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17.3 电阻的测量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前面我们学习过电阻器,电阻器(电阻)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科技产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手机、电视机、电脑等都要用到电阻器)。电阻器的阻值是有大小的,有的用数字直接标在上面,有的用色环表示。现在有一电阻器,上面所标的阻值看不清楚,但是又想知道阻值的大小,你能想出办法呢?看不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阻的测量——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AVRR'S设计实验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步骤①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实物。②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中电学元件连接是否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移至最大阻值处。③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三组对应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分别填入表格中。④根据记录的三组数据,分别求出三个对应的电阻值,并求出其平均值,作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的平均值R/Ω1 2.0 0.20 10.0 10.02 3.0 0.31 9.7 3 6.0 0.58 10.3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阻值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阻值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阻值AVLRSV设计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解析: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电阻越大。原因: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能否把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1.0 0.22 4.52 2.0 0.32 6.33 2.5 0.35 7.1测量电阻的其他方法伏阻法——双伏法原理:电路图:表达式:V1RxSR0V2RxSR0V1V伏阻法——伏关法1原理:电路图:表达式:RxS1R0VS2RxS1R0VS2伏阻法——伏关法2原理:电路图:表达式:RxSR0V12RxSR0V12伏阻法——伏滑法原理:电路图:表达式:RxSR0V(1)P移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U(2)P移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UxabP伏安法——双安法原理:电路图:表达式:RxSR0A2A1RxAA1R0S安阻法——安关法1原理:电路图:表达式:RxAR0S1S2原理:电路图:表达式:安阻法——安关法2RxAR012原理:电路图:表达式:安阻法——安关法3RxS1R0AS2当S1和S2均闭合时,U=I1Rx;当S1闭合、S2断开时,U=I2(Rx+R0)原理:电路图:表达式:安阻法——安滑法RxSR0abPA当P移到a时,U=I1Rx;当P移到b时,U=I2(Rx+R0)1.如图所示,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D.该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AB2.“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小聪同学分别对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测“小灯泡的电阻”两个实验进行了梳理和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不同B.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的作用仅是保护电路C.两个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D.两个实验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解析: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都是R=U/I;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律;两个实验都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3.分析I-U图像(如图),我们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图线对应的电阻大于乙图线对应的电阻B.甲、乙两图线对应的电阻都随电压增大而增大C.甲的电阻是5ΩD.乙的电阻是0.1ΩC4.以下为某同学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时,应先闭合开关B.连接电表时,应先选小量程C.闭合开关时,应先将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D.计算电阻时,应先计算电压平均值与电流平均值C解析:为了安全,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A错误,C正确;连接仪表时,应先选用大量程试触,再确定合适的量程,故B错误;“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利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利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再求出电阻的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值,D错误。。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画出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I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ΩB.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它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改变而改变C.由乙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有关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D电阻的测量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测量原理数据处理测定电阻的阻值时,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求小灯泡的电阻时不能求平均值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其具体方法:用 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测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再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电压表电流表2.在虚线框中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的 过大,而烧坏电路中的有关元件。在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利用公式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值,但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这属于实验中的 ,它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 。 断开阻值最大电流误差减小误差[答案]3.某同学指出,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 )A.闭合开关前,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B.电路连接时,先将开关断开C.开关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D.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C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C5.【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器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约10Ω)、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他检查电路连接完好后,正准备闭合开关,同组的另一同学及时提醒他,这样操作存在不足,其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2)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断开开关,将电压表接在C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而电流表仍无示数,则故障是 。滑动变阻器处断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拓展】该同学实验兴致正浓,他又分别测出了2V和3V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然后用这三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他的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0.269.6错误灯丝电阻随温度发生变化6.【实验名称】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器材】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为“10Ω 0.5A”,R2的规格为“20Ω 0.5A”,未知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请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答案](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小明完成实验后,将定值电阻更换为一个小灯泡,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 的升高而增大。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选填“R1”或“R2”);。 5变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温度R2【拓展】(4)小明利用已知定值电阻R0和电压表,设计并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的示数为U1;②只断开开关S2,电压表的示数为U2;③待测电阻Rx= (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