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亚洲各地居民生活习惯差异大。甲地的阿拉伯人身着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乙地的骆驼是我国维吾尔族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可以在不喝水的条件下生存三周;丙地的因纽特人捕猎海鱼,习惯吃生肉;丁地的高脚屋是达雅克人的传统建筑,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木桩架空离地数尺。如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亚洲的气候特点是( )
A.类型复杂多样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降水差异较小 D.海洋性气候显著
2.四地中,全年降水特点相似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3.下列关于四地居民生活习惯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因纽特人:当地环境恶劣,缺乏燃料烹饪食物
B.达雅克人:当地气候湿热,高脚屋通风防潮
C.维吾尔族人:当地沙漠广布,骆驼更适合运输
D.阿拉伯人:当地常年低温,长袍保暖御寒
日本白川乡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这里有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合掌造”建筑村落。“合掌造”以木造建筑,屋顶以茅草覆盖,又厚又陡,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图1为“‘合掌造’景观图”,图2为“日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合掌造”以木材、茅草等材料建造,造型呈人字形,主要是因为日本多( )
A.洪涝 B.寒潮 C.地震 D.泥石流
5.“合掌造”屋顶呈人字形,利于( )
A.房屋稳定 B.防火防潮 C.屋内采光 D.排水和积雪滑落
6.日本海沿岸“豪雪带”年均降雪量在400毫米以上,其原因最主要是( )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C.位于北寒带地区 D.海岸线蜿蜒曲折
马来西亚政府宣布从2023年12月1日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如图为“马来西亚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马来西亚是中国游客的热门境外游目的地,该国( )
①是东南亚的岛国②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③华人华侨众多④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马来西亚所在的东南亚地区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地处( )
A.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D.亚洲与大洋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9.马来西亚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的便利措施影响最大的是( )
A.森林资源保护 B.旅游业的发展 C.矿产资源开发 D.外来移民的增加
2024年3月16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北京出发经满洲里驶向莫斯科。读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本次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出境后( )
A.一直向东驶向莫斯科 B.依次经过平原、高原、山地
C.需要跨越亚欧分界线 D.途经常绿阔叶林地带
11.本次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服装、家电 B.大豆、木材 C.汽车、可可 D.石油、煤炭
2023年10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爆发大规模武器冲突,中东“火药桶”再次点燃。图1为“中东地区示意图”,图2为“中东石油海上运输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②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③位于亚洲西南部,包括非洲东北部的埃及④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发源地,宗教矛盾突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关于中东石油输出路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霍尔木兹海峡是①②③航线的必经之地
B.①航线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主要输往日本
C.②航线与③航线相比,路程与运量都相同
D.③航线途经苏伊士运河运往欧洲西部
14.下列有利于沙特阿拉伯摆脱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②加大石油开采力度,保障出口量
③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④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本土的科技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孟加拉国的帕德玛大桥由中国承建,被誉为“梦想之桥”。读孟加拉国略图(左)和达卡气候资料(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15.帕德玛大桥建设难度大的原因包括( )
A.地形崎岖 B.高原地形
C.洪涝频发 D.气候干旱
16.建设过程中,高温和水汽严重影响钢结构的油漆喷涂质量。喷漆施工最佳时间是( )
A.3 5月 B.6~8月 C.8月 10月 D.11月 次年2月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举办冬奥会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如图为“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集中在( )
A.中部平原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
18.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有( )
①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②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③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④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多数欧洲人爱吃牛肉、喝牛奶,餐桌上常见牛排、奶油、奶酪,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布②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③畜牧业发达④气候温凉、多雨多雾、日照少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澳大利亚绵羊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绵羊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其中,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环境,惧怕干燥;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图分别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牧羊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0.澳大利亚牧羊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②国内需求量大③草场广阔④气候条件适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粗放牧羊带适合放牧的品种是( )
A.细毛羊 B.肉用羊 C.半细毛羊 D.肉毛兼用羊
“象屋”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某部落的传统民居,房子以竹、草为主要用料,手工编织而成。尖顶下方隆起似大象“鼻子”,是入口遮阳棚;两侧有两个供空气流通的孔,似大象“眼睛”。如图为“象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部落的人种为(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23.“象屋”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鼻子”——防寒保暖 B.“眼睛”——利于采光
C.“身体”——就地取材 D.“头顶”——防止风沙
在“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中,某同学抽取到如图题卡,请你作为场外援助,与他一起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甲、乙处分别填入的序号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当地居民滥伐森林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城市用地 B.获取林草资源 C.扩大耕地面积 D.完善基础设施
美国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全球领先。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和硅谷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气候湿热,适合牧草生长②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③临近五大湖区,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能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最重要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海运便利 D.劳动力资源丰富
28.图中信息反映美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
A.地区专业化 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化程度高 D.热带农作物种植面积广
棉花是喜光喜热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图1为“巴西某棉花产区降水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根据图文信息推测( )
A.该棉花产区位于a地区,采摘期正值湿季,利于采摘
B.该棉花产区位于a地区,播种生长期正值湿季,满足需水量
C.该棉花产区位于b地区,亚马孙河提供了充足稳定的灌溉水源
D.该棉花产区位于b地区,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
30.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热带雨林的主要作用是( )
①维护生物多样性②通过蒸腾、蒸发等作用向大气输送水汽
③美化城市环境、吸烟滞尘④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输送新鲜的氧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31.勤于思考,巧妙学习
某中学地理探究小组,准备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图1为“巴西与澳大利亚示意图”、图2为“地形分布简图”,图3为“两幅漫画”。
【细观察·找相同】
(1)探究小组的同学阅读地图发现,两个国家都被同一条特殊的纬线① 穿过,都位于② 。两国都有丰富、优质的③ 矿资源并大量出口。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城市都集中分布在④ 。
①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南极圈
②A.热带和北温带 B.热带和南温带 C.南温带和南寒带 D.北温带和北寒带
③A.铝土 B.煤 C.铁 D.钨
④A.东北沿海 B.中部地区 C.东南沿海 D.西部地区
【精分析·寻差异】
(2)该探究小组为了方便对比分析两国的地形差异,自己绘制了两幅简图,图中缺失的地形区①②分别为① 。巴西和澳大利亚出口中国最有可能的农产品分别是② 。
①A.亚马孙平原、西部高原 B.中央平原、西部平原 C.恒河平原、西部高原 D.亚马孙平原、西部盆地
②A.咖啡豆:羊毛 B.大豆;大米 C.天然橡胶;棕榈油 D.小麦;牛羊肉
【巧设计·拓思维】
(3)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巴西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精心设计了两幅漫画,漫画一“‘地球之肺’生病了”指的是① 。漫画二“岌岌可危”的环境问题是② 。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应对措施是③ (①禁止乱砍乱伐、禁止非法采矿;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③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④减少国际合作和资金援助)。
①A.甘蔗大量减产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D.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②A.水土流失加剧 B.臭氧层破坏 C.水体污染 D.大气污染
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三、解答题
32.探索极地,科学保护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科学试验的圣地”,也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对人类认知地球的环境演变和生命过程,探索宇宙奥秘,有着无可估量的重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图1为“南极地区及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白色荒漠的原因分析示意图”,图3为“南极秦岭站景观图”,图4为“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变化统计图”。
【认识极地·探秘南极】
(1)南极地区的范围是 ,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的“白色荒漠”,据分析,图2中的序号填写正确的是 。假设你去南极科考,你会选择 月前去,你可能看到的动物有 。
①A.南回归线以南 B.南极圈以南 C.等同南极洲 D.等同南极大陆
②A.①- C;④- D B.①-a;④- D C.②- B;③-a D.②- B;④- C
③A.6-9月 B.4-6月 C.8-10月 D.11月-次年3月
④A.北极熊、企鹅 B.企鹅、磷虾 C.磷虾、袋鼠 D.虎鲸、鸸鹋
【聚焦科考·建站秦岭】
(2)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正式开站,命名为“秦岭站”,与昆仑站相比,秦岭站 ,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座造型建筑,采用集中式形态和高脚设计,这样的设计主要为了 。我国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 。
①A.距海更近,生物科考更具优势 B.纬度位置更高,气候更严寒
C.距海更远,运输条件更具优势 D.纬度位置更低,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②A.避免积雪掩埋,利于大风通过 B.室内需要散热,通风透气
C.造型美观大气,彰显大国形象 D.节省建筑材料,节约成本
③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 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
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 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
【科学监测·保护净土】
(3)海冰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据卫星监测,2023年9月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通过阅读图4“北极地区现存海冰面积变化统计图”,你发现 ,可能是 导致的,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有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 (①绿色低碳出行,②发展极地旅游,③开发清洁能源,④种草植树造林)。
①A.海冰面积变化不大 B.海冰正在加速形成 C.海冰面积逐年增大 D.海冰正在加速融化
②A.北极考察增多 B.北极海域扩大 C.北极风力强劲 D.全球气候变暖
③A.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增加 B.北极地区的通航能力降低 C.北极熊的生存空间变大 D.沿海的部分低地将被淹没
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D 6.B
7.B 8.C 9.B
10.C 11.A
12.C 13.C 14.C
15.C 16.D
17.B 18.C 19.A
20.B 21.A
22.B 23.C
24.B 25.C
26.D 27.B 28.A
29.B 30.B
31.(1) B B C C
(2) A A
(3) C A A
32.(1) B A D B
(2) A A B
(3) D D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