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综合实践 1.我们也来称“大象”为什么曹冲这样做就能称出大象的体重?曹冲称象的过程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情景导入等量替换的数学思想。曹冲用石头的总质量代替大象的质量。化整为零的思维方式。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大象质量拆解为多个可测量的小石头,逐一称量后再相加。问题转化的策略。将“称大象”的难题转化为“称石头”的简单问题。还涉及加法运算、质量单位等数学知识。情景导入用一袋大米或一袋沙子代表一头大象,你能仿照“曹冲称象”的方法,通过实验称出“大象”的体重吗?小组讨论:(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2)怎样开展实验?怎样得到“大象”的体重?活动探究用一袋大米或一袋沙子代表一头大象,你能仿照“曹冲称象”的方法,通过实验称出“大象”的体重吗?小组讨论:(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2)怎样开展实验?怎样得到“大象”的体重?准备一些替代大象的石块(或砖块),一台能称出这些石块质量的秤。准备一个较大的盆表示“小河”,一个较小的盆盛放“大象”,先把“大象”放进小盆……活动探究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得到的结果: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得到的结果:称出“大象”有多重。一袋大米、若干小石块、大小两个盆、一台电子秤等。实验过程:①将小盆放入大盆中,再往小盆里放入一袋大米,观察水面高度,并在小盆外侧的水面位置做标记。②取出这袋大米,往小盆里逐渐放入石块,直到水面重新下降到标记的位置。此时,石块的总质量等于这袋大米的质量。③将小盆里的石块全部取出,用电子秤一块一块称重,并记录每块石块的质量,把所有石块的质量相加,得到总质量。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到石块的总质量是 克,因此,这袋大米的质量就是 克。动手操作小组讨论:(1)为什么石块质量的和等于“大象”(一袋大米)的质量?(2)在实验中称了多少次石块的质量?是怎样求出“大象”质量的?(3)称出的结果准确吗?要使得到的结果更准确,需要注意什么?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把一袋大米和石块分别放在小盆里,让小盆下沉到相同位置。将每次称出的石块质量相加,和就是一袋大米的质量。保持小盆的平衡,可以使结果更准确。还可以多次实验,减少误差。动手操作在古代为什么很难称出大象的体重?要想知道大象的体重,现在可以怎样做?大象的体重很大,古代没有合适的工具秤来称。现在我们可以用合适的秤来称。大象要用“吨”作单位。活动分享你知道哪些秤?它们分别适合称哪些物体的质量?分别使用什么质量单位?课后开展调查,记录结果。活动分享课堂小结2.根据物体质量的大小,可以使用不同的质量单位。1.称量物体的轻重需要使用秤。课堂小结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