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榜教育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金榜教育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A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高二历史A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距今一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
多年进人(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
族国家形成。下列能佐证“三千年王权巩固”的是
A.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已开启
B.稻作农业技术方面相当成熟
C.黄河中游文明进程加速发展
D.天下共主的家国结构已形成
2.据下列表格内容,可推知古代中国
内容
文献出处
里长顺天子政,而一同其里之义。
《墨子·尚同中》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
《唐六典》
凡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北宋《畿县保甲条例》
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
明初法律规定
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
A.坊市制度历史悠久
B.基层组织形态渐趋完备
C.乡村管理十分严格
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3.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以土地数量多少作为征税的标准,但从商鞅变法开始到唐朝前期,
却以人丁作为主要征税标准;后历经两税法、地丁银等赋役制度变革,才最终实现了由税人到税地的
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高二历史试卷A第1页(共6页)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增加的推动
C.土地兼并的影响
D.国家治理的需要
4.宋代时期,“交子”“会子”“交钞”等纸币的流通,以及在钱钞并行过程中出现的纸币问题,使得纸币价
值逐渐成为货币讨论的中心问题,如下表所示。表格中这些理论或主张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宋代
以“少则重,多则轻”理论为出发点,形成了依靠钱币、商品、有价证券
宋孝宗的“称提理论”
和税收等收兑流通中的纸币以调控纸币价值。
辛弃疾等“税收驱动货币”
强调政府接受向其输纳构成不兑现纸币流通的前提条件,发展了传
思想
统的货币国定论
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
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减少货币发行量,从而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
思想
之不足
A.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B.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C.通货膨胀的社会现象
D.货币理论臻于完善
5.徽派建筑是江南建筑中的典型代表,而古徽州马头墙(又为封火墙,如下图)更为突出,其功能与避雷
针原理相似,同时,马头墙还有一阶到五阶之分,阶数越多,意味着该家族历史久远,地位高显。这种
建筑设计
A.凸显了商业文化繁荣
B.说明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突破了地理环境限制
D.反映了礼制与实用性统一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细菌”“病毒”等医学概念及学说经由西方和日本输入中国,清末民初发行的各
类词典,也开始收录“细菌”“病毒”等词语。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医学界开始明确区分一般“细
菌”病原体与现代“病毒”概念,“细菌”“病毒”等概念及学说被近代国人所接受并理解。这
A.促使西医治疗技术开始传人中国
B.有效地解决了疫病的传播与扩散
C.推动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有利于普及公共卫生与防疫观念
7.1903年,张之洞上奏鼓励官绅出洋游历留学,他认为“已入仕之人,类多读书明理,循分守法…择其
素行端谨、志趣远大者,使之出洋游历,分门考察,遇事咨询…则实属有益无弊,其能亲入外国学堂
留学者尤善。”这些言论和主张
A.进一步深化了洋务运动内容
B.体现出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向往
C.适应了晚清政治发展的需要
D.表明晚清吏治建设走向近代化
8.1917年至1936年6月,中国政府长期债款几乎全是为修建铁路或以修建铁路为名而举借的外债,利
息总额达31912万元,年平均支付的利息高达1724余万元,为铁路运营净收入的47.6%。由此可见,
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
高二历史试卷A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