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世界的文化 课件(30张PPT)2024-2025学年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世界的文化 课件(30张PPT)2024-2025学年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5.3
世界的文化
世界
主要人种
Part 1
三大人种
活动1:阅读课本106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种的概念
人种是指在 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人种的类别
一般将人类分为 人种、 人种和 人种三类主要人种。
体质形态
黄色
黑色
白色
三大人种
问题思考:
1.比较三类主要人种的体貌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5-3-1中。
人种类型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黄色人种 淡黄色 黑直 面庞扁平 中等
黑色人种 黑色 卷曲 嘴唇厚 很少
白色人种 白色 色浅、波浪状 鼻高唇薄 较多
2.上述不同人种的体貌特征与当地气候特点有怎样的关系?
人种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优劣之分,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活动2:读图找出各人种的分布位置
三大人种
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现在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东南部
黑色人种
撒哈拉以南非洲、美洲
白色人种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
三大人种
活动3:环境对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的影响
三大人种 自然环境 体质特征
黄色人种 温带地区 黄皮肤、鼻梁中等
黑色人种 炎热、阳光和紫外线强 黑皮肤、鼻梁矮宽,体毛少
白色人种 寒冷、阳光和紫外线较弱 肤色浅、鼻梁高窄、体毛多
多种多样
的语言和宗教
Part 2
目前世界约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2000多种属于濒危语言,有文字的约占30%;
使用较多的语言有:
汉语、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一、语言
汉语
使用范围主要在中国、东南亚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一、语言
英语
英语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一、语言
法语
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及非洲西部和中部等
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及邻近国家等
俄语
一、语言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等
阿拉伯语
一、语言
语言 分布位置
汉语 中国、东南亚
英语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法语 法国、非洲西部和中部
俄语 俄罗斯及其邻近几个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北非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二、宗教
1
2
3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世界主要的宗教有 、 和 。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科隆大教堂
基督教
发源地、创始人:耶路撒冷、耶稣
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
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宗教
米兰大教堂
塞维利亚大教堂
圣彼得堡大教堂
标志:
十字架、笋状塔楼(尖顶)、有三个大门、窗上有五彩玻璃镶嵌的图案
阿布扎比清真寺
伊斯兰教
发源地、创始人:麦加、穆罕默德
分布:西亚、东南亚、北非、东非
《古兰经》
印度泰姬陵
麦加大清真寺
标志:圆顶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缅甸仰光大金塔
佛教
发源地、创始人:古印度、释迦牟尼
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
多姿多彩
的习俗
Part 3
习俗
习俗即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 、 ,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世界古国各民族的习俗别具特色、多姿多彩,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应该持 、 和 的态度。
针对不同果间的文化习俗,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态度?
尊重
包容
欣赏
什么是习俗?
礼节
习性
巴西桑巴舞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尤以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毛利人哈卡节
哈卡舞即指毛利战舞,泛指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舞蹈形式。哈卡舞是以动作、拍打配以叫嚷和哼声的团体舞蹈。
哈卡舞原本是古代毛利族在与敌作战前表演的舞蹈,目的在于威慑对手,扰乱军心,并为自己的团队鼓舞士气,现已被新西兰运动队广泛用于运动场上。
西班牙斗牛节
西班牙斗牛是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这种祭神活动,后来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有些时候每天都斗,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
泰国水灯节
水灯节,是泰国民间最富有意义,且多含神话的节日,在每年之泰历12月15日夜晚间举行(公历11月)。在这雨季过后的这一时期,泰国正是河水高涨,月儿清辉的美好季节。按照泰国传统习俗,泰国人将在水灯节当天将亲手制作的水灯放入河流中,以寄托心中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彝族火把节
地点: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人民聚聚地区
时间:农历6月24日
地位: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的: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时间: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
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地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泼水节
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
时间: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
地位: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地理博览
全球文明倡议
2023年3月15日,中国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有利于国家之间、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总结
世界的文化
世界主要人种
三大人种体貌特征的差异
分布范围
多姿多样的语言和宗教
对待不同习俗的态度
多姿多彩的习俗
联合国工作语言
语言分布范围
世界主要宗教
宗教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