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C D B C A AC AC BC9. (1) 偏振(2) BC(3) 变 大; 不 变10. (1) ; (2) ; (3)11. (1) 1m,3.14×10- s ; (2) 300V/m12. (1) 4A,IN; (2)3C, 3.75J; (3) 2m南开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二)物理科目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时长 60 分钟。第Ⅰ卷一、单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一种纵波B.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机场 X 光安检机利用了 X 射线穿透本领强的特性D.发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递时,只能采用调频一种方式进行调制2.我 国 深 空 探 测 器 采 用 钚 核 电 池 作 为 长 效 能 源 。 其 衰 变 方 程利用衰变释放的波长为λ的γ射线,照射探测器表面涂覆的新型钙钛矿材料(逸出功为 W )引发光电效应为设备供电。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h,光速为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衰变方程中的 X 为正电子B.探测器在宇宙空间航行时钚-238 的半衰期将会变长的比结合能 的比结合能小D.γ射线照射钙钛矿材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 在一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 9 个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 0.2m,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 时到达质点 l,质点 1 开始向下运动,振幅为 0.05m 经过时间 1.2s 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周期为 1.2s B.该波的波速为 2m/sC.第 9 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 D. 质点 1 在 1.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0.1m第 1 页 共 6 页4.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中的线圈 ABCD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e=10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 100HzB.线圈转到图示位置时,产生的电动势为 0C.线圈转到图示位置时,AB 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D.仅线圈转速加倍,电动势的最大值变为4.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右图中 ABC 图线所示,其中 BC 为一段双曲线。若将这一状态变化过程表示在下图中的p-T 图像或 V-T 图像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少选得 3 分,多选错选不得分)6.如图所示,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为两分子系统的分子势能 Ep 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图像,当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B.图乙为布朗运动实验的观测记录,图中记录的是某颗粒做布朗运动的运动轨迹C.图丙中,实线为同一气体温度较高时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图D.图丁是分子间的作用力 F 与距离 r 的关系图,当 时,随着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第 2 页 共 6 页7. 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黄光,从 O 点以相同角度沿 PO 方向8. 射入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其透射光线分别为 M、N 两点9. 射出,已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N 是黄光, OM 是红光B.玻璃对 OM 光束的折射率为C.沿 ON 路径传播的光穿过玻璃柱体所需时间较长D.若将 OM 光束从 N 点沿着 NO 方向射入,可能发生全反射8.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 1 所示,氢原子从能级 6 跃迁到能级 2 产生可见光 I,从能级 3 跃迁到能级 2 产生可见光Ⅱ。用两种光分别照射如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都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 I 比光 II 有更显著的波动性B.两种光分别照射阴极 K 产生的光电子到达阳极 A的最大动能之差为 1.13eVC. 滑片 P 向 a 移动,电流表示数为零时Ⅰ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Ⅱ的大D. 用 I 光和 II 光以相同入射角θ(0°<θ<90°) 照射同一平行玻璃砖,I 光的侧移量小第Ⅱ卷三、实验题(共 12 分)9.光学技术作为一门高精密度的学科,应用在各个领域。(1)观看 3D 电影时需要佩戴特殊的眼镜,此过程利用了光的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光是横波。(2)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将长方体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 aa'和 bb'。O 为直线 AO第 3 页 共 6 页与 aa'的交点。在直线 OA 上竖直插上 P 、P 两枚大头针,然后在 bb'下方合适位置插上大头针 P ,使 P 挡住 P 、P 的像,插上大头针 P , 使 P 挡住 P 和 P 、P 的像。过 P 、P 作直线交 bb'于 O’,过 O’作垂直于 bb'的直线 NN',连接 O、O’。测量图甲中角α和角β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n。下列操作中对折射率的测量一定没有影响的是 。A.确定玻璃砖的界面 aa'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下平移了一小段,然后确定 bb'界面B.正确确定玻璃砖的界面 aa'和 bb'的边界线后,不小心将玻璃砖向上平移了一小段C.准确确定了界面 aa'和 bb',但玻璃砖的界面 aa'和 bb'相互不平行D.确定玻璃砖的界面 aa'后不小心将玻璃砖转动了一个小角度,然后确定 bb'界面(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如图乙所示,光具座放置的光学元件有光源、遮光筒和其他元件。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若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则相邻两亮条纹间距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仅增大单缝与双缝间距,则相邻两亮条纹间距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 4 页 共 6 页四、解答题(共 48 分)10.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 A 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 O 点,在 O 点正下方的光滑桌面上有一个与 A 完全相同的静止小球 B,B 距 O 点的距离等于绳长. L。现将 A 拉至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A 以速度ν在水平方向和 B 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重力加速度为 g。求:(1)A 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H;(2)碰撞前瞬间绳子的拉力大小 F:(3)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11.如图,在 xOy 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质量 带电量 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垂直 x 轴从 A 点以 v=200m/s 的初速度进入 x 轴上方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 B=1T。粒子经磁场偏转后又从 B 点垂直 x 轴进入第四象限,第四象限中有平行于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E,粒子随后经过 y 轴负半轴上的 C点,此时速度方向与 y 轴负半轴成 60°。已知 OB=OA。(结果可用π和根号表示)求:(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和周期 T;(2)第四象限中场强 E 的大小;(3)粒子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12. 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 r 和 的均匀金属圆盘 G、N 垂直固定在水平金属转轴 CD 上,圆盘中心位于转轴中心线上,其中 r=0.5m,不计转轴粗细。G 为发电盘,处于平行转轴向右、 的匀强磁场中,并通过电刷 P 和 Q 连接两间距 d=1m 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某点处用绝缘材料平滑连接,导轨左侧足够远处接有自感系数为 2H 的纯电感线圈 L,导轨水平且处于竖直向下、B=0.5T 匀强磁场中。N 为转动盘,所在处无磁场,其上绕有绝缘细线,在外力 F 作用下,两圆盘会按图示方向转动。质量 m=0.5kg 的金属杆 ab 放置在绝缘点右侧某位置,仅与绝缘点左侧导轨间有大小恒定的摩擦阻力 =1N, 余接触处均无摩擦。第 5 页 共 6 页13. 发电盘 G 接入电路的电阻 R=0.5Ω;不计金属杆、导线、电刷电阻及接触电阻,忽略转动的摩擦阻力。现保持金属圆盘按图示方向以ω=32rad/s 匀速转动(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 电感线圈具有的能量 L 为自感系数,I 为电流)。(1)锁定金属杆 ab,求通过 ab 的电流大小方向以及外力 F 的大小;(2)静止释放金属杆 ab,通过绝缘点时的速度为 v=3m/s,求此过程中通过 ab 的电荷量q 和发电盘 G 上的发热量 Q;(3) 在(2)问基础上,金属杆 ab 通过绝缘点后,求第一次向左运动至最远处离绝缘点的距离 s。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南开中学高二期末——物理【含答案】 2025年南开中学高二期末——物理答案.docx 2025年南开中学高二期末——物理【含答案】 2025年南开中学高二期末——物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