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 2027届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下列表述能准确表达材料主旨的是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正确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 年 5 月 1 日,安徽某社区党组织开展“筑牢安全‘防护网’”志愿巡逻活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在假期疏导交通,巡查治安隐患、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并宣传反诈知识,确保节日期间“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这一过程中①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责②党组织加强政治领导,完善了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机制③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④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筑牢群防群治安全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5 年春,南京检察院“AI 检察官白洋”、南京当地法院“AI 法官”、苏州镇江等地公安“AI 数字警官”相继上岗。这些“AI 公务员”,不仅会说话、能读法规,还能 7×24 小时值班,覆盖政策解读、法律咨询、普法宣传、风险提示、群众接待等大量重复、高频、刚需的政务服务场景。下列对“AI 公务员”上岗现象理解正确的是①缓解基层人手不足问题,大幅削减政府工作人员数量②代替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助推机构精简和效率跃升③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1 / 6③旨在消除民族间发展差距,真正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④深化了两地交流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5 年 2 月 26 日,云南省委举行集中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进一步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昆明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下列举措符合我国宗教方针的有①开展“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普法宣教月活动②鼓励信教人士挖掘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③学校邀请宗教人士进校讲经并发放教义宣传手册④出于安全考量在一定程度限制宗教界的国际交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楼下商铺油烟扰民该找哪个部门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引发的邻里矛盾如何化解 ”“物业费收缴产生纠纷怎么办 ”2025 年 2 月,在福建省 F 市鼓楼区军门社区的法官工作室内,一场由街道干部、法律顾问、居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参与的“情、理、法”三方协调会正在进行。将优质司法服务嵌入社区肌理,体现了①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优化战斗堡垒作用 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③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扩大居民民主权利 ④释放多元主体活力,探索社区法治路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椅、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先断家务事再释法理情、先摸准良心再倾听民心,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这是“全国模范法官”韩旭辉在实践中形成的“五先”工作法。到现场、群众中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把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了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五先”工作法体现了①司法机关的作为,提升了案件办理质量和公信力②司法援助制度优势,增强了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③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④法院行使法律监督职权,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近年来,遍布南宁全市的 700 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对 33 件法律草案、47 件自治区法规草案和33 件本市法规草案开展了征求意见工作,收到修改意见 1 万多条,经过梳理后形成意见 600 多条;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4800 多场次。基层立法联系点①坚持民主集中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②推动普法宣传,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③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夯实立法的民意基础 ④体现了我国新型民主由形式民主向实质民主转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里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该诗词反映了当时经济状况3 / 6②诗词可以离开物化形式,呈现出恒久的艺术魅力③优秀文化能教化育人,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指引④诗词作为经济、政治的派生物,独立于实践之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5 年 4 月 1 日,由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在故宫展出。展览通过“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等六项园林雅事,选择 200 余件有代表性的中外展品,将园林景观与文学、戏剧、历史典故等元素相融合,呈现中外园林的艺术之美。本次展览主旨可以概括为①展示璀璨文明,尊重和维护文化多样性 ②加强交流互鉴,增进对彼此文化的认同③坚持求同存异,培育中外共同文化基因 ④共享文明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社火在《辞海》中解释为“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庆典活动,社火已有数千年历史。虽然各地的社火有所不同,但大都表达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等美好愿望,具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娱乐性。在今天,一些趣味盎然的场景甚至成为新晋“顶流”。由此可见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④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增强了自信自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三星堆金面罩人头铜像,是商晚期代表文物。铜像的青铜铸造技术和金器制造技术非常先进,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后研究认为:三星堆文化的金杖、金面罩等文化形式很有可能是通过古代印度地区和中亚的途径,采纳并吸收了西亚近东文明的类似文化因素,由古代蜀人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加以改造创新而成的。由此可知①中华民族主动吸纳人类有益的文化成果 ②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④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元上都遗址融合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拥有独特建筑风格与丰富历史遗迹,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元上都遗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有利于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③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物质载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 6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5 个小题,请按题目要求作答,答案写在本卷上无效。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根本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党中央决定自全国两会后至 7 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2 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与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不适应。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遵循人口变动规律,适应我国人口变化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此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精细测算,形成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2024 年 9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延退政策”出台的过程是如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2 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贯彻落实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宪法要求,有力回应民营企业的新期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前期大量调研、广泛听取意见、不断论证完善的基础上,2024 年 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司法部就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4 年 12 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次审议,并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5 年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改完善后的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2025 年 4 月 30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5 / 6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8 分)2024 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沿线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沿线各省份全面建立河长制,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实施,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生态、航运资源。同时,国家建立了诸多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系统地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脉络,通过“5G+VR”的科技展陈,观众仿佛“站”在船头、“踏”入历史长河……一镜穿越运河 17 城,大运河边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千百年来,大运河日夜奔流,这条巨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带,正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散发着新的时代光彩。(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12 分)(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青年学生应坚守文化根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你任选一处四川的文化遗产,按要求策划一份推广方案。(要求:1.请从文化遗产的简介、推广目的和推广形式三个方面阐释。2.规范使用学科术语,字数在 200 字左右。)(6 分)6 / 62024—2025 学年度下期高 2027 届期末考试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D C B A D A C B C B B C A D二、选择题:5个小题,共 52 分。17.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共产党为什么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10 分)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作风建设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4 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进作风建设有利于党践行初心使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3 分)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分)18.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延退政策”出台的过程是如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12 分)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延退政策”的出台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4 分)②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延退政策”在制定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体现了人民意志,充分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4分)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延退政策”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证。(4分)19.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 分)①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保证立法工作的正确方向。②以宪法为依据,遵循立法程序,坚持依法立法。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民主立法。④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良法善治。(每点 3 分)20.(1)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12 分)①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②开发沿线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经济相互交融,推动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③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每点 4 分)(2)请你任选一处四川的文化遗产,按要求策划一份推广方案。(6分)【示例】文化遗产简介: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出土了青铜大立人像、青铜面具等众多独特文物,展现出古蜀文明独特魅力,是研究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推广目的:增强公众对古蜀文明的认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广形式: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三星堆文化展览,线上利用 VR 技术打造虚拟展厅,线下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开发以三星堆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文具、饰品等,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销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