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也不知过了多久,部队派出的巡逻队终于找到了他们。他们被厚厚的积雪掩埋着,形成了平坦无垠的荒漠中仅此一座的“雪峰”。当巡逻队员们奋力将他们从雪里挖出来时,战士们的胸口仅存着一丝微弱的热气…小李缓缓睁开眼睛,却发现班长抱着界碑一直不松手,怎么也叫不应。班长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但他的双手却依然紧紧地箍着界碑,仿佛与界碑融为了一体。界碑在冰雪中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它静静地、稳稳当当地矗立在那里,寒风依旧吹着。班长军帽上的红五星和界碑上的“中国”两字,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长称呼新兵为“蛋子”,用方言体现战友间的亲密,暗示老兵对新兵的关照。B.本文多用叠词,如“微微”“厚厚”“紧紧”等,语言表达有繁复典雅的特点。C.本文不乏生动的细节,如班长领着队伍艰难前行的神态与动作,真实而细腻。D.班长牺性后仍紧抱界碑,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军人精神,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16.文中多处描写“暴风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17.“界碑”为小说标题,且在文中出现多次,请结合原文分析“界碑”的意蕴。(6分)三、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7分)(一)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题。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党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③“这位妹妹,我仿佛前世就已见过,她的音容笑貌,早已在我梦中萦绕,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18.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上述三句话分别出自谁人之口?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B.李纨林黛玉薛宝钗C.王熙凤史湘云贾宝玉D.李纨史湘云薛宝钗19.鲁迅先生曾称宝玉“爱博而心劳”,意即贾宝玉对世间众多美好事物怀有广博的爱,却也因此常陷入忧心操劳之中。请结合“宝玉挨打”“共读西厢”“晴雯撕扇”中的任一情节,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这句话的理解。(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莞草,古称“咸草”,因野生于咸淡交汇水域而得名。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江下游,沿线水域交汇,滩涂连片,衍生莞草这种草本植物。莞草碧绿、柔软、粗壮、高桃,宛似一道绿色藩篱环绕东莞西南部。得益于毗邻广州、扼守珠江出海口的地理区位优势,东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航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促进商贸往来方面发挥着的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莞香、莞草和烟花爆竹,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莞草编织手法一,织品种类紧多,花纹图案丰富多样,潮湿气候下不易发霉,经久耐用不褪色,自清代至民国畅销欧美及东南亚,蜚声海外。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莞推行引淡驱咸,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莞草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高一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