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学一点礼仪》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学一点礼仪》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6课
《 学一点礼仪》
【北师大版】小学版3年级上册








05
06
方法指南
07
01
名故事导入
02
心情话吧
03
心灵港湾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04
活动在线
课堂练习:亲子分享
拓展延伸
08
09
欣赏:周恩来总理的 “礼仪小故事”
同学们知道吗?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时,有一次遇到外国记者故意刁难,问: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而我们西方人走路抬着头?你们猜总理怎么回答?
总理微笑着说:“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路,当然要低头努力;而你们在走下坡路,自然要抬头啦!
阅读陈叔叔的故事




心灵悄悄话:
(1)小军打电话时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之处?
(2)陈叔叔为什么拒绝小军的采访?
(3)打电话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4)陈明的爸爸通过这件事想告诉陈明什么?
小军打电话时的行为有什么不当之处?




小军在打电话时嘴里吃着食物、喝着饮料,导致说话过程中出现异常停顿,电话里传出咽东西和喝水的声音,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打电话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根据文中内容,打电话时不能吃东西或喝东西,避免在通话过程中发出影响对方的声音,以免让对方感到不被尊重。
陈叔叔为什么拒绝小军的采访?
因为陈叔叔从电话中听到小军吃东西、喝水的声音,觉得这种行为没有礼貌,自己未被尊重,所以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接受采访。




陈明的爸爸通过这件事想告诉陈明什么?
陈明的爸爸想告诉陈明,打电话时吃东西或喝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




为什么说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一个注重自身修养、注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有用且品学兼优的人。




文中引用孔子、孟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话,有什么作用?
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孔子的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说明礼仪是立身之本;孟子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表明尊重他人与被尊重的关系;赫拉克利特的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则突出礼貌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文中如何比喻语言表达中的礼仪?
文中将语言表达比作气味 —— 懂得使用文明用语的人,说话如 “香味” 般让人喜欢,相处融洽;反之,说话不文明、不注意场合的人,如 “臭豆腐” 的气味般令人难以接受。




周恩来总理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周恩来总理被称为 “礼家之典范”,他对文明礼仪的独特演绎为自己赢得了国际声誉,说明礼仪能提升个人魅力,甚至在外交等重要场合中展现国家形象。




文中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礼仪?
管住自己的言行,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背后议论别人,多使用 “您好”“谢谢”“对不起” 等文明用语,从现在开始学好礼仪。



线
活动一 比一比
1.看谁知道的筷子使用礼仪多。
(1)握筷姿势要正确
(2)不做 “筷子指挥家”
(3)别学 “筷子挑食者”
(4)筷子不 “敲碗”
(5)筷子不 “插饭”
(6) 夹菜要 “温柔”



线
活动一 比一比
2.看谁知道的握手寒暄礼仪多。
(1)握手像 “握小鸭子”
(2)谁先伸手有讲究
(3)眼睛要 “看朋友”
(4)寒暄语要 “甜滋滋”
(5)握手时间 “数三下”
(6)小手要 “干干净净”



线
活动二 介绍的礼节
两人一组,互相介绍对方。
1.介绍人的做法。介绍时要有开场白,例如,“请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张小姐,这位是……”“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李先生,这位是……”,为他人做介绍时,手势动作要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结识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介绍人在介绍时要有先后顺序,语言要清晰明了,不含糊其词,以使双方记清对方姓名。在介绍某人优点时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分称颂而导致难堪的局面。



线
活动二 介绍的礼节
2.被介绍人的做法。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方都要正面对着对方。如果方便的话,等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人双方应握手致意,面带微笑并寒暄。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很荣幸”“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如有需要还可互换名片。



线
活动三 礼貌用语大闯关
1.任务卡挑战
每人抽取3张任务卡(如:向同学借橡皮、"拒绝邀请、请求重复讲解),需用礼貌用语完成对话。
2.示例对话:
借物:请问你的橡皮能借我用一下吗?谢谢! 拒绝:对不起,我现在想先完成作业,下次再一起玩好吗?



线
活动三 礼貌用语大闯关
3.情景接力赛
全班围成圆圈,教师说场景(如走廊遇到老师),学生依次接力用礼貌用语回应,重复或卡顿者淘汰,最后胜出者获沟通小达人称号。
4.礼仪树墙
将礼貌用语写在树叶贴纸上,共同装饰班级礼仪树,时刻提醒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活动四 校园礼仪小侦探
1. 侦探培训
观看校园礼仪动画短片,学习文明行为清单(如:轻声慢步、排队接水、主动问好)。
2.实地探查
分组携带侦探放大镜道具,在操场、走廊、教室记录文明行为(画 )和不文明行为(画×),并拍照取证。
3.报告发布会
各组用照片墙展示发现,讨论改进方案(如:设计轻声走廊提示牌、发起弯腰行动清理垃圾)。
评选最具行动力侦探组,颁发徽章。



线
活动五 待客礼仪大比拼
【活动准备】
玩具茶具、零食模型、“客人” 角色牌(如 “阿姨”“同学”)。
【活动步骤】
第一幕:开门问好
学生扮演 “小主人”,听到 “敲门声” 后需:
开门说 “阿姨好,欢迎来我家”,侧身让客人进门;
帮客人拿拖鞋(模拟动作)。
评委(老师或同学)根据表情和语言打分。



线
第二幕:茶水小当家
用玩具茶壶给 “客人” 倒 “水”,需说:“阿姨请喝茶!”,客人回应 “谢谢”,双方动作规范的小组获 “暖心茶杯” 印章。



线
第三幕:分享小达人
用零食模型招待“小客人”(同学扮演),需说:“这是我最喜欢的饼干,你尝尝!”,不能独占或挑拣,正确分享的小组获 “友谊小星星”。




礼仪的学问真不少,需要大家在生活中悉心学习和运用,单单是乘坐自动扶梯和电梯就有不少学问呢!看看以下八点,你都知道吗
1.乘坐自动扶梯时,应该让并排的人先上。
2.如果有急事,想要在扶梯上超越别人,遇到前面有人挡住时要先说“对不起,借过”,再让别人让路,不可横冲直撞。
3.等待电梯时,不要站在电梯门口正前方,
以免妨碍下电梯的人;电梯门打开后,要等待
里面所有人出来后,才能进去,即使有急事也
不应该抢先进去。
4.假如搭乘的电梯有服务人员,在进入电梯的时候要礼貌地说出所要去的楼层,并说“谢谢”。
5.进入电梯时要看清楚外面确实没有人,才可以开动电梯,否则不仅显得没有修养,还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6.如果乘客中有长辈,应该先询问他们要去的楼层,代为按下按钮;如果别人为你按下按钮,记得说“谢谢”。
7.在电梯间,尽量不要堵在门口。
8.在电梯内不要大声喧哗、嬉戏、乱蹦乱跳,以免误触安全装置,将乘客困在电梯内,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因为打电话时吃东西、喝饮料会发出声音,让对方觉得不被尊重,就像故事里的小军一样,陈叔叔听到声音后心里不舒服,就不愿意接受采访啦。
打电话时,为什么不能吃东西或喝饮料?




手心朝上,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人,就像捧着一颗星星一样文雅。
介绍别人的时候,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请用一句话描述。




电梯门打开后抢着进去,或者站在电梯门口挡住里面的人出来,都是不礼貌的哦。
乘坐电梯时,哪件事是不礼貌的行为?(举一个例子)




应该等长辈先伸手。因为长辈是我们需要尊重的人,先伸手是表示对他们的礼貌呀。
和长辈握手时,应该谁先伸手?为什么?




不对。这就像 “筷子挑食者”,在菜盘里乱翻是不礼貌的,别人看到会觉得不舒服,也不卫生哦。
用筷子在菜盘里翻来翻去找自己喜欢的菜,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可以说 “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真荣幸!” 或者 “请多指教呀!”
被介绍给新朋友时,应该说哪些礼貌的话?(至少说两句)




开门时说 “欢迎来我家”,帮客人拿拖鞋;
给客人倒杯水,说 “请喝茶!”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你作为小主人应该怎么做?(举两个例子)
亲子分享
通过这次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请和爸爸妈妈分享,把你和爸爸妈妈知道的礼仪分别写在下面。
我知道的:
爸爸妈妈知道的: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晓了打电话时不能饮食、使用筷子要避免翻挑等具体礼仪规范,还掌握了介绍他人时手势文雅、乘坐电梯需先下后上的行为准则,更明白了礼仪是尊重他人的体现,就像周总理那样,用礼貌言行赢得他人信任,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学一点礼仪
故事分享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必要性
活动感受: 掌握筷子使用、握手寒暄、介绍他人等具体礼仪规范
列举乘坐自动扶梯和电梯的 8 条具体行为规范
知识拓展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