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学习描写景物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写一1多视角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远望近观俯视仰视发现景物不同的特点远望泰山,连绵的山峦似一条横卧的巨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沿途怪石嶙峋,纹理清晰深刻。行至山腰的观景台,俯视山谷,郁郁葱葱的树木如起伏翻涌的绿色波涛。此时抬头,那高耸入云的顶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光芒,天际似触手可及。远望近观多视角呈现泰山的壮美俯视仰视2对比观察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所写景物的特点日出时分不同时间点太阳的变化枫树的四季变化(1)纵向对比:将同一个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进行比较月亮的阴晴圆缺秋天的天气最适合和月亮做伴。起初那细细的月牙儿像一个没准备好登场的小演员,被薄云笼罩着,像披着轻纱,月光就浅浅地、隐约地藏在树叶之间,太过可爱。可等到了农历十五,又是另一番模样。它那样圆满充盈,敞亮地照着你,慷慨地让你借着它的光,欣赏窗外的夜色。——《窗外》(本单元题目二)月初:月亮呈月牙儿状,月光朦胧富有变化的月亮月中:月亮呈圆月状,月光充盈敞亮晴天晴天时,西湖湖面波光粼粼,湖水宛如一块缀满金色亮片的绸缎。岸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轻抚着湖面。远处的雷峰塔在阳光的照耀下轮廓清晰,闪耀着金色的光辉,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在不同天气状况下观察景物雨天雨中的西湖则像一幅水墨画卷,细密的雨丝洒落在湖面,漾起圈圈涟漪。湖面上雾气升腾,雷峰塔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垂柳被雨水洗刷得郁郁葱葱,枝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娇羞。2对比观察让景物的特点更突出将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景物进行对比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同一类景物进行对比(1)横向对比: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景物进行对比,突出有差异的特点在厦门家里,望向窗外,能看到满目的三角梅如道道瀑布,从一栋栋建筑的窗台、阳台栏杆上倾泻而下。玫红、紫红、大红的各色花朵簇拥在一起,层层叠叠,肆意舒展。北方也有三角梅,但总看不过瘾。它们或种在室内,或摆在自家院子里,三五盆精心养护,也有几分艳丽,却难以长得如眼前窗外的三角梅那般绚烂繁茂。——《窗外》(本单元题目二)将南方的三角梅和北方的三角梅进行对比,突出南方的三角梅的绚烂繁茂。运用多种手法来写景二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突出其茂盛的特点拟人:将紫藤萝花拟人化,写出了动感比喻+拟人:写出花与阳光的互动描写景物从视觉感受出发结合多种感受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不动,水微响。——老舍《济南的秋天》触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多种感官角度写视觉听觉作者对秋天的细腻体悟嗅觉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嗅觉和视觉互通将嗅觉感知的“芳香”与视觉感知的“浅紫色”相互沟通,把无形的香味化作可见的颜色,使读者能真切、立体地感受紫藤萝的美好,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情景中。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嗅觉和听觉互通把嗅觉感知的“缕缕清香”巧妙地转化为听觉感知的“渺茫的歌声”,二者的互通写出了香气清幽、轻柔的特点,营造了空灵、幽远的意境。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我站在桥上/这甜熟的黄昏/远处来的箫声和琴音——点儿、线儿/圆形、方形、长形/尽是灿烂的黄金/倾泻在波涟里/澄蓝而凝匀。——徐志摩《威尼市》味觉和视觉互通,听觉和视觉互通用“甜熟”形容黄昏,使黄昏带有甜蜜浓郁的味道,将箫声和琴音写成点儿、线儿等不同形状,让读者能够想象音乐的形态,接着又赋予音乐黄金般的光泽,营造了丰富、奇幻、惬意的黄昏氛围。在这片柔和的浅蓝色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稻田。稻田边的小溪宛如一条灵动的浅蓝色丝带,在金色的稻田之间流淌。色彩组合3写出色彩特点景物最重要的特征构成了一幅温馨、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红梅傲然挺立。那红得似火的花朵如同在冰冷的白色世界中肆意跳跃的火焰。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试图掩盖红梅的风姿,却衬得红梅越发娇艳。3写出色彩特点景物最重要的特征白色的雪衬托出红梅的热烈娇艳色彩对比最初,天空是淡淡的鱼肚白,随着太阳逐渐升高,这白色慢慢染上了一层浅粉色。接着,粉色逐渐加深,变成了玫瑰红,天边像是燃起了一团温柔的火焰。3写出色彩特点景物最重要的特征写出了太阳升起过程中天色的变化色彩变化漓江的夜,万籁俱寂。江水似一面平滑的镜子,倒映着两岸如墨的山峰,没有一丝波澜。偶尔,一只夜归的水鸟轻轻划过水面,发出细微的破水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很远。——《桂林的漓江景》(本单元题目三)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使语言活泼生动反衬出整个漓江夜色的寂静无声以动衬静远处,云雾缭绕在青山之间,山峦像是被轻纱笼罩,静静矗立,如梦如幻。江面上,一艘竹筏悠悠漂荡,筏上的渔人悠然地撑着篙,竹篙点水,泛起圈圈涟漪。岸边,几株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江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似在与飘落的花瓣嬉戏。——《桂林的漓江景》(本单元题目三)渔人、鱼儿和岸边桃花等的动与山峦的静相映成趣,使漓江之景灵动鲜活。动静结合按序写景,体现层次三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梁衡《壶口瀑布》写景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1空间顺序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2时间顺序一天中早中晚的景色变化一年中四季的景色变化按照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色在写景中融入情感四那微风卷着盈盈春光,拂过树梢,在新叶间起舞;掠过花丛,在花蕊中绽放;跃过湖面,在水花上荡漾;走进院子里,萦绕在我身旁……拟 人微风轻盈活泼的动态特点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1借助拟人等修辞手法春雨是细腻的、柔和的,绵绵长长,一连下个好几日,缠人得很,让人欢喜而不忍心责怪。可以生动地展现出所写景物的特点正向、亲昵、充满情感的词语对春雨的怜爱2借助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可以表达出自己丰富且真挚的情感方法小结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写学习描写景物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多种手法来写景从多种感官角度描写按序写景,体现层次在写景中融入情感借助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多视角观察对比观察写出色彩特点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来看看本单元的习作题目吧!写作范围:窗外的景物。写作内容:自然之景或人文之景(窗外的人、事、景,四季更迭、时代变迁等)写作要求:①以《窗外》为题,不得另拟题目。②调动多种感官,使描写生动形象。③融入自己的情感。写法提示:①既可以描绘窗外的局部之景,也可以整体勾勒。②可以以一个视角为主,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③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确定景物描写的情感基调。经典开头用拟人赋予景物人的情态为了看到日出,我凌晨便起床,来到窗前。微风迎面把我拥住,像急着要赶走我的困意似的。天还是灰蒙蒙的,镶嵌着零零散散的几颗星星,一旁大片云朵还在慢吞吞地散步。描写场景,融入喜爱之情悄悄地,春天的大门已缓缓打开,透过窗向外望去,满眼尽是春色。“春到人间万物鲜”,一切似乎都是新的,我的心莫名欢愉,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写作范围:祖国大地某个地方的某处风景(乡村田园、现代城市、江河湖泊、山岳峰峦等等)。写法提示:①可以结合景物的山水、人文、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等写出独特之处。②可以融入相关的历史、传说、典故等内容,增强文章的文化意蕴。写作要求:①抓住所选景物的独特之处描写,注意突出所选景物的地域特色。②把对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经典开头描写环境,引出景致清晨,薄雾笼罩着青石板路,河水静静流淌,几只乌篷船轻轻划过,船桨拨动,使水波荡起一圈圈涟漪。乌镇,这座位于江南水乡的小镇,仿佛是从水墨画中走出来的。感官蒙太奇当月光滴在月牙泉里,泛起丝绸般的涟漪,恍惚间似有驼铃穿透壁画而来。张骞的使节团在此遗落过汉简,玄奘的马队曾在此抖落过经卷,而此刻,我的影子正与这些历史的折痕重叠成敦煌的掌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