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铁东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阅卷人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一4题。(8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
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口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己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恻劃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茧,那
朝天举着喇以筒的高梁:玉光,那在地上珀前进的瓜秋无还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
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
着最后的冲刺。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O贮满(。素)
②匍ú(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承前启后一一B戛然而止
C.销声匿迹
D.相辅相成
3.文中“口”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2分)
A.逗号
B.感叹号
C.分号
D.冒号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排比和
的修辞手法。(2分)
5.默写(7分)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感与哲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
熠生辉。我们反复诵读唐诗,在字里行间走进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精神世界。读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心
”使我们明白,
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碍,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读杜甫《石壕吏》中“夜久语
声绝)
”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控诉;读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悦
!风
雨不动安如山”我们又能感受到诗人那救世济人的情怀和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读白居
易《卖炭翁》中的
”我们看到了卖炭老
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的内心活动,暗含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宫市”的批判。
得分
二、阅读(45分)
阅卷人
(一)文育文图读(15分)
八年语文期末试卷第1页(共8页)
(三)名着阅读(5分)
20.(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例如读《经典常谈》,如果
想了解更多关于《诗经》的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
;又如对战
国时期的历史感兴趣,那就可以读一读
。(在横线处填入选项即可)(2分)
A.《<说文解字>第一》B.《<诗经>第四》C.《<战国策>第八》D.《辞赋第十一》
(2)“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这句
话出自长篇小说《
》,主人公是
他是一位在革命烈火中
百炼成钢的战士,在他的身上我们能感受到
的精神。(3分)
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阅卷人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1.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为了探究“和”的内涵与作用,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探“和”之义]
(1)“和”的内涵是丰富的,下列词语中的“和”与“和睦相处”中“和”的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3分)
A.随声附和
B.地利人和
C.春和景明
D.和盘托出
(2)下列对联中不能体现“和为贵”主题的一项是(
)(3分)
A.风格谦和归子慕,胸襟高旷晋渊明。
B.敏而好学无常师,和而不流有定守。
心.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D.忠厚培心和平养性,
诗书启后勤俭持家。
[活动二:‘寻“和”之用]
(()请你列举出一个能够体现“和为贵”的历史故事。(2分)
[活动三:传“和”之美]
(4)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写一则宜传语。(2分)
(二)写作(50分)
22.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
《读书伴我行》
作文(2)四季流转,周而复始,时间的步伐快慢缓急,在属于你的那个夏天留下了
印迹,是一处风景、一种味道、一段故事…
请以“夏天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横线上可填词语:风景、味道、故事…)
作文要求:()要白虫、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⑤)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姓名。
八年语文期末试卷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