(2分)第三,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如非洲的咖啡、亚洲的茶叶传到了欧洲;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促使当地人口迅速增长。(2分)第四,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和科技的传播与交流。(2分)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2分)示例二: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巨大影响。(2分)阐述:经济上,引起商业革命,如贸易范围扩大和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中心转移;引起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外交上,殖民扩张开始成为欧洲的历史潮流。欧洲国家确立了开放的侵略性的外交体系,对整个世界的了解日益深入、全面。(2分)科学文化上,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推动了地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及促进人文精神发展和传播。(2分)总之,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是最大的,全面促进欧洲进步,推动欧洲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当然,欧洲的殖民掠夺也给亚非拉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他们长期的落后与贫穷。(2分)20.【答案】(1)因素:冷战局势趋缓;两德之间区域贸易的发展;两德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统一意识;西德政府推动。(任答3点得6分)(2)特点: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经济融合(或区域贸易的发展推动政治统一进程;统一进程中,西德对东德提供经济、金融和货币援助,以缓解统一进程对东德的冲击);内部推动与外部支持相结合;快速推进;西德(或联邦德国)发挥主导作用。(任答3点得6分)影响:标志着欧洲冷战的结束和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变迁;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统一后的德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增强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