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学命题区间 高考题型 近年考频热学 分子动理论 内能及热力学定律 2024年山东卷T6 2024年河北卷T9 2024年新课标卷T21 2023年江苏卷T3 2023年海南卷T5 2022年山东卷T5 2021年山东卷T2 2021年广东卷T15(1) 2021年河北卷T15(1)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024年山东卷T16 2024年江苏卷T13 2024年湖南卷T13 2024年江西卷T13 2023年全国甲卷T33(2) 2023年海南卷T16 2023年湖南卷T13 2023年湖北卷T13 2023年山东卷T9 2023年辽宁卷T5 2022年山东卷T15 2022年广东卷T15(2) 2022年湖南卷T15(2)命题分析 素养落实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部分知识点的考查覆盖比较全,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呈现,选择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热力学定律等知识,题目较容易,计算题主要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目难度中等。 1.分子动理论 2.从微观角度分析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3.气体实验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热力学定律分子动理论 内能及热力学定律 (2022·山东卷T5)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汽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将汽缸缓慢转动90°过程中,缸内气体( )A.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内能减小,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温度降低,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D.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加命题立意:创设汽缸缓慢转动90°情境,考查热力学定律第一步:通过对活塞受力分析,判断压强的变化第二步:分析气体体积的变化从而判断功的正负第三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气体温度的变化规范解答: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与活塞的重力平衡,则有(p1-p0)S=mg,汽缸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地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汽缸、活塞都是绝热的,故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汽缸内气体压强作用将活塞往外推,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气体内能减小,故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减小,A、B错误;气体内能减小,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故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减少,C正确,D错误。故选C。[答案] C难点:通过分析气体压强减小,判断出气体对外做功易错:气体对外做功,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时W应取负值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024·山东卷T16)图甲为战国时期青铜汲酒器,根据其原理制作了由中空圆柱形长柄和储液罐组成的汲液器,如图乙所示。长柄顶部封闭,横截面积S1=1.0 cm2,长度H=100.0 cm,侧壁有一小孔A。储液罐的横截面积S2=,高度h=20.0 cm,罐底有一小孔B。汲液时,将汲液器竖直浸入液体,液体从孔B进入,空气由孔A排出;当内外液面相平时,长柄浸入液面部分的长度为x;堵住孔A,缓慢地将汲液器竖直提出液面,储液罐内刚好储满液体。已知液体密度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大气压p0=1.0×105 Pa。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器壁厚度。(1)求x;(2)松开孔A,从外界进入压强为p0、体积为V的空气,使满储液罐中液体缓缓流出,堵住孔A,稳定后罐中恰好剩余一半的液体,求V。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第一步:分别分析气体初、末态压强和体积,根据等温变化规律求解第二步:以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温变化及压强关系求解规范解答:(1)由题意可知缓慢地将汲液器竖直提出液面过程中,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所以有p1(H-x)S1=p2HS1又因为p1=p0,p2+ρgh=p0代入数据联立解得x=2 cm。(2)当外界气体进入后,以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有p0V+p2HS1=p3(HS1+S2)又因为p3+ρg·=p0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8.92×10-4 m3。[答案] (1)2 cm (2)8.92×10-4 m3难点:准确写出初、末状态压强及体积是解题的难点易错:分析气体压强时漏掉大气压强p0而造成错误4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