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部分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叶坚族是越南一个极其小众的民族。叶坚族的民居村落很有特点,房顶倾斜角度能达到60°,还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叶坚族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等作物。图1为中南半岛地形图,图2为中南半岛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为叶坚族民居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叶坚族民居屋顶铺设厚厚的一层稻草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B.当地多种植水稻,可就地取材C.当地全年多雨,利于排水 D.当地气候炎热,利于隔热2.从地理角度分析,叶坚族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形成的原因有( )①当地热量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②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手工艺品原料丰富③河流较多,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④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海冰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冰密集度指海冰面积占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为近30年北冰洋部分海域5月、6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北极地区的海冰( )A.春夏季节覆盖率高 B.极夜期间海冰密集度大 C.暖季时海冰密集度不变 D.是企鹅觅食的保障4.与5月相比,6月海冰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 )A.海冰范围增大进入暖季,气温升高 B.海冰范围没有变化气候终年严寒C.海冰范围减小进入暖季,气温升高 D.海冰范围增大太阳直射点南移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有多条连接全球各地的航线。为增加上座率、避免长距离飞行,一些航空公司常采用中转联程的运输方式,即旅客可先到达西亚地区的机场,再换乘另一架飞机前往目的地。如图为西亚地区主要国际枢纽机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西亚地区航空业发达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 )①全年气候湿润,风景优美如画②经济发达,多发达国家,需求量大③石油资源丰富,燃料成本低廉④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优越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6.为吸引旅客,西亚地区的一些航空公司为旅客免费提供一晚的酒店住宿。该措施有利于( )A.促进当地金融行业发展 B.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C.促进仓储物流行业发展 D.促进石油产业升级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由于东、西部大豆几乎不流通,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如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俄罗斯大豆主产区种植大豆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位于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形成俄罗斯东、西部地区大豆贸易格局的原因可能是( )A.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大豆种植面积小 B.俄罗斯东西距离长,运输成本较高C.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东部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三峡水电站以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白鹤滩水电站以16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紧随其后,位列世界第二。这两大水电站共同屹立在长江这条母亲河上,展现着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如图为长江上游干流梯级水电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白鹤滩水电站与三峡水电站( )A.都位于长江中游 B.都仅有发电功能 C.都位于四川省 D.都处于阶梯交界处10.长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作用体现在( )A.西电东送,缓解东部能源短缺 B.防洪减灾,彻底解决长江泛洪C.利于灌溉,增加当地耕地面积 D.改善环境,避免淡水资源浪费冯家峁村坐落于黄土高原,夏季相对凉爽,冬季较为寒冷,降水较少,光照强。该村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合中药材远志生长。黄土高原的“沟峁峁”里,长出了生钱的“绿芽芽”。图1为黄土高原地貌图,图2为中药材远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让黄土高原的“沟峁峁”里长出生钱的“绿芽芽”,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修路通网,拓宽销售渠道②对药材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③扩大种植面积,开垦所有坡地④实施标准化种植,强化品牌效益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据材料推测中药材远志的生长习性为( )A.喜炎热,耐水涝 B.喜湿润,耐水涝 C.喜冷凉,耐干旱 D.喜湿润,耐高温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如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A.A B.B C.C D.D14.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A.冀 B.川 C.湘 D.琼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实现“港”“湾”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将“双港”优势叠加放大。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协同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港”“湾”协同发展的条件是( )A.二者位置邻近,产业优势互补 B.二者均矿产资源充足,人才众多C.两地均临东海,深海开发资源好 D.两地均处亚热带,气候适宜、风景优美16.两区域协同发展给海南省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利于促进产业升级②导致人才流出③加大农产品输入④利于扩大贸易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000万辆,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引领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特性。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分布图,可知( )A.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用户比例最低 B.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新能源汽车推广得最好C.华北地区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最大 D.西北地区新能源汽车用户多,需求量大,适合加大推广18.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原因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③促进国家节能减排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运行在横断山区的5633/5634次列车,往返于成昆铁路普雄和攀枝花之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慢火车”。该列车14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且不收取额外费用。如图示意成昆铁路及复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成昆铁路经过地区桥梁、隧道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全年高温,隧道可遮阳避暑 B.当地多山川河流,地形崎岖C.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开采 D.城市人口密集,可减少对城市影响20.与成昆铁路相比,成昆复线曼滩至喜德西的建设中采用“裁弯取直”的设计,目的是( )A.增加运输运量 B.降低修建难度 C.提高运输效率 D.连接更多城市二、解答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的湿热环境与阿塔卡马沙漠的干旱环境,是各种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郑州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以南美洲的“旱”与“雨”为主题,开展了案例探究活动。下图示意南美洲部分区域及伊基托斯和利马的气候资料。 【探究一】南美洲“旱”与“雨”的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分析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的自然原因,完成框图内容。① ;② ;③【探究二】南美洲“旱”与“雨”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阿塔卡马沙漠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到2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内部是世界最佳观星地,世界上约40%的天文观测都在这个地区进行。天文观测小贴士①无云层遮挡,大气透明度高;②空气污染小,光污染小; ③视野开阔。(2)分析阿塔卡玛沙漠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约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下图示意热带雨林破坏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3)依据图文材料,说出热带雨林的功能及其被破坏带来的后果。(4)针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破坏问题,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22.摩洛哥是北非地区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下图为摩洛哥位置示意图和筑垒村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烈日下的清凉国土”】摩洛哥王国南部紧邻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却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具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南麓的筑垒村,以非凡的夯土建筑工艺传承千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摩洛哥被誉为“烈日下的清凉国土”,主要原因是 。(2)分析筑垒村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能源转型的先行者】摩洛哥传统能源异常短缺,高度依赖进口。摩洛哥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计划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52%,推动能源转型。(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摩洛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中摩合作助力产业升级】尽管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摩洛哥在新能源领域仍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技术整合困难等挑战,限制了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中摩携手共建绿色能源实验室,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先进技术研发,助推摩洛哥新能源产业升级,开启中摩互惠互利新篇章。(4)中摩新能源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是 。(5)说出中摩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对摩洛哥的意义。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盐碱地。盐碱地土层中的含盐量极高,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但适合养殖多种海产品。新疆盐碱地广布,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成功地在盐碱地上进行了海鲜养殖。下图为新疆海鲜养殖区分布图。(1)新疆海鲜养殖区主要集中分布在 (填山脉)附近。材料二:三文鱼属于冷水鱼,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三文鱼的养殖对水质要求很高。伊犁地区水质纯净、冷凉,富含溶解氧,为三文鱼的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条件。(2)新疆养殖三文鱼的水源多来自山地降水和 。(3)结合材料,分析新疆伊犁地区能够养殖三文鱼且品质优的原因。材料三:自2022年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设立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南疆盐碱水渔业发展。目前,新疆红旗农场与我国科研院所合作,还研发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成为新疆首个盐碱地智能生态海产养殖基地。(4)在地处内陆的新疆能发展海产养殖离不开 的进步。材料四:新疆农业从牧业、绿洲农业向渔业巧妙转变,把不能种农作物的沙漠边缘盐碱地和河道滩涂改造成特色海洋水产养殖基地,摸索出一套沙漠边缘“海水养殖”技术,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边远内陆地区“吃海鲜难”的窘境,更远销海内外,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5)说出发展盐碱水养殖产业对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河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网课期间开展以“中原粮仓”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图1为河南省简图,图2为河南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图3为渑池县仁村乡位置图,图4为渑池县气候资料图。【大河之南沃土中原】“你家的厨房和餐桌都会摆上河南的优质粮”,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居全国第二位。粮食总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1)河南省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 ,主要原因是 。【渑池小米“中原贡品”】谷子,去壳后被称为“小米”。小米喜温暖、耐旱,土层深厚会生长更好。历史上,河南省渑池县所生产的小米曾被称为“仰韶贡米”,因主产区位于仁村乡坻坞一带,又称“坻坞贡米”,有“中原贡品”美称。(2)读图,分析渑池县生产“坻坞贡米”的有利自然条件。【冷冻食品地位“显赫”】背靠河南“中原粮仓”的优势,郑州冷冻食品在全国地位“显赫”,享有“速冻食品之都”的美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拥有1200多万人,每年净流入40万人,消费基础雄厚,潜力巨大。目前,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研发基地和物流中心。(3)说出郑州成为全国“速冻食品之都”的优势条件。(4)近年来,黄河沿岸有的农民不再种植粮食,改为种植大棚蔬菜、果园采摘等,做起了新农人。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请说明理由。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部分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C C B C B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D A A C B B B C21.(1) 广 大 高(2)降水少,晴天多,无云层遮挡,大气透明度高;位于沙漠地区,人烟稀少,光污染小;海拔较高,视野开阔等。(3)功能: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后果: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失去栖息地。(4)设立雨林保护区;提高当地居民保护意识等。22.(1)海拔高,气温低(2)当地邻近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稀少,使用夯土就地取材;当地昼夜温差大,墙厚,利于隔热保温;邻近沙漠风沙大,窗小利于防风沙等。(3)当地邻近沙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等。(4)技术先进;人才充足;资金充足等。(5)促进摩洛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高科技企业落户,推动摩洛哥产业升级;带动摩洛哥相关产业发展;学习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动摩洛哥基础设施建设等。23.(1)天山山脉(2)高山冰雪融水(3)海拔高,气温较低,生长温度适宜;水源以高山冰雪融雪补给为主,水温低,水温适宜;高山冰雪融水,水质纯净冷凉,富含溶解氧,符合水质要求等。(4)科技(或科学技术)(5)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24.(1)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或耕地) 位于半湿润区,平原面积大,地形平坦(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等。(3)河南省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劳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4)赞同,理由为种植大棚蔬菜、果园采摘经济效益较高,可增加农民收入;距离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或不赞同,理由为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可能会影响区域甚至国家的粮食产量;果园采摘等活动,对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