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敬业与乐业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 《敬业与乐业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7.敬业与乐业
1.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3.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注释①
演讲的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文体知识
演讲,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属于议论文)
一段篇完整的议论文必须含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
文体知识
议论文,又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
4.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能有几个分论点,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统帅,是灵魂,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
论点
1.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是一个判断句)
2.要求:论点必须鲜明、正确。
3.论点的位置:题目、开头、文中、结尾、自己概括。
论据
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类型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论证
1.定义: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
引用论证(引证法)/道理论证——道理论据
比喻论证——道理论据
对比论证——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表达方式
①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②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
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③议论中的抒情。
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其他
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 、概括性、生动性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事例论证的作用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例证法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常用的论证方法
1.事实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典型)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分析道理(引用)论证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常用的论证方法
2、道理(引用)论证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引用的内容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常用的论证方法
3、比喻论证法
喻证法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可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浅显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分析对比论证法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做对比,然后分析这样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论点的,最后,把握对比论证法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常用的论证方法
4、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代表作《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与其师康有为共同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旁骛 解剖 亵 渎 强聒 骈进
佝 偻 教诲 禅师 容赦 承蜩

pōu
xiè dú
guō
pián
gōu lóu
huì
chán
shè
tiáo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积累格言
字词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轻慢,不尊重。
并进,一起前进。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
征引:
敬业乐群: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主一无适:
引用。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一致。
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
概括论点明结构
1.因为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请按照演讲的口吻来读文章。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主要观点 议论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1: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是一个并列短语,是本文的议论话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话题寻找观点。
2: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
此句强调敬业与乐业是什么,与开头的论点相呼应。这里并未就敬业与乐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是这种关系作一判断。所以不是论点。
3: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观点往往是一个表示判断的陈述句。这里并不需要表示转折的关系连词“但”。
主要观点一般到哪里去找
主要观点往往是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段首等;如果文章中没有现成的句子,我们就要对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总结。
一般议论性文章中除了中心论点,还常常会有一些支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也就是说还会有一些观点是为主要观点服务的。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还有哪些观点。
(1)第一要敬业。
(2)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5)第二要乐业。
(6)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7)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8)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9)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指敬业乐业),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这些观点中哪几句能集中体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看法?
(1)(5)(9)。第(1)(5)句是文章的分论点,第(9)句是针对“敬业与乐业”问题提出希望。
第6段写“第一要敬业”,第8段写“第二要乐业”,那么第2-5段写了什么 能不能删去
第2-5段强调先要有业。不能删去,因为必须要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论题。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是最高境界。
小结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敬业乐业,不二法门
1、论有业之必要
2、论敬业之重要
3、论乐业之重要
敬业乐业,合理生活
鞭辟入里明思路,细致入微寻逻辑
1.文章的大体思路已经理清,下面我们进入到文章的细部,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选“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中任意两部分,探究各部分的具体论证思路。
要有业:先说有业之必要,接着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有业是前提。
要敬业:先解释敬业的含义,接着提出为什么要敬业的疑问,从“人”和“事”两个方面予以回答。最后设问:怎样才能把一件劳作做到圆满呢 即论证怎么才算“敬”,引用名言并列举事例,强调敬业于人生最为重要。
要乐业:先从“做工好苦呀”谈起,指出与其说苦,不如自寻乐趣。接着提出只要坚持做下去,职业就会有乐趣。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理由,强调乐业之重要。
小结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敬业乐业,不二法门
1、论有业之必要
2、论敬业之重要
3、论乐业之重要
敬业乐业,合理生活
孔子的话、
百丈禅师的故事
什么是“敬”,为什么”敬“,怎么做“敬”
批判做工苦论调——
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2.理清文章的结构除了从语意入手外,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来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就以文章第6、7段为例,说一说你的发现。
第6段的“总之”,是对问题进行总结,推进论证的进程;之后用“至于”,把话题转换到具体做什么工作,要看个人的才能,作为前面“职业没有不神圣的,所以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补充。第7段用了一个设问的句式,将话题由为什么要敬业转换到怎么才算是敬业上。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再一条一条地论证。条理清晰,思路清楚。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只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学习,领悟文章的思维之美、语言之美。
总结
第二课时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结构好比骨架,思路好比经络,而论证的材料和方法好比血肉。上一节课我们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思路,现在我们来研究这篇议论文的血肉。
课堂导入
一、条分缕析品论据
1.这篇文章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老师把这些名言做了摘录,请大家小组讨论,完成表格。(PPT 出示表格)
名言(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出处 论证的道理 论证的角度(正面或者反面)
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②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③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④ 主一无适便是敬。
有业之必要
有业之必要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反面论证
人要有职业要劳作
明确敬的内涵,指出什么是敬
《论语》
《论语》
百丈
禅师
朱熹
《论语集注》
名言(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出处 论证的道理 论证的角度(正面或者反面)
⑤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⑥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⑦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⑧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⑩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明敬的方法是专一
正面论证
反面论证
分心则一事无成,
是对事业的不敬。
正面论证
正面论证
敬业的敬就是专一,
于人生最为有益。
乐业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才是理想的生活。
正面论证
正面论证
《庄子》
曾文正
《庄子》
《礼记》
《论语》
《论语》
2.说一说这些论据有什么特点。
(1)属于不同流派的观点,有儒家、道家、释家等。
(2)都属于道理论据。
(3)让文章读来非常典雅、有文采。
3.除了引用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之外,作者还通过举例子,也就是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文使用的事实论据。
(1)举百丈禅师不做事不吃饭的例子,论证要有业。
(2)对比列举大总统和黄包车夫的例子,论证职业都是神圣的,都是可敬的。
(4)举木匠做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当军人打胜仗的例子,通过比较论证做什么都不能分心到事外,要敬业。
(3)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从正面论证敬业的秘诀是专一。
4.小结
作者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证证明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进而证明了“敬业和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紧密,内容一致。
二、一分为二话感受
1.文章中有些说法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比如作者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但是一般人通常会认为职业有高下、好坏。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示例1:职业无高低,品流有尊卑。人的天资、能力是不同的,人尽其才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如果一个人积极履职,尽心尽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就是实现了自己最大的价值。这和政治家治理好国家的意义是一样的。
示例2:从对社会的贡献来说,说职业有高下、有好坏其实也不无道理。比如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可能会影响人类发展的进程;而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其对社会的作用可能就不值一提。比如我们强调要好好学习,那无非就是希望未来能有一个好的职业,能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
所举的道理和事实论据要围绕中心论点,事例表述要详实,道理引用要准确。
三、深思熟虑巧添加
梁启超在证明观点的时候用的论据同学们都不太熟悉。现在让你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筛选相关的道理和事例作为本文的论据,你会说出哪些来
示例1:闻一多以文学作为事业,潜心文学研究,成为“何妨一下楼主人”。
示例2:法布尔研究昆虫,居住乡间,经历了35年观察和研究,写成举世瞩目的《昆虫记》。
示例3:荀子《劝学》里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专一,方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所举的道理和事实论据要围绕中心论点,事例表述要详实,道理引用要准确。
四、作业布置
领悟到梁启超先生的思想精髓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业”,以《我敬“业”了吗 》为题,写一篇文章。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做到了敬业,哪些方面还有差距。
人生漫长,晴雨交加,
但若是心怀热爱,
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山赴海
静待一树花开
声 明
首先,感谢大家对课件的喜爱和认可。
课件均是原创,从背景模板到内容设计,再到动画调试,每一点都是本人亲力亲为,制作而成,同为教师,应该会深知其间的不易。所以,请大家尊重原创,课件已经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申请版权,一经发现倒卖等行为,会追究责任。
再次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