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学写传记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人物小传是传记的一种,它记述简略,篇幅比较短小。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传记呢?了解传记的内容构成一传记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叙述人物的主要经历概述人物的成就或评价人物包括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等表现人物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行事风格等,这是传记的主体这一部分可以单独放在结尾,也可以融入基本情况、主要经历中,注意要做到客观公正,发自肺腑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的特点二典 型 事 例典 型 言 行典 型 材 料1.选取典型材料在写传记的时候,我们应该挑选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来写,以增强传记的说服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遇到天灾人祸没有灰心节衣缩食供“我”读书支持并且慰勉“我”参加革命人到老年仍坚持劳作深明大义热爱劳动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选取典型材料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坚强不屈有 远 见《奶奶小传》(本单元题目二)1.选取典型材料选取典型言行来写奶奶没上过学,这成了她此生的一大憾事。由于不识字,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都离不开家人的陪伴与协助。她常把“读过书好啊”挂在嘴边。无论是给她念书的时候,还是带她乘坐地铁的时候,我总能听到奶奶不住地念叨:“读过书好啊,读过书好啊。”外 貌志 趣经 历多面性2.多角度写人物特点人物形象立体完整成长的不同阶段(1)从名字由来、外在形象、他人评价等角度展现人物特点表现角度 示例 人物特点名字由来 他罕见而独特的姓氏让别人牢牢地记住了他——他姓欧阳,又因为生于炎炎夏日,所以取名欧阳夏阳。 名字令人印象深刻外在形象 他顶着一头标志性的寸头,短而齐整的发茬一年四季都没变过。 总留着寸头他人评价 “欧阳这个人没别的,就是太胆小”,这是他的朋友对他的一致评价,他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胆小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老舍《著者略历》(2)以时间为线叙述随性态度知足坦然时间顺序志趣及品质主要突出特点:乐观(3)以某一特点为主,其他特点为辅妹妹是极乐观的人。临近校运会,她在练习接力赛时不小心摔倒,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皮,伤口流出的血染红了校服裤。回到家后,她“秀”出膝盖的伤口,爽朗地说:“看!酷不酷?这是我为了比赛留下的‘战痕’!”她看到我们担忧的眼神,说:“哎呀,别担心,还有一星期呢,这点小伤很快就好了!”其他辅助特点:知错就改(3)以某一特点为主,其他特点为辅她知错就改,绝不再犯。有一次,她忘带护照导致我们差点赶不上飞机。从那以后,她在出门前一晚都会检查东西是否带齐了。妹妹也很乐于助人。她经常帮邻居照顾小猫,从不嫌麻烦。每次邻居向她道谢,她总说:“哎呀,小事小事。”其他辅助特点:乐于助人概述与特写相结合,详略得当三人物传记写人记叙文人物的主要经历人物的主要精神以概述为主要方式也要有具体描写的部分≠原 因人物小传篇幅有限,以概述为主要方式可以避免传记内容过于冗长琐碎人的一生漫长复杂,需要通过概述来提炼关键阶段1.以概述为主要方式1.以概述为主要方式林徽因,1904年生于浙江杭州。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才情初显。1924年赴美深造,研习建筑与舞台美术,后涉足文学。归国后,林徽因与梁思成投身于中国古建筑研究,为古建筑保护与学术研究奠基,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她文学造诣深厚,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广为流传。1955年林徽因因病离世。她以卓越的学识、独立的人格和跨领域的成就,为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林徽因小传》(本单元题目三)按照时间线,依次简述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林徽因的一生及其成就2.加入特写传 记特 写概 述聚焦人物特点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姑姥姥身形消瘦,像一棵干枯的树,徒留一副嶙峋的骨架。她的肌肤松弛地贴附在骨骼上,褶皱纵横交错。那一头稀疏的白发,如残冬荒原上几缕伶仃的枯草。两颊如干瘪的核桃,牙齿残缺不全,说话时能看到仅存的几颗牙齿在唇间若隐若现。——《姑姥姥小传》(本单元题目二)突出姑姥姥的苍老和虚弱外貌特写邻居老张眉飞色舞地比画着表达他的意见时,爷爷会停下脚步,微微歪着头,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张,认真地听着,然后轻轻地点点头,答道:“行嘞,就这么着。”若又有其他人提出不同意见,他同样会微微眯起眼睛,陷入短暂的思考,接着露出赞同的神情,说:“嗯,有道理,这么着也行。”——《爷爷小传》(本单元题目二)展现爷爷随和友善的性格特点神态特写他带着一条海南种的大狗“乌嘴”,随意到处游逛。和村民在槟榔树下一坐,就畅谈起来。那些无知的穷庄稼汉,能对他说什么呢?庄稼汉震于他的学识渊博,只能说:“我们不知道说什么。”苏东坡说:“那就谈鬼。好,告诉我几个鬼故事。”那些人说并不知道什么有趣的鬼故事。苏东坡说:“没关系,随便说你听到的就行。”——林语堂《苏东坡传》展现苏东坡爱闲谈、随和的性格言行特写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三(1)使用真实、具体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1.纪实性——材料真实1980年左右,家乡落实知青政策,外公回到龙游城里一家运输公司上班。网络搜索向知情人求证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左右”“似乎”“大概”无法确定重要信息(2)还原人物言行,表达思想感情,展现精神品质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鲁迅《藤野先生》见识广博的特点、关心学生的品质发挥想象填补已知事实中的空隙表现人物形象(1)展开合理想象2.文学性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人物传记≠她每天一早就伴着星光出门。 山村的夜静得吓人,远远传来的布谷鸟的叫声让人发颤,月色伴着模糊的山峦和奇形怪状的树枝,散发着令人惊悚的气息。 小小的她,多少次在这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往返,只为读书求知,改变命运。与她同行的伙伴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了,但她却一路坚持,走成了村里的第一位本科生。合理想象母亲幼年在求学路上遇到的恐怖夜景《母亲小传》(本单元题目二)丰富传记内容突出母亲求学的艰苦和坚持不懈的品质(2)运用多种手法,让传记更生动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比 喻①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托尔斯泰冷酷锐利的一面让特点具体可感侧面描写②使用侧面描写等描写手法不畏艰辛、专注研究的科学精神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实验室环境的简陋和恶劣有个性的语言文白夹杂风趣幽默其为人,风度翩翩,有古君子之风也。然其行事,却又带着几分现代的洒脱不羁。每临大事,神色安然,仿若魏晋名士之遗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于细微之处,又尽显顽童之态,实乃妙人也。有文言文的典雅……(3)使用有个性的语言传记风格带有古朴底蕴有现代语言的直白你还可以用活泼轻松的口语化表述,增强传记的亲和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别看表弟整天嘻嘻哈哈,跟个没心没肺的孩子似的。一旦遇到正经事儿,他那认真劲儿就上来了:眼睛瞪得像铜铃,谁也别想在他这儿打马虎眼。——《表弟小传》(本单元题目二)口语化的表达尽显亲切轻松感知表弟的性格写自传时,尤其是在对自己进行主观的评价时,可采取较为轻松活泼的语言,幽默自嘲,这样更易突出鲜明的个人风格。我是个长相一般、本事不大的普通人。平时看书学习吧,就像只在水里瞎扑腾的鸭子,怎么都学不到精髓。我做饭也是“天赋异禀”,大展身手一次后,我妈就再也没给我机会展示。虽然浑身都是毛病,但我心态挺好的,总能发现值得高兴的事。——《李飞自传》(本单元题目一)让人觉得传主真实而又乐观给人亲切之感方法小结了解传记的内容构成学写传记选取典型材料选取典型材料,突出人物的特点多角度写人物特点概述与特写相结合,详略得当以概述为主要方式加入特写纪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纪实性——材料真实文学性来看看本单元的习作题目吧!写作对象:家人,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写作内容:家人的基本信息、体现人物特点的重要事件等。写作体裁:人物小传。作前准备:与家人深入交流,了解家人的基本信息,如生日、爱好、生活经历等。写作要求:概括性介绍和言行特写相结合。我们可以怎样选材、构思习作呢?经典开头..介绍人物基本信息和生活方式爷爷六十出头,身子骨还算硬朗,侍弄着几亩地。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自给自足。每年秋收之后,他总会给我们送来新米,说是让孙子孙女尝尝。借助名言引出人物生平诗人北岛曾说过:“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我的父亲,尽管既不擅长驾驶摩托车,又不会骑自行车,却也凭着一双脚,踏实行走,走出了属于他的别样人生。写作对象: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写作提示:①筛选材料:选择对传主思想个性或人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体现人物的独特魅力。②选择写作对象:可以是科学家、文学家、革命家等你崇敬或熟悉的人物。作前准备: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传主的资料,理清传主的生平。写作体裁:人物小传。夺目标题①称号+人物姓名十主要事迹:《“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科技报国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药圣:李时珍以脚步丈量山河,书写草本传奇》②引用人物名言十破折号+××传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传记》《“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传记》③地点/事件+人物姓名:《太空中的杨利伟》《一生倾情青蒿素的屠呦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