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基础积累
(一)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
1.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______并称“苏辛”,是______词派的代表人物。
2. “念奴娇”是这首词的______,“赤壁怀古”是______。词兴起于______,盛行于______,从篇幅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3. 苏轼在词中描绘了______之战的宏伟场面,借对______(人物)的缅怀,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他______的旷达胸襟。
(二)字词
1. 给下列字注音
故垒( ) 公瑾( ) 纶巾( ) 樯橹( ) 酹江月( ) 惊涛拍岸( ) 羽扇纶巾( ) 早生华发(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浪táo( )尽 乱石穿kōng( ) 雄姿yīng( )发 灰fēn( )烟灭 一尊还lèi( )江月 谈笑间,qiáng( )lǔ( )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巾(lún) 樯橹(qiáng lǔ)
B. 酹江月(lèi) 惊涛拍岸(tāo) 羽扇纶巾(guān) 早生华发(huá)
C. 浪淘尽(táo) 乱石穿空(chuān) 雄姿英发(yīng) 灰飞烟灭(miè)
D. 强虏(lǔ) 还酹(huán lèi) 赤壁(bì) 大江东去(dō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浪涛尽 三国周郎 赤壁 惊涛拍岸
B. 谈笑间 樯橹 灰飞烟灭 雄姿英发
C. 人道是 三国周朗赤壁 羽扇伦巾
D. 一尊还酹 早生华发 乱石川空
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赤壁雄奇险峻的景象。
C.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通过描写周瑜的婚姻,侧面表现他年轻有为、春风得意的形象。
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周瑜的羡慕和想要效仿周瑜建功立业的决心。
4. 下列诗句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 下列关于词的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词牌,如“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B.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们的词风格豪放,充满豪情壮志,与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形成鲜明对比。
C. 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磅礴,意境雄浑;婉约派词作则多写儿女情长,语言清丽含蓄。
D.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的李白、杜甫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6. 下列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是对周瑜儒将装束的描写,突出他的风度翩翩、从容潇洒。
B. “谈笑间”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神态,与战争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
C. “樯橹灰飞烟灭”运用借代的手法,以“樯橹”代指曹军战船,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惨烈和周瑜的军事才能。
D. 这几句词主要是为了展现赤壁之战的宏大场面,对塑造周瑜的形象作用不大。
7. 下列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游览赤壁古战场,感慨自己多情善感,早早地生出了白发。
B. 作者想象周瑜神游赤壁,周瑜会笑话自己多愁善感,头发都白了却一事无成。
C. 作者从对周瑜的缅怀回到现实,自嘲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功业无成,早生白发。
D. 作者感叹时光飞逝,自己因思念故国而愁白了头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8.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A. 描写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引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B. 叙述了作者游览赤壁的经历和感受。
C.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D. 描绘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表现。
9. 下列对这首词的风格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新自然,婉约细腻
B. 雄浑豪放,意境开阔
C. 缠绵悱恻,含蓄委婉
D. 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10. 下列诗句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1 - 5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词的表达效果。
3. 词中描写周瑜形象的语句有哪些?这些语句展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特点?
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5. 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在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完成6 - 10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6. 上阕中,作者是如何描写赤壁景色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7.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淘”字用得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
9. 上阕描绘的赤壁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景色描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10. 有人说上阕“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过渡句,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一、基础积累
(一)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
1. 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辛弃疾;豪放
2. 词牌;题目;唐;宋
3. 赤壁;周瑜;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超脱旷达
(二)字词
1. 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guān);樯橹(qiáng lǔ);酹江月(lèi);惊涛拍岸(tāo);羽扇纶巾(guān);早生华发(huā)
2. 浪淘尽;乱石穿空;雄姿英发;灰飞烟灭;一尊还酹江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
1. C【解析】A项,“纶巾”的“纶”应读作guān;B项,“早生华发”的“华”应读作huā;D项,“还酹”的“还”应读作huán。
2. B【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C项,“周朗”应为“周郎”,“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乱石川空”应为“乱石穿空”。
3. D【解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感慨,以及旷达超脱的心境,并非想要效仿周瑜建功立业的决心。
4. A【解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同样运用了比喻修辞;B项为拟人,C项为设问、比喻,D项为对偶。
5. D【解析】“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两位是韩愈、柳宗元,不包括李白、杜甫。
6. D【解析】这几句词通过对周瑜的描写,既展现了战争场面,又突出了周瑜的英雄形象和卓越军事才能。
7. C【解析】此句是作者从对周瑜的追思回到现实,自嘲自己虽有抱负却未建功业,徒生白发。
8. A【解析】上阕主要描绘赤壁景色,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9. B【解析】这首词风格雄浑豪放,意境开阔,是豪放派的典型作品。
10. A【解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借江水表达对历史沧桑、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课内阅读理解
1. ①开篇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奠定全词豪放的感情基调;②以长江起笔,将时间与空间融合,把读者带入历史长河,引出下文对赤壁古战场和英雄人物的描写;③“浪淘尽”暗示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都随时间消逝,为后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
2. ①运用夸张(“穿空”)、比喻(“千堆雪”)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赤壁山势险峻、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②“穿”“拍”“卷”等动词富有表现力,赋予景物动态感,增强画面冲击力;③借景抒情,为下文赞美周瑜及抒发自身感慨做铺垫 。
3. 描写语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特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充满自信与才华 。
4. ①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总结上文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描写;②“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文对周瑜等英雄人物的缅怀,由景及人,过渡自然 。
5. ①对赤壁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②对周瑜等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③对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感慨;④面对人生挫折时超脱旷达的心境 。
6. ①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乱石穿空”从视觉写山势险峻,“惊涛拍岸”从听觉写浪涛汹涌;②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穿空”夸张地表现山岩高耸,“千堆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③动静结合,“乱石”为静,“惊涛”为动,展现赤壁景色的雄浑壮阔 。
7. ①点明怀古的地点是赤壁,且强调是“人道是”,暗含对赤壁古战场具体位置的不确定;②引出下文对三国赤壁之战及周瑜的描写,为怀古内容做铺垫 。
8. ①“淘”字有冲刷、洗涤之意,生动地写出长江水不断奔流,冲刷历史的感觉;②暗示无数英雄人物都在历史长河中消逝,体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③为全词增添了豪迈、悲壮的氛围 。
9. 特点:雄浑壮阔、气势磅礴。作用:①借景抒情,以壮丽景色衬托英雄人物,为写周瑜等豪杰营造氛围;②与作者自身的壮志未酬形成对比,更强烈地表达出怀才不遇的感慨 。
10. 认同。理由:①“江山如画”总结上文对赤壁景色的描写,将赤壁景色之美概括为“如画”;②“一时多少豪杰”引出下文对周瑜等英雄人物的描写,使文章由景的描写自然过渡到对人的缅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