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课时作业A(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课时作业A(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课时作业A 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选择题(知识积累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稻菽 田埂 再接再励 B. 分蘖 笼罩 义无反顾
C. 苍穹 贬斥 眼花瞭乱 D. 颁发 功勋 苍海桑田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在科研中总是好高骛远,不断挑战新目标。
B. 面对质疑,他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
C. 杂交水稻的成功,让他声名狼藉,享誉全球。
D. 他的科研成果微不足道,却改变了世界粮食格局。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袁隆平的研究,使杂交水稻产量大幅提升。
B. 袁隆平不仅是科学家,而是一位“农民院士”。
C. 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农业科研事业。
D. 杂交水稻的推广,有效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
4. 下列对“喜看稻菽千重浪”中“喜”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对丰收景象的喜悦 B. 对科研成果的自豪
C. 对农民辛劳的感慨 D.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5. 下列关于人物通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以真实人物为报道对象 B. 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C. 必须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D. 可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精神
6.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袁隆平像候鸟一样,每年都要到海南育种。
B. 稻穗低垂,仿佛在向这位科学家致敬。
C. 他的研究成果是照亮世界的灯塔。
D. 杂交水稻是他送给人类的“绿色礼物”。
7.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实现亩产1200公斤;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B. 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C.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贡献惠及全球。
D. 面对困难,他从未退缩,始终坚信“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8.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他在稻田里发现了“天然杂交稻”
② 袁隆平开始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③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培育出高产杂交稻
④ 这一发现为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础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9. 下列对袁隆平科研精神的概括不准确的是( )
A. 勇于创新 B. 甘于奉献 C. 急功近利 D. 坚持不懈
10.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解决了中国粮食问题
B.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C. 袁隆平面对质疑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D. 杂交水稻的推广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二、课内阅读理解(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家人告诉他,领奖的时间快到了,他才匆匆赶回家,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直奔北京。”
1. 这段文字体现了袁隆平怎样的品质?
2. 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一细节进行描写?
3. 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
“沙漠愚公”:李保国的治沙人生
李保国是一位治沙专家,他扎根西北沙漠二十年,带领团队在毛乌素沙漠种植了数百万棵树。他常说:“沙漠不是不可征服的,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坚持的决心。”
在研究初期,李保国发现传统的植树方法在沙漠中成活率极低。他通过反复试验,发明了“网格固沙法”,先在沙地铺设草方格,再种植耐旱植物。这种方法使树木成活率从不足10%提升到70%以上。
面对资金短缺和技术难题,李保国从未放弃。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邀请专家合作攻关。如今,曾经的沙漠已变成绿洲,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1. 李保国的治沙成果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
2. 文中“网格固沙法”的成功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3. 李保国与袁隆平在精神品质上有何相似之处?
课时作业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C 6. B 7. A 8. A 9. C 10. A
二、课内阅读理解
1. 答案: 体现了袁隆平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淡泊名利、踏实肯干的品质。
2. 答案: 通过具体细节展现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突出袁隆平以科研为己任的精神。
3. 答案: 属于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作用:通过“仍在稻田里工作”“匆匆赶回家”等细节,生动刻画袁隆平的敬业精神。
三、课外阅读
1. 答案: 科学的方法(网格固沙法)、坚持的决心、克服困难的勇气、团队合作。
2. 答案: 体现了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答案: 相似之处:① 勇于创新,探索科学方法;② 坚持不懈,克服困难;③ 心怀天下,造福人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