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学血管与心脏练习一、选择题1.在解剖猪的心脏时,如果你找到一根血管与心脏壁最厚的腔相连,那么你找到的血管和腔分别是( )A.上腔静脉、右心房 B.肺动脉、右心室C.主动脉、左心室 D.主动脉、左心房2.下列毛细血管的特点中,与物质交换功能无关的是( )A.分布广 B.血流慢C.管壁薄 D.连接动脉和静脉3.“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和肺的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下列属于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的是( )A.数量少,分布范围小B.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C.血流速度最快D.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4.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时只是少量渗出,有时会缓慢流出暗红色血液,最为严重的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之分。那么动脉和静脉的本质区别你认为是( )A.血流方向 B.血液成分C.血管的粗细 D.血液的颜色5.一科普动画中,某器官自述:“我有四间房,控制血流动,一刻不停歇”。这个器官是( )A.心脏 B.胃 C.肾脏 D.肺6.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与人的心脏结构相似),从肺静脉灌水,能观察到水流出的结构是( )A.肺动脉 B.左心室 C.主动脉 D.右心房7.如图为人体血管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内流的是静脉血 B.②可与右心室相连C.②血管的血管壁最薄 D.①内血液流速比②快8.“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蛇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利于保持体温恒定B.鸟的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C.人体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吸收营养D.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物质交换9.下列器官中,能将血液泵至全身的是( )A.大脑 B.心脏 C.肝脏 D.垂体10.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管内血流速度快 D.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11.2025年4月,心衰患儿俊俊在植入全球最小最轻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如下左图)后生命体征稳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工心脏能帮助人体( )A.驱动血液循环 B.调节各项生命活动C.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12.血管机器人(如上右图)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携带药物从上肢静脉注入,治疗脑部动脉粥样硬化。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____的直径。( ) A.上肢静脉 B.毛细血管 C.肺动脉 D.下腔静脉13.如图是人体某处血液流速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人体内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Ⅰ内血液流速较快,一般分布较浅B.血管Ⅲ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Ⅲ→Ⅱ→ⅠD.血管Ⅰ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14.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长期饮用奶茶、碳酸饮料、久坐、缺乏运动、暴饮暴食、抽烟都会给血管“添堵”影响血管的健康,下列关于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管壁弹性小,血液流速快B.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促进血液流动C.毛细血管管径小,红细胞单行通过D.适度锻炼对血管的健康没有好处15.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国心”是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要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体循环的动力,则“中国心”的安装位置应紧贴心脏的(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16.输液时,针头一般插入的是手背上的“青筋”,这里所说的“青筋”是指(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17.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与这一结构特点相适应的生理功能是( )A.接受全身的血液 B.接受肺部的血液C.把血液压到心房 D.把血液压到动脉18.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字母表示血管,甲表示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肺静脉和肺动脉B.③④分别表示左心室和右心室C.c中血液的含氧量高于d中血液的含氧量D.参与甲形成的消化腺只有肠腺和胰腺19.慢性肺气肿主要是长期吸烟所致。由于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衰竭。慢性肺气肿直接导致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20.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式管道里按照一定方向流动的原因之一是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 B.静脉和心房之间有瓣膜C.四肢静脉内表面有瓣膜 D.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二、判断题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2.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只有动脉。( )3.人体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4.心脏的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 )5.静脉的内表面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三、综合题1.1963年,我国科学家童第周首次通过实验获得克隆鱼,开创了我国克隆生物的先河。下图是克隆鱼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克隆鱼的性别是 (填“雄性”或“雌性”),这是因为决定生物性别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中。(2)图中融合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和 形成鱼的胚胎。(3)图中鱼的胚胎已经形成了心脏,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心脏、血液和血管共同构成 系统。(4)克隆鱼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换核卵细胞获得的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2023年5月14日,一位女性患者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通过微创手术完成人工心脏的植入。人工心脏实际上是在心脏旁边加了一个“机械泵”,人工心脏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工作方式如图二所示。(1)据图二可知,“人工心”代替了图一中[ ] 的相关功能,是体循环的起点。(2)通过微创,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将人工心脏植入,这样可以持续向身体输送血液,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处,氧气与 分离,进入组织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给机体持续供能,利于身体恢复从而大大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3)手术后病人需要吃消炎药,消炎药主要在消化系统的 处被吸收到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 。(4)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填一种血细胞) 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四、实验探究题小明在学习血管时,为了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如图1是相应材料的处理示意图,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图中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血液的流动,应选择活的并且尾鳍色素 的小鱼。(2)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露出口和尾部,并不时地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 。(3)将小鱼放在培养皿中,待小鱼安定后,用 盖在小鱼的尾鳍上,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显微镜的 倍物镜进行观察。(4)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图像,图中[1]是 (填血管名称),判断的依据是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学血管与心脏练习》参考答案一、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A C B A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C B B D C D B二、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三、1.(1) 雄性 细胞核(2)细胞分化/分化(3) 心肌/肌肉 血液循环(4)无性2.(1)D左心室(2) 血红蛋白 线粒体(3) 小肠 右心房(4)血小板四、(1)少(2)保证小鱼进行正常呼吸(3) 载玻片 低(4) 动脉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