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呼吸作用 B. 酒精挥发 C. 摩擦生热 D. 湿衣晾干2.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测定pH B.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 读出液体体积 D. 检查气密性3. 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黑色固体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D. 生锈的铁钉加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然后有气泡冒出4. 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甲属于氧化物 D. 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5.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科学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日益广泛。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C. 氧化锂的化学式为D.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6.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瓶口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与水反应B. 实验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 实验③:滴入浓硫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D. 实验④:铜片和银片表面都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和银都活泼7.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的是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①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酸性的食物 ②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硫酸钾 ③喝汽水打嗝是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电器着火用水灭火 ③碱液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健康①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②使用无磷洗衣液可减少水污染 ③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①室内烧炭容易发生CO中毒 ②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坏血病 ③发霉粮食含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A. A B. B C. C D. D8. 如图1所示,在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和NaOH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水。10s时接通电源开始电解,130s时关闭电源停止电解,实验过程中浓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2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通电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石墨与电极上产生的氧气发生了反应C. 曲线1是水中加入NaOH溶液电解水采集到的数据D. 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均增大9.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微粒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B. 分类观: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能量观:通常燃烧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D. 转化观: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加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B 检验与NaOH中和后,硫酸是否有剩余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有无沉淀C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D 比较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的硬度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A. A B. B C. C D. D二、填空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1. 2024龙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织出一幅跨越千年的纹样变迁图卷。(1)汉代袍服:选择了中国传统色彩中的黄色作为主色调。姜黄是一种黄色染料,含有姜黄素(C21H20O6),姜黄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填最简整数比)。(2)唐代襦裙:唐代的纹样运用到了花罗,真丝花罗面料属于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3)宋代褙子:服饰上的纹样为牡丹月桂纹。在远处能闻到牡丹花香,说明分子在____。(4)明代袄裙:运用了刺绣工艺。手绷是一种刺绣用具,用薄竹片制成。竹子生长期需要追加化肥,下列不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字母)。A. KNO3 B. NH4H2PO4 C. CO(NH2)212. 将1600℃的铁水抛向高空,化为漫天华彩,遍地生金,这是来自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技艺—“打铁花”的浪漫。(1)铁水氧化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打铁花所用的铁水一般是含磷、硫等的铁合金,它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熔点比纯铁______(填“高”或“低”)。(3)盛放在容器中的铁水不会燃烧,但打散在空中就会形成绚丽的铁花,这说明铁在空气中燃烧与______有关。(4)冬季表演“打铁花”更安全,打开的铁花会迅速降温,这体现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3. “支原体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和“富氧空气”差不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气体制取开展以下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并要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可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2)搭建如图A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可松开______________(选填“K1”、“K2”或“K3”)处的螺丝,待调整到所需倾斜度后再拧紧。(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4)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富氧空气”:使用图F装置(集气瓶容积为250mL,已装满水)和另一种仪器混制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则该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从管d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_________mL水。14. 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启了以下项目性探究学习之旅。项目一:探究塑料垃圾焚烧后的生成物中除了二氧化碳、氯化氢是否含有一氧化碳。(1)【实验步骤】(试剂均足量)①向装置A中通入燃烧后的气体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集中加热前先需要预热,其具体操作是_______。②然后继续通入燃烧后的气体,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③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固体冷却后停止通入气体。(2)【实验分析】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论】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3)【反思评价】小组中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缺陷不够严谨,你认为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塑料垃圾回收的好处远远大于焚烧处理。项目二: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4)图1所示的蒸馏法过程为:海水水蒸气淡水。从能量角度看,a过程需要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图2所示加压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5)提纯制盐:同学们从某反渗透法净水厂购买了少量母液,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进一步提纯制盐。(母液中除含有大量的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杂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①取少量母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______②继续向①中加入过量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③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通过以上步骤还不能得到精盐,需对步骤③进行改进,改进方案是______。项目三:同学们对反渗透法淡化海水原理很感兴趣,进行了如图探究:【查阅资料】鸡蛋膜有极其微小的孔隙。【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向3个鸡蛋壳内分别加入表中的物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鸡蛋壳,再向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如表中的物质进行实验。实验编号 ① ② ③鸡蛋壳内加入的物质 NaCl溶液 NaOH溶液 淀粉溶液小烧杯中加入的物质 AgNO3溶液 FeCl3溶液 碘水小烧杯中的现象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无现象【实验分析】(6)由实验①②③小烧杯中现象得出______(填粒子符号)可以透过鸡蛋膜。【实验结论】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大小不同。科学家可设计出与鸡蛋膜类似的“小筛子”分离提纯物质,如海水淡化。【反思交流】(7)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③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在不增加新试剂的条件下,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③______,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小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碘分子体积比淀粉分子小。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5分,第16题5分,共10分)15. 回收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中的铜,部分实验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注:灼烧后得到黑色固体和残留物,残留物不溶于水和稀硫酸。)(1)“灼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2)“酸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3)第二次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16. 某氢氧化钠固体因保存不当部分变质生成了Na2CO3,取该样品10.0g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75g溶液。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x=______g。(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1题答案】【答案】(1)5:24(2)天然材料 (3)不断运动 (4)C【12题答案】【答案】(1)(2) ①.混合物 ②低 (3)铁和氧气接触面积 (4)导热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3题答案】【答案】(1)C (2)(3)(4) ①. 量筒 ②. 80【14题答案】【答案】(1)将酒精灯在酒精喷灯下方来回移动(2) ①. 除尽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 ②.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③. Ca(OH)2+CO2= CaCO3↓+H2O(3)装置末端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尾气等进行尾气处理(4) ①. 吸收 ②. 变大(5) ①. 产生白色沉淀 ②. Na2CO3 ③.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6)OH-、Cl- (7) ①. 鸡蛋壳内加入碘水,小烧杯中加入淀粉溶液 ②. 溶液变蓝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5分,第16题5分,共10分)【15题答案】【答案】(1)将铜转化氧化铜(2) ①. CuO+H2SO4=CuSO4+H2O ②. 复分解反应(3)FeSO4【16题答案】【答案】(1)67.2(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4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