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2课时 线段的长短比较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第2课时 线段的长短比较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4.2 线段、射线、直线
4.2 第2课时 线段的长短比较
目录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壹章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中点的意义,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了解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 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第贰章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观察讨论
观察这三组图形,你能比较出每组图形中线段的长短吗?
(1)
(2)
(3)
a
b
a
b
a
b
三组图形中,每组的线段a和线段b长度均相等.
眼见未必为实
第叁章节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探究1:怎样比较下列线段的长短呢?
度量法
4 cm
5 cm
A
B
C
D
线段 AB 的长度可以记作 AB 或 |AB|.
AB < CD
线段长短的比较
1. 两条线段要放在同一条直线上.
2. 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要放在公共端点的同侧.
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类比身高比较的叠合法,那么线段如何使用此方法?
想一想:只有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的情况下,那么线段如何使用叠合法?
A
B
C
D
如何在线段 CD 上画出线段 AB,
并且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要放在公共端点的同侧?
已知线段 a,如何作一条线段 AB,使 AB = a?
实际
本质
a
总结
“尺规作图”
先用直尺画射线,再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已知线段.
a
B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
A
C
本质
叠合法
A
B
C
D
如何在线段 CD 上画出线段 AB,并且一端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要放在公共端点的同侧?
实际
(A)
B
叠合法比较线段的大小:
AB>CD
AB = CD
AB<CD
C
D
B
A
C
D
A
B
C
D
B
A
AB 小于 CD
AB 等于 CD
AB 大于 CD
图形
线段AB 与CD的关系
记作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市,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全长 36 km. 大桥建成后宁波至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了约 120 km. 这是什么原理 互相交流一下.
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
这两点的距离.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如图,这是 A,B 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
改造计划时,为使 A,B 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
设计线路?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
.
B
A
.
在直线上画出线段 AB = a,再在 AB 的延长线上画线段 BC = b,线段 AC 就是 与 的和,记作 AC = . 如果在 AB 上画线段 BD = b,那么线段 AD 就是 与 的差,记作 AD = .
A
B
C
D
a + b
a - b
a
b
b
a
b
a + b
a
b
a - b
知识点3: 线段的和、差、倍、分
例1 如图,已知线段 a,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2a.
a
AC = 2a
B
C
a
A
D
a
作法
(1) 作射线 AD;
(2) 在 AD 上顺次截取 AB = a = BC = a.
则线段 A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A
a
a
B
C
几何语言:因为 B 是线段 AC 的中点,
所以 AB = BC = AC (或 AC = 2AB = 2BC ).
反之也成立:
因为 AB = BC = AC, (或 AC = 2AB = 2BC ),
所以 B 是线段 AC 的中点.
若点 B 在线段 AC 上,且把线段 AC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AB 与 BC,这时 B 叫作 AC 的中点.
思考 那么什么叫作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呢?
三等分点
如图,若点 M、N 是线段 AB 的三等分点,
则 AM = = = ,反过来也成立.
MN
NB
AB
1
3
四等分点
如图,若点 M、N、P 是线段 AB 的四等分点,
则 AM = = = = ,反过来也成立.
MN
NP
AB
1
4
PB
例2 如图,已知线段 a,b ( a > 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a-b.
a
作法 (1) 作射线 AF;
(2) 在射线 AF 上截取 AC = a;
(3) 在线段 AC 上截取 AB = b.
则线段 B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b
b
a
A
B
C
F
a-b
例3 (成都期末) 如图,长度为 20 cm 的线段 AB 的中点为 M,点 C 在线段 MB 上,且 MC∶CB = 2∶3,则线段 AC 的长度为_________ cm.
A
C
B
M
分析:由题意得
MC∶CB = 2∶3
AC = AM + CM = 14 cm
CM = BM = 4 cm
AM = BM = AB = 10 cm
14
2. 若 AB = 6 cm,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点 D 是线段 CB 的中点,问线段 AD 的长是多少
解:因为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因为 D 是线段 CB 的中点,
所以 AD = AC + CD = 3 + 1.5 = 4.5 (cm).
A
C
B
D
所以 AC = CB = AB = ×6 = 3 (cm).
所以 CD = CB = ×3 = 1.5 (cm).
第肆章节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教材P158页 练习第1题】
1.用圆规截取的方法比较图中下列两组线段的大小:
(1)AC和AB;
(2)BC和AB.
A
C
B
AC<AB
BC<AB
【教材P158页 练习第2题】
2.如图,线段AB=6,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AC,AD的长.
A
D
C
B
3.如图,已知线段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只要求作出图形,不要求写作法).
a
b
A
F
B
C
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教材P158页 练习第3题】
4. 如图所示,直线 MN 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 A 和B,表示两个工厂. 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使它到两厂距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应建在何处?
A
B
N
M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O
货站应建在O处.
第伍章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比较线段的长短
方法
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尺规作图
中点
两点之间的距离
线段的和差
度量法
叠合法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