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 7 8 10 17 19A B D C B B1.(3 分)绎(1 分) zài(1 分) 褪(1 分)2.(2分)①②3.(3 分)A。【解析】原句“既要拥抱时代创新,也要守住技艺本真”逻辑错误,应先“守住技艺本真” ,再“拥抱时代创新”,这样才符合传承与发展的先后顺序。A、C、D选项的修改均不能解决逻辑问题,故答案选 A。4.(2分)示例:精美广告赏析(或“趣味俗语分享”“名人名言品鉴”等,围绕语文生活、语言现象,体现语文元素即可)5.这种做法有利有弊,我们要辩证看待这一现象。(1分)从积极角度看,改动成语制作招牌能使招牌新颖独特,吸引顾客眼球,增强广告的趣味性和传播效果,有助于商家推广商品和服务;(1分)从消极角度看,随意改动成语会造成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误导青少年对成语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成语知识的传承。(1 分)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无错别字或语病。(1 分)6.(每句 1分,共 6 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3 分)B。【解析】B错误:原文说的是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正“加速向引导者转型”,并非“立刻转型”。8.(3 分)D。【解析】A 项,学生借助 AI“学伴”仍需要教师指导其运用 AI 工具并培养批判性思维,A 错误;B项,“所有科普组织”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中小规模科普场馆等能以更低成本借助技术开发应用,B错误;C 项,“就能完全避免”说法绝对,纳入伦理考量只是降低潜在风险,C 错误;D 项,符合材料三在制度规范层面对于解决 AI 伦理问题的表述,D 正确。9.(4 分)示例:在教育领域:①重塑教育生态,推动教师角色转型;②提升教学互动效率,促进教育向个性化、跨学科方向发展;③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使其专注高阶挑战(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在科普领域:①提升科普精度与时效;②丰富科普呈现方式,提升科普效率与受众接受度;③降低科普工具开发应用成本,推动优质科普资源推广(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0.(3 分)C。【解析】C错误:文中写父亲吟咏《颥酒赋》,主要是为了烘托酒的美味以及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母亲酿酒技艺高超,并非为了突出父亲学识渊博且与母亲形成对比,该选项理解错误。11.(4 分)(1)准备材料(2 分) (2)垒灶酿酒(或蒸米发酵)(2分)第 1 页 共 3 页12.(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将母亲“小心翼翼地拿掉石块和稻草”比作“满怀慈爱地料理着婴儿的襁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缸时的仔细认真、动作柔缓,(1 分)表现了母亲对酿酒的珍视。(1 分)13.(4分)①勤劳细心。为酿酒做足准备:中秋前后就开始张罗焙制酒曲、刷洗酒缸等事务,坚持去远地挑水,不让他人插手,事事亲力亲为。②手艺高超。酿酒技艺精湛,对工艺一丝不苟:蒸米、拌曲时神情凝重,开缸取酒时动作小心翼翼,酿出的酒香气清醇,被客人夸赞,甚至曾为贡品。③热情好客,热爱生活。酿酒时主动招呼邻里来喝酒,待客时反复劝酒,自豪地讲述酒的历史,体现对酿酒的热爱与成就感。④对子女充满深情。明知“我”离家远,仍每年坚持酿酒,让“我”带着酒香出门,寄寓着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与疼爱。(答出“勤劳能干”“技艺精湛”“热情/热爱生活”“母爱”中的任意三点,每点得 1 分,且需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分析逻辑清晰,语言简洁,无错别字或语病,得 1分)14. (4 分)杨柳、细雨、残花、流莺、春风。(意象完整 2分)诗人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借春风吹送乡梦的想象,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情感准确 2 分)15.(3 分)(1)推辞(推托)(1 分) (2)知晓事情(1 分) (3)粗略地阅读(1分)16.(4 分)(1)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当涂掌事”1分,句意通顺 1 分)(2)(傅永)二十多岁时,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他却不能回复。(“书”“答”各 1分,句意通顺 1分)17.(3 分)B。【解析】乙文中“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是皇帝对傅永的评价,属于侧面烘托,而非“直接刻画”,故 B 项赏析错误。18.(4 分)学习动机:①吕蒙:因孙权劝学,意识到学习对“当涂掌事”的重要性。(1 分)②傅永:因无法回复友人书信,被叔父洪仲责备,感到羞愧而发愤。(1 分)学习成果:①吕蒙:才略大增,令鲁肃惊叹,与之结友。(1分)②傅永:涉猎经史,兼具文才武略,被皇帝称赞“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1分)【乙参考译文】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地,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做了崔道固的城局参军,与崔道固一起投降北魏,做了平齐郡的平民。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19.(3 分)B。【解析】导致祥子一直受苦的根本原因并非个人性格软弱,而是黑暗的社会环境。第 2 页 共 3 页20.(5 分)(1)③ ;(2)②;(3)④;(4)⑤;(5)①。21.(50 分)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评分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类别 (43-50 分) (35-42 分) (27-34 分) (19-26 分) (0-18 分)立意深刻,主题明确且贴立意明确,主 立意基本明 立意不明确,合 “遇见带 无明确主题,题符合题意; 确,主题与 主 题 偏 离来美好” 的 严重偏离题内容 选材合理,能 “遇见” 相 “遇见” 核核心;选材新 意;内容与(20 围绕 “遇见” 关;选材普 心;选材混颖独特,能通 “遇见” 无分) 展开叙事或 通,内容较平 乱,内容空过具体事例 关,或抄袭、议论,情感真 淡,情感表达 洞,情感虚展现“遇见” 套作。实。 较生硬。 假。的意义,情感真挚充沛。结构严谨,叙结构完整,叙 结构基本完事流畅(记叙 结构混乱,叙事清晰(记叙 整,叙事或论 结构残缺,无文)或论证严 事不清或论表达 文)或论证合 证逻辑有瑕 法正常表达密(议论文); 证无序;语言(20 理(议论文); 疵;语言基本 内容;语言严语言生动形 不通顺,语病分) 语言通顺,用 通顺,存在少 重不通,不知象,用词精 较多,表达晦词准确,表达 量语病或用 所云。准,有文采, 涩。连贯。 词不当。句式灵活。有独特的思考或创新视思考角度较角,细节描写 思考角度普 缺乏思考深独特,细节或发展 生动(记叙 通,细节或论 度,无细节或 无发展等级论据较充实,等级 文)或论据新 据较单薄,情 论据支撑,情 得分点,内容情感或观点(10 颖(议论文), 感或观点表 感或观点表 肤浅或无实表达较到位,分) 能引发读者 达一般,感染 达模糊,无感 质意义。有一定感染共鸣,体现深 力不足。 染力。力。刻的思想内涵。第 3 页 共 3 页七年级 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本试卷共8页,如有缺页,请申明。4.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在湖湘大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如星火燎原,让千年文脉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国家级非遗邵阳布袋戏传承人刘永安,五十年挑着“一人一台戏”的行头走村串巷,从阡陌乡间到云端直播间,用双手让木偶演yì 千年乡音。同样扎根非遗传承的“90后”戴芸伊,留学归来后潜心钻研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从田野调查到文创开发,让这一承载屈原文化的指尖艺术走出国门。这些传承人用行动印证着非遗的生命力:既要拥抱时代创新,也要守住技艺本真。在他们的努力下,湖南已构建起完善的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湘绣、侗锦等百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①焕发 ②绽放)光彩。从村头晒谷坪到国际文化舞台,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湖湘儿女 (①爱护 ②守护)文化根脉、书写时代新篇的生动注脚。这份坚守,让非遗真正成为湖湘大地永不tuì 色的文化基因。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演yì 承载 永不tuì 色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拥抱时代创新”与“守住技艺本真”调换顺序。B.把“印证”改为“证明”。C.删掉“创新”。D.将“既要”改为“只有”,将“又要”改为“才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深度交融的学科,它的身影无处不在,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承载丰富知识的图书报刊,到街头巷尾独具匠心的招牌广告;从家家户户门口对仗工整的对联,到荧屏上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再到风靡网络的短视频……这些生活场景都成为了语文学习的鲜活素材,蕴含着无限的学习契机。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语文之美,班级计划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4.在“我的语文生活”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2分)活动一:经典古诗推荐活动二:精彩对联集锦活动三:5.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店铺用改过字的成语作为招牌名称,如“骑乐无穷”“衣衣不舍”“酒负胜名”等。请就商家随意改动成语制作招牌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4分)6.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世界广袤无垠,万千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常以妙笔绘就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悟。杜甫在《望岳》中,用(1)“ , ”描绘泰山神奇秀丽、山南山北明暗迥异之态;旅途中邂逅家乡故知,亦是人生幸事,岑参于《逢入京使》里以(2)“ , ”,道尽途中偶遇故人,匆忙托其传递平安家书的急切心情;人生之路难免遭遇困境与迷茫,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3)“ , ”,则揭示出深刻哲理——即便身处绝境,也总会迎来转机,指引我们走向充满希望的新境界。二、阅读(50分)(一)非连续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三段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杭州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深度思考大模型DeepSeek在蛇年春节表现亮眼,日流量持续攀升。该模型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大幅降低推理成本,以市场竞争力价格提供服务,有效降低了高性能AI应用门槛。DeepSeek的普及正在重塑教育生态。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正加速向引导者转型:短期来看,AI显著提升教学互动效率,教师需指导学生运用AI工具并培养批判性思维;长期而言,教育将向个性化、跨学科方向深度演进,AI不仅作为学习工具,更可能成为创新研究伙伴,推动教育重点转向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当前学生已普遍借助 AI“学伴”突破学习难点,通过智能工具的高效应用,得以从重复性课业中解放,专注攻克高阶挑战。这种变革引发教育体系深层思考:当AI具备知识传授与问题解决能力时,教师的核心价值将如何重构?教育机构的管理模式乃至存在形态都将面临根本性挑战。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带来教育场域的适应性变革,更拓展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新边界。随着DeepSeek等模型的持续优化,技术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共振效应或将催生更多突破性发展机遇。(摘编自《上观新闻》2025年2月)【材料二】在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它能够借助大量青少年科普阅读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内容更加贴合青少年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能显著提升科普精度与时效,为落实“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理念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另外,DeepSeek-VL2多模态模型凭借其强大的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类型数据联合分析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文字或图片的科普呈现方式,能够把复杂的科学知识以更加丰富、生动、通俗的形式展现给受众,让科普内容的传播变得更加“轻松”,提升科普效率与受众接受度。与此同时,与GPT-4等其他大模型相比,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不到其6%,算力需求更是降低了90%。这一显著优势使得中小规模科普场馆、科普工作室、基层科普组织等能以更低成本借助该技术开发和应用智能化科普工具,将有限资源更多地投入到内容创作和传播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更广泛受众群体推广,可有效补齐科普资源不均衡发展的短板。(摘编自《光明网》2025年2月)【材料三】妥善解决AI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对技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保障人类权利与福祉意义重大。在技术研发层面,要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价值观。研发机构与企业需强化AI伦理研究,于产品设计之初便纳入伦理考量,识别并降低成瘾、误导等潜在风险。比如,与AI聊天机器人交互时,界面明确标识“正在与AI对话”,同时设置使用时间和频率限制。制度规范层面,应构建完善治理制度以防技术滥用。制定科学、前瞻且具高度操作性的标准体系,清晰界定拟人化设计界限,严禁易致用户误解或滥用的设计。成立跨学科的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全面评估AI设计与应用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推动治理标准与准则的动态调整和持续监督。社会文化层面,要强化人机关系教育,通过教育系统和媒体平台普及:AI知识,明确其辅助工具角色,培养公众批判性思维。促进AI技术与人类文化融合,展现其积极影响,强调人类独特价值。建立公众反馈机制,及时解决问题,推动技术持续优化。(摘编自《学习时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杭州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DeepSeek大模型通过突破关键技术大幅降低推理成本,降低了高性能AI应用门槛。B.在教育领域,DeepSeek的普及使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立刻转型为引导者,推动教育向个性化、跨学科方向发展。C.DeepSeek-VL2多模态模型能联合分析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类型数据,丰富了科普呈现方式。D.解决AI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需要从技术研发、制度规范、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生借助AI“学伴”攻克学习难点后,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B.DeepSeek-V3训练成本和算力需求低,能让所有科普组织都开发智能化科普工具。C.研发机构在设计AI产品时纳入伦理考量,就能完全避免AI带来的潜在风险。D.构建完善的AI治理制度,有助于防止技术滥用,保障人类权利与福祉。9.AI在教育和科普领域分别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酿酒的母亲胡森林①重阳刚过,母亲就念叨,要酿酒了。②倚门回首,菊花大朵绽放。瘦瘦的阳光下,秋天是一朵日渐远离的云。四周都是村庄、羊群,田野被拾掇得洁净而干爽。家里有水井,母亲却去了很远的井头江挑回一担水。那儿的水清澈甘甜,酿酒最好。傍晚时分,母亲颤悠着水桶缓缓走来。岁月拱起青春的脊背,母亲的水桶里盛装了她似水的流年。远远望去,母亲的背影就像我们湘南土地上朴素的侧耳根。③米早准备好了。雪白透亮的长乐糯米,捧在手上,掌纹就要跳出来。母亲已忙乎很久,中秋前后就开始张罗:焙制酒曲、刷洗酒缸、准备干柴和稻草。这些母亲不让别人插手,她格外上心,一丝不苟,像是为着一个盛大的节日精心布置,满怀荣耀和惬意。④一切就绪以后,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在门前垒起一个土灶,放上一人高的甑,米倾进去,火熊熊烧起来。糯米蒸熟的清香四散开去,四舍八邻的许多人都跑来看,母亲满脸喜气地招呼:“记得来喝酒呀!”。就有人说:“喝你家的酒,只怕把舌头也要咽下去呃。”母亲就笑得越发生动了。火一熄,众人合力搬下蒸熟的糯米,倒进屋里一个硕大的缸里。母亲耐心把糯米搅散、铺平,调入磨成末的酒曲。这时她满脸的凝重,口中念念有词,看的人就都有些肃然。直到盖上缸,铺上厚厚的稻草,用石头压得笃实,然后这才长长地吁一口气。⑤稻草裹住的那缸,静默地躺在屋角,像一只卧伏却生猛的兽。似乎过了蛮长一段日子,母亲不时凑上去嗅嗅,每回都眉开眼笑地说“快了,快了”。终于有阵阵的酒香从稻草堆里溢出来,渐渐浓得化不开,压着的石头都几乎要被撑开。母亲却还是说,“再等等,久酿出好酒。”⑥母亲掐算好了取酒的日子。开缸时,她把几个大大的玻璃酒瓶一溜儿摆开,小心翼翼地拿掉石块和稻草,像在满怀慈爱地料理着婴儿的襁褓。越来越浓的醇香顿时把她整个儿淹没了。撤掉缸盖时,一泓澄亮清透的液体亮闪闪地充斥到眼里。母亲往缸中插入酒漏,再舀起酒倒在白瓷碗里,来的人都喝上一碗。端起碗的人先是放在鼻子上猛嗅一阵,用舌头舔上几舔,然后眯起眼睛,一口、二口……嗞然有声,一碗酒要啧着嘴品上半天,一边喝一边夸“好手艺”。⑦这几大瓶酒要滋润全家大半年,母亲常舀了几提,装上一壶,让父亲慢慢地品。这酒香气回溢,清醇可口,冬天驱寒,伏天解渴。家里有了客人来,酒是非喝不可的,几杯下肚,客人脸酡眼醺,母亲边加酒边说:“再喝点,酒有的是,这酒别的地方喝不到哩。”又夸起这酒的好来,说这“湖之酒”早年是贡品,当年衡州府里“青草桥头酒百家”卖的就是这种酒。父亲也在一旁吟咏起不知哪里看来的《颥酒赋》:“宣神御志,导气养神。遣忧消患,适性顺情。言之者嘉其美味,志之者弃事忘荣。”客人便经不起劝,杯来盏往,不多时就有了一脸可掬的醉态。⑧我离家远了,母亲却总记得我爱喝家里的酒,每年总不听我的劝,要做上一回。我喝了母亲酿的酒出门,往后的日子都醉在里头了。⑨如今,我和母亲隔了铁轨、城市和这些单薄的文字,遥远的酒香又飘过来,母亲,我就是你用岁月酿成的最好的酒,本色犹存。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酿酒的母亲”为题,既点明写作对象,又围绕“酿酒”这一核心事件展开叙述,贯穿全文。B.“母亲的背影就像我们湘南土地上朴素的侧耳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平凡与坚韧。C.文中写父亲吟咏《颥酒赋》,是为了突出父亲学识渊博,与母亲酿酒形成鲜明对比。D.“我就是你用岁月酿成的最好的酒,本色犹存”,此句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与眷恋之情。1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母亲酿酒的过程补充完整。(4分)井头挑水→(1) →(2) →取酒品酒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的划线句子。(3分)开缸时,她把几个大大的玻璃酒瓶一溜儿摆开,小心翼翼地拿掉石块和稻草,像在满怀慈爱地料理着婴儿的襁褓。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4分)(三)古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小题。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①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作此诗时,诗人正身处异乡。14.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完成15~18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选自《北史·傅永传》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中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学习,孙权以自身经历劝学,最终吕蒙学有所成;乙文中傅永因友人写信而不能回复,受叔父责备后发愤读书,终成文武全才。B.两文均通过对话描写展现人物变化,甲文以鲁肃“大惊”侧面烘托吕蒙进步,乙文用皇帝赞叹“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直接刻画傅永才能。C.孙权劝学体现循循善诱,吕蒙“就学”可见知错能改,傅永“发愤读书”彰显勤奋刻苦,叔父洪仲“深让之”表现对其严格要求。D.两文都揭示了“后天学习对提升个人能力至关重要”的道理,与《伤仲永》中仲永因缺乏学习而“泯然众人”形成对比。18.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吕蒙和傅永两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分别是什么。(4分)(四)名著阅读(8分)阅读《骆驼祥子》三个片段,完成19~20小题。【片段一】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片段二】“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片段三】祥子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19.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作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片段一写祥子被大兵抢完车后的心理描写,表现了祥子极端愤怒与痛苦的心情。B.片段二叙写了祥子被孙侦探敲诈钱财的事件,体现出祥子个人性格的软弱性。这也是导致他一直受苦的根本原因。C.片段三是祥子在虎妞死后回忆过往人生的描述,可以看出祥子在经历了人生“三起三落”的重重打击之后,发现自己的努力无用,濒临崩溃的边缘。D.以上片段都是祥子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体现了他一步步堕落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过程。20.请将下列事件序号按顺序填入表格,梳理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5分)。事件序号:①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车。②返回人和车厂,重新攒钱买车。③连人带车被大兵抓去当壮丁,车也被抢走。④在曹先生家拉包月,辛苦攒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一空。⑤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 “三起三落” 的人生经历一起:辛苦拉车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一落:(1) →二起:(2) →二落:(3) →三起:(4) →三落:(5)三、写作(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瞬间,让我们的心灵泛起涟漪。或许是遇见一本触动灵魂的好书,在字里行间与另一个时代的思想共鸣;或许是遇见一位陌生却温暖的路人,在困境中收获善意的微光;又或许是遇见一场绚烂的晚霞,在自然的壮美中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这些遇见,或短暂或长久,都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印记,悄然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因为遇见,所以美好。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感悟?请以“遇见 ”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