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二章第一节水的利用与散失授课课件(共29张PPT)+习题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二章第一节水的利用与散失授课课件(共29张PPT)+习题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一节 水的利用与散失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2.识别和描述叶片的结构及功能。
3.运用植物蒸腾作用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新课导入
水都去哪了?
生长期
总吸水量 204228g 100%
作为组成
成分的水 1872g 0.92%
维持生理
过程的水 250g 0.12%
? 20106g 98.96%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耗水量为200 kg。
1. 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根 。
2. 主要部位——根尖成熟区。
3. 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有根毛,多而细,增加吸水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知识点.01
植物对水的吸收
新课讲授
取一段带叶的芹菜茎,将其放在装有红墨水的玻璃杯中,并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
1.会出现什么现象?
2.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到叶片中的呢?
知识点.02
植物对水的运输
木质部被染红
红色的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即水在茎内的运输结构——导管。
知识点.02
植物对水的运输
1.运输结构:导管(输导组织)
2.导管适于运输水的结构特点
①导管由死细胞构成
②无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
③中空管道
叶片中的导管
知识点.02
植物对水的运输
3. 分布:除了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
知识点.02
植物对水的运输
4. 功能:根吸收的水,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散失水
将植株茎叶用塑料袋包裹起来,放到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不要包裹住盆
从叶片里来的。
2.想一想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
3.袋内的水珠是以液体形式还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呢?
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
小水珠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1.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
出现小水珠。
1.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主要器官:叶片。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 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1.在使用双面刀片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2.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叶脉
上表皮
下表皮
气孔
叶肉
表皮
芹菜叶下表皮
芹菜叶柄气孔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
表皮细胞
气 孔
叶的表皮结构图
保卫细胞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不含叶绿体
含有叶绿体
外壁
内壁
保卫细胞______膨胀时,
气孔______。
保卫细胞_____收缩时,
气孔_______。
气孔(电镜扫描照片)
气孔是如何开闭的?
吸水
失水
张开
闭合
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关闭,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
进行呼吸作用、少量的蒸腾作用
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3.蒸腾作用的意义
(提示: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 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
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来自哪儿?水和无机盐为什么能从低处运输到高处?
(1)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体对水的吸收。
(2)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提示: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
(3)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
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没有被强烈的阳光灼伤?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3.蒸腾作用的意义
土壤中的水

根毛(多而密)

根内导管

茎﹑叶内导管

各个器官(利用)

经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知识点.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
水的吸收与利用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毛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
运输途径:导管,自下而上
叶片结构
部位:叶片
表皮、叶肉和叶脉
课堂小结
意义:拉动水和无机盐运输;降低叶面温度
随堂练习
1. (陕西中考)下面是四株小麦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植株是 ( )
C
2. 园林工人给移栽的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具体部位是 ( )
A. 筛管
B. 导管
C. 形成层
D. 树皮
随堂练习
B
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随堂练习
3. 【生产生活】(江苏连云港中考)移栽植物时,需要注意:①要带土坨;②去掉一部分枝叶;③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④移栽后遮阳;⑤移栽后输液。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做法①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
B. 做法②主要是为了方便植物的运输
C. 做法③和④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做法⑤是为了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B
随堂练习
4. 下面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④是叶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 ②属于薄壁组织,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线粒体
C. ③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 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不需要用碘液染色
D
5. (教材P27拓展应用改编)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加油滴。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B. 试管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蒸发
C. 实验结束后,A所在试管的液面比B所在
试管的液面低
D. 两试管中液面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
进行了光合作用
随堂练习
D(共19张PPT)
1.(陕西中考)下面是四株小麦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植株是 ( )



知识点1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C
2. (山西太原期中)园林工人给移栽的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具体部位是 ( )
A. 筛管 B. 导管
C. 形成层 D. 树皮
B
3.(黑龙江龙东中考)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发现被染红的部分是 ( )
A. 木质部中的筛管 B. 木质部中的导管
C. 韧皮部中的筛管 D. 韧皮部中的导管
B
4. (陕西西安阎良期末)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吸收并向上输送到叶片的途径是
( )
①根的导管 ②根毛细胞③茎、叶内的导管 ④叶肉细胞
A. ②①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②④
B
知识点2 植物的蒸腾作用
5.(山东聊城阳谷期中)下面为制作叶临时切片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 )
①将新鲜的叶片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④⑤①②③ D. ⑤④①②③
B
6. 【新情境·生物学现象】(湖南长沙中考)某种植物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以防止叶片被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地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叶片结构是 ( )
A. 上表皮 B. 叶肉 C. 叶脉 D. 下表皮
C
7. (江苏连云港中考)梭梭树生长在荒漠干旱地区,其叶退化为鳞片状,该特点有利于梭梭树 ( )
A. 减弱蒸腾作用 B. 降低呼吸作用
C. 提高光合作用 D. 提高呼吸作用
A
8. (陕西西安长安期末)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
B. 蒸腾作用促进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 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
D. 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夏季强烈阳光的灼伤
D
9. 【新情境·生产生活】(山西太原期末)近年来,植绿、护绿、爱绿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下列苗木中,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的是 ( )
D
10.(重庆江津期中)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 1)和表皮结构示意图(图2)。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填结构名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主要
是[ ]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
大量的叶绿体;水由根吸收后,经过茎由结
构[ ] 运输到叶片,再经[ ] 散失到大气中。
(2)图2中,[ ] 是植物蒸腾作用 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该结构主要存在于菠菜叶片的 (填“上表皮”或“下表皮”),通过[ ] 来控制其张开或闭合。
下表皮

表皮
叶脉
气孔
叶肉



气孔

保卫细胞
11. (江苏连云港中考)移栽植物时,需要注意:
①要带土坨;②去掉一部分枝叶;③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④移栽后
遮阳;⑤移栽后输液。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做法①是为了保护植物的根毛
B. 做法②主要是为了方便植物的运输
C. 做法③和④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做法⑤是为了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B



12. 【新情境·生产生活】(山东青岛市南期末)网购鲜花在运输过程中会少量脱水,购买者要做“醒花”处理:去掉茎基部包着的蓄水棉,保留叶子,用剪刀斜 45°剪去茎 3~5厘米,把花头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个小时以上,醒好以后,插入花瓶即可。对鲜花运输和醒花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
A. 蓄水棉在运输过程中可提供少量的水
B. 保留叶子,利于吸水
C. 茎部斜剪45°,可增大吸水面积
D. 用清水浸泡,有利于水由筛管向上运输
D
13. (山东青岛市北期末)在炎热的夏季,像兰草这样的草木花卉要放进凉棚,并经常向叶面喷雾水。以上措施的目的不包括 ( )
A. 降低周围温度,减弱兰草的蒸腾作用,防止萎蔫
B. 降低阳光照射的强度,防止兰草萎蔫
C. 增大周围空气湿度,减弱兰草的蒸腾作用,防止萎蔫
D. 喷雾水以补充植物体内的水,防止萎蔫
D
14. (教材P27拓展应用改编)取同一植株大小相同的两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加油滴。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B. 试管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蒸发
C. 实验结束后,A所在试管的液面比B所在试管的液面低
D. 两试管中液面出现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
D
15. (湖南中考)为探究植被类型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选取校园内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进行了空气湿度的测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的变量为植被类型
B. 裸地可作为该实验的对照组
C. 灌木丛的空气湿度高于草地的空气湿度
D. 测量时,不需要考虑三个区域的光照强度
D
16. (山东烟台中考)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在18小时内水的运输速率和水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水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 水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腾作用无关
C. 水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 水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D
17. 【探究实践】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为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设计了表格中的探究实验:
(1)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 。
(2)通过 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
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1组和4组作为对照,
可探究 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室内
1、3
温度
实验二: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该同学从同一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A、B两组。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A、B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3)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 。
(4)A 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
孔,植物通过 细胞控制气孔的
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5)与照射 10 分钟相比,照射 20 分钟时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面温度
作对照
B
保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