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歌曲《小花雀》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花雀》,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2、学习并掌握新的节奏型“XXX”,在合唱练习片段中进一步巩固1、3、5、3个音的音高观念。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掌握XXX节奏型,从音乐力度和速度方面对音乐的表现作更进一步的感知。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学唱歌曲《小花雀》。律动导入。跟音乐做律动,感受音乐特点。读读——在生活中寻找寻找生活中使用了XXX节奏型的词语。如:母鸡下蛋的叫声XXX咯咯哒、打起锣鼓的声音XXX咚咚锵、师生节奏接龙,如下图:XXXX| ‖母鸡下蛋 咯咯哒咯咯哒打起锣鼓 咚咚锵咚咚锵小朋友们 蹦蹦跳蹦蹦跳拍拍——在词语中提炼从词语中提炼出 节奏型,教给学生正确的读法“diliti”要求能够边击拍边读准。拍读——在对比中强化对比两个节奏型的不同,强化认知。使用“前紧后松”“前松后紧”的形容,让学生正确区分这两种节奏。找找读读——母鸡下蛋啦看课本35页的《母鸡下蛋啦》,找找哪里有 节奏型,结合歌词反复拍读。学唱《小花雀》。聆听歌曲,找出新学的节奏型。再听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只小花雀?介绍“斯可乐”是在模仿小花雀的叫声。学唱歌词这一句“斯可乐斯可乐 斯可斯可乐 斯可斯可乐”二声部练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边打手号边听音,听后再唱。男女生交换学唱。跟琴逐句学唱,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记忆歌词。(经过前面新节奏型的学习,二声部的练习,歌曲的难点已经解决,朗朗上口的旋律和歌词也比较容易唱,所以安排了说一说、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活动中,增加课堂趣味性。)21教育网小结 。提倡观鸟,抵制关鸟。保护鸟类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