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促织》课堂同步练习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基础积累(一)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1.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字留仙,世称“______”,代文学家。该书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艺术上达到很高成就,郭沫若曾评价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促织》中“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属于______句,正常语序应为______;“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属于______句,“为”表______。3. 《促织》围绕促织,讲述了主人公______一家由悲到喜的命运变化,深刻揭露了______的罪恶,以及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反映了当时百姓的悲惨生活。(二)字词1. 给下列字注音迂讷( ) 裨益( ) 翕辟( ) 掭以尖草( ) 不啻( ) 觇视( ) 抢呼欲绝( ) 惙然( )2. 根据拼音写汉字cù( )织 科huì( )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dìng( ) 虫集冠上,力叮不xiè( ) 唇吻piáo( )然 东曦既驾,僵卧长sōng( ) 一人飞升,仙及鸡quǎn( )二、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迂讷(nè) 裨益(pí) 翕辟(xī pì) 掭以尖草(tiàn)B. 不啻(chì) 觇视(zhān) 抢呼欲绝(qiāng) 惙然(chuò)C. 藁葬(gǎo) 蠹贫(dù) 邑庠(xiáng) 科敛(liǎn)D. 惭怍(zuò) 蹄躈(qiào) 抚军(fǔ) 咫尺(zh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宣德间 华阴令 促织 笼归B. 蟹白栗黄 气断声吞 庞然修大 径造庐访成C. 翼日进宰 无出右者 又劣弱不中于款 思试之斗以觇之D. 抚军亦厚赉成 无何,宰以卓异闻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 下列对文言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成妻具资诣问”中“诣”解释为“造诣”B.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中“唇吻”指“嘴唇”C. “虫跃去尺有咫”中“咫”表示“八寸”D. “操童子业,久不售”中“售”意为“出售”4. 下列句子中,与“覆之以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C. 问者爇香于鼎D. 旬余,杖至百5. 下列对《促织》情节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失虫化虫 ②求神得虫 ③献虫得赏 ④征虫毙虫 ⑤斗虫显奇A. ④②①⑤③B. ④①②⑤③C. ②④①⑤③D. ②①④⑤③6. 下列对《促织》主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通过成名一家的遭遇,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B. 表现百姓在苛政下的悲惨命运,控诉官吏的贪暴C. 结尾“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暗示故事是一场美好的梦境D. 以奇幻情节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具有批判意义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B. 蒲松龄与曹雪芹都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且作品风格相同C. 文言文中“邑庠”指的是“县学”,“童子业”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D. “抚军”是明清时期巡抚的别称,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8. 下列对“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中“少间”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会儿B. 很少时间C. 缺少空间D. 间隔短暂9. 下列句子中,“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B. 俨然类画C. 成然之D.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10. 下列对《促织》艺术特色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情节跌宕起伏,以促织为线索贯穿始终B. 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使故事充满奇幻色彩C. 语言质朴平实,完全摒弃了文言的典雅特点D. 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人物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三、课内阅读理解阅读《促织》选段,完成1 - 5题。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内容。2. 成名“忧闷欲死”“惟思自尽”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3.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从“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可以看出成名怎样的状态?5. 结合选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成名的悲惨遭遇的?阅读《促织》选段,完成6 - 10题。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6. 解释选段中“惙然”“审谛”“劣之”的含义。7. 成名在儿子“复苏”后为何“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8. 选段中对促织的描写细腻生动,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9. “喜而捕之……迷其所在”这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成名怎样的心理?10. 结合上下文,分析选段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答案一、基础积累(一)课文内容文学常识填空1. 聊斋志异;蒲松龄;聊斋先生;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 定语后置;村中好事者少年驯养一虫;被动;被3. 成名;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二)字词1. 迂讷(yū nè);裨益(bì);翕辟(xī pì);掭以尖草(tiàn);不啻(chì);觇视(chān);抢呼欲绝(qiāng);惙然(chuò)2. 促织;科敛;售;懈;藐;耸;犬二、选择题1. D【解析】A项,“裨益”的“裨”应读bì,“翕辟”的“辟”应读bì;B项,“觇视”的“觇”应读chān;C项,“藁葬”的“藁”应读gǎo 。2. D【解析】A项,“笼归”应为“笼养归家”;B项,“气断声吞”应为“气断声吞”;C项,“翼日”应为“翌日” 。3. C【解析】A项,“诣”意为“到、前往”;B项,“唇吻”指“虫嘴”;D项,“售”意为“考取” 。4. C【解析】“覆之以掌”与“问者爇香于鼎”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被动句;D项是省略句 。5. A【解析】情节顺序为:朝廷征虫→成名失虫→求神得虫→虫显奇异→献虫得赏 。6. C【解析】“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是对封建官场的辛辣讽刺,并非暗示梦境 。7. C【解析】A项,《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B项,蒲松龄与曹雪芹作品风格不同;D项,“抚军”是地方军政长官 。8. A【解析】“少间”意为“一会儿”。9. C【解析】C项“然”是“认为……对”,意动用法;其他三项“然”均为词缀,表状态 。10. C【解析】《促织》语言兼具文言典雅与生动形象的特点,并非“完全摒弃典雅”。三、课内阅读理解1. 成名因担任里正被责令缴纳促织,却无法完成任务,遭受杖责,陷入绝境,萌生自尽念头。2. ①被猾吏报充里正,无法摆脱;②征收促织,无力赔偿;③县令严限追比,遭受杖责。3. ①交代成名性格弱点,为其被猾吏欺瞒充任里正埋下伏笔;②体现封建社会底层百姓的无奈与悲惨 。4. 表现成名为捕捉促织竭尽全力、焦急无奈且疲惫不堪的状态 。5. ①直接描写:通过“忧闷欲死”“惟思自尽”等心理描写,展现成名的绝望;②间接描写:通过“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的细节,侧面表现官府的残暴。6. 惙然:气息微弱的样子;审谛:仔细察看;劣之:认为它低劣 。7. 因为成名一心寻找促织以完成官府任务,儿子虽复苏但促织丢失,成名担心无法交差,因此顾不上儿子。8. 示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促织敏捷的特点,为后文斗虫情节做铺垫。9. 表现成名急于捕捉促织的急切、紧张与惊喜交织的心理。10. ①承接上文儿子投井、促织死亡的情节,引出下文促织复活并展现奇异能力的内容;②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从悲转喜,增加戏剧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