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二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两部分。全卷满分 120 分,考 试时间 12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共 26 分)一、(18分,每小题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一代代人 、传承发展的结晶。太极拳、 “ 送王船 ” ,在我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的开山鼻祖究竟是谁难下定论,但其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作用毋 庸置疑。 “ 送王船 ” 仪式盛大,意涵丰富,二者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太极拳 着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送王船 ” 体现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人类智慧。如今,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工艺、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一项项 “ 非遗明珠 ” 光彩夺目 ,古琴书法,声悠墨扬添彩;针灸太极,体康拳健生风 ……我们应努力做好有关“ 非遗 ”的工作,让 “ 非遗明珠 ” 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化之林。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呕心沥血 包含 承前启后B .处心积虑 包含 承上启下 C .呕心沥血 蕴含 承前启后 D .处心积虑 蕴含 承上启下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 会了解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工艺、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B .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 会了解中华文化独特的工艺、智慧、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C .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 会打开了了解中华文化独特的工艺、智慧、神韵的新的大门。D .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不仅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 会了解中华文化独特的工艺、智慧、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1 页(共 13 页)3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D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词盛行于宋,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 很多别称,如 “ 长短句” “ 诗余” “ 曲子词” “ 曲词 ” 等。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代表作有长 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雷雨》等。C .王羲之,字逸少,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 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而且在书法上也是艺术的瑰宝。D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代 表作家屈原,他创作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使使如秦受地 如:到,去●B .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辞让●C .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D .及其所之既倦 既:已经●6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河为池 君因我降B .匈奴以为神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C .蟹六跪而二螯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D .见犯乃死,重负国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乃令张仪详去秦 B .赢粮而景从C .悟言一室之内 D .非有能硕茂之也8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A .皆为陛下所成就 B .复驾言兮焉求C .铸以为金人十二 D .当其欣于所遇 9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乐府诗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中有两首叙事诗被誉为 “ 乐府双璧” ,一首是《木兰诗》,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2 页(共 13 页)B .《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文章,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 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前者铺陈历史,形成对比和反差,水到渠成得 出结论;后者纵说盛衰之理,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C .与以鲁迅为代表的揭露压迫和不平、批判愚昧和落后、挖掘民族精神 创伤的文学传统不同,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篇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 散文化的小说。D .《望海潮》和《扬州慢》两首词都以城市为表现对象,前者写劫后孤 城,后者写承平盛世,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二、(8分,每小题 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材料一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 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 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 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 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有删减)材料二: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未尝被●呵怒。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薛兼曰:“ 此儿神明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 也。 ” 及长,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 虽侯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 舆晷躬自扶侍 ,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初不令主人知之。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扶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3 页(共 13 页)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 乡邻感愧,莫敢侵犯。(节选自《晋书 卷八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10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夙遭闵凶 夙:早年●B .寻蒙国恩 寻:寻找●C .躬亲垄亩 躬:亲自●D .所诣之处 诣:到●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臣具以表闻 或解衣推被以恤之B .急于星火 则于门外树下籓屏之间隐息C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D .则刘病日笃 寒则与同衾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B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 C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 D .富春车道/既少动经山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1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密自幼命运坎坷,孤苦伶仃,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年老多病,他 侍奉左右,不离不弃。B .李密面对朝廷征召,因祖母无人奉养而陷入两难,希望皇帝能准许他 先尽孝后尽忠。C .孙晷小时候就被人称赞,长大后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虽家境丰厚 却布衣蔬食,亲自劳作。D .孙晷的兄长常年生病,孙晷亲自照顾,为兄长跋山涉水祈求神灵,还 经常周济饥寒之人,却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第 II 卷(共 94 分)三、(21分)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 分)( 2 )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 4 分)15 .李密和孙晷都以孝著称,他们的孝行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4 页(共 13 页)16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6 分) 春日山居寄友人杜荀鹤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倒载① 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② 欲相随。【注】①倒载:倒着藏放。 ②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水生植物为食。春中田园作 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1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杜诗首联“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与《蜀相》的首联在 表达技巧上有相同之处,读来有熟悉之感。B .杜诗中“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对仗工整,描绘出雨后 麦苗的清新和晚晴山色的秀丽。C .王诗中“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则以听觉、视觉、嗅觉相结合的 方式,展现出春日的宁静与美好。D .两首诗均以春天为题材,但杜诗侧重写景,王诗则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风格更加含蓄隽永。( 2 )两首诗都写春日,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 分)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蜀道难》中,与“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来表现蜀道高险的句子是: , 。 ”( 2 )《离骚》中表达执着追求美好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的两句话是: , 。 ”( 3 )《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列举的是 近 事 ,但 表 达 的 意 思 却 很 深 远 的 句 子 是 : ,。 ”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5 页(共 13 页)天总会亮沈念我认识来我们家的这个人,他到村里来了不短的时间了。我们没有说过话, 但听到大家称他昌队长,要在石喊坪待两年,帮助石喊坪脱贫。他来的第二天, 村部活动中心那栋房子晚上就有了灯。他把日常生活安顿好,就开始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他前一天会拿着花名册 向村秘书黄顺发打听哪一家住的方位,第二天出发前,我就准时到了村部路口。 有的家户住得偏,我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我们离得不远不近,走访出来, 我又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并不拒绝我的引路,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他 很多时候皱着眉头,村里这么多贫困后遗症,来这里的扶贫干部都会不例外地 皱眉。黄秘书说,铁打的石喊坪,流水的扶贫干部,来了,看了,完了,走了, 啥事也没了。但眼前的这位昌队长不同,我对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严肃 的样子都让我感到是温暖的。父亲把我拉扯出来,站到了屋里光线明亮一点的地方,昌队长认出了我, 高兴地说:“ 我们早就见过面了,你是我的向导呀,挑水找码头,想说谢谢终 于找到地方了。 ”我和昌队长就这样认识了。他并没有跟父亲说过去那些干部常说的大道理, 说什么有困难党和政府会帮你,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夜再黑,天总会 亮的。我要在石喊坪待两年,慢慢给你想法子把生活过好一点。 ”我真是要看看他哪天想出什么法子来。父亲没有出门相送,过去上面的干 部走了,他掏出口袋里干部塞的信封,信封里是钱,有时多有时少,每一个信 封都被他皱巴巴地留下来了。他看到信封就会很沮丧地说,我们全家死光了, 才叫脱贫。咒自己一家死的话都说出来了,不知道他心里是多绝望。过去我也 为我们家害怕过,但那天昌队长说了,天总会亮的,我就发现每个夜晚再黑再 难挨,等来的还是白天,从此就不害怕父亲的那种绝望了,好像睡一觉醒来, 我们家就真得要改天换地变样了。刚到村里那些天,村民见是省城来的扶贫工作队,要搞精准扶贫,见面第 一句话就说: “ 我去年养殖亏光了,雪上加霜,不扶我没道理。 ”另一个说: “ 我咬着牙七拼八凑盖房,还没钱装修,有新家搬不进,先帮 帮我落了安身之地。 ”昌队长呵呵一笑,说: “ 我可不是财神爷。 ”村民哼哧乐了,说:“ 共产党的干部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省里来的领导, 都该带着法宝。 ”“ 法宝是带着,也得看谁愿不愿意用、会不会用。 ”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6 页(共 13 页)“ 么子法宝先透个风?” “ 真有法宝不用的是猪。 ” 村民来劲了,有的建 档立卡户捏着手指打手势,问到底带了多少扶贫款。昌队长神秘地说:“ 先保密。 ”黄秘书叹气:“ 唉,贫困都是等靠要的思想作怪,多少年,改不了。 ”昌队长早出晚归走访完这两百多户人家,我看到村里一天天热闹忙碌起来 了,村部前坪白天晚上集中召开的会议也多了。有时是议论修路修水渠,在山 上建个安全饮水的蓄水池;有时是号召大家改变观念,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果林 经济。会开到最后昌队长都要说几句,讲一通为什么干怎么干,他一给石喊坪 描绘未来,下面的村民听了都手掌鼓得啪啪响。有人扛着锄头上山了,荒山野径上的草割刈一空,来了几辆运货卡车,村 民把树苗卸下车,在村部长桌上的登记表签完字,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它们扛到 了山坡上、果园里。昌队长兑现承诺,果树都是来自农业扶贫项目,免费提供, 村民像捡了大便宜,开心得不得了。货车空了,昌队长发通知:“ 明天起农技 员来现场上课,教咱们怎么栽。栽好了,明后年挂果,我帮你们吆喝,村里到 时统一品牌卖出去。 ”我家果树送来的第二天早上,他扛着把锄头,进了我家后山开辟的果园山 地,父亲才慢吞吞地刚出门。昌队长是来帮我们家栽树的。他负责挖坑,锄落 泥飞,是把农活好手。几个村干部和县镇的农技员也过来帮忙,人多力量大, 一天下来,百来棵夏橙栽得横平竖直。父亲可开心了,但那张难得一笑的脸, 皮皱皱的还是像个打了霜的老橙。也有人不开心,也许他是看不得别人开心,比如黄焕胜。黄焕胜是石喊坪的养羊大户,过去大部分山头都是荒山,他的羊群满山跑 随地吃都没人管。现在扶贫队鼓励村民开垦山地,扎篱围栏种果树,但只要有 个小洞,羊就钻进去啃了人家的果树苗,村民找上门要黄焕胜赔偿,他的羊再 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地散养了。昌队长主动登了黄焕胜家的门,他们在屋里叽叽咕咕,像是交换各自的秘 密。没过几天,他家的羊被镇上的车拖走了,又从外面拖回来一车果树苗。村 里人传开了,黄焕胜把羊卖了,县里一个养羊大户全收去了,那人包了县城南 郊的一片沙洲,羊群放养随便跑。这笔买卖当然是昌队长联系的,价格卖得理 想,黄焕胜拿了存折回了家,关上门就开心了。夏橙,玫瑰香柑,雪梨,扶贫队承诺说愿意开垦荒山种果树的,树苗免费, 种多少送多少。白捡钱的生意黄焕胜是不会放过的,他之前大清早出门,披星戴月才回家,半个月把十来亩山地翻耕了一次,这一下就种上了 1000多棵。黄焕胜有个特点 ,想干活,再苦再累也不退缩,那个勤快麻利,村里没几个人能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7 页(共 13 页)比。大半年下来,他都扑在果园里,施肥、剪枝、锄草、松土,下雪后起床第 一件事就去把树冠上的积雪摇落。这一年多来,他三天两头往山上跑,果林长势最好,夏橙花开的时候,像 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满山坡的绿叶枝上白花朵朵,芬芳弥漫。农技员也专程 看过几次,表扬他能干,过夏入秋就会挂果。有天回到家,他得意扬扬地跟屋 里的婆娘说:“ 农技员来看过了,等着金秋好收成吧。 ”“ 那真得感谢扶贫队,昌队长是个好人,来这里忙得年节也回不去,对我 们石喊坪是真心地好。 ”婆娘把饭菜端上桌,唤着两个贪玩的孙子过来吃饭。黄焕胜呷了口酒,说:“ 我听说下个月昌队长要走了,我还真是要去送送 他,谢谢他,他又给我出了个主意,买个二手的农货四轮跑运输,每年跑跑, 送果的季节就有得赚了。 ”“ 把家里几只母鸡给昌队长带回去吧,城里人哪吃得到这么正宗的土鸡婆。” 婆娘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说完就朝鸡笼里刚归家的一窝鸡骄傲地看了看。(有删改)18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 .小说立足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以小区域见大时代,以小故事见大情 怀,展现了精准扶贫给贫困乡村带来的生活之变。B .“ 村部活动中心那栋房子晚上就有了灯 ” 一句意蕴丰富,一语双关, 既是写实,又暗示了昌队长给村里带来了希望。C .从 “ 我们全家死光了,才叫脱贫” 的咒语到 “ 父亲可开心了” 可以看 出,父亲对扶贫的态度由完全抵触到欣然接受。D .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 “ 铁打的石喊坪,流水的扶贫干部挑水找码头” 等体现了乡村题材小说的语言特点。E .文中昌队长和村民对话多用短句形式,节奏紧凑,给人以短兵相接之感, 体现了昌队长和村民们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凸显扶贫工作的不易。19 .小说多角度塑造昌队长的形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20 .小说题目是“ 天总会亮” ,有人觉得换成“ 法宝” 更能突出扶贫攻坚胜利的原 因,你认为哪个题目好?说出你的理由。( 6 分)五、(7分)21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决定了社会地位和 资源分配。请以《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例,分析这一理论在她身上的体现。 ( 4分)22.下面文段有 3 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3 分)①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智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8 页(共 13 页)能手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而且具有看电影、听音乐等功能。 ③据调 查显示,约 90% 以上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超过 4 小时。④为了防止不沉迷网 络,许多家长采取了限制使用时间的措施。 ⑤这种措施虽然有效,但是家长也 应该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孩子少玩手机,一边自己却手机不离手。六、作文(5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50 分)高中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面临着多重选择与平衡:学业压力与兴 趣发展如何兼顾?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如何协调?竞争与合作如何并存?有人 认为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有人认为综合素养才是未来竞争力;还有人试图在两 者之间寻找平衡,却常常陷入焦虑与矛盾。这些选择背后,折射出教育目标与个人成长的深层矛盾:我们是为了应试 而学习,还是为了成长而学习?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守护身心健康?在激 烈的竞争中,如何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请结合以上材料,围绕“ 成长的选择与平衡” 这一主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见解。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题目自拟;观点鲜明,逻辑清晰,结合现实 案例或自身经历;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9 页(共 13 页)天津市部分区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C(第一空,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呕心沥血:形容费尽 心血。语境强调文化遗产是一代代人费尽心血的结晶,故应选择“ 呕心沥血” 。 第二空,蕴含:通常指某一事物或文本中隐含着某种深层意义、哲理或价值, 需要深入思考或解读才能发现, 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隐藏的意义或价值。包含:指某一整体或集合中包含了某些部分或元素, 它强调的是整体与部分 之间的关系。语境说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拳,所以应该是“ 蕴含” 。 第三空,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语境修饰的 是 “ 非遗” ,故应选择 “ 承前启后” 。)2 .D(原句有两处错误:关联词位置错误和词语排序逻辑错误。应把 “ 不仅” 调整到 “ 提升了” 之前,调换 “ 智慧” 和 “ 工艺” 的位置。)3 .B(文中原句主要运用了比喻,选项 B 运用了比喻。A .拟人。C.互文。D .夸张。)4 .A( B .《雷雨》是曹禺的作品,并非老舍的作品。C .王羲之是东晋,不 是东汉。D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不是叙事诗。)5 .B (让:责备。)6 .C( A .介词,凭借,依据/介词,通过。 B .动词,看作,当作/介词,介绍对象,向。C 都是连词,表并列。D .副词,才/代词,你的。)7 .D( A .“ 详 ” 通“ 佯” ,假装。B .“ 景 ” 通“ 影 ” ,像影子一样。C .“ 悟 ” 同 “ 晤” , 面对。D .没有通假字。)8 .B(例句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 “ 古之人不欺余也” 。B .宾语前置,正 常语序为 “ 复驾言兮求焉” 。A .被动句,“ 为 …所 …” 构成被动。C .定 语后置,正常语序为 “ 铸以为十二金人” 。D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 “ 当其于所遇欣” 。)9 .D (前者与后者内容顺序颠倒。)10 .B( “ 寻蒙国恩” 中 “ 寻 ” 应是 “ 不久” 的意思。)11 .C(两个“ 之 ” 都是助词,的。 A .第一个“ 以 ” 是介词,用;第二个“ 以 ” ,连词,表目的,来。 B .第一个 “ 于 ” 介词,表比较,比;第二个 “ 于 ”介词,在。D .第一个 “ 则 ” 是连词,表转折,但;第二个 “ 则 ” 是连词,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10 页(共 13 页)表顺承,就。)12 .A( “ 富春车道既少 ” 是完整表述, “ 既少 ” 修饰 “ 车道 ” ,不能断开, 排除 C、D。 “ 篮舆 ” 是交通工具,不能断开,排除 B。正确断句为 “ 富 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 。)13 .D(孙晷从不接受 “ 乡里赠遗” ,不是 “ 别人的馈赠” ,范围扩大。)14 .( 1 )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奉养祖母 刘氏的日子(却)很短了。(是,这样;“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 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 “ 是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 ,意思对,每点 1分, 共 2 分。)( 2 )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一定在人家离开 后才出来,不久亲自割下稻子送给他。(刈,割;去,离开;既而,不久; 每点 1 分,大意 1 分,共 4 分。)15 .相同点:都尽心尽力照顾长辈,极为孝顺。( 1 分)不同点:李密主要是 在祖母年老患病时,侍奉汤药,不离左右,并且为照顾祖母拒绝朝廷征召, 以尽孝为先;( 1 分)孙晷的孝行不仅体现在日常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如 亲自扶侍父亲出行,还在于兄长患病时,他亲自照顾,药石甘苦都亲自过 问,在尽孝的同时还兼顾对兄长的情谊。( 1 分)16 .( 1 )C(没有嗅觉。)( 2 分)( 2 )杜荀鹤的诗前六句描绘春日山居的美好景色,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活 力。尾联 “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表达了对战争早日结束的 渴望,希望能过上和平的生活,同时也流露出想要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 想法。(要点:对和平和归隐的期盼,2 分)王维的诗前六句通过描写春日田园的各种景象,如鸠鸣、杏花、伐远 扬、觇泉脉、归燕、看新历等,充满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热爱。尾联 “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则抒发了对远行友人的思念和牵 挂之情。(要点: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2 分)17 .(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 2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 其犹未悔 ( 3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每空 1 分,共6 分)18 .CE( C .“ 父亲对扶贫的态度由完全抵触到欣然接受” 错误。结合 “ 他看 到信封就会很沮丧地说,我们全家死光了,才叫脱贫。咒自己一家死的话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11 页(共 13 页)都说出来了,不知道他心里是多绝望” 可知,父亲对扶贫的态度地绝望, 而不是 “ 完全抵触” 。E. “ 体现了昌队长和村民们之间斗智斗勇的过程” 错误。对话体现的是昌队长对村民负责任的态度,不走过场、求真务实的 工作作风,并不是斗智斗勇。)(答对 1 个得 2 分,共 4 分)19 . ①小说多角度塑造扶贫队长,更丰富、立体地展现人物勤于职守、工作能 力强等特点。②以村民的角度,与以往扶贫干部进行对比,写出了新扶贫队长不走过场、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以黄焕胜的角度,从不开心到服气的态度变化,写出昌队长善于调查研 究、能找准问题关键、拼命肯干。④通过黄焕胜与婆娘的对话,体现出昌队长讲究工作策略、工作能力强的 形象特点。(每点 2 分,共 6 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也可得分。)20 .“ 天总会亮” 好。因为:①这是昌队长拍着 “ 我 ” 肩膀时说的话,他驻村两年,会想法子改变 “ 我 ” 的生活,这句话给人希望更富有象征意义,并且能够突出昌队长的温情;②突出小说主旨,昌队长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使村子摆脱贫困,走出贫 困的黑夜;③天总会亮,使小说有着诗意的留白,引人遐思。 “ 法宝” 好。因为:① “ 法宝” 有悬念,昌队长到底带了什么法宝,吸引读者阅读;②法宝更能突出昌队长这一人物形象,他授人以渔,脱贫有方。③法宝能突出小说主旨,正是有昌队长这样驻村干部,有脱贫的法宝,我 国的脱贫攻坚才能取得胜利。(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1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经历充分体现了《乡土中国》中关于血缘作用的理论。社会地位方面王熙凤出身于金陵王家,这是四大家族之一 ,家族势力庞大。她是王夫人 的侄女,凭借这样的血缘背景,她在贾府中拥有较高的地位。通过与贾琏的联 姻,她进入贾府核心圈层,成为贾府实际的管理者之一 ,在贾府众人面前拥有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12 页(共 13 页)威严,能够发号施令。( 2 分,意思对即可。)资源分配方面王熙凤掌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在资源分配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她利用 自己的权力,优先保障自己和近亲的利益。例如,在发放月钱时,她会克扣下 人的月钱拿去放高利贷,而对自己的女儿巧姐,她则尽力为其积攒财富,为巧 姐的未来做打算。同时,对于王夫人、薛姨妈等母家亲戚,她也会在一些事务 上给予关照,分配资源时有所倾斜。( 2 分,意思对即可。)22 .①句:缺主语,删除 “ 使” 。(或改为 “ 科技的发展进步使人们 ……” 。)③句:成分赘余,删除 “ 约 ” 。(或删除 “ 以上 ” 。)④句:否定不当,删除 “ 不 ” 。(或改为 “ 为了防止沉迷网络” 。) (每句 1 分,共 3 分,改对即可。)23 .命题说明:1 .贴近学生生活:聚焦高中生普遍面临的学业、家庭、社交等现实问题, 容易引发共鸣。2 .思辨性强:要求分析“ 应试与素养” “ 竞争与合作” 等矛盾关系,避免 单一立场。3 .价值观引导:隐含对教育本质的探讨,鼓励学生思考“ 何为真正的成长” 。4 .可拓展性:可联系 “ 双减” 政策、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社会热点。高二语文期末练习 第 13 页(共 1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