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疆域 第1课时(26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 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疆域 第1课时(26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 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一节疆域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1课时)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对比其他国家,学会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土四端、领国和濒临的海域,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区域认知)
3.认识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人地协调观)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半球;
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___半球。
半球位置
赤道
20°W
160°E
160°E


纬度位置
我国大部分位于______带;南部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地区位于___带。
条件好。
北温


光热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指出俄罗斯、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
地跨北温带、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气候炎热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光热条件好
活动
……
海陆位置
太平洋
亚欧大陆
我国位于最大的大陆--_____大陆的___部;世界最大的大洋--_____洋的___岸。具有__________特点。
亚欧

太平
西
海陆兼备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便于陆上同中亚和欧洲各国往来
我国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同海外各国交往
指出哈萨克斯坦、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
海陆兼备
没有海洋的内陆国家
面积狭小的群岛国家
活动
……
二、
海阔陆广的大国
竖版中国地图
中国陆地面积
约960万平方千米
世界第三 陆上国界约2.2万多千米
中国蓝色国土
约300万平方千米
领海宽度12海里 海岸线1.8万多千米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疆域辽阔
海阔陆广的大国
四大临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内海:
渤海、琼州海峡
主要岛屿:
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等
最北端(53°N):
漠河市北端
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南端(4°N):
海南省南沙群岛
曾母暗沙
我国四至点
最西端(73°E):
新疆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135°E):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黑龙江
冬季平均气温
-14.7℃
海南岛
冬季气温16℃~24℃
南北跨度大
53°N
4°N
温差大
0:00
4:08
帕米尔高原
乌苏里江
东西跨度大
73°E
135°E
时差大
朝鲜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印度
尼泊尔
俄罗斯
不丹
缅甸
老挝
越南
14个陆上邻国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
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又隔海相望的国家
与我国既陆上相邻
朝鲜
越南
图示法记忆我国的邻国
2023年8月29日,是我国第20个测绘法宣传日。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正确、规范使用中国地图,增强国家版图意识,是每位中国人的责任。祖国疆域,一点都不能少一寸都不会让!毕竟,“一点一线,皆是河山”!
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陆兼备的大国
海陆位置便利
海域与领海
疆域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
领土四端
面积概况
邻国
 下图为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国家
B.背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C.海陆兼备,气候温暖湿润
D.幅员辽阔,平原面积广大
B
2.下列景观图( )
①2月份的西沙群岛 ②2月份的黑龙江 ③早晨六点的乌苏里江 ④早晨六点帕米尔高原的满天星辰
A.①②反映我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B.③④反映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气候差异
C.说明我国拥有广大的陆地和辽阔的海域
D.说明我国疆界长,邻国多,对外贸易便利
A
3.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近49°,造成了 ( ) ,东西经度差达到62°,造成了( )
B
A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有11000多个海岛。读中国毗邻海域简图,完成下题。
4.关于我国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北向南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C.东海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临海
D.曾母暗沙是祖国领土最南端
D
5.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关于海洋开发利用错误的做法是(   )
A.适度填海造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加大捕捞力度,充分利用生物资源
C.科学有序开采,开发海底油气资源
D.实施海水淡化,合理利用海水资源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