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经开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学习种子萌发后小茗做了以下笔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吸水膨胀之后的种子,种皮破裂,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一般而言,种在肥沃土壤里的种子萌发更早
C.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影响很小
D.种子萌发时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2.如图甲为根尖的结构,乙和丙分别为枝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成的枝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①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幼根的生长是甲图中③和④共同作用的结果
C.乙图中的1是幼叶,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A
D.乙图中的2是芽轴,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
3.《诗经·周南·桃天》咏:“桃之夭天,灼灼其华”。桃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a、b、c构成胚,胚将发育成乙,乙进一步发育为丙
B.A中的根毛是导管细胞向外突出的部分,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乙的根能不断伸长是由于C的细胞不断分裂和B的细胞不断伸长
D.受精后,丁的珠被将发育成甲图中桃的果皮
4.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导到茎的途径是(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5.在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中,对下列实验装置的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甲装置探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时,必须将装置放置在光下
B.乙装置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小烧杯内的酒精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
C.丙装置演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蜡烛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被植物利用
D.丁装置中蜡烛熄灭,证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6.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宏大,优良品种繁多为生活在北方的广大群众丰富了冬季菜谱。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的知识正确的是( )
A.冬季大棚内生火炉不仅可以提升温度也可以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B.种植蔬菜时要定期对大棚进行通风,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准备移栽的辣椒幼苗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D.为了让大棚内的西红柿提早开花、结果,应适时多施含钾的无机盐
7.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
B.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子宫内膜
D.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的是睾丸
8.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青春期会出现显著的生理变化,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加
B.男生和女生不要接触,彼此建立界限
C.性发育和性成熟,男生和女生出现第二性征
D.男生和女生相处要有礼有节、举止大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9.如图是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发育程度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岁左右人体发育基本成熟
B.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是青春期
C.人的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发育
D.人体的不同器官生长发育基本同步
10.某成年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此人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医生诊断他患有贫血。根据病情,医生建议他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 )
A.含钙丰富的营养品 B.能增强抵抗力的营养品
C、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D.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
①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②小肠长5~6米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④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C.③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因为含多种消化液,所以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3.如图所示的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曲线①和②可以表示的是( )
A.流经心肌毛细血管网时,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B.流经肺泡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的变化,②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
C.流经小肠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的变化,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流经皮肤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的变化
14.生物课上老师刚讲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如图,快速挤压胸腔,形成气流冲出异物。小王同学回家后利用此法拯救了被异物阻塞呼吸道的父亲。急救时父亲的胸腔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上升,胸腔缩小 B.膈顶部上升,胸腔扩大
C.膈顶部下降,胸腔扩大 D.膈顶部下降,胸腔缩小
1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如图为血液流经肺泡时的情况,其中①②③代表血管,a、b代表物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静脉,其内流动养静脉血
B.②为动脉,其内流动着动脉血
C.①内的b物质比②内的b物质多
D. a和b的出入只需穿过二层细胞
16.心脏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像“泵”一样使血液在全身血管里循环流动。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 )
A.机械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营养组织
17.在对重大事故中的遗体残骸等人体组织进行DNA比对鉴定时,需要对直系亲属进行采血,血液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成分是(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8.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心脏收缩
B.从③流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参与体循环
C.与④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里面流静脉血
D.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①和②
19.如图是血液透析装置的原理图,图中的透析膜相当于(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输尿管
20.检测某健康成年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物质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甲 0.03% 0.03% 2%
乙 0.10% 0.10% 0
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21.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2.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O2),排出二氧化碳(CO2),必须经过如下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B.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氧气在③过程中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D.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23.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血液在图乙中血管内的流速大小依次是①>②>③
B.图乙中血管①的弹性较大
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D.做完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大自然或鱼缸
2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
A.心率慢、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大
B.心率快、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大
C.心率慢、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小
D.心率快、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小
25. 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摄入食物的类别要多样
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不偏食不挑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1分,计35分)
26.(7分)分析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热带雨林降水频繁,其中有不少雨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冷凝而成的。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
资料二: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是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此过程中,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如图)。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1)据资料一计算,热带雨林的蒸腾量占降水量的比例大约是 %(精确到0.1%),所以热带雨林的降水频繁。这也说明绿色植物能提高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 。
(2)降雨落到地面,又被植物通过根尖的 区吸收,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叶片。
(3)“植物体每吸收1kg水,只有10g左右保存在体内。”其余的水分经由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 作用。
(4)森林除了有“绿色水库”之称,还有“地球之肺”之称,这是因为森林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 ,从而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27.(5分)试管婴儿是一项重要的辅助生殖技术,可以帮助无法生育的家庭获得健康的宝宝。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取卵针穿刺进入 (填序号)内,获取多枚卵细胞。
(2)卵细胞与精子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而在人的自然生殖过程中,精卵结合发生在图中的 (填序号)中,其中精子是由男性的产生的。
(3)受精卵发育成胚泡后,移入母体的 中;胚泡着床后,胚胎或胎儿所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
经母体排出。
28.(6分)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答题。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 ,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2)在消化系统中的[ ]处,含有由肝脏分泌的,能促进 消化的胆汁、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青少年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应多吃些处于第 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 。
29.(6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废旧电线设计制作了三种血管关系的模型(如图)。在模型中,①是红色电线,②是蓝色电线,③是细铜丝。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铜丝③模拟 血管,该血管主要功能是进行 。其与上述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任写一点)。
(2)若该模型模拟肺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①内流动脉血,则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方向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若该模型模拟体循环中的三种血管,且其中的血流方向为①→③→②,③流经小肠绒毛,①内的养物质含量比②的 (选填“多”或“少”)。
(4)该模型还存在一些缺陷:与血管相比,电线和细铜丝的内部都不是 的。
30.(5分)如图,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心脏四个腔室中,[ ]壁最厚,为血液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
(2)甲图心脏四个腔内的血液流动只能从A流向B,C流向D,而不能出现倒流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特殊的结构是 。
(3)在心脏内的A、B、C、D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腔是 ,与A相连的血管叫 。
(4)图乙中,血液从D出发,经⑥④③,到达A的循环途径属于 循环。
31.(6分)在运动比赛中运动身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图中序号①-⑦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
(1)组委会为运动员准备了营养配餐,以适合不同运动员的口味和营养需求。食物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在小肠中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胰腺和 。葡萄糖经过过程A 进入循环系统,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 (填序号)。
(2)运动员经过激烈的比赛,呼吸急促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需要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此时血液变成 。
(3)运动员组织细胞产生的部分代谢废物进入肾脏以后,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
(填序号)的重新吸收,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
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5:CBCDD 6-10:ACBAD 11-15:BCBAD 16-20:CBBAC 21-25:BDAAC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7分)
(1)80.5;水循环
(2)成熟;导管
(3)蒸腾
(4)氧气;碳—氧
27.(5分)
(1)①
(2)②;睾丸
(3)子宫;胎盘和脐带
28.(6分)
(1)糖类;[1]口腔
(2)[5]小肠;脂肪
(3)三、四;蛋白质
29.(6分)
(1)毛细;物质交换;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或管径极细、血流速度最慢等)
(2)②→③→①
(3)少
(4)中空
30.(5分)
(1)[D]左心室
(2)房室瓣
(3)B、D;上、下腔静脉
(4)体
31.(6分)
(1)肠腺分泌的肠液;③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动脉血
(3)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