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四校联考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四校联考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鲁山县四校联考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 下列发明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 甲骨刻字 B. 烧草成灰C. 高粱酿酒D. 火药爆炸
2.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
A. 推广露天焚烧垃圾 B. 使用可降解塑料
C.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 改进尾气处理技术
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闻气味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的用途不相符的是( )
A. 石墨很软,用于制铅笔芯 B. 生石灰是块状固体,用于做干燥剂
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工业炼铁
5. 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
6.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 )
A. 金属材料:镁 黄铜 生铁 B. 混合物:石油 空气 冰水混合物
C. 非金属元素:S Hg Cl D. 还原性物质:木炭 氢气 二氧化碳
7. 某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对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位置b放的是活性炭,位置c放的是石英砂
B. 甲装置可以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C. 乙装置所得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D. 乙装置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烟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9. 胖东来超市的茉莉花茶深受大家的欢迎。茉莉花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微观上看:单宁酸含有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
B. 从分类上看: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C. 从宏观上看: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从质量上看: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同种元素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般相似,则Mg和He化学性质也相似
D.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11.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B NH4NO3和NaOH 加水,观察温度变化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氧气和空气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2.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g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
C. 充分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14. 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5 g先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后,再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 g(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2% B. 36% C. 44% D. 64%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铁元素会引起__________;中国科学院院士______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16. 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7.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 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 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 ___(答出一条即可)。
18.化学学习小组用某盐酸和烧碱溶液探究中和反应的pH变化。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及温度变化随所滴入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烧瓶中的溶液是 溶液。
(2)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3)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9. “西气东输”使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进入千家万户,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
(1)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
(2)一定质量的甲烷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2.2 g CO2、7.2 g H2O和一定量的CO,该反应生成的CO的质量为________g。
20. 如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E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
(1)写出所推断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 ___;写出过程①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变小。
(2)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固体很快“消失”了。
22. (3分)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提出了要求,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某班同学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用图A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此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2)乙组和丁组同学用图B和图D所示实验进行探究,发现天平不平衡,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需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3)丙同学用图C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且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发现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产生铜,请书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分) 实验室需要配置5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准备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进行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请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写序号)。
24. (3分) 下面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所用的几种常见装置,各有优缺点。
(1)用上述装置均可在实验室制取CO2,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初中阶段常见的气体中,有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用上述装置也可在实验室制取得到。写出检验该气体的操作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金具有良好的____ __性。
(2)铝制品用途广泛,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铝______(填“高”或“低”)。
(3)工业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其中焦炭的作用为 (写一点即可)。
(4)某电镀厂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从排放的废水中回收铜、铁和硫酸锌溶液,设计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Ⅰ、Ⅲ中包含相同操作是____ __。
②写出步骤Ⅰ中所得固体的成分。
③确定步骤Ⅲ中的X后,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22 g,若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025年鲁山县四校联考中考三模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 A
2. A
3.D
4. B
5. A
6. A
7. C
8. B
9. C
10. D
11. A
12. A
13. B
14.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氧(或O) 贫血 张青莲
16. CO2 +1
17.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8.(1)烧碱(或氢氧化钠或NaOH) (2)NaCl (3)放热
19. (1) (2)4.2
20. (1)H2O2 H2 (2) 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1)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压强越大,分子之间间隔变小(1分)
(2)分子在不断运动(1分)
22. (1)形成封闭体系,平衡锥形瓶内外压强,防止气体受热膨胀使橡胶塞松动,气体逸出(1分)
(2)密闭(1分) (3)(1分)
23.(1)8(1分) (2)②①④⑤③⑥(1分)
24. (1)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分)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1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1)延展(1分) (2)高(1分) (3)(1分) 燃烧提供热量(或生成还原剂CO)(1分) (4)①过滤(1分) ②Zn、Fe、Cu(1分) ③(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