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初识电磁波1.了解电磁波及波谱。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知道光是电磁波,清楚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通过电磁波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较难物理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分析信息等方法,了解电磁波的相关概念,以及电磁波的相关应用。通过对电磁波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电磁波谱及电磁波的主要用途。教学难点: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收音机、电源、开关、导线、多媒体等。“玉兔号”是我国首辆月球车,它于2013年抵达月球表面后,在月球上工作了960天。我们在电视上就能看到“玉兔号”拍摄的月球画面。这些信息是怎样从月球传播到地球上的?本节,我们将学习电磁波的初步知识。探究点一:电磁波及波谱电磁波是由很多成员组成的大家庭。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排列,这样的排列称为电磁波谱。它可让我们较好地了解电磁波这个大家庭的组成情况(如图)。从电磁波谱可以发现,能被人类视觉感知的可见光只占了电磁波谱极小的部分。提出问题: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电磁波?结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探究点二:电磁波的特征1.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概念学生自学课本,进行总结。波速(c):波传播的快慢。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波长的单位是米(m)。频率(ν):波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时间之比。频率的单位有赫(Hz)、千赫(kHz)、兆赫(MHz)。换算关系:1 kHz=103 Hz;1 MHz=103 kHz=106 Hz。2.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数学表达式为c=λν。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一定,因此其波长和频率成反比关系。频率越低,波长越长;反之,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第一节 初识电磁波1.电磁波及波谱。电磁波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2.电磁波的特征。(1)波速,真空中的电磁波波速约为c=3×108 m/s。(2)波长。(3)频率。(4)波速=波长×频率;数学表达式为c=λν。本节课通过身边的无线电通信来将学生带到电磁波的海洋中,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初步了解电磁波,之后教师出示多媒体图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家族成员。在电磁波的特征的讲解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的形式来给学生灌输知识。本节课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第三节 跨学科: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现代电信网络、互联网。能从跨学科视角了解电磁波与信息技术的关联,通过对比了解光纤通信、现代电信网络、互联网等优、缺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本节知识,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技前沿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纤通信的特点。教学难点:通信技术的应用。光纤、多媒体等。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大趋势。当你用手机与人交流、查阅资料和在网上购物时,你是否感受到网络已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信息化离不开高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本节,我们将介绍我们身边的几种典型的通信技术。探究点一:光纤通信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是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纤维(如图)。光纤是利用光波(即可见光)传播信号的,是信息社会传送各种信息的主要工具。运用光纤传送信息的容量,比运用电线传送信息的容量要大很多。一根光纤能同时传输相当于10 000根电线所传输的信息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能传送的信息容量还会更大。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用光来运载信息具有什么优点?光在光纤中传播具有哪些特点?总结:光纤的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减少信号的衰减,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信息。探究点二:现代电信网络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提问:现代电信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探究点三:互联网教师:同学们都会“上网”,都能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你们知道互联网的结构吗?介绍:互联网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用来传送计算机信号。第三节 跨学科: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光纤通信。2.现代电信网络。3.互联网。本节课的内容较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的。在后面的教学中,由于知识点较简单,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第二节 电磁波的应用了解无线电波与广播电视、微波与卫星通信、红外线成像与检测。通过对比无线电波与广播电视、微波与卫星通信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本节知识,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科技前沿的意识。教学重点:无线电波与广播电视、微波与卫星通信。教学难点:红外线成像与检测。多媒体等。电磁波是个有较多成员的大家庭,不同的成员有哪些典型的不同特点?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应用?本节,我们将学习常见的电磁波的应用。探究点一:无线电波与广播电视无线电波很早之前就被用于无线电广播与电视信号传播。如图所示,低频无线电波适用于长距离无线电通信,要实现更远距离的传播,则需要利用地面转播站;高频无线电波则被电离层反射,从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中、高频无线电波适用于区域性的无线电广播,以传输普通声音信号为主。无线电波的振幅根据所传送的声音信号而变化,这种信号调制方式称为振幅调制,简称调幅。甚高频的无线电波则用于传输高品质广播,例如立体声节目,其频率依据所需传送的声音信号而变化,这种信号调制方式称为频率调制,简称调频。探究点二:微波与卫星通信微波的波长在厘米量级甚至更短,可穿透大气层,适用于电视信号与雷达信号传送,以及卫星通信,具有极高的民用、科研及军事价值。微波信号经地面站天线发射,经由卫星接收、放大并转发给其他地面站(如图)或中继卫星,从而实现覆盖较广区域甚至全球的通信。通信卫星使用的微波频率一般在300 MHz至300 GHz之间。与卫星进行通信,地面站天线需要对准卫星,实现微波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已实现多次“天宫课堂”的高清信号直播,依靠的就是我国建立的天链一号、天链二号中继卫星通信系统。天链中继卫星通信就是典型的微波通信,即使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段。探究点三:红外线成像与检测红外线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应用非常广泛,常见于热成像、遥控与检测等领域。红外热成像通过热红外电荷耦合器对物体进行成像,能反映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如图)。红外热成像在军事、工业、汽车辅助驾驶、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探究点四:高频电磁波与医疗高频电磁波在医疗等领域还有很多基于其能量特性的应用,如γ射线治疗、激光医疗与焊接等。γ射线应用于医疗的典型例子就是伽马刀治疗,它利用γ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的物理特性,基于定向原则,将颅内病变组织选择性地确定为靶点,使用γ射线进行一次性大剂量聚焦照射(如图),使病变组织坏死或功能改变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二节 电磁波的应用1.无线电波与广播电视。2.微波与卫星通信。3.红外线成像与检测。4.高频电磁波与医疗。本节课的内容较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的。在后面的教学中,由于知识点较简单,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第一节 初识电磁波.docx 2第二节 电磁波的应用.docx 3第三节 跨学科:电磁波与信息技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