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你看过或参加过吗?有哪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呢?来说一说吧!赛龙舟放风筝跳高野餐一、审题指导一起看看习作题目吧!我能写什么:◎可以写文艺活动、节日庆典、体育竞技、慈善公益、民风民俗等类别的集体活动。我要怎么写:◎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写具体。◎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场面,既概括整个场景,又刻画人物细节。我要写什么:◎一次集体活动。◎活动中的体会。写作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1.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A.写抢凳子活动,略写确定参赛选手的环节和第一轮比赛时参赛选手的表现、观众的反应,详写第二轮比赛时某两个参赛同学的表现、观众的反应。B.写学校运动会,分段写铅球比赛、跳绳比赛、短跑比赛、跳高比赛、拔河比赛,各段字数差不多,体现运动会的精彩。C.写表演节目,略写现场环境和自己上台前紧张的心情,详写自己在台上的表现和观众的反应。D.写汉字听写大赛,略写选手抽签环节、活动气氛、参赛选手们的表现,详写“我”参赛时的轻松表现。习作误区“大闯关”B√详略得当,用上了点面结合手法×每个比赛平均用力,习作内容重点不突出,无法体现校运会的精彩活动过程详略不得当,习作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出。写作误区√详略得当,用上了点面结合手法√详略得当,用上了点面结合手法二、方法点拨怎么写,才能把活动写精彩呢?什么是“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点”:对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等的详细描写“面”:对当时场景中的人、事、景、物的概括性描写注意,“点”并不是只能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两个人、一个班级、一个师等。比如课文《开国大典》第十二自然段,就是以海军排、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等为“点”,以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的表现为“面”。不过,在本单元,“点”主要指某个人物的具体表现。理解了“点面结合”后,可以怎样去写“点”呢?一、精准描绘“点”妙招1:多角度选出要描写的“点”表现最好的人踩气球游戏中,那个既靠闪躲腾挪、声东击西保护好自己的气球,又靠轻巧的身法、迅疾的脚法踩破别人的气球的人。动静最大的人在坐着观赛的人群中,那个站起来,挥舞着自己的外套,扯着嗓子唱励志歌曲为自己所支持的选手加油的人。在穿常服的人群中,那个头绑一条鲜红的带子,上半身穿着一件鲜红的上衣,胸前写着“勇敢向前冲”五个金色大字的人。衣着显眼的人出人意料的人在跑步比赛中,那个跑在最前面,已经做出庆祝的手势,却一个趔趄摔倒在终点前,被后来者“抢走”冠军的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妙招2:从不同方面写出“点”的差异性动作先后、轻重、缓急、幅度、频率、方向、连贯性、协调性……语言音量、声调、语速、语气、节奏、重复情况、用词特点……神态脸色、面部表情(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面部肌肉……你可以从以下方面写出差异性哟!场面中人们做的事,相同部分可以略写或不写,只写不同的地方。比如写玩“你比我猜”游戏,可以写某个同学闹了个大笑话,同学们不同的笑态。小武趴在课桌上,用手轻轻拍着桌面,笑得身体一颤一颤的,恳求似的大喊:“大神,快收了神通吧!”小庄的眉毛几乎要飞起来,眼睛猛地瞪大,接着嘴角往两边耳根咧去,身体向后倒在椅背上,仰头大笑。小柯脸上飞着两片粉霞,她小幅度地摇着头,笑笑停停,试图调节呼吸,最后认输似的缓缓地歪在小何怀里,低声地笑着。小何笑岔了气,脸上笑意与痛苦交织,她一面用力揉着笑得抽搐的面部肌肉,一面急急地重复叫着“哎哟,哎哟”。动作(先后、轻重、方向、缓急、幅度、频率)语言(语气、音量、语速、用词特点、重复情况)神态(眉毛、眼睛、嘴巴、脸色、面部肌肉)写人物的服饰在薄厚、颜色、配饰等方面的不同人物的位置在高低远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面的不同除了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不同,你还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写出“点”的差异性。你既可以写多个有差异的“点”,也可以写一个“点”。写一个“点”时,你同样可以用上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方法来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将“点”刻画细致。2.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1)下面关于“点”的描写,文段①比文段②更充分、到位。( )①老奶奶认为自己并不输年轻人,甩着绳子跳起来,头上的辫子晃动着,脸上笑着。虽然速度比不上年轻人,但她那认真投入的模样特别可爱。②“别看我老,我可不输年轻人!”说罢,老奶奶双手灵活地摇动着绳子,双脚轻快地跳动着,高高扎起的辫子随着动作飞起又落下,映衬得她那红润的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虽然速度比不上年轻人,但她那认真投入的模样特别可爱。习作误区“大闯关”×√把老奶奶跳绳时的独特表现展现了出来×没有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老奶奶的描写笼统,不到位对“点”的描写不充分、不到位。写作误区那“面”又该如何写呢?二、多方面概述“面”在一个集体活动中,“面”有哪些呢?可以怎么写呢?初秋,天空湛蓝,没有一丝浮云。阳光洒满整个操场,操场像镀了金似的,四周插满了彩旗,它们随风飘扬。观众席上座无虚席,黑压压的一大片,像黑色缎子般铺展开来,笼罩了整个观众席。天上地上观众席上对环境的描写要真实,且做到用环境来烘托现场氛围。妙招1:概述活动环境“ ——”一声哨声响起,双方同学身体立即向后仰,把重心压低,双手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抓住大麻绳,使劲儿向后拉,脚始终牢牢地蹬在地上,一步一步地往后挪动着。两支队伍仿佛两块巨石,在缓慢移动。周围围满了观战的同学,他们死死地盯着队员们,上下挥动着拳头,跺着脚,狼嚎似的喊起来:“加——油!加——油!”活动参与者的整体表现观众的整体表现妙招2:概述众人表现“面”中同属一类的人的表现最好具有一致性,一致性可以表现在衣着、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他们的一致性表现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此时,欢呼声、助威声、鼓掌声、口号声、口哨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此起彼伏,如海浪般翻涌,一道接一道,覆盖了整个河岸,又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山崩地裂,仿佛大地都颤动起来。罗列多种声音运用比喻、夸张写声音妙招3:概述现场声音你可以通过描写不同的声音、声音的大小、声音的节奏、声音的特色等营造“声面”。2.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2)下面关于“面”的描写,文段①比文段②更充分、到位。( )①文化节开幕式在学校的大礼堂拉开帷幕。礼堂里张灯结彩,绚丽的灯光交相辉映,五彩的气球喜庆地飘着,彩带交织出欢乐的氛围,十分梦幻。台下坐满了师生,他们眼中充满期待和好奇,交头接耳地猜测着今天会有哪些精彩的节目登场。②文化节开幕式在学校的大礼堂拉开帷幕。礼堂里张灯结彩,灯光明亮地照着舞台,音乐换了一首又一首,都是近期流行的网络“神曲”,风格颇为怪诞。台下坐满了师生,他们期待着表演的开始。√√描写现场布置、具体情形,营造了喜庆、热烈、欢乐的氛围×缺乏对整个开幕式具体氛围的深入渲染习作误区“大闯关”对“面”的描写不充分、不到位。写作误区写场面时,如何做到“点面结合”呢?读一读下面的两个片段,猜一猜它们分别写的是上面两幅图中的哪个同学。三、点面结合,写好场面妙招1:总体简述场面+分别细写多个“点”现场“战况”十分激烈,参赛者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绝招,你踩我躲,我踩你跑,一个个都“杀”红了眼。“大力士”李中横冲直撞,仗着自己体格大、力气大,抬脚就踩;“小猎豹”林杰眼神凌厉,猫着腰闪到目标身后,迅速出脚,然后身手敏捷地跑开;“小诸葛”王朗游离在“战场”之外,饶有兴致地看着对手“厮杀”,想收渔翁之利……“冠军是‘小诸葛’王朗!”此话一出,“王朗,太棒了!”“不愧是‘小诸葛’,真聪明!”同学们纷纷赞美,鼓掌欢呼,那声音如同澎湃的浪涛,淹没了整个操场。“面”“点”“面”《踩气球》“汉堡包式结构”读一读下面的两个片段,猜一猜它们分别写的是上面两幅图中的哪个同学。妙招2:描绘画面+突出单个“点”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到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面”“点”《开国大典》一个活动中不一定只有一个场面。若有多个场面,你也可以多写几个。在文章中,我们该如何表达活动体会呢?四、多角度写出活动体会通过观察现场观众的反应,如欢呼、鼓掌、安静聆听、热烈讨论等,来感受活动现场的氛围是热烈、庄重、轻松还是其他,写出自己的心情、体会。(1)感受现场氛围关注活动过程中自己情绪的起伏,比如从开始的期待、兴奋,到遇到困难时的焦虑、沮丧,再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自豪等,写出体会。(2)聚焦自身情绪变化思考通过活动,自己在知识、技能、人际关系、心态等方面获得了哪些具体的收获,以表达自己对活动的感想。(3)分享收获与成长比如:◇参加读书分享会,了解到不同的书籍和观点,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参加包饺子活动时,见同学因贪馅儿多导致“露馅儿”,领悟到 知足常乐的道理。3.下面哪些做法写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 )A.写接力比赛,结尾交代自己班输掉了比赛。B.写某次秋游的经历,结尾用一句话总结旅程中发生的趣事。C.写自己观看两局抢凳子比赛,结尾写出参与者只有拥有极快的速度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的启示。D.写自己观看游泳比赛,既写过程中自己紧张的心理又写对这次游泳比赛的感想。 习作误区“大闯关”CD√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还写出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写了从抢凳子比赛中获得的启示,写出了体会。没有写出活动中的体会。写作误区×总结了秋游活动中发生的趣事,没有表达体会。×交代了接力赛的结果,但没有谈体会。太阳味的书摊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场”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在操场上整齐地排着队,你一言我一语,一脸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小计划。欢笑声、议论声响彻整个操场。随着校长宣读致辞完毕,“跳蚤市场”活动开始啦!小黄身强体壮,他早早地把拼图式的垫子带到操场上,按照颜色区分,把一张张分开的垫子拼在了一起;小辛准备了一筐各种各样、口味不一的零食,她把零食倒在垫子上铺开,以期吸引客人的眼球;小吴细心地将一本本封面各异的书整齐地摆放在垫子上,神情专注,仿佛在为它们布置一场盛大的展览。学以致用活动中的“面”:概述众人表现活动中的“点”:写出“点”的差异性环顾四周,其他摊位上的同学们或努力地往摊位的遮阳棚上挂星星灯,或齐心协力地组装简易的天文望远镜,或埋头剪裁着形态各异的动物图纸。再看看我们班的“大嗓门”小彭,他往书摊前一站,深吸一口气,胸膛高高鼓起,扯开嗓子就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嘞!瞧瞧咱这书摊,买书就送美味零食啦!给你知识与美食的双重收获!”很快,小彭便招呼来了一个同学。这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同学,我们给他推荐了《十万个为什么》。他将书拿起,捧至眼前,轻柔地捻起书页一角,轻轻翻了几页,随后眯起双眼,目光在书页上移动。不一会儿,他放下书,干脆地说:“我买了。”我们顿时开心得笑眯了眼。我们卖出了第一本书!活动中的“面”:概述众人表现活动中的“点”:动静最大的人小彭的吆喝声和零食的诱惑逐渐引来了更多人,大家顾不上矜持,一拥而上,踮起脚,伸长手臂抢夺摊位上的书,你拽拽我的胳膊,我扯扯你的衣角,活像一群奋力争食的雏鸟。一时间,摊位前乱成了一锅粥,吆喝声、欢呼声差点把摊位掀翻。很快,我们小摊上的书就卖完了。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停地在操场上奔跑,大声叫卖,虽然忙得大汗淋漓,但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换取了成就,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太阳渐渐隐没在五彩的云霞里,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操场,映照在我们的脸上,我们开心地笑了,因为将书卖给了有需要的人而感到满足,更因为学会了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与他人有效沟通而喜悦。活动中的“面”:概述众人表现活动中的“面”:概述现场声音活动体会:分享收获与成长方法小结:方法1精准描绘“点”多彩的活动①多角度选出要描写的“点”②从不同方面写出“点”的差异性多方面概述“面”①概述活动环境②概述众人表现③概述现场声音①总体简述场面+分别细写多个“点”②描绘画面+突出单个“点”点面结合,写好场面方法3方法2方法4多角度写出活动体会①感受现场氛围②聚焦自身情绪变化③分享收获与成长夺目好标题设置悬念:《谁是猜谜王》《鼻子去哪儿了》《到底该怎么拔》截取关键场景:《举着红旗往前冲》《一二一,齐步走》《大声吆喝忙叫卖》说说活动感受:《新年趣多多》《甜甜的端午》《球场如战场》点明活动地点:《笑声满课堂》《阳光下的操场》《绿茵场上的较量》亮出活动道理:《生命在于运动》《友谊第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特色好开头通过相关事物引起回忆:偶然翻看相册,一张班主任喜极而泣的照片,瞬间将我带回到那一天……通过人物对话引出活动:“哎,你听说了吗?”“怎么了,怎么了?”“今天下午我们班要举行歌王争霸赛……”直接写出举行的活动: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比赛正式开幕了,今天就让鄙人来给诸位进行“现场直播”吧!描写活动环境:夜幕降临,高悬的明月洒下清辉,柔和的光晕笼罩着大地。中秋节这天晚上,小区里热闹非凡,孩子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似欢快的音符在跳动,奏响了节日的序曲。我在人群中穿行,感受到阵阵秋风拂面而过,心情也舒畅起来。绝妙好结尾交代活动结果:绳子中间处的红线在左右摇摆,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就在临近结束的最后几秒钟,红线终于移到了我们班这边,我们夺冠了!顿时,所有人都激动得抱在了一起,一片欢呼雀跃声骤然响起,久久回荡在校园内不肯散去·…总结活动收获:在这次比赛中,从挖土豆到制作菜肴,都是我独自完成的。其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充满了成就感,真是不虚此行啊!写活动结束后“我”的变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经过一上午的插秧活动后,午饭时,再平常不过的白米饭也成了山珍海味,我一口一口将米饭送进嘴里,细嚼慢咽,把米饭吃得一干二净,实现了“光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