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1.2025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打造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样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①让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2.某社区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党员、居民、物业、商户等力量,建立志愿者联合会,逐步承担起社区文化活动室管理、文体活动承办、文体爱好者招募等工作,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该社区党支部的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B.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C.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D.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3.2025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党内突出问题仍存,这就要求健全组织、教育、监管、制度、责任五大体系,以系统思维推进管党治党全覆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为此,需要①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维护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②健全党内制度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③强化监督违纪问责,根除党员贪污腐败的土壤④抓好思想建设基础,引导党员和干部自觉行动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4、“时代楷模”张桂梅工作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银于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张桂梅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启示广大党员应①遵规守纪、廉洁从政,坚持依法行政②坚定信仰、履职尽责,承担责任和使命③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④无私奉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近年来,某地不断探索党群共建共融治理体系,依托“巷邻坊”“人大工作站”等服务载体,搭建群众便捷议事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决策,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社情动态和城市治理难点问题,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这些举措①扩大了居民管理社区事务的民主权利②发挥了居民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③切实提高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④让居民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6.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养老助餐服务状况,某高中学生调研小组收集的资料如下:◇某市政府引入拥有中央厨房且连锁经营的企业,在其直营店设立了“长者助餐”窗口。 ◇某省某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协商,推动建立了“政府搭台、村居承办、居民互助、个人自愿、梯度收费、社会参与”的“互助孝老食堂”模式。该小组拟向相关部门提交调研报告,报告的主题可以归纳为①赋能基层党建,提高自我服务能力②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共治共享格局③发挥党派优势,提升群众的幸福感④聚焦民生福祉,释放多元主体能量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7.看项目、访产业、问市场……2025年2月,部分在川全国人大代表走进成都、资阳、自贡等地视察,深入了解全省重点项目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了解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举措和困难,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上述做法①有利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互相监督②增强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意识和能力③密切了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④拓宽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渠道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近年来,某区人大常委会以“浦汇民声·人大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创新代表履职平台、开展民意直通车等活动,广泛吸纳群众意见。此举体现了地方人大①创新民主实践形式,拓宽人民政治参与渠道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区域治理效能提升③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民主与专政相统一④健全人大工作机制,丰富人大代表权利义务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9.2025年2月,四川省政协围绕“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专题,走进全省21市 (州)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会,共议人口高质量发展之举,共商四川现代化建设之道。由此可见,四川省政协①依法行使决策权,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②深入基层汇聚民心民智,助力区域人口发展③围绕团结与民主,聚焦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④开创了多党合作新路径,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0.广西南宁市某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该社区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为各族群众提供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零距离”便民服务,促进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由此可见,该社区①以优质的便民服务,捍卫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权②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各民族团结提供政治保证③以有效的社区服务,促进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④以扎实的社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11.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案例库收录了真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包括指导性案例和参考案例,进一步提升了案例的检索精度、认可程度、指导力度和应用广度,最大限度发挥案例的实用效能。建设案例库①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②旨在通过程序公正以实现司法结果公正③有助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有助于提高法官的办案效能和办案质量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12.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4个专项工程之一。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①坚持人民至上,兼顾党的特殊利益②体现党的自我革命,助力法治社会建设③促进法治乡村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促进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3.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某区法院在社区内建立普法驿站,做到“普遍问题有讲座,个案问题有人听,身边就有法学堂,社区之内有保障”。建立普法驿站能①提高政府依法执政能力 ②提升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③为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④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4.2024年5月,《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代表本级政府承担行政执法监督具体事务。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在本级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主管行业的行政执法工作。这有利于①促进政府改进执法方式,实现公正司法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③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④建设职能科学执法严明的全能型人民政府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5.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这说明A.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B.守护公平正义必须由行政机关来保障C.只要程序公正就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D.良法之治只能通过科学立法来实现16.202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二)》,自2025年3月1 日起施行。该解释重点解决夫妻间给予房产、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审判实践疑难问题,旨在推动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由此可见①该解释的施行符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需要②该解释的施行促进了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③该解释的施行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科学立法④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会固定不变,会因时而变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 某小区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小区车位紧张,停车纠纷时有发生,小车、电动车、三轮车、自行车随处停放,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小区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等。为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该小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明确加强党对小区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小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组织全区120多个机关党组织、2200多名在职党员到各社区进行服务;发动小区居民、物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建立居民微信群,充分发挥“您难我帮”工作机制,让群众有说事的地方、能找到管事的人;着力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矛盾排查化解体系,创建“无讼社区”,把矛盾“化在源头、解在诉前”。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从发展基层民主角度,说明该小区的治理经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2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自2025年5月20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 2024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加强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从促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分析说明从哪些方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自2024年6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保障粮食安全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该法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粮食加工经营者对其加工的粮食质量安全责任,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等。(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用法治方式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12分)材料二 2025年5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明确提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学校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就青年学生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2点建议。(4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1 2 3 4 5 6 7 8B C A C D B C A9 10 11 12 13 14 15 16D B C B D B A 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17. 评卷答案要点: (12分)①加强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探索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②发扬基层民主,广泛搜集小区居民建议,推动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③创新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形式,协调基层各方利益关系;④提高社区居民基层治理参与度,调动社区积极性(增强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每点3分, 12分)18. 评卷答案要点: (12分)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党的领导,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②政府依法行政,优化公共服务,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③我国首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①只答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2分,每点4分,12分)19. 评卷答案要点: (12分)①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③党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④党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每点3分,12分)20. 评卷答案要点: (16分)(1)(12分)①促进科学立法,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②强化党政职责,政府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③促进公正司法,为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④开展粮食安全全民守法教育,增强粮食安全法治意识,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每点3分,12分)(2)(4分)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②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③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④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言献策;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