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谅解他人》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谅解他人》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谅解他人》教学设计
课题 谅解他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宽容与谅解的内涵,明确其并非无原则忍让,而是建立在互助、自信基础上的智慧行为。2.掌握宽容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对化解矛盾、维护人际关系及提升生活幸福感的作用,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矛盾的能力,学会通过沟通、反思、主动道歉等方式化解误会。3.区分 “真正的宽容” 与 “软弱”,知晓宽容的边界(如不纵容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 4.树立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愿意主动体谅他人,减少人际摩擦,增强同理心,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与处境。
重点 1.通过案例(如小芬与小红的故事)和雨果名言,强调宽容对个人心态、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纠正 “宽容即软弱” 的误解。2.掌握化解矛盾的具体步骤,明确宽容并非无底线退让,需区分 “可谅解的日常矛盾” 与 “不可容忍的道德法律问题”。
难点 1.克服 “拉不下脸道歉”“难以原谅他人” 等心理障碍,在真实情境中主动应用宽容策略。2.理解 “宽容” 与 “原则” 的平衡,避免陷入 “无原则忍让” 或 “过度计较” 的极端。3.真正理解他人的立场,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时,仍能保持理性与体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最可贵的是拥有宽广的胸襟。在校园生活中,同学间难免会发生摩擦:也许是不小心碰掉了文具,也许是一句被误解的话语。但如果我们在矛盾发生时多一分谅解,结果是否会截然不同?要知道,谅解不是软弱退让,而是一种智慧 —— 它能让剑拔弩张的气氛变得平和,让疏远的关系重新贴近。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理性看待冲突,用真诚的态度表达善意,真正学会谅解他人。 出示课题。 欣赏名言、思考 。 通过欣赏名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1.阅读小芬和小红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1)小芬和小红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小红为什么在两周后主动帮助小芬?(3)小芬的道歉行为带来了什么影响?(4)这个故事如何体现 “宽容不是软弱”?(5)如果小芬没有主动道歉,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小结:(1)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小芬因未能参加夏令营而产生负面情绪(烦躁、失落),当小红兴奋地分享经历时,小芬将情绪转化为对小红的嫉妒与不满,用刻薄的语言攻击对方,而小红未意识到小芬的情绪背景,认为自己的分享被恶意对待,从而引发冲突。(2)尽管两人因争吵陷入冷战,但小红内心仍珍视友谊,对矛盾感到后悔。当小芬忘带课本时,小红的主动帮助体现了她对友情的维护,以及超越情绪的宽容态度,这种行为也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契机。(3)小芬在感受到小红的善意后主动道歉,不仅修复了两人的友谊,还体现了 “宽容与主动沟通” 对化解矛盾的作用。这一行为让双方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也让小芬体会到 “放下隔阂” 带来的轻松,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积极示范。(4)小红的帮助并非无原则退让,而是出于对友情的珍视;小芬的道歉也不是 “认输”,而是理性反思后的主动修复。两人的互动证明,宽容是建立在 “维护健康关系” 基础上的智慧选择,而非面对矛盾时的被动妥协,这正是 “宽容不是软弱” 的体现。(5)若小芬持续因 “不好意思” 而不道歉,两人可能因长期冷战加深误解,友谊逐渐疏远。小红的善意未得到回应,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认为小芬不愿和解,最终导致这段关系破裂,双方也会因持续的负面情绪影响学习与心情。 二、心灵港湾1.用敌意眼光看待周围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会觉得周围都是敌人,从而处处提防、心胸狭窄,无法拥有真正的朋友和伙伴,每天不快乐,最终陷入孤独和痛苦。2.雨果的名言想表达什么道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意在强调人的胸怀可以超越自然万物,倡导人们拥有宽广的胸襟。3.为什么说 “宽容不是软弱”?真正的宽容建立在互助、自信和有益于双方的基础上,而非无原则地忍让后退。对于蛮横不讲理或触犯法律道德底线的人,不应容忍,因此宽容是适当情境下的智慧,而非软弱。4.同学间产生误解时,应该避免哪些行为?应避免恼羞成怒或情绪激动,因为这类行为不仅无法消除矛盾,还会影响同学关系。5.宽容的边界体现在哪里?宽容并非无底线纵容,对于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蛮横不讲理的人,不能容忍,需明确区分可谅解的日常摩擦与不可退让的原则问题。6.学会宽容对个人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能让人获得更多快乐体验,收获他人喜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生命旅程更轻松幸福。三、活动在线活动一人气王1.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每个组6~8人。2.每个人在本组中选择一个最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同学,把选票投给他,最后看看哪个同学得到的票数最多。3.在每个小组内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他具有什么特点 他上次借我橡皮,还帮我捡掉在地上的作业本。(体现友好互助)我不小心撞到他,他说‘没关系’,没生气。(体现宽容谅解)他会分享零食,还教我做数学题。(体现分享与耐心)4.在小组中选出一个人来向整个班级介绍组内最受欢迎同学的特点,和其他的组交流意见。行为表现:愿意分享物品、主动帮助同学、说话温和不吵架、做错事会道歉。情绪态度:很少生气、别人犯错时会说 “没关系”、看到同学难过会安慰。5.思考一下,在自己身上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变,能让大家更愿意和自己交朋友 同学忘记带文具时,主动说 “我借你”;不小心碰到别人时,马上说 “对不起”;看到同学吵架,试着说 “别生气,好好说”。活动二 角色扮演菲菲和小雅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是前几天,娜娜告诉菲菲,小雅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说她“自以为是,是老师的马屁精”,而且还有比这更难听的话,菲菲听了肺都要气炸了,“这是我的好朋友吗 平时有什么好东西我从来不忘给她一份,她怎么能背地里这么说我呢 真想找她大吵一架,和她绝交!”故事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呢 发展一:菲菲学会先 “冷静三步”菲菲气得想跺脚,但突然想起老师说过 “生气时先数 10 下”。她攥着拳头数到 10,心里还是委屈,但决定先不去吵架。她找到小雅,小声问:“娜娜说你说我是‘马屁精’,是真的吗?” 小雅瞪大眼睛:“我没有!那天我是跟娜娜说‘菲菲总帮老师发作业,像小管家一样厉害’,可能她听岔了!” 原来娜娜把 “厉害” 听成了 “马屁精”,还添油加醋传错了话。菲菲和小雅看着对方,都忍不住笑了,一起去找娜娜说:“传话要听清楚呀,不然好朋友会吵架的!”发展二:菲菲用 “画画日记” 解气菲菲回到家,拿出彩笔在日记本上画了个生气的小人,旁边写着:“小雅怎么能说我坏话?” 画着画着,她想起上周小雅还把橡皮分她一半,又画了两个拉手的小人。第二天,菲菲把日记本拿给小雅看,指着画说:“我生气是因为觉得你不喜欢我了。” 小雅着急地说:“我超喜欢和你玩!那天我是跟娜娜说‘菲菲太认真了,连老师写错字都敢指出来’,可能她觉得‘认真’像‘自以为是’吧!” 误会解开后,两人一起给日记本画了彩虹,还在旁边写:“下次有话要当面说!”发展三:菲菲学小芬 “主动递课本”菲菲本来想绝交,但看到小雅忘带水彩笔时,还是忍不住递了过去。小雅小声说 “谢谢”,眼睛红红的。放学路上,菲菲鼓起勇气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总帮老师做事很讨厌?” 小雅摇头:“不是的!我是看你总被老师表扬,有点羡慕,才跟娜娜说‘要是我也能像菲菲一样勇敢就好了’,谁知道她传成那样……” 两人坐在长椅上,像小芬和小红一样,把心里的委屈都说了出来。后来她们发明了 “友谊密码”:如果吵架了,就画个笑脸递给对方,代表 “我想和好”。 活动三 “友谊修补匠” 大挑战 1.把全班分成 4~5 组,每组发放 3 张 “矛盾卡片”(例如: “小明借走你的彩笔没还,你发现他在给别人用” “小美排队时插队到你前面,还说‘就插了怎么了’” “你画的画被同桌不小心撕破了,他说‘反正画得也不好看’”)。2. 每组抽取一张卡片,讨论 “如果是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并派 2~3 人表演两种结局: 冲动处理版(如吵架、抢回彩笔) 宽容处理版(如说 “下次借东西记得告诉我”、接受道歉)。 3.每组表演后,其他组用 “笑脸贴纸” 投票,选出 “最让友谊变甜的做法”,并分享原因:“刚才他们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这样说话让人不生气了!” 活动四:“友善盲盒” 大冒险 1.制作盲盒任务卡(课前准备)准备 30 张卡片,写下具体友善行为(例如: “给同桌一句赞美” “帮值日生捡一次垃圾” “对误会你的同学说‘没关系’” “把自己的橡皮分一半给没带的人”)。2. 每组派一名学生抽盲盒,组内讨论 “如何完成任务”,并限时 3 分钟执行(可在教室范围内完成,如对隔壁组同学说赞美)。例:抽到 “给同桌一句赞美”,学生需回到座位对同桌说:“我喜欢你画画时很认真!”3. 完成任务后,分享感受:“我夸小明时,他笑了,我也觉得很开心!”教师记录每组完成的任务数,奖励 “友善星星贴纸”。(四)方法指南1.当听说好朋友背地里说坏话时,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他人的传话?因为传话可能存在误差,比如别人听错或故意传错,甚至有人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轻易相信可能导致误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矛盾。2.发现好朋友说的 “坏话” 确实存在于自己身上时,应该怎么做?应该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足,通过实际行动弥补问题,这是对自己和友谊负责的表现。3.如果确认自己没有好朋友所说的 “坏话” 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主动找好朋友心平气和地沟通,先坦诚自己的不足,再提出 “有问题当面指出” 的建议,通过直接交流化解误会。4.为什么不能以牙还牙地在背地里说好朋友坏话?因为 “坏话” 会针对气量小的人,越是计较生气,闲言碎语越会影响自己,吞噬信任感和快乐,让矛盾进一步激化。5.除了沟通和改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因 “坏话” 产生的难过情绪?可以将感受写成日记,通过文字疏导情绪,这是一种不伤害他人,也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有效方式。6.处理好朋友说坏话的情况时,“心平气和沟通” 的重要性是什么?心平气和的沟通能避免情绪激化,让双方理性表达想法,既可能发现误会(如传话错误),也能让彼此了解真实感受,是修复友谊的关键步骤。(五)拓展延伸1.什么是 “谅解他人”?请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谅解他人就是包容别人的错误或不小心的过失,不生气也不记仇。比如同学不小心碰掉你的水杯,你说 “没关系,我自己擦干净”,这就是谅解他人。2.如果有人说你的好朋友在背后说你坏话,你应该马上生气吗?为什么?不应该马上生气。因为可能是别人听错了或者传错话,也可能是误会,应该先冷静下来,找好朋友当面问清楚。3.“宽容不是软弱” 是什么意思?请用 3 年级同学能懂的话解释。宽容不是怕别人,也不是随便忍让。比如同学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 “没关系”,是因为你大方、想和他继续做朋友,这是聪明的做法,不是软弱。4.请写出三种谅解他人的好方法。当别人道歉时,说 “没关系”;发现误会后,主动找朋友说清楚;别人犯错时,先想想他平时的好,不马上发火。5.为什么说谅解他人会让自己更快乐?因为一直生气会心里难受,而谅解他人后,你和朋友能继续一起玩,像小芬和小红一样和好,心里就会像吃了糖一样甜,所以会更快乐。 读一读议一议 想一想、说一说实践活动 说一说 知识拓展 通过小芬与小红因误会冷战又和好的真实情境,直观展现 “负面情绪激化矛盾” 与 “宽容互助修复友谊” 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谅解他人的核心是超越情绪、主动沟通,并体会 “友谊需要双方用善意维护” 的道理,将抽象的 “宽容” 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案例,助力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认知。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宽容的本质,明确宽容不是软弱,而是建立在互助与自信基础上的智慧;同时强调宽容的边界,帮助学生理解宽容对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意义,培养其以理性与包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摩擦 。 通过 “人气王评选 - 角色扮演 - 矛盾处理模拟 - 友善行为实践” 的递进式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观察识别友善特质(如分享、宽容),到模拟练习矛盾化解技巧(如冷静沟通、主动修复),最终转化为日常友善行为习惯,实现 “将抽象的谅解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社交技能” 的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认知与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建立处理友谊矛盾的理性思维框架,明确 “不轻信传言、不激化矛盾、不违背原则” 的处理原则,将 “谅解他人” 转化为可操作的社交策略,培养其分辨是非、管理情绪及修复关系的能力。通过知识的拓展, 将 “谅解他人” 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理解的日常行为准则,引导学生在问答中掌握 “宽容的定义、处理误会的方法、宽容与软弱的区别” 等核心知识,助力其建立 “以理性行动化解矛盾、以友善态度对待他人” 的人际交往认知,实现从知识理解到行为实践的转化。
课堂练习 亲子分享通过这次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请和爸爸妈妈分享你在学校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听听他们的建议,把自己的看法和爸爸妈妈的看法分别写在下面。我的看法:爸爸妈妈的看法: 想一想,做一做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与技能。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宽容不是软弱,而是化解矛盾的智慧(如小芬和小红的故事揭示了主动道歉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处理误会的具体方法(像核实传话真实性、主动沟通、写日记疏导情绪),更懂得了用友善的心态对待他人 —— 当别人犯错时,多一份体谅就像为友谊种下一颗快乐种子,最终会让自己收获更多伙伴与幸福。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谅解他人故事分享理解宽容的本质活动感受: 化解矛盾的技巧应对好朋友背地里说你的坏话的方法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回顾已讲知识点,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