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高二历史B(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老子的“小国寡民”中的“小国”只是政治过渡的单元,“邦国”之后还有“天下”这一最终秩序一“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庄子虽推崇“无为而治”,但更强调“万物虽多,其治一也。”该学者的观点意在说明老庄思想A,为各国变法图强提供理论支持B.反映出诸子思想主张杂糅融合C.蕴涵当时走向统一的时代潮流D.为秦朝统一天下奠定法理基础2.据下列表格内容,可推知古代中国内容文献出处里长顺天子政,而一同其里之义。《墨子·尚同中》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唐六典》凡十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北宋《畿县保甲条例》城中日坊,近城日厢,乡都日里。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明初法律规定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A.坊市制度历史悠久B.基层组织形态渐趋完备C.乡村管理十分严格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3.窦婴原为窦太皇太后(汉景帝之母)的侄子,在汉武帝即位时(前141年)很受信任,十年后却被汉武帝所杀。多年后,卫青总结窦婴之死真相:“自魏其(窦婴)、武安(宰相田蚧,汉武帝舅舅)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土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这说明汉武帝即位之初A.诸侯势力的强大B.宰相权力的扩张C.外戚权势的显赫D.中央集权的削弱高二历史试卷B第1页(共6页)4.据学者研究,“自孙吴至陈亡的六个王朝,在长达300年的时间内,江南户籍上的户口几乎完全没有增长。”这种情形可用来佐证,当时南方A.六朝人口外迁十分严重B.政权更迭比北方更频繁C.经济发展迟缓现象突出D.世家大族社会控制力强5.下表为当今部分学者对盛唐时期民众生活考证研究的相关成果。下列诗句中最能说明材料现象的是如某“课户”拥有耕地50亩,年产粮食50石,则须无偿将收获物总量22%上交晏金铭国家,加上其它徭役,可达25%以上。受田30亩的狭乡农民,一般年景得粟30石,加上其它副业收人,除去租调,即使王士立不以庸代役,也只能维持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据敦煌和吐鲁番的出土文献,得出结论:天宝时的民众生活,好的只能勉强维持韩国磐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唐初平常人家耕地30余亩,除去租税徭役外,可养活三四口,如人多便要忍饥挨吴章铨饿,如贫瘠土地,则很难支持。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B.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C.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D.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6.宋代时期,“交子”“会子”“交钞”等纸币的流通,以及在钱钞并行过程中出现的纸币问题,使得纸币价值逐渐成为货币讨论的中心问题,如下表所示。表格中这些理论或主张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以“少则重,多则轻”理论为出发点,形成了依靠钱币、商品、有价证券宋孝宗的“称提理论”和税收等收兑流通中的纸币以调控纸币价值。辛弃疾等“税收驱动货币”强调政府接受向其输纳构成不兑现纸币流通的前提条件,发展了传思想统的货币国定论。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减少货币发行量,从而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思想之不足。A.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海外贸易十分发达C.通货膨胀的社会现象D.货币理论臻于完善7.徽派建筑是江南建筑中的典型代表,而古徽州马头墙(又为封火墙,如下图)更为突出,其功能与避雷针原理相似,同时,马头墙还有一阶到五阶之分,阶数越多,意味着该家族历史久远,地位高显。这种建筑设计高二历史试卷B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