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校(广附、广铁、广外)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三校(广附、广铁、广外)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高一生物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1一12题,每小题2分;13一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内容
B.“孟德尔发现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
C.F,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现象的本质
D.“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
2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
从下图①②③④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重复此过程多次。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aD(d
⑤a①①
O :
OD
D】




A.4个桶内的小球数量应尽量多且相等
B.甲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共有4种
C.乙同学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自交产生F2的过程
D.将取出的小球重新放回原容器是为了保证桶内小球数量是充足的
3.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关于证明蛋白质和核酸哪一种是遗传物质的系列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致死的S型菌株的蛋白质分子在小鼠体内可使R型活菌的相对性
状从无致病性转化为有致病性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利用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将“S型菌DNA+DNA酶”加入R
型活菌的培养基中,结果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C.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发现其DNA进入宿
主细胞后,利用自身原料和酶完成自我复制
D.烟草花叶病毒实验中,以病毒颗粒的RNA和蛋白质互为对照进行侵染,结果发现自变量RNA分子
可使烟草出现花叶病斑性状
4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关于该实
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一下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
第0代
第1代
第2代
密度低
*高
A.利用含有1NHCI的培养液获得第0代大肠杆菌
B.第1代离心结果不支持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
C.第2代大肠杆菌的DNA中,15N/4N-DNA占1/2
D.本实验采用差速离心技术
5.某种鸟的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前端部分区域存在甲基化修饰。成熟雌鸟产生的雌激素可将此甲基化去除,
雄鸟因缺乏雌激素仍保持高度甲基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卵黄蛋白原基因在成熟雌鸟中可以表达,在雄鸟中表达受到抑制
B.卵黄蛋白原基因转录出RNA的过程中,以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C.该种雌鸟和雄鸟交配产生的雌雄后代发育成熟后,体内均无卵黄蛋白原
D.卵黄蛋白原基因的甲基化,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使其无法表达出卵黄蛋白原
6.己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
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只红眼长翅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若F雄果蝇中红眼长翅:红
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3:1:3:1。下列关于此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F,中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1种
B.亲本中红眼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一定为BbX4X4
C.F,中红眼长翅唯果蝇与白眼残翅雄果蝇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白眼长翅果蝇
D.若让F,中红眼长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白眼残翅果蝇出现的概率为1/72
7.即oB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两种亚型的载脂蛋白,如图所示。已知在小肠细胞中的过程③中会发生某个胞嘧
啶脱去氨基变成尿嘧啶的过程,而在肝、肾细胞中无该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oB基因
肝、肾细胞

①小肠细胞
一a即oB基因

1②
apoB mRNA前体
1③

成熟的apoB mRNA
l④
1④
HN-COOH
HN-COOH
apoB100蛋白
apoB48蛋白
A.细胞中进行过程①时,合成的两条子链形成新的DNA分子
B.小肠细胞中的过程④中,核糖体可沿着mRNA由5端向3'端移动
C.过程①②中,模板、参与的酶、原料和碱基配对方式都完全不同
D.apoB蛋白的差异是不同细胞中apoB基因差异化转录的结果
高一下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y
2
4
6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D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D
D
二、非选择题答案
17(13分)
(1)雌(1分),细胞②、细胞③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分,回答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即可得分);4/四(1分),0/零(1分);①②(1分,少答或错答不得分)。
(2)AB(1分),a(1分)。
(3)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分,答出一个得1
分)
(4)92(2分)
18(11分)
(1)AaBb(1分),基因的自由组合/孟德尔第二定律(1分,答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
组合定律”也得分)
(2)基因型AA和BB均表现为纯合致死(2分),白花植株(2分),紫花:红花:蓝花:白
花=1:1:1:1(2分)
(3)1/9(3分)
19(10分)
(1)反向平行(1分),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1分,答出“磷酸和脱氧
核糖交替连接”即可得分);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
(2)28%(1分,答出“7/25”也得分):7/8(1分),480(2分)。
(3)基因突变(1分)。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分,答出“控制酶的合成”得1
分,答出“控制代谢”得1分)。
20(13分)
(1PAH基因突变后,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抑制了多巴胺、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等的合成,这些物质与人体生长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2分)
(2)X(1分)
隐性(1分)
1/2(2分)
(3)0(1分)
Ⅱ1在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2分,
答出“减数分裂Ⅱ后期”得1分,答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级”得1分)
(4)低苯丙氨酸(2分,合理即可得分)
55/74(2分)
21(13分)
(1)突变和基因重组(1分,少答或答错不得分),种群基因频率(1分),协同进化(1分)。
(2)BD(2分,少答得1分,答错不得分)。
(3)②0③或②③①(1分)。
(4)ABC(2分,少答得1分,答错不得分)
(5)0.42(2分)
(6)高原人携带的PAS突变基因使其更具生存优势(或更能适应高原环境),长期自然选
择使这种突变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3分,答出“更具生存优势或更能适应高原环境”得1
分,答出“长期自然选择”得1分,答出“基因频率逐渐升高”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