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进阶篇)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六单元《运算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126×A=378,那么126×A4的计算结果是( )。A.126+378 B.126×4+378 C.126×4+378×102.48÷4÷2的结果与下面算式( )的结果相等。A.48÷4×2 B.48÷(4×2) C.48÷(4÷2)3.32+29+68+51=32+68+(29+51),这里应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4.慧慧的计算器上数字键“4”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出180×74的得数,可以将原来的算式变成( )来操作。A.180×71+180×3 B.180×71+3 C.180×70+180×4 D.180×70×45.下面三幅图中,( )可以表示乘法分配律。A. B. C. 6.下面竖式的算理可以用横式( )表示。A.208×8+208×3 B.200×35+8×35 C.208×5+208×307.天天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其他键完好。计算3585÷14时可以写成算式( )。A.3585÷2×7 B.3585×2÷7 C.3585÷2÷7 D.3585÷7×2二、填空题8.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 ,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50×30=25×( )=500×( )=250×6×( )10.小华计算395-298时,先算出395-300=95。要得到正确的结果,还需再( )。11.羽毛球拍每副88元,羽毛球每筒12元。王老师带1300元( )买12副羽毛球拍和12筒羽毛球。(填“够”或“不够”)12.在________上填上“>”“<”或“=”。①192386 200140 ②100个一百万 1亿 ③38×150 380×15④327-202 327-200+2 ⑤25×(4×40) 25×4+25×401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汽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两辆汽车相遇时距离全程中点20千米,则相遇时他们各行了 小时,全程长 千米。三、判断题14.125×(8×4)=125×8+125×4,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15.(A+B-C)÷2=A÷2+B÷2-C÷2。( )16.欧洲人用“双倍法”计算46×13,是用46的8倍+4倍+1倍。( )17.李妙想在做题时不小心把25×(□+4)错写成25×□+4,他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96。( )四、计算题18.口算。380×4= 41×5= 47+53= 1000-300= 21×9÷21×9=318÷3= 20×500= 36×25= 198+53= 125×7×8=五、改错题19.数学医院。(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1)( )改正:(2)( )改正:(3)927-(127+653)=927-127+653=800+653=1453( )改正:(4)44×25=(40+4)×25=40×25+4=1004( )改正:六、解答题20.他们两人15分钟一共能打多少个字?21.同学们为失学儿童捐款,三年级捐了258元。四年级捐了369元。五年级捐了442元。三个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22.王明和李红两家之间有一个新华书店。星期日,两人约好8:00同时从家出发去书店看书,8:15正好在书店碰头,这时,李红比王明多走了180米。已知王明每分钟走65米。王明和李红两家相距多少米?23.小玉和小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玉每分钟走64米,小华每分钟走75米,8分钟后相遇。(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2)小玉比小华少走多少米?2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以85千米/时、65千米/时的速度同时开出,相对而行。经过18小时相遇。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进阶篇)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六单元《运算律》(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C B C A B C C1.C【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4可以写成(A×10+4),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26×A=378126×A4=126×(A×10+4)=126×4+126×A×10=126×4+378×10=504+3780=4284故答案为:C2.B【分析】根据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位除数,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据此解答即可。【详解】48÷4÷2=48÷(4×2)=48÷8=6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法的性质的理解,注意计算的准确性。3.C【分析】首先判断出32+29+68+51=32+68+29+51,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然后判断出32+68+29+51=32+68+(29+51),应用了加法结合律,所以32+29+68+51=32+68+(29+51),这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详解】根据分析可得:32+29+68+51=32+68+(29+51),这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故答案为:C4.A【分析】根据题意,因为数字键4坏了,所以要避开使用数字键4,可以把74变成71+3,再根据乘法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为180×71+180×3,据此计算出乘积即可。【详解】A.180×71+180×3根据乘法分配律变成180×(71+3),也就是180×74,与原来算式结果相同,符合要求。 B.180×71+3=12780+3=12783180×74=13320180×71+3与180×74的结果不相等,不符合要求。 C.180×70+180×4算式中出现数字“4”,不符合要求。D.180×70×4,算式中出现数字“4”,不符合要求。故答案为:A5.B【分析】A.图中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此处体现的是加法交换律;B.蓝色部分的面积是a×c,灰色部分的面积是b×c,也可以将图看作长为a+b,宽为c的长方形,则面积为(a+b)×c,即(a+b)×c =a×c+b×c,可以表示乘法分配律;C.求☆的总个数,可以用a×b,也可以用b×a,可以表示为乘法交换律。【详解】A.可以表示加法交换律;B.可以表示乘法分配律;C.可以表示乘法交换律;故答案为:B【点睛】熟记乘法、加法的运算律是解答的关键。6.C【分析】竖式计算208×35,把35看作5+30,先用5乘208,再用3个十(表示30)乘208,两个积相加,即为208×(5+30),利用乘法分配律(a+b)×c =a×c+b×c展开是208×5+208×30。【详解】208×35=208×(5+30)=208×5+208×30=1040+6240=7280所以208×35=208×5+208×30。故答案为:C7.C【分析】计算3585÷14时,按键“4”坏了,按不出14,可以将14看成2×7,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详解】3585÷14=3585÷(2×7)=3585÷2÷7,则计算3585÷14时可以写成算式3585÷2÷7。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计算器的使用,当算式中某个数字不能按出时,可以用别的算式代替这个数字,再根据运算定律进行解答。8. a+b=b+a (a+b)×c=a×c+b×c【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a+b)×c=a×c+b×c。【详解】用字母表示数,加法结合律可以写成a+b=b+a,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a+b)×c=a×c+b×c。9. 300 15 5【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乘数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乘数乘上相同的数,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据此解题即可。【详解】250÷25=1030×10=300250×2=50030÷2=1530=6×5则250×30=25×300=500×15=250×6×5。10.计算95+2=97【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395-298时,将298看成300-2,先计算395-300,再用差加上2即可。【详解】395-298=395-(300-2)=395-300+2=95+2=97要得到正确的结果,还需再计算95+2=97。【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运算定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应根据算式中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算。11.够【分析】由题意得,用88乘12,求出买12副羽毛球拍需要的价钱,用12乘12,求出买12筒羽毛球需要的价钱,再把两者的价钱相加,求出买12副羽毛球拍和12筒羽毛球共需要的价钱,再与1300元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详解】88×12+12×12=(88+12)×12=100×12=1200(元)1200元<1300元则王老师带1300元够买12副羽毛球拍和12筒羽毛球。【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12. < = = < >【分析】(1)小题,192386与200140都是六位数,十万位上的数1<2,则192386<200140;(2)小题,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千和万,万和十万,十万和百万,亿和千万都是相邻的计数单位,百万位后面是千万位,千万位后面是亿位,所以100个一百万是一亿,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3)小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三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据此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4)小题,把算式327-202中的202看作(200+2),然后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改写为327-200-2,然后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算式327-200+2中,只有加法和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出右边算式的结果,然后在比较大小即可。(5)小题,观察算式25×(4×40),25×4=100,则根据乘法结合律,先算25×4的积,然后再用积乘40即可求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右边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出右边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详解】①192386<200140 ②100个一百万=1亿 ③38×150=5700,380×15=5700,即38×150=380×15④327-202=327-(200+2)=327-200-2=127-2=125327-200+2=127+2=129125<129因此327-202<327-200+2 ⑤25×(4×40)=(25×4)×40=100×40=400025×4+25×40=100+1000=11004000>1100因此25×(4×40)>25×4+25×4013. 4 680【分析】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20千米,由于甲汽车的速度比乙汽车的速度快,说明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20×2=40(千米),根据“相遇时总共多走的千米数÷每小时多走的千米数=相遇时间”可求出相遇时间,再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求全程即可。【详解】20×2÷(90-80)=40÷10=4(小时)(90+80)×4=170×4=680(千米)相遇时他们各行了4小时,全程长680千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的有关知识,注意“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20千米”说明快的比慢的多走20×2=40(千米),然后根据“相遇时总共多走的千米数÷每小时多走的千米数=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求全程即可。14.×【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字母表示为:(a+b)×c=a×c+b×c。【详解】125×(8+4)=125×8+125×4,而原题是125×(8×4),不是125×(8+4),所以125×(8×4)≠125×8+125×4,这也不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为:×15.√【分析】假设A=36,B=12,C=14,分别求出算式(36+12-14)÷2以及36÷2+12÷2-14÷2的得数,再看两个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详解】假设A=36,B=12,C=14。(36+12-14)÷2=34÷2=1736÷2+12÷2-14÷2=18+6-7=24-7=17则(36+12-14)÷2=36÷2+12÷2-14÷2,也就是(A+B-C)÷2=A÷2+B÷2-C÷2。故答案为:√【点睛】解决本题时,分别将ABC三个数赋值,再正确求出算式得数,进而得出结论。16.√【分析】把13分解为8、4、1的和,再分别计算出46的8倍,46的4倍,46的1倍,最后将所得积相加即可。【详解】46×13=46×(8+4+1)=46×8+46×4+46×1故答案为:√【点睛】一个数的几倍,即用这个数乘几。17.√【分析】由题意得,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将算式25×(□+4)展开,然后再与25×□+4作比较即可。【详解】25×(□+4)=25×□+25×4=25×□+100与算式25×□+4对比可知,两个算式相差:100-4=96。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8.1520;205;100;700;81106;10000;900;251;7000【详解】略19.(1)(2)(3)(4)见详解【分析】(1)134×16此题错在积的定位上,因数16上的1乘134所得的积134表示134个十,所以积的末位要与因数16十位上的1对齐,据此改正;(2)503×24此题第二个因数4×503=2012,2×503=1006,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据此改正即可;(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根据减法性质的逆运算可得927-(127+653)=927-127-653,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据此改正即可;(4)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计算44×25时,把44分成(40+4),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据此改正即可。【详解】(1)×改正:(2)×改正:(3)×改正:927-(127+653)=927-127-653=800-653=147(4)×改正:44×25=(40+4)×25=40×25+4×25=1000+100=110020.1500个【分析】用每人每分钟打字的个数×打字的分钟数,分别计算出两人各自打字的总数,然后再加一起,计算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据此解题。【详解】15×46+15×54=15×(46+54)=15×100=1500(个)答:他们两人15分钟一共能打1500个字。21.1069元【分析】根据题意,把三个年级的捐款数相加就是一共捐款多少元。计算时,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把258和442相加,算出结果再和442相加,使得计算简便。【详解】258+369+442=(258+442)+369=700+369=1069(元)答:三个年级一共捐款1069元。22.2130米【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这里的结束时刻是在书店碰头的时间,开始时刻是两人约好同时从家出发的时间,代入数据,即可求出两人从家到书店行走的时间;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王明每分钟走的路程乘求出的两人从家到书店行走的时间,即求出王明家与新华书店的距离;又已知李红比王明多走了180米,则用求出的王明家与新华书店的距离加上180,即可求出李红家与新华书店的距离,又已知王明和李红两家之间有一个新华书店,那么再把求出的两人的家与新华书店的距离相加,即可求出王明和李红两家相距多少米。【详解】8:15-8:00=15(分钟)15×65=975(米)975+180=1155(米)975+1155=2130(米)答:王明和李红两家相距2130米。23.(1)1112米(2)88米【分析】(1)已知小玉每分钟走64米,小华每分钟走75米,8分钟后相遇,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可列式为:64×8+75×8,据此解答。(2)用小华8分钟走的路程减去小玉8分钟走的路程,即是小玉比小华少走多少米,据此解答。【详解】(1)64×8+75×8=(64+75)×8=139×8=1112(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112米。(2)75×8—64×8=(75—64)×8=11×8=88(米)答:小玉比小华少走88米。【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小玉和小华各行走的路程,注意:路程=速度×时间。24.2700千米【分析】已知客车速度是85千米/时,货车速度是65千米/时,用加法计算出两车的速度和,根据相遇问题中,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解答。【详解】(85+65)×18=150×18=2700(千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相距2700千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