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汕头市2024~2025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第九区共发掘生产工具440余件,大多为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石铲等工具,石纺轮、骨锥、石研磨器等数量也不少,仅有少量石球、石弹丸、骨簇,未发现捕鱼工具。由此可见,当时A.环境承载能力降低B.石器制作技术进步C.农业经济成为主导D.渔猎经济已经消亡2.王国维指出,周天子外出行幸、征伐之事,“见于彝器者,其事凡二十有五,而为地凡十有九,则其余未见纪录者,亦可知矣”。例如,西周青铜铭文常见“王在氐”“王在姑”“王在阑师”“王在成周”“王在鲁”等记载。周王此举A.增加了民众的赋役负担B.适应了封邦建国的需要C.维系了宗族的血缘纽带D.扩展了王室的管治范围3.读表1:表1内容 文献出处“幸桥山,遣有司祀黄帝、唐尧庙” 《魏书》“祀孔子于国学,以颜渊配”“幸小沛,遣使以太牢祭汉高祖庙”“诏选诸孔宗子一人,封崇圣侯,邑一百户”北魏统治者的上述举措旨在A.提升儒家政治地位B.加速鲜卑族封建化C.推动各民族的交融D.争夺华夏正统地位4.据《宋史》记载:淳化五年“始置书库监官,以京朝官充。掌印经史群书,以备朝廷宣索赐予之用,及出鬻而收其直以上于官。”这一记载可证当时A.官僚机构庞杂和臃肿B.民众文化水平较高C.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D.官府涉足商业领域5.明朝根据需要在县以下设巡检司,其衙署建在离县城较远的关津要道或繁华市镇,专门负责“盘诘往来奸细及贩卖私盐犯人、逃军、逃囚,无引、面生可疑之人”。这一举措A.阻碍了长途贸易发展B.防止了地方势力膨胀C.完善了边疆军事布防D.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6.1901年,梁启超在《灭国新法论》中指出:“今论者动忧为外国之奴隶,而不知外国曾不屑以我为奴隶,而必以我为其奴隶之奴隶......为奴隶之奴隶,则冥然而罔觉焉,帖然而相安焉”。文中加波浪线处“奴隶”指的是A.日本国B.帝国主义C.清政府D.资产阶级7.1926年11月,《大公报》一名记者写道:“盖今日之汉口,无论男女,工作何业,已成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之时代”。这说明当时A.国民革命影响扩大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社会主义革命兴起D.革命统一战线破裂8.20世纪40年代,一名美军观察员报告:“民众官吏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妇女不穿高跟鞋,亦无口红,文化运动极为认真,整个地区如一校园,青春活泼,民主模范,自修,自觉,自评,与重庆另一世界。”作者描述的可能是A.井冈山B.瑞金C.延安D.上海9.读表2:表2部分省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单位:亿元)年份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1965 19.80 8.95 8.03 5.39 8.43 3.89 4.77 2.601970 40.83 12.74 9.54 18.83 8.56 7.54 6.19 3.49由表2可知,当时我国A.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南北经济趋于均衡C.国民经济比例日趋协调D.着力应对外部威胁10.读图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体制改革B.科学技术的进步C.对外开放实施D.经济全球化发展11.据两河流域出土文献记载,周边国家频繁派使者参加乌尔第三王朝举行的效忠乌尔的宣誓仪式,乌尔国王经常赠送礼物给外国使者,却很少接收外国赠礼。文献还记载,一名来自1200公里外的外国使者曾8次到访乌尔。这说明,乌尔第三王朝A.已具有区域性帝国特征B.开创了平等交往新范式C.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D.形成完善的中央集权制12.读表3:表3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两种类型特征 中心地体系 网络体系基本单位 农业区域/地方行政单位 贸易网络形状 区域型、几何状 沿海型、不规则状经济功能 销售、服务 贸易,尤其是远距离贸易最初推动力 生产者:工匠和农民 贸易商:商人和银行家表3实质上反映了这两类城市A.专制程度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异C.自治程度的不同D.经济结构的差异13.1795年,加勒比地区的库拉索爆发了奴隶与自由黑人的大型起义。当时的报刊指出,起义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国本土事态发展的鼓舞。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启蒙运动快速兴起B.大革命冲击了殖民统治C.封建制度受到冲击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14.据学者统计,1842~1891年欧洲共出现了49次“革命情形”,而1792~1841年是98次。这反映了欧洲A.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B.殖民扩张的放缓C.工人运动进入了低潮D.工业革命的扩展15.20世纪40年代,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等援助计划。美国这一系列行动旨在A.尽快恢复经济增长B.实现战后经济霸权C.挤压苏联战略空间D.孤立社会主义国家16.读图2:苏联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源是A.外部世界的挑战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C.经济体制的僵化D.企业自主权的下放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有周一代,礼射作为礼仪教化的一种形式曾盛极一时。汉画中所描绘的各种射箭形式,包括步射中的立射、跪射、弋射以及骑射等,在先秦的有关史料中均有所反映。汉画中反映出的与射猎有关的画面,多是以游乐为主,其射箭的形式既有步射,又有骑射。汉代各种射箭技术均已规范化,唐宋以后则被写入射击经典。—摘编自崔乐泉《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材料二唐代将领在进行军事训练时,时常将习射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以增强军队战斗力。《旧唐书》记载:“每日引数百人于殿前教射,帝(唐太宗)亲自临试,射中者随赏弓刀、布帛。”武则天时期,妇女射箭活动非常盛行。“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这正是杜甫对唐代女子射箭高超技艺的形象描述。—摘编自陈新华《唐代射箭运动研究》(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周至唐宋射箭活动的演变趋势。(6分)(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射箭活动所发挥的社会功能。(4分)(3)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两位学者研究历史的方法有何不同。(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公元前200年以来,丝绸之路已经将亚洲和地中海地区联系到了一起。至公元800年,印度洋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完整统一的贸易区域。到了12世纪,来自印度的染色印花棉布在开罗和东非被买卖。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充当着欧洲和东方之间的通道,推动东方丝绸、土耳其地毯与欧洲金属、毛皮之间的交换。1500-1800年的3个世纪里,值得称道的成就之一是相隔遥远的几块大陆被联系在了一个商品世界之中。(2)所谓“消费社会”是指,消费不仅是满足基本需求的行为,而是超越物质享受,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显示身份的标志。有学者认为消费社会诞生于1750-1775年的英国;有学者认为它出现在17世纪的英格兰;有的学者甚至将其追溯到15世纪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摘编自弗兰克·特伦特曼《商品帝国:一部消费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00年前“商品世界”的特征,并简述1500年后“商品世界”发生的新变化。(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消费社会”起源的三种观点各自的依据。(6分)(3)根据材料,说明“商品世界”与“消费社会”的关系。(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清末学部审定历史教材未通过者列表(节录)送审历史教材 编撰者 不通过的理由《外史蒙求》 拣选知县刘法曾等 奏定学堂章程内,高等初等小学堂学科程度上止有中国历史,并无外史;通体均系四言韵文,亦非教科书体裁。《日本历史》 江楚编译官局 惟各学堂以日本史为独立科目,且该书纯沿日人语气,碍难审定。《初等小学历史课本》(一册) 广东乐平高等小学教员刘长城 叙述本朝无一语及列圣仁政,殊失培养国民忠爱之意。《广东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 上海国学保存会 以客家福老为非汉族......荒谬无稽。《绘图中国白话史》 彪蒙书室 书名已不可解,而书中所演又多搀入土话......贻误后学不浅。《世界文明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候选道夏瑞芳 于本国太略;内言中国儒教有钳束文化进步之势,已非知言。《东阳县乡土历史教科书》 浙江东阳县附生吴允让 以之训儿童,微嫌干燥少味,宜增入本县教育礼俗及农工商各种实业,以期改良进化于地方自治。-据清末学部机关报《学部官报》(1906-1911)运用以上史料,自选角度,拟定一个历史论文题目并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论题规范,论点和论据相统一,论证合乎逻辑,表述成文)(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叙利亚国民大会备忘录我们,在下面签名的叙利亚国民大会的成员,由不同地区的居民授权,对国家人民的愿望进行以下表述:第一条:我们要求叙利亚享有绝对的、完全的政治独立。第二条:我们要求这个叙利亚国家应该是一个以广泛的权力分散原则为基础的民主的君主政体。第三条:我们抗议国际联盟盟约中的第22条把我们置于需要受托管的发展中国家之列......第六条:我们不了解法国政府所宣称的在我们的叙利亚国家任何部分拥有的权力,拒绝相信它能协助我们或者能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地点帮助我们的国家。(注:1516年,叙利亚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节选自叙利亚国民大会写给负责监督奥斯曼领土转交的国王的备忘录(1919年)材料二“战争(一战)加速了民族主义在欧洲人所控制的地区的发展......战争也把革命思想传到了殖民地。十四点建议中阐述的美国的参战目标唤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之下的民族的希望,推动了民族觉醒。民族主义者在建立反帝抵抗组织的斗争中,也从苏联获得了启示。”-[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根据材料一,概括叙利亚国民大会对国际联盟托管体系的态度及主要诉求。(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释一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历史契机。(6分)汕头市2024~2025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BDDD6-10CACDA11-16ADBABC二、非选择题17.(14分)(1)从礼仪教化工具演变为军事训练内容;射箭形式从规范化到多样化;参与群体从贵族扩展到平民(包括妇女)。(2)军事训练功能;礼仪教化功能;社会娱乐功能;性别平等推动功能。(3)崔乐泉通过汉画等图像史料研究射箭活动的形式演变;陈新华通过文献史料(如《旧唐书》)研究射箭活动的社会应用。18.(14分)(1)特征:以区域贸易为主,印度洋和丝绸之路为核心。新变化:全球贸易网络形成,跨大陆商品交换频繁。(2)15世纪依据:佛罗伦萨、威尼斯的商业城市兴起;17世纪依据:英国殖民扩张推动消费升级;18世纪依据:英国工业革命促进商品丰富。(3)商品世界的发展为消费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消费社会推动商品世界的全球化进程。19.(12分)论题:清末教材审定中的政治与文化博弈清末学部对历史教材的审定以维护封建统治和民族认同为核心。如《广东乡土历史地理教科书》因否认客家为汉族被拒,体现对民族统一的强调;《初等小学历史课本》因未颂“列圣仁政”被否,反映忠君思想的灌输。这些审定标准既受传统礼教影响,也折射出清末政权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暴露了新旧文化转型期的矛盾。20.(12分)(1)态度:反对托管,要求完全独立。诉求:建立民主君主政体,拒绝法国干预。(2)契机:一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美国“十四点建议”激发民族自决意识;苏联革命提供反帝经验;殖民地民族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