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单元概说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学习欣赏诗歌作品,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的熏陶。所以,本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鉴赏诗歌,组织朗诵活动。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欣赏的方式进行自由朗诵,开展朗诵比赛。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的变化、意象的合理选择、语言的锤炼等。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第1课时林徽因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3.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学习目标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走近作者必备知识20世纪30年代初,林徽因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林徽因与梁思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杂志上。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表达诗人深切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和对儿子的希望。诗人之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创作背景必备知识新月派1923年,新月社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徐志摩、林徽因、闻一多等。后来,新月社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新诗流派——“新月派”。文学常识必备知识“三美”理论由闻一多提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诗歌有平仄,有韵脚,音韵和谐建筑美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强调节的匀称与句的均齐。轻灵( líng ) 娉婷( pīng ) 冠冕( guān miǎn ) 鲜妍( yán ) 呢喃( ní nán )字音字形必记字词鲜(xiān)鲜妍、屡见不鲜( pīng )(chěng)( pìn )娉婷聘请驰骋(xiǎn )鲜为人知冠( ɡuān )冠冕( ɡuàn )夺冠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鲜妍:鲜艳。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词义理解必记字词体会诗歌优美意境。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读准,富有节奏。初读课文朗读指导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请同学们读这首诗,并在诗上做好批注。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划分层次初读课文第一节爱如四月天一般明亮轻快。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第三节爱如四月天一般鲜妍庄严。第二节爱如四月天一般柔和恬静。第四节将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到自然风景中。1.全诗以什么为喻?四月天自主探究初读课文正是这些暗喻的运用,让整首诗充满了画一样的美感,诗一样的旋律。2.本诗使用最多最突出的修辞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暗喻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3.这首诗为了描绘意境运用了哪些意象?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鹅黄”“绿”“白”等。“鹅黄”是一种淡淡的暖色调,柔和、美丽、生动。“绿”寓意着青春与希望,生机盎然,给人以宁静、和平、安全的感觉。“白”象征着神圣洁净。4.画出本诗中表示颜色的词,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这些词语的使用,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给人明亮温暖、温馨柔美的心理感受,令人赏心悦目。分析讨论精读课文1.从修辞角度赏析“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中“点亮”一词的妙处。“点亮”一词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让人联想到明亮的火焰,打通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本是无形的“四面风”竟被“你”的“笑响”点亮,这就使“笑响”顿时具体可感了起来,并赋予了风以灵气和生命力,突出了“你”笑声的爽朗、清脆、悦耳,营造了一个清新明快的意境。2.是否可以将“细雨点洒在花前”换成“风雨零落了花瓣”?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不可以这是一首“爱”的赞歌,诗人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赞美的。原句“细雨点洒在花前”,有“随风潜入夜,润‘花’细无声”的意境美,符合诗人心境;而“风雨零落了花瓣”,给人哀婉凄凉之感,与本诗的意境并不吻合。故不可以替换。“闪”将静态的“星星”在朦胧的“云烟”中若隐若现的情形写得具体可感,突出了“星子”的动态感,形象生动。3.“星子在无意中闪”的“闪”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人将“你”比喻成“四月早天里的云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轻盈自在,无拘无束,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由衷的喜悦之情。4.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二节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句是倒装句。应为“你是那轻,那娉婷,鲜妍”,突出了“你”“轻”“娉婷”的特点,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5.“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这句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中诗人直接点明“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强化主题。6.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第2课时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理解了诗歌的层意,赏析了诗歌的语言。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首诗。学情回顾分析讨论精读课文第一节1.诗人笔下的爱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风”是抽象的,是爱的“笑响”点亮了它,从听觉到视觉。“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交舞着变”,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第二节“云烟”,柔和中带着朦胧,呈现出一种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点洒在花前”的“细雨”,呈现出一种爱的动态美。这一节,抒发爱的无处不在。第三节把“爱”比作“四月的花”和“月圆”,表现了爱的美与庄严。第四节第五节用“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白莲”表现了爱的生命力和神圣洁净。“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表现爱之深,情之切。“四月天”里,有和煦的微风在融融的春光里飞舞,有黄昏的袅袅云烟在弥漫,有繁星在夜空闪烁,有细雨洒落在花前,有百花的光鲜润泽和婀娜多姿,有月光皎洁明净如水,有草的鹅黄、芽的嫩绿、莲的洁白,有一树一树的繁花绽放,有一双一双的春燕呢喃。2.全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这样的“四月天”,轻灵而满含情意,妩媚而充满希望,是生命的初始,是诗人满心的喜悦。以“四月天”比喻“你”,突出了“你”的阳光、浪漫、温馨、可人,“是爱,是暖,是希望”。3.诗人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视觉描写“云烟”“黄昏”“星子”“百花”“月圆”“鹅黄”“初放芽的绿”“燕”……听觉描写触觉描写“笑响”,燕子“呢喃”“风的软”多角度展开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明净、澄澈;和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关于这首诗,有说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也有说是写给诗人的挚友徐志摩的,但不管是写给谁的,诗人在诗中都表达出了她对对方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对方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音韵美6.本诗是新格律诗的典范,它是如何体现“三美”原则的?①注重押韵,每一节都是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②诗人故意用一些“陌生化”的断句,读起来需放慢语速,使节奏方面的音韵美得以表现。③十二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绘画美诗人所选的意象鲜艳而美丽,如夕阳无限好的“黄昏”,闪亮的“星子”,色彩缤纷的“百花”,“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梦中的“白莲”等,诗人将春天一系列美好的景物,饱含感情地描画出来,色彩鲜妍,如画一般美。建筑美①诗歌中用句奇妙,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的语序本该为“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新鲜;你是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诗人在此故意打破原有语序,使其满足建筑美需要,同时也令人眼前一亮。②诗共有五节,每节三行,且字数与句式灵活多变,灵动而不呆板。这首诗别具匠心地将诗人心中的“你”比喻成“人间的四月天”,并充分展开想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人间的四月天”的烂漫景象,形象地再现了“你”的生机勃勃、五彩斑斓、庄严纯净、轻柔灵秀,盛赞“你”“是爱,是暖”“是希望”,表现了诗人对“你”的爱之深,情之切。课文主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课堂小结风烟星雨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春光风舞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轻灵柔美鲜妍复苏希望爱之深情之切教学反思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这首诗有着美的意象、美的灵魂,而且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所以教读这首诗,从感受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入手,让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来想象美好的画面,理解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及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教好现代诗歌任重道远,未来仍需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诗歌素养,不断探索有创新性的诗歌教学方法!那轻,那pīng tíng,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带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í nán,——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回答问题。课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红色字注音。pīng tíng( ) ní nán( ) 鲜妍( ) 柔嫩( )(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3)请写出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娉婷呢喃yán nèn莲带戴 连总结上文。[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一般作用: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语音的延长;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④表示总结上文。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D解析:D项运用的是比喻,其余三项运用的都是拟人。(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学家、 。(2)诗中从听觉到视觉总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特点的诗句: 。(3)诗中运用动态的词语表现早春湿润的感觉的诗句:。林徽因 文学家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3.按要求填空。A.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纯朴与大气,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B.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C.第4节写“鹅黄”“绿”“白”等颜色,是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爱的缠绵。D.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歌的纯净意境——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C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那一晚林徽因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拓展探究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