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3 写景状物类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升五暑期阅读单】考点03 写景状物类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四升五暑期阅读
考点03——写景状物类阅读
◎ 阅读方法:
写景的文章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以及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以及意境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根据文中的描写想象面面,不仅可以“看”到景象,还可以“听”到声音,或是“闻”到味道。
2、了解文章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
①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人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③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3、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动态描写指描写在运动中的状态的景物。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4、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作力。阅读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还要能从文章内容联想到更多。
5、体会写景的文章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费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宇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状物类文章以描摹物体的形状、状态、色彩、性能等元素为主要内容。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细致地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在生活中,做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在阅读中,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2、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通过阅读把握段落大意,了解中心意思,然后看作者围绕这个意思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关键语向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4、体会文章淮确生动地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淮确。体会作者细致、持续的观察,感受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的方法。
5、初步了解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写事物的文章,或蕴含着作者浓派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阅读时,要了解作者是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
◎提优训练: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
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寒(xī)窸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理解词语。(2分)
娴静:
窸窸窣窣:
(2)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凝固:( ) 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轻掩:( ) ①遮盖,掩蔽;②关;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3)认真读文章,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
句。(2分)
(4)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1分)
(5)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通过对 、 、雾气这些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 (时间)迷人的景象。(2分)
(6)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2分)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绿叶的梦(节选)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高梁科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
捏成碟磨、盆碗;①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星期天,我们跑遍( )的树林、( )的墓地、( )的河边、( )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丛林,欢乐的笑声惊飞了宽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②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微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括满了小瓣儿……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乐语。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艳(pá),奔跑着,欢呼着,接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像珍宝一样一一陈列开来。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③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爽止渴;垂柳叶子长如丝,可解酒森,治皮辨: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租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作者:葛翠琳,选文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荒凉 广阔 杂草 丛生密密】(2分)
(2)从①②③任选一处,照样子,续写一项省略的内容。(2分)
( ):
(3)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1分)
(4)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哪些事?请简单概括。(2分)
(5)从题目“绿叶的梦”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分)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十渡游趣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竞有一种生命复苏之
感。下车后,我们舍弃( )了大路,挑选( )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 )。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适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 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i)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1分)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 ;② 。(2分)
(4)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
物有: 和 。(2分)
(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它是围绕课题中的“ ”字展开的。游览
十渡,“我”总的感受是 。(摘抄文中的语句)。(3分)
4、课外阅读。(10分)
鸽 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灰色的羽毛,中间还夹杂着几簇雪白的羽毛。它们还长着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漂亮极了。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到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两对鸽子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两只母鸽子都生了蛋,不久小鸽子解出来了。它们长着细细的羽毛,长长的嘴,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爱你一样。你伸手去摸小鸽子,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啄你了。”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们真有意思!
(1)用“ ”画出描写四只鸽子外形的句子。(2分)
(2)“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爱你一样。”文中能体现母鸽子爱小鸽子的句子是( )(2分)
A.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
B.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
C.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
D.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3)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2分)
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 C.过渡
(4) 最后一句话中的“小鸽子”是指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上“√”)(2分)
A.两对鸽子( ) B.两对鸽子的孩子( )
C.所有的鸽子( )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2分)
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7分)
海岛上的鹦鹉(节选)
晨起后,我沿着海岸线散步,赤脚踩在洁白的沙滩上。突然听到清脆的鸟鸣声,我满心喜悦地抬头,几只鸟儿迅捷地从枝叶间、从太阳前飞过,在光芒的映照下,只留下深色的影子。我连忙扭头看去,原来葱翠的树枝上,立着、跳跃着不少鸟儿。粗看尽是蓝色或绿色的羽毛,细看便能发现每一只鸟儿都有( )的花纹。这令我不禁感叹,果然是海风椰林里生活的鸟儿,带着海洋与丛林的色彩。
每到鸟儿们的饭点,便是最热闹的时刻。小小的凉亭上站满了鹦鹉,粗略算算也有一两百只。亮黄色、翠绿色、黄绿色、海蓝色、深蓝色,偶尔竟还有通体白色的鸟儿出现在其中,它们跳着,扑腾着,欢快地吃着当地人准备好的食物。( )的清脆叫声,吸引了不少游客( )。这些鸟儿经常成双成对地出现。走在岛上,听见悦耳的鸟鸣声,抬头就能见一对鹦鹉立在前面的树枝上,两颗脑袋紧挨着,正( )地不知说什么情话,就像是热恋中的情侣。不一会儿,两只鸟儿一起飞了起来,一只跟着另只,翅膀轻轻地碰在一起,此刻才知道比翼鸟的含义所在。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2分)
卿卿我我 驻足观望 五彩斑斓 叽叽喳喳
(2)画“ ”的句子同时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2分)
(3)文中海岛上的鹦鹉具有 的特点。(1分)
(4)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把你觉得蕴含这种感情的句子用“ ”画出来。 (2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鸟趣
几年前,家里的大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从那以后,我便( )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大米,在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 )“光临”的朋友了。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①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了,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②它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地抓住电线,摇摇晃晃的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 )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羽毛淋湿了,它停在电线上仔细地整理羽毛,抖落水珠。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 )“康复”了,像一个受伤的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着。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了下来。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到了地上,起飞蛮费劲儿,几经磨炼,伤翅硬朗了起来,又能展翅高飞了……
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麻烦与困难,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下列各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有意 肯定 必然 居然
B.有意 必然 肯定 居然
C.故意 必然 居然 肯定
D.故意 肯定 居然 必然
(2) 短文中画“ ”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什么?(2分)
第①句:
第②句:
(3) 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从文中找出四个能体现这种变
化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 ( )——( )
(4) 作者把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啄食时“ ”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
视为一种鸟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麻烦与困难”的小生灵能“ 地
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2分)
(5)联系短文内容,写写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开始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云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匐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喧哗——( ) 舒适——( ) 闻名遐迩——( )
(2)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1分)
(3)本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 ,再写近观 ,接着写来到 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2分)
(4)本文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给人的感觉 ( )(填序号)(2分)
A.听觉 触觉 嗅觉 B.视觉 触觉 嗅觉
C.听觉 视觉 触觉 D.听觉 视觉 嗅觉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
  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cuǐ)璨(càn)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
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1分)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用“ ”画出与文章第2自然段相呼应的句子。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 请写一写。(2分)
山帽子雾:
轻纱雾: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的是( )。(2分)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日出(节选)
刘白羽
  ①我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在飞机飞临的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感到惊异。
  ②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飞机不断向上飞,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A】
  ③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B】
  ④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下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C】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的急流,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过了一阵子,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
  ⑤这就是大自然,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它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
①形容忽然醒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 )
②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 )
③形容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比得上的。 ( )
(2)作者写的是在( )看日出。(1分)
A. 海上 B.高山上 C.飞机上 D.原野上
  (3)作者写看日出,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主要通过动态描写的方式来写太阳飞跃而出时的美丽是第 自然段,我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语,如 、 、 、 等。(3分)
(4)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哪处最恰当 ( )(填序号)(2分)
它耀眼夺目,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
(5)从文中摘抄几个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下雪的声音
你听过雷声、雨声,你听过风声、涛声。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
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但是,你如果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
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
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
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了。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
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雪,滋润着大地鲜丽的色彩,隐蔽着满野的花花草草,一旦它融化了,一个绚丽的
春天就来了。
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1)联系上下文,“倏忽”的意思是 。我会写出它的近义词:
。(2分)
(2)作者在描写下雪的声音时,没有直接写雪声,而是和 的声音来比较,
突出下雪的声音 。(2分)
(3)下雪的声音都好像什么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至亲好友塞塞笨家地走来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B.慈爱母亲的呵护。
C.春风拂面。
D.春天的序曲。
(4)从短文中摘抄生动优美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两处。(2分)
(5)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
雪的声音”。
B.短文开头,从我们熟悉的雷声、雨声、风声、涛声谈起,作用不大,可以去掉。
C.“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雪花的美丽。
D.短文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
参考答案
1、(1)文雅安详。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2)2 1
(3)示例: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
(4)时间
(5)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河水、霞 早晨
(6)第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
概括的作用。
2、(1)密密 荒凉 杂草丛生 广阔
(2)[示例]①木棍做金箍棒
(3)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4)“我们”用绿叶和野花做成各种装饰,“我们”捡美丽的落叶做成彩色
叶链,“我们”从草叶中学到药学知识。
(5)我能体会到绿叶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作者对绿叶的喜爱之情
3、(1)俯瞰 遥望
凝视 远眺 注视 欣赏 观赏盯着
(2)放弃 选择 危险
(3)①比喻 ②拟人
(4)铺满花的小路和柴门。
(5)游记 趣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4、(1)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灰色的羽毛,中间还夹杂着几簇雪白的羽毛,
它们还长着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漂亮极了,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
睛,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2)C
(3)A
(4)C√
(5)小动物也有母爱,天底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爱自己的孩子的。
5、(1)五彩斑斓 叽叽喳喳 驻足观望卿卿我我
(2)拟人 比喻 这对鹦鹉亲昵的姿态
(3)颜色纷繁数量多经常成对出现
(4)对海岛上的鹦鹉的喜爱、赞美之情。画句子略
6、(1)B
(2)表现了母鸟对小雏鸟的关爱之情。 表现了伤鸟的顽强。
(3)担忧怅然 吃惊 庆幸
(4)怯生生 顽强
(5)短文通过描写母鸟对小雏鸟的关爱和伤鸟的顽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鸟
儿的怜爱和钦佩之情。
7、(1)喧嚣 舒服 远近闻名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垂下来。
(3)由远及近 水声 瀑布 谷底
(4)C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8、(1) C
(2)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3)大而圆,光彩夺目。 轻盈,飘逸。
(4)D
(5)表达了作者对巫山雾的赞赏、喜爱之情。
9、(1)恍然大悟 一碧万顷 无与伦比
(2) C
(3)太阳变化 三 矗起 迸射 冲破 飞跃
(4)B
(5)黑沉沉、暗红色、墨蓝色、红得透亮。文中多次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突出了视觉感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日出的绚丽景象,突出日出整个过程的丰富的色彩变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1)指风很快地去了 突然 须臾
(2)春风拂面 鸟儿展翅飞逝 微弱得几近无声
(3)C
(4)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5)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