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暑期作业单——第11天(三升四语文)◎轻松复习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祭祀(sì zì) 遨(áo ào)游 外甥(sheng shēng)枇杷(pí bī) 凤(fèng fēng)凰 戴冠(guàn guān)蜷曲(quán juǎn) 乾坤(qián qiān) 铸刻(shòu zhù)匈奴(xiōng xióng) 殷商(diàn yīn) 国子监(jiàn jiān)二、猜字谜。1、半部春秋( ) 赔惨了( ) 一口咬掉牛尾巴( )2、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 )4、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5、人不在其位。( )三、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秃子打伞——无法( )无天 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 )人 飞机上敲铜锣——声名( )远扬外甥打灯笼——照旧( ) 梁山泊的军师——无( )用四月的冰河——开动( )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 )在先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 )声在外四、给下面的形声字分类填在横线上。故 铜 闻 闷 辫 颈 攻 问 斧 固 阁 材 圆阙 庭 裹 歌 破 慈 赏 清 烈 城 瓢 架左形右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右形左声:下形上声: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2、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 : 的发现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西方各个国家并不承认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直到在20世纪初发现 ,才把中国的历史延续到 年以前。3、《 》中重新定义了汉字的六种构造,也就是“ ”,分别是 、 、 、 、 、 。4、南朝智永 《千字文》;唐代怀素 《千字文》;唐代欧阳询《千字文》5、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一般分五步:① ;② ;③ ;④ ;⑤ 。6、《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交代了研究目的是。运用的研究方法有 。研究的结论有三条:① 。② 。③ 。7、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 ;有利于 ;有利于 。◎趣味语文数字猜成语:12345609( ) 1256789( )1+2+3( ) 333 555( )3.5( ) 5 10( )9寸+1寸=1尺( )◎预习新课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岷山(míng) 泥丸(wán)C.乌蒙(méng) 远征难(nán) D.尽开颜(jìn) 渡河(dù)查字典填空。“索”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根据下边的释义,为下面词语中加点的“索”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①大绳子或大链子。 ②寻,寻找,按图一暖 遍一不得。③取,要。④寂寞,没有意味。⑤孤单。搜索( ) 索取( ) 索然( ) 铁索桥(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2、五岭逶迤腾细浪。逶迤:3、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 4、三军过后尽开颜。 尽开颜: 四、根据语境提示,写出正确的诗句。 1、《七律·长征》一诗中,夸张至极地写出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诗句是:“, 。”2、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即将取得长征胜利时喜笑颜开。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记录这一情景的诗句是:“ , 。”《七律·长征》一诗中“ , 。”一联对仗工整,既表达出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 ,又表现出夺取泸定桥时的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本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 )2、本文是一首七言律诗。( )3、诗中“万水千山”的“千”“万”都是实指。( )4、诗中的“三军”指红军队伍。( )◎快乐阅读阅读片段,完成练习题。片段一:①最热闹的还是西北角,十来个三年级的小同学正在玩“丢手绢”的游戏。②十来人围成一个圆圈,蹲在地上,拍着手,唱着歌:“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支的后面……”她们虽然嘴里唱着歌,眼睛却偷偷地往后瞟,生怕手绢丢在背后,自己又没有及时发现。③一个扎蝴爆结的小姑娘背着手,手里拿着一条花手绢,正绕着圆圈慢慢地走着。走着走着,孔蝴耀结的小姑娘找到了目标,把手绢轻轻地丢在一个小个子的姑娘身后,又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向前走了几步,然后猛跑起来。小个子姑娘很机灵,马上就察觉身后丢了手绢。她扭转身,抓起手绢,一跃而起,向扎蝴蝶结的小姑娘追去。“快!快!抓住她!”“加油!加油!别让她抓住!”国圈的小姑娘个个为那两个你追我赶的小伙伴助威。小个子姑娘到底没能抓着扎蝴蝶结的小姑娘,被罚唱了一支歌。片段二:①“嘟、哪、哪。”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哪里来的声音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②此刻,我们住的营房可“炸了锅”。“嘿,我的衣服呢?”“手电,快给照照!”“现在几点了,还没睡好呢!”“雨啰嗦,只有三分钟!”“喂,回来,你穿的是我的鞋!”“哗啦!”“床塌了?”“嚷什么,我把脸盆踹翻了!”……③这时的我,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好不容易胡乱套齐了衣服,背包却怎么也打不好,脑门儿上急出一层汗。打了拆,拆了打,折腾了两三次就是打不好。心里一慌连手指也给缠了进去。最后干脆一咬牙,横七竖八地给被子来个“五花大绑”,就往肩上一扛,跳下地,跟(tā)拉着鞋,冲出门外……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属于( )A.环境描写 B.场面描写 C.景物描写 D.人物描写片段二的第3段中用2、2、“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 )A.“我”观察到的现象。 B.“我”慌乱不堪的样子。C.“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D.“我”被惊醒后愤怒的样子。3、片段一中,第 段是整体描写三年级小同学玩游戏的场面,这是“ ”的描写;第③段则具体描写了 和 是怎么玩游戏的,这是“ ”的描写。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描写了同学们玩丢手绢游戏的场面。B.片段二具体描写了紧急集合前队员们的慌乱状态,只有“点”的描写。C.片段一和片段二描写场面时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D.片段一和片段二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参考答案◎轻松复习一、祭祀(sì) 遨(áo)游 外甥(sheng)枇杷(pí) 凤(fèng)凰 戴冠(guān)蜷曲(quán) 乾坤(qián) 铸刻(zhù)匈奴(xióng) 殷商(yīn) 国子监(jiàn)二、1、秦 夸 告 2、府 3、雷 4、 秋 5、立三、发 画 冻 鸣 舅 吴 冻 盐 书 鸣四、左形右声: 铜、材、破、清、城内形外声:闻、辫、闷、阙、问外形内声:固 、庭 、圆、裹 、阁右形左声:攻、 颈、 故、歌 、瓢下形上声:架 、慈 、赏、烈、斧五、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从繁到简: 甲骨文 甲骨文 30003、《说文解字》 “六书”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4、楷书 草书 行书5、①确定研究报告的标题;②写出研究目的;③写清楚研究方法;④整理搜集到的资料;⑤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形成研究结论。6、研究姓氏文化,探寻“李”姓的历史和现状。 查阅书籍和报刊,询问身边的人。 ①“李”姓源远流长。②“李”姓人才辈出。③“李”姓人口数量众多。7、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趣味语文七零八落 丢三落四 接二连三 三五成群 不三不四 一五一十 得寸进尺◎预习新课一、B二、系 四 ② ③ ④ ①三、1、平平常常的意思。2、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3、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达险峻。4、全部喜笑颜开。四、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喜悦 惊心动魄。五、√ √ × √◎快乐阅读B2、B3、② “面” 扎蝴蝶的小姑娘和小个子姑娘 “点”4、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