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两数相除商是3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那么商是( )。A.90 B.30 C.10 D.2702.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3400505 B.79004400 C.602030 D.503040503.估计一下,下面哪组的三根小棒一定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 B. C.4.将左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5.玲玲要用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她已经选了两根小棒,分别长4厘米和8厘米,如果再选一根小棒,她不能选( )长的小棒。A.4厘米 B.5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6.下面最接近1亿的数是( )。A.180000000 B.99888888 C.110000000 D.969999997.把一些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所示的方法摆一摆,摆10层后形成的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A.360 B.720 C.10808.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亿纳米等于1分米。由此推算,1000万纳米相当于( )。A.一个水杯的高度 B.一张银行卡的长度 C.食指的宽度 D.10张纸的厚度二、填空题9.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横线上的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10.读一读,填一填。690000=( )万 500000000=( )亿7080000=( )万 30200000000=( )亿3100000=( )万 42000000000=( )亿11.先完成下面的填空,再想一想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37×3=3× 2×(5×19)=(2×5)××57= ×16 6×4×25=6×(4× )a×b=b× a×b×c=a×(b× )12.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 )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 )吨。13.根据阿里巴巴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淘宝双十一交易额达到168269000000元,刷新了2021年的记录。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1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如(图1),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用这两个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四边形如(图2),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15.如图是三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图形,图中∠1=( )°,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16.小青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两位数21错看成了12,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936。正确的结果是( )。三、判断题17.东东买了5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5本表示数量,15元表示单价。( )18.计算630×70时,先算63×7,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19.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积就用原来的积乘20。( )20.36□984≈36万,□里有五种填法;427000<42□000,□里只有两种填法。( )21.100个5角硬币叠放高约20厘米,1亿个5角硬币叠放高约200千米。( )四、计算题22.直接写出得数。60×15= 420÷20= 200×18= 4800÷60=88+102= 50×20= 400÷80= 125×9+125=23.能简算的要简算。71+155+129+145 72×125 301×27-2724.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9×9+7=88 9876×9+4=98×9+6=888 98765×9+3=987×9+5=8888 987654×9+2=五、改错题25.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186-(26+40)=186-26+40=160+40=200385-98+203=385-200+2+200+3=385+(2+3)=390六、作图题26.画出下面各图形底边上的高。七、解答题27.一件上衣62元,一条裙子38元,舞蹈队一共购买了36套,共用去多少元?28.某小学组织四年级部分同学去劳动教育基地参加研学。四(1)班和四(2)班共有74人参加活动,四(2)班的人数比四(1)班多8人。四(1)班和四(2)班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先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再解答。)29.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照这样计算,如果有45人都参加一次献血。一共献了多少升血?30.小明从家到电影院看电影,如果每分钟走9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100米,则要早到2分钟,求小明的家到电影院多少米?31.小军和小琴两人同时从相距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军每分钟行120米,小琴每分钟行80米。如果一只狗与小军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当它遇到小琴后,立即回头向小军跑去。这样来回不断,直到小军和小琴相遇为止,这时狗一共跑了4千米。这只狗每分钟行多少米?《(培优篇)四年级暑假分层作业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A C A B B C1.C【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除以几或乘几。【详解】30÷3=10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解题。【详解】A.3400505读作:三百四十万零五百零五;读了两个零。B.79004400读作:七千九百万四千四百;没读零。C.602030读作:六十万二千零三十;读了一个零。D.50304050读作:五千零三十万四千零五十;读了两个零。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602030。故答案为:C3.A【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大于最长的小棒,则三根小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否则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详解】A.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小于最长的小棒,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B.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大于最长的小棒,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C.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和大于最长的小棒,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旋转的特征,这个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据此解答。【详解】将左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 。故答案为:C【点睛】看清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求出第三边的长度范围应在哪,最后根据这个范围去筛选即可。【详解】结合分析,第三边要小于两边之和,也就是<4+8=12(厘米),第三边要大于两边之差,也就是>8-4=4(厘米),故第三边的长度范围介于4厘米到12厘米之间。要想围成一个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应该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间。A.4厘米,不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间范围内,不能选;B.5厘米,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间范围内,可以选;C.8厘米,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间范围内,可以选;D.10厘米,在4厘米到12厘米之间范围内,可以选。故答案为:A6.B【分析】将“亿”改写为“个”的单位,去掉亿字,在数末尾加上8个0。再分别先求出各个选项中的数与1亿的差,最后比较差的大小,差最小的那个数最接近1亿;据此解答。【详解】1亿=100000000,A.180000000-100000000=80000000;B.100000000-99888888=111112;C.110000000-100000000=10000000;D.100000000-96999999=3000001;111112<3000001<10000000<80000000;因此99888888是最接近1亿的数。故答案为:B7.B【分析】一层有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个宽与2个长的和,即1个长方形的周长。两层有3个长方形,周长是4个宽与4个长的和,即2个长方形的周长。三层有6个长方形,周长是6个宽与6个长的和,即3个长方形的周长。据此可知,摆几层,周长就是几个长方形的周长。据此解答。【详解】(20+16)×2×10=36×2×10=72×10=720(厘米)则摆10层后形成的图形的周长是720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先根据已知图形明确摆的层数与图形周长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个关系解决问题。8.C【分析】1亿里面有10个1000万,即10个1000万纳米等于1分米,而1分米=10厘米,由此可知1亿纳米等于1分米则1000万纳米相当于1厘米,据此解答。【详解】由此分析可知1000万纳米等于1厘米,而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即1000万纳米相当于食指的宽度。故答案为:C【点睛】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先求出1亿里面有几个1000万。9. 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 14.1178亿【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千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详解】141178读作十四万一千一百七十八;141178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4.1178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读法和改写,正确掌握整数的读法和改写是解题的关键。10. 69 5 708 302 310 420【分析】整数改写成“万”作单位:只要把末尾4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整数改写成“亿”作单位:把一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只要把末尾8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依此解答。【详解】690000=69万 500000000=5亿7080000=708万 30200000000=302亿3100000=310万 42000000000=420亿11. 37 19 57 a 19 25 c【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根据题意,明确乘法运算律,a×b=b×a(乘法交换律), a×b×c=a×(b×c)(乘法结合律),以此答题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37×3=3×372×(5×19)=(2×5)×1916×57=57×166×4×25=6×(4×25)a×b=b×aa×b×c=a×(b×c)12. 1000 6【分析】1千克=1000克,6千克里面有几个6克,就是几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一枚1元硬币质量乘100万枚,可以算出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克,再根据1千克=1000千克、1吨=1000千克,进行单位换算。【详解】6千克=6000克6000÷6=1000(枚)100万=10000006×1000000=6000000(克)6000000克=6000千克=6吨一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1000枚1元硬币大约重6千克,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6吨。13. 一千六百八十二亿六千九百万 16826900 1683【分析】读数时,把数先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即去掉末尾4个0,在末尾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即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详解】168269000000=16826900万168269000000≈1683亿横线上的数读作一千六百八十二亿六千九百万,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6826900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1683亿。14. 180 360【分析】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拼成,则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详解】180°×2=360°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如(图1),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这两个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四边形如(图2),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360)°。 【点睛】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n-2)×180°,n表示多边形的边数。15. 60 30【分析】(1)图中的∠1与等边三角形的两个60°的内角组成了一个平角,所以用180°-60°×2即得图中∠1的度数;(2)要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求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各自1条边长的和,用5+10+15计算即可。【详解】(1)∠1=180°-60°×2=180°-120°=60°所以图中∠1=60°。(2)5+10+15=15+15=30(米)所以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0米。【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角的度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等边三角形每个角为60°。16.2184【分析】分析看错的算式与正确算式的差异,把这个两位数的乘数21看成12,可以得出少了21-12=9,乘数少了9积就少了936,也就是这个三位数的9倍是936, 算出这个三位数是:936÷9 = 104。 最后计算正确的结果:21×104 = 2184。【详解】21-12=9936÷9=104最后计算正确的结果:21×104=2184。小青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两位数21错看成了12,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小936。正确的结果是2184。【点睛】这是一道“错中求解”问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看错的算式与正确算式的结果差异,先求出三位数,再算出正确结果。17.×【分析】买了5个笔记本,5是笔记本的数量,5个笔记本共15元,15元是总价,1个笔记本的价格是单价。【详解】东东买了5个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5本表示数量,15元表示总价,题干部分说法不对。故答案为:×18.×【分析】计算整十数乘整十数时,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然后根据计算出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计算630×70时,可以看成67个10乘7个10,先算63×7,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据此解答。【详解】计算630×70时,先算63×7,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这句话错误,应该是积的末尾添上2个0。故答案为:×19.×【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乘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可知,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积应乘10再乘10,也就是乘100。据此判断。【详解】例如3×5=15,30×50=1500,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积就用原来的积乘100,而不是乘20。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分析】取一个数的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36□984≈36万,是用四舍法取近似数,这个数的千位上可能是0、1、2、3、4。比较整数的大小,先看整数的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的数相同,就看次高位,次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427000<42□000,□里可以填8、9。【详解】36□984≈36万,□里有五种填法;427000<42□000,□里只有两种填法。故答案为:√21.√【分析】求100000000个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就看100000000枚里面有几个100枚,这100000000枚的高度就是几个20厘米;据此即可解答。【详解】(厘米)20000000厘米米200000米千米所以1亿个5角硬币叠放高约200千米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900;21;3600;80190;1000;5;1250【详解】略23.500;9000;8100【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交换155和129的位置,分别计算71+129和155+145,再将两个和相加。(2)将72看成9×8,根据乘法结合律,先计算8×125,再用9乘这个积。(3)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计算301-1,再用差乘27。【详解】71+155+129+145 =71+129+155+145=(71+129)+(155+145)=200+300=50072×125=9×8×125=9×(8×125)=9×1000=9000301×27-27=(301-1)×27=300×27=810024.88888;888888;8888888【分析】观察这组算式,第一个因数是由9开始依次减少1的几个数字组成,第二个因数是9,加数是8减去第一个因数的位数的差,积由几个8组成,8的个数比第一个因数的位数大1。【详解】【点睛】本题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25.×;120;×;490【分析】(1)错在去掉括号时符号处理错误。应为186-26-40,但学生错误地转化为186-26+40导致结果错误。(2)385-98+203拆分方法错误。将-98拆分为-200+2、+203拆分为+200+3不合理,导致计算错误。应该改为:385-100+2+200+3。【详解】×;改正:186-(26+40)=186-66=120×;改正385-98+203=385-100+2+200+3=385+(200-100)+(2+3 )=385+100+5=485+5=49026.见详解【分析】(1)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2)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注意作高用虚线,并标出垂足。【详解】据分析作图如下:27.3600元【分析】用62加上38,求出购买1套舞蹈服需要的价钱,再乘36,求出共用去多少元。【详解】(62+38)×36=100×36=3600(元)答:共用去3600元。【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四(1)班有33人,四(2)班有41人(图见详解)【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四(1)班和四(2)班共有74人,四(2)班比四(1)多8人,把这些数据填入线段图中;74人加8人是四(2)班人数的2倍,74加8的和除以2等于四(2)班的人数,两班的人数和减四(2)的人数等于四(1)班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74+8)÷2=82÷2=41(人)74-41=33(人)答:四(1)班有33人,四(2)班有41人。29.9升【分析】先用乘法算出一共献血多少毫升,再根据1升=1000毫升,换算成以升为单位即可。【详解】45×200=9000(毫升)1000毫升=1升,则9000毫升=9升。答:一共献了9升血。30.3600米【分析】如果每分钟走90米,则要迟到2分钟,就是说还有90×2=180(米)没走,如果每分钟走100米,则可以提前2分钟到电影院,那么就是说多走100×2=200(米),这两种路程就相距180+200=380(米),他们的速度差是100-90=10(米),由此可以求出他到电影院的时间,再根据到电影院的时间即可求出全程。【详解】(90×2+100×2)÷(100-90)=(180+200)÷10=380÷10=38(分钟)90×(38+2)=90×40=3600(米)答:小明的家到电影院3600米。【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31.400米【分析】由于无论狗在两人之间跑了多少个来回,狗所走的时间与小军、小琴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问题转化为求小军、小琴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也就是狗行走的时间;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只狗每分钟行多少米,即可解答题目。【详解】2千米=2000米2000÷(120+80)=2000÷200=10(分钟)4千米=4000米4000÷10=400(米)答:这只狗每分钟行400米。【点睛】本题属于相遇问题,要求小狗跑的速度,已知小狗跑的路程,关键是得到小狗跑的时间,然后用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