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事物的特征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之处
特征
外观
形态
内在本质
显著且稳定的标志性表现
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是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类群的本质且显著的标志
外部
形态
事物的特征
内部构造
形成原因
使用功能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之处
……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仔细观察
1
仔细观察是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在全面、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但注意不用面面俱到,要有所挑选和取舍,把重点表现出来。
观察对象:广州塔
想要重点观察和表现的是:
□整体造型 □建筑线条 □旋转餐厅
□高速电梯 □观景平台 □摩天轮 □色彩与材质
建 筑
动 物
植 物
材料、风格、结构等
根、茎、叶等部分的形状、颜色等
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仔细观察
观察对象
1
物 品
大小尺寸、形状轮廓、质地工艺等
论文
历史文献
从资料中提炼、概括
自主阅读
事物的
相关信息
让说明更严谨、准确
借助资料,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2
咨询专业人士
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让事物的特征更加清晰明了
使说明内容更加丰富、扎实
文段赏析
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说明更严谨、清晰,具有说服力
关于“五卅运动”的历史资料
纪念碑上关于“五卅运动”的具体画面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
——叶圣陶《苏州园林》
与他物比较,提炼事物的主要特征
3
比较两者
发现区别
提炼主要特征
特征:极少使用彩绘
与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
以颜色突出特征
确定并突出事物特征
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
读者需要
明十三陵
游 客
建筑特点、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行业从业者
建筑设计、施工特点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要想清楚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我们必须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有哪些说明方法呢?
注意事项:注意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来源是可靠的。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
——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列数字
注意事项:①所举的例子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代表性,最好选用身边的例子。②例子的数量不宜过多。
智能手环具有运动监测的基础功能。比如,当你开启跑步模式后,智能手环就会像一位专业的运动小管家,能够精准地记录你的跑步里程、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
举例子
打比方
注意事项:①打比方的事物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性质。②打比方的事物最好是人们所熟知或了解的。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苏州园林》
注意事项:用来相比较的事物必须和所要介绍的事物有某些相同或类似的点,而且最好是人们所熟知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叶圣陶《苏州园林》
作比较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毛宁《梦回繁华》
摹状貌
注意事项:紧扣说明对象,合理安排篇幅。
注意事项:①在介绍事物时,如果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特点、性质、成因、功能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②类别之间不能交叉或重叠,且都要与说明内容紧密相关。
手机的屏幕材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LCD屏幕,它的优点是成本较低,色彩还原得比较真实。另一类是OLED屏幕,这种屏幕色彩更加鲜艳,且对比度很高,在高端手机中应用广泛。
分类别
注意事项:①引用的内容要少而精、准确以及与所介绍的事物有关,避免堆砌资料。②引用的内容要注明出处。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引资料
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让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更加明确、具体。
合理安排顺序和
结构

我们在说明事物时,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介绍说明。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被说明的事物的
特征更突出
使说明文更有条理
说明顺序 应 用
时间顺序 说明某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历史沿革等
空间顺序 说明某一事物的形状、布局、构造等
逻辑顺序 说明某种事物的内在联系、原理、规律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
根据具体特点
选择说明顺序
突出事物特征
文段赏析
起初,它被称为“王妃塔”——北宋朝廷追谥钱俶的夫人孙氏为“王妃”,故名。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锋”,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雷峰塔》(本单元题目二)
按照时间顺序介绍雷峰塔的名字演变经过及缘由。
“总—分”结构
2
“总—分”结构指的是先总写后分述的结构。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若是能够有意识地用到此种结构,不但可以让说明具有条理性,而且可以让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一目了然。
来看看具体怎么用吧!
《智能手环》(本单元题目三)
文章整篇结构
智能手环是兼备健康监测、信息提醒等功能,兼具科技实用性和时尚属性的一款智能产品。

①智能手环的材质和外观设计
②智能手环的功能用途
③使用智能手环的注意事项

段落内部结构
(写智能手环的功能用途)
健康监测和信息提醒

①健康监测:心率监测、睡眠监测、运动监测、血压监测、血氧监测
②信息提醒:来电提醒、久坐提醒、闹钟提醒

岁月流逝,西安城墙仍被人们妥善保护着,因为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它不仅是一本无字史书,更是“老陕情结”的凝聚物;它不仅是城墙,更是每个西安人心灵的归宿与港湾。
议论句
点明或总结事物的特点,
适当发表对其的评价和看法
直观说明西安城墙的价值和意义
议论句点明其特点
3
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严谨和深入,引发读者的思考
补充说明
记叙文
抒发对某人或事物的情感
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把事物的客观特征写清楚
准确、具体、客观地展现事物特征
可以适当融入作者的情感,但情感不宜过度,否则会影响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说明文中表现事物特征的形式与记叙文的有相似之处,目的却不一样。
说明文
方法小结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说明事物要
抓住特征
仔细观察
举例子
……
借助资料,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运用多种
说明方法
列数字
合理安排
顺序和结构
“总—分”结构
议论句点明或总结特点
与他物比较,提炼事物的主要特征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摹状貌
作比较
打比方
引资料
分类别
来看看本单元的习作题目吧!
写作范围:某一建筑。
写作对象: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座古城。
写作内容:某一建筑的外观、构成、用途、历史、意义等。
写作体裁:说明性文章。
写作要求:①拟题要求:题目自拟。②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外观、构成、用途等。③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再从几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经典开头
环境渲染十点明建筑意义内涵
在一片寂静无声、黄沙四起的沙漠上,太阳洒下的一缕缕金光落在金字塔上。金字塔伫立在荒漠之中,散发出神圣的气息。它代表着一个族群的威严、一个族群的信仰。
借助传说,点明建筑名称由来
传说,越王勾践曾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一带种植兰花,兰亭因而得名。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也曾在这里与友人聚会作诗,即兴写下了《兰亭集序》,这使兰亭更加出名了。
写作对象:某一科技产品或应用。
写作内容:某一科技产品的外观、功能、使用方法等;某一应用的功能、应用场景等。
作前准备: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从中提炼说明对象的基本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主要特征。
写作体裁:说明性文章。
写作提示:①围绕主要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可以恰当使用一些说明方法。②注意文章的阅读对象是家里的老人,介绍要有针对性,语言要通俗易懂,说明要突出重点。③可以插入图表或图片辅助说明。
经典开头
描绘场景,由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主体
天气炎热,农民背着沉重的喷雾器,在田间辛苦地喷洒无害驱虫药。时间一长,人不仅会晒伤,还有可能会中暑。此时,便需要农用无人机“隆重登场”了。
描述现象,设置问题引入主题
如今到处都是数字支付,日常购物、餐饮消费、乘坐交通工具、医保支付……二维码随处可见,数字支付已经深人我们的生活。您可能会疑惑,到底什么是数字支付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